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作为“成年新礼”的“间隔年”:过渡仪式、认同重构与主体实践 |
李建军
王勇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2
|
从实践主体到主体实践:马克思对赫斯主体概念的超越——从广松涉的“赫斯压倒说”谈起 |
李婷婷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主体实践观念与自由的实现 |
何士青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1
|
|
4
|
学生为主体的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研究——评《思政课学生主体实践性教学研究》 |
何海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5
|
物的想象:考古遗存的媒介属性与主体实践 |
陈华明
孙艺嘉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6
|
|
6
|
思政课“研练式实践教学”探索——评《思政课学生主体实践性教学研究》 |
李志星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19 |
3
|
|
7
|
电影哲学的“中国性”追问:从影像本体论到主体性实践 |
王晶
杨聪雷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短视频平台中农村女性的实践主体性建构研究 |
连芙蓉
朱玮
|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9
|
情境策略:微观互动中当代大学生“躺平”实践的差异化呈现 |
肖翔尹
徐佳琪
|
《中国青年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0
|
高职院校在职教科研体系中的主体作用及实现路径 |
洪杉杉
雷世平
|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1
|
实践主体的回归与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转向 |
冯涛
陆根书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12
|
实践主词、实践主体和自由本体——从“我”说起 |
徐长福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8
|
|
13
|
当代教育技术实践主体的嬗变及其要义 |
李冰
谢百治
苏博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14
|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对教育公平实践主体的启示 |
陈秀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0
|
|
15
|
试论实践主体的特性、实践理念及其规范 |
夏建国
陈君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6
|
“你”、“我”、“他”和我、你、他(上)——单数的实践主词与实践主体及其基本结构 |
徐长福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7
|
生态经济建设中实践主体的利益悖论及破解 |
詹玉华
|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18
|
创新联系群众制度和方式的实践主体研究 |
张文彦
|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19
|
马克思实践主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
王大春
高军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20
|
马克思实践主体哲学与人类中心主义 |
吴育林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