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价值观、道德观与技术理性:理解网络交往主体异化的三重维度 |
黄蜺
郝亚芬
金栋昌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2
|
主体异化下的自治 |
赵聚军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3
|
|
3
|
大变局下网络主体异化消解的思政教育之维 |
冯旭
唐治国
|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4
|
数据生产力:主体异化与解放的生产力 |
李海俊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1
|
|
5
|
数智时代教师主体性的异化与超越 |
王丹
张琪
|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数字资本权力下主体异化的批判及其应对 |
李重
张宇
|
《人文杂志》
|
2025 |
|
|
7
|
创伤、反抗与精神觉醒——胡学文小说主题解读 |
韩文淑
|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论马克思的权力异化观 |
彭定光
周师
|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3
|
|
9
|
马克思异化思想中“对象世界”发展的逻辑 |
杜敏
李泉
|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2 |
0 |
|
10
|
人工智能对人主体性影响的思考 |
陈文捷
解彩霞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5
|
|
11
|
黑格尔异化思想初探 |
樊昌杨
|
《社会科学研究》
|
1982 |
4
|
|
12
|
寻求主体的诗性解放——论陆九渊心学的解构意义 |
陈平辉
熊进萍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3 |
1
|
|
13
|
网络休闲“异化”——基于个体的维度 |
刘东丽
|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4
|
第三批判:《西游记》的美学批判 |
颜翔林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6
|
|
15
|
社会“二重化”与网络社会安全建构 |
谢俊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16
|
数字化时代对传统美育的挑战 |
解冬梅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17
|
重审海德格尔的“生命哲学阶段”及其跨越 |
冯芳
|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