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战略情景转变下中国创新政策主体合作结构演进实证 被引量:11
1
作者 孙玉涛 曹聪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3-102,共10页
本研究通过1980—2005年颁布的287项政策及2006—2008年间为了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简称"中长期规划")制定的79项促进自主创新政策主体结构的分析,阐明在不同的战略情景下中国创新政策主... 本研究通过1980—2005年颁布的287项政策及2006—2008年间为了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简称"中长期规划")制定的79项促进自主创新政策主体结构的分析,阐明在不同的战略情景下中国创新政策主体合作结构的演进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创新战略的转变,中国创新政策主体正逐渐脱离单一机构制订模式,多机构合作出台政策的数量在显著增加,创新政策出台更具有系统性和一致性,组织机构之间的协调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情景 创新政策 主体合作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驻村帮扶下村庄治理主体结构和行动逻辑——基于T县两村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丁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1-68,共8页
精准扶贫要求精准帮扶,驻村帮扶有利于贫困村的脱贫致富。“结构-行动”理论框架下的驻村干部和村干部作为贫困村不同治理主体,其利益诉求并不一致,各自遵循不同的行动逻辑。驻村干部“目标差异”的行动逻辑和村干部“工具理性”的行动... 精准扶贫要求精准帮扶,驻村帮扶有利于贫困村的脱贫致富。“结构-行动”理论框架下的驻村干部和村干部作为贫困村不同治理主体,其利益诉求并不一致,各自遵循不同的行动逻辑。驻村干部“目标差异”的行动逻辑和村干部“工具理性”的行动逻辑,建构起两种不同理想类型的贫困村治理主体结构,分别是合作型治理主体结构和冲突型治理主体结构。合作型治理主体结构使得驻村干部和村干部有效发挥扶贫作用,冲突型治理主体结构则不利于贫困村的脱贫攻坚。贫困村治理主体结构的优化,需要发挥村干部的主体性作用,完善驻村干部考核机制,平衡扶贫资源禀赋差异性,发挥驻村帮扶对于精准扶贫的最大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驻村帮扶 行动逻辑 合作型治理主体结构 冲突型治理主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