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主体思维方式及时代特征
1
作者 王铁林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34-38,共5页
一 认识主体的思维方式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我们既可以从宏观上对它做层次性分析,也可以从微观上对它做结构性探讨。但是无论从何种角度去探究,我认为都有必要首先对思维方式的内涵、形成及特点做出规定。
关键词 主体思维方式 思维方法 个人主体 民族主体 时代特征 人类主体 思维活动 认识主体 立体网络 多元互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积而薄发——申小龙《汉字构形的主体思维及其人文精神》所举例证辨正
2
作者 周宝宏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97-101,共5页
《学术月刊》1994年第11期曾发表复旦大学教授申小龙博士的《汉字构形的主体思维及其人文精神》一文。此文的中心是论述'这种建立在主客统一、人与自然合一意义上的主体思维方式,在观察和理解自然现象的具体运作中,很自然地将主观... 《学术月刊》1994年第11期曾发表复旦大学教授申小龙博士的《汉字构形的主体思维及其人文精神》一文。此文的中心是论述'这种建立在主客统一、人与自然合一意义上的主体思维方式,在观察和理解自然现象的具体运作中,很自然地将主观理念和情感投射到自然界,使自然界具有人的特点。这种‘主体投射’在汉字的构形中充分反映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 汉字构形 人文精神 主体思维方式 形体 说文解字 古文字学 辨正 现代汉字 西周金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主体思维空间的开拓中锐意创新——评《主体思维与文学史观》
3
作者 翟耀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6期107-,109,共2页
在主体思维空间的开拓中锐意创新——评《主体思维与文学史观》翟耀朱德发教授的又一部专著《主体思维与文学史观》最近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把文学史研究的突破归结到文学观念的更新,可以说是近年来研究者的共识。然而,观念的更... 在主体思维空间的开拓中锐意创新——评《主体思维与文学史观》翟耀朱德发教授的又一部专著《主体思维与文学史观》最近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把文学史研究的突破归结到文学观念的更新,可以说是近年来研究者的共识。然而,观念的更新决非一蹴而就,研究者要从既定的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观 主体思维方式 文学史研究 思维空间 中国新文学 思维规律 原型主题 婚恋文学 发散型思维 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职校德育工作主体思维形式科学化问题的思考
4
作者 黎少青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52-53,共2页
本文以德育工作主体思维形式科学化为切入点和重点,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改进职教德育工作者主体思维方式的基本内容和实现途径。
关键词 校德育工作 形式科学 主体思维方式 客体 科学思维方式 市场经济条件 经验教训 精确思维 思维结构 超前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学现代化与整体性思维
5
作者 许德祥 《现代哲学》 1987年第3期60-61,共2页
整体性是现代科学思维方式一个重要特点。在哲学现代化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整体性思维。本文想就此谈些意见,供讨论。一哲学现代化离不开主体的现代化,尤其是改革主体思维方式的现代化。从一定意义上说,哲学现代化过程,是客观世界及其规... 整体性是现代科学思维方式一个重要特点。在哲学现代化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整体性思维。本文想就此谈些意见,供讨论。一哲学现代化离不开主体的现代化,尤其是改革主体思维方式的现代化。从一定意义上说,哲学现代化过程,是客观世界及其规律对主体的“决定”与主体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过程 主体思维方式 哲学现代化 时代精神 整体性思维 层次性 现代科学思维方式 高度重视 哲学改革 相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学工作者亟待强化主体意识
6
《湖北社会科学》 1988年第8期29-29,共1页
在史学领域中研究主体思维方式和观念的更新比引进新方法更为重要。因为若没有深层思维方式和观念的更新而单纯热衷于引进新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法,极易流于“新瓶装陈酒”。思维方式和观念更新,说到底也就是主体意识的觉醒和更新。... 在史学领域中研究主体思维方式和观念的更新比引进新方法更为重要。因为若没有深层思维方式和观念的更新而单纯热衷于引进新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法,极易流于“新瓶装陈酒”。思维方式和观念更新,说到底也就是主体意识的觉醒和更新。在个体意识与群体意识相结合的意义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意识 主体思维方式 观念更新 社会科学方法 相结合 群体意识 自然科学 史学工作者 个体意识 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在酒楼上》结构的形式主义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古世仓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6-20,共5页
《在酒楼上》的核心结构是“锁闭式”的对话结构,而其整体结构又具有“开放式”特征,并对理解小说的意蕴及其在鲁迅艺术创造中的意义更加重要。它实质是鲁迅精神困境的一种艺术展开形式,充分显示了鲁迅小说构思的巨匠特征。
关键词 文学评论 小说 鲁迅 《在酒楼上》 核心结构 对话结构 整体结构 形式批评 主体思维方式 构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文明建设中应重视对精神健康问题的研究
8
作者 陈依元 《探索(浙江)》 1986年第3期59-61,共3页
最近,中央领导同志一再强调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于保证改革成功、“四化"实现的极端重要性。为此,我们应当采用主体思维方式,对精神文明内容体系进行多层次的研究,拓广精神文明研究的范围,以更好地指导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 最近,中央领导同志一再强调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于保证改革成功、“四化"实现的极端重要性。为此,我们应当采用主体思维方式,对精神文明内容体系进行多层次的研究,拓广精神文明研究的范围,以更好地指导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为了更好地配合正在进行的理想、纪律、法制方面的教育,必须重视对精神文明健康问题的研究。本文拟谈谈这方面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健康 精神文明建设 人的精神 主体思维方式 精神卫生学 生理健康 妒嫉 善于处理 改革成功 拓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人李益的个性心理特征
9
作者 张应斌 《鄂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34-41,共8页
诗歌总是精神的产儿,无论它出自灵感,还是来自苦吟,都必然是主体的自由创造,这当然无意抹煞诗歌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这个唯物论的特点,而是强调一直被忽视的创作主体的灵性——诗人主体精神的个性对于艺术个性的作用。心灵的个性,带来创作... 诗歌总是精神的产儿,无论它出自灵感,还是来自苦吟,都必然是主体的自由创造,这当然无意抹煞诗歌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这个唯物论的特点,而是强调一直被忽视的创作主体的灵性——诗人主体精神的个性对于艺术个性的作用。心灵的个性,带来创作主体思维方式、致思途径、感受和表达的特殊性,从而生成转化为诗歌的艺术个性。正如黑格尔所说:“真正的抒情诗人就生活在他的自我里,按照他的诗性的个性去掌握他的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的情况,纠纷和命运以及内外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换一角度说,一个文艺家的艺术独创性,“植根于文艺家的个性之中,为文艺家特殊气质、特殊感受、特殊经验、特殊心境决定着。”因此,弄清诗人个性心理特征,是研究他的诗的重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心理特征 李益 艺术个性 艺术独创性 诗人主体 自由创造 抒情诗 社会生活 内心世界 主体思维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