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为学术而学术”,用与不用
1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45-45,共1页
《读书》(1994第1期)陈乐民《寻孔颜乐处,所乐何事》中说;
关键词 为学术而学术 寻孔颜乐处 知识分子 作学问 负责任 心劳 真理 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学术而学术”是一句废话
2
作者 谢泳 《社会》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为学术而学术 甲骨文 政治学 社会学 中西交通史 为艺术而艺术 国民党时期 专业方向 杨树达 语言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所理解的学术道德 被引量:6
3
作者 蒋国保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75-75,共1页
我所理解的学术道德蒋国保现今,由于经济大潮的冲击,人们日益轻视传统的人文精神,从而导致实利取向成为整个社会的主导的价值取向。这个取向,因为符合人们的自然本性,故对社会各阶层都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学者既然是社会的一个阶层... 我所理解的学术道德蒋国保现今,由于经济大潮的冲击,人们日益轻视传统的人文精神,从而导致实利取向成为整个社会的主导的价值取向。这个取向,因为符合人们的自然本性,故对社会各阶层都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学者既然是社会的一个阶层,其行为当然很难背离这种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学术而学术 学术道德 学术发展 价值取向 学术研究 生命境界 社会发展 学术活动 社会科 理性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学术自觉到学术自由 被引量:3
4
作者 高飞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8-82,共5页
学术自由不仅体现在学术不受外在干扰与控制上,更体现在学人对学术自由的自觉意识与自觉追求上。自觉意识体现在对学术自由本身的价值与意义的认识上,体现在对学术自身的内在规律的认识上;对学术自由的自觉追求则需要一种积极的学术能力... 学术自由不仅体现在学术不受外在干扰与控制上,更体现在学人对学术自由的自觉意识与自觉追求上。自觉意识体现在对学术自由本身的价值与意义的认识上,体现在对学术自身的内在规律的认识上;对学术自由的自觉追求则需要一种积极的学术能力,包括运用一定的学术方法探究学术的能力,排除外在干扰和自身功利考量捍卫学术自由的能力,从而做到"为学术而学术",把学术自由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这正是学术自由的重要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 学术研究 学术自由 学术自觉 学术活动 为学术而学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具理性、忧患意识与学术研究——读王元化《清园论学集》
5
作者 张寅彭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87-88,共2页
近一二年来,王元化先生持续出版了《思辨随笔》、《清国夜读》、《清国论学集》等著,对自己的论学成果作出了一个整理汇总;又主编《学术集林》和主持出版《学术集林丛书》,从已出的几辑刊物和几种著作看,与其自著评(?)近现代学人、重续... 近一二年来,王元化先生持续出版了《思辨随笔》、《清国夜读》、《清国论学集》等著,对自己的论学成果作出了一个整理汇总;又主编《学术集林》和主持出版《学术集林丛书》,从已出的几辑刊物和几种著作看,与其自著评(?)近现代学人、重续中国学术历史断层的旨趣是完全一致的.王元化先生的上述努力在学术界、思想界乃至更广泛的领域内产生了深邃的影响.这除了得益于王先主论著中惯常充溢着的那种黑格尔式的辩证思维之外,更是由其思辩的论题始终在深层面契合了我国当代思想史的现实这一特性决定的.王先生浸渍其间的二十世纽中国文学理论界和思想界的种种问题,在《清国论学集》以年份先后编列的各文中逐次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反映.在其针贬学术界时弊的众多论题中,窃以为最启人警悟者,当是于论述杜亚泉的长文中提出的批判“工具理性”的命题.此种从“五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具理性 学术研究 忧患意识 王元化 学术 辩证思维 黑格尔 为学术而学术 论学 中国学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统与学院派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彬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1995年第1期3-10,共8页
学统与学院派李彬一不言而喻,学统,是任何一门学科的命脉。即便是经世致用之学,也必以学统作为安身立命的根基,设若学统不存,一切的致用便势必沦为大厦倾覆后的碎瓦残砖,然而,说来难以置信,我们的新闻学严格地讲,至今尚未形成... 学统与学院派李彬一不言而喻,学统,是任何一门学科的命脉。即便是经世致用之学,也必以学统作为安身立命的根基,设若学统不存,一切的致用便势必沦为大厦倾覆后的碎瓦残砖,然而,说来难以置信,我们的新闻学严格地讲,至今尚未形成系统的而非零碎的、深厚的而非单薄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学研究 学院派 学统 知识分子 学术话语 为学术而学术 学术本位 学术规范 欧几里德 立法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学偶得──《马敏自选集》书后 被引量:1
7
作者 马敏 《理论月刊》 CSSCI 1999年第Z3期87-89,共3页
关键词 自选集 学术研究 中国早期资产阶级 为学术而学术 学术论文 商会档案 独立品格 历史学家 研究生 中国近代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优秀的地方史─—读《简明安徽通史》
8
作者 杨国宜 《学术界》 CSSCI 1995年第3期94-95,共2页
一部优秀的地方史─—读《简明安徽通史》杨国宜《简明安徽通史》读后,觉得优点颇多,比我预期想象的还好,确实是一部资料翔实、观点明晰、体例严谨的地方史好教材。这部地方史的好,首先在于它的指导思想是“以弘扬爱国主义、服务省... 一部优秀的地方史─—读《简明安徽通史》杨国宜《简明安徽通史》读后,觉得优点颇多,比我预期想象的还好,确实是一部资料翔实、观点明晰、体例严谨的地方史好教材。这部地方史的好,首先在于它的指导思想是“以弘扬爱国主义、服务省情教育为己任。”这样旗帜鲜明地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史 安徽师范大学 通史 指导思想 解放战争时期 反抗斗争 为学术而学术 新安理学 精神文明 不可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高等教育发展道路的差异性及其后续影响
9
作者 袁祖望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0-22,共3页
关键词 中西高等教育 发展道路 差异性 西方高等教育 国际高等教育 基督教文化 中世纪大学 为学术而学术 学术自由 学校自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x而x”句式也有含褒义色彩的用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宗守云 张莉 《汉语学习》 CSSCI 1999年第2期53-53,共1页
《汉语学习》1994年第2期刊登了一篇题为《“为x而x”句式的贬义色彩》的文章。文章说:“‘为x而x’是一种具有贬义色彩的句式……这种句式表示的意义具有不恰当地单纯追求某个目标的贬义色彩。‘为x而x’句式要是改变两x... 《汉语学习》1994年第2期刊登了一篇题为《“为x而x”句式的贬义色彩》的文章。文章说:“‘为x而x’是一种具有贬义色彩的句式……这种句式表示的意义具有不恰当地单纯追求某个目标的贬义色彩。‘为x而x’句式要是改变两x是同一词形的状况,那么其贬义色彩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式 为学术而学术 同一词形 褒义 贬义 说话人 语用特点 汉语学习 学术风气 蔡元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讲堂论学:梁漱溟特有的论学模式 被引量:3
11
作者 罗志田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3-53,共11页
"五四"前后,中国新的学术典范大体定型,开始确立从提问到表述的一整套"规范"。梁漱溟恰于此时开创了一种与众不同的讲堂论学模式,即在"再创宋明人讲学之风"的意义采用西来的"公开演讲"新方式... "五四"前后,中国新的学术典范大体定型,开始确立从提问到表述的一整套"规范"。梁漱溟恰于此时开创了一种与众不同的讲堂论学模式,即在"再创宋明人讲学之风"的意义采用西来的"公开演讲"新方式。他了解以说服与证明为要项的新论学方式,但尝试了一种经演讲而成书的模式,因口头讲述而简化新论证规范,往往不经"证明"而直抒见解,实际挑战了形成中的学术典范。这样一种介乎于学院和"社会"之间的言说方式,虽与学界对话,却不遵循"为学术而学术"的现代诉求,而带有化民成俗的遗风,揭示出过渡时代里天下士与知识人身份定位和职责的紧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漱溟 学术典范 论学方式 说服与证明 为学术而学术 化民成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对杜国庠同志的回忆与评价——纪念杜老诞辰一百周年 被引量:2
12
作者 蔡尚思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89年第2期3-5,共3页
我同杜国庠(守素)同志的接触,始于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3月30日重庆宣告成立中国学术工作者协会,发起人有郭沫若、马寅初、陶行知等三十七人,杜老也在内.同年6月20日,郭沫若、茅盾、马寅初、马叙伦、陶行知、翦伯赞、郑振铎、胡绳、叶圣... 我同杜国庠(守素)同志的接触,始于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3月30日重庆宣告成立中国学术工作者协会,发起人有郭沫若、马寅初、陶行知等三十七人,杜老也在内.同年6月20日,郭沫若、茅盾、马寅初、马叙伦、陶行知、翦伯赞、郑振铎、胡绳、叶圣陶、杜老和我等二十四人,共同发起中国学术工作者协会上海分会.1946年9月,张志让、沈体兰、周予同和我在地下党的领导之下,发起上海民主教授联谊会(简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百周年 诞辰 中国学术 为学术而学术 尊孔复古 马寅初 陶行知 文艺性 民主化和科学化 郭沫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复、王国维、胡适的异同
13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6-16,共1页
关键词 王国维 学术伦理 严复 胡适 西方哲学文化 工具理性 为学术而学术 中国传统学术 实用主义 哲学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学建设的思考──与李彬先生商榷
14
作者 王瑞棠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1996年第2期34-37,共4页
新闻学建设的思考──与李彬先生商榷王瑞棠如何尽快地建立起完整系统的能够独立进行学术运作的新闻学,使它脱离“术”的流变与浅薄,而以“学”的稳固与深厚立于姊妹学科之林,为中国和世界的新闻传播事业做出贡献,这是摆在我国新闻... 新闻学建设的思考──与李彬先生商榷王瑞棠如何尽快地建立起完整系统的能够独立进行学术运作的新闻学,使它脱离“术”的流变与浅薄,而以“学”的稳固与深厚立于姊妹学科之林,为中国和世界的新闻传播事业做出贡献,这是摆在我国新闻学界的一个迫切而又十分艰巨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学 学院派 理论联系实际 为学术而学术 “深入” “实用” 形而上与形而下 “用” 新闻传播 装备精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