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也谈受贿罪中的“为他人谋取利益” 被引量:18
1
作者 刘明祥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24-29,共6页
把"为他人谋取利益"作为收受型受贿罪的要件,符合我国现在的国情。"为他人谋取利益"是收受型受贿罪的客观要件,但不以已着手实行为限,还包含"为他人谋取利益"的作准备的行为;是否"为他人谋取利益&qu... 把"为他人谋取利益"作为收受型受贿罪的要件,符合我国现在的国情。"为他人谋取利益"是收受型受贿罪的客观要件,但不以已着手实行为限,还包含"为他人谋取利益"的作准备的行为;是否"为他人谋取利益"不影响受贿罪既遂的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贿罪 为他人谋利 既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受贿罪几个问题的再研究
2
作者 陈立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8-30,共3页
一、关于受贿罪的故意受贿罪的主观方面是至今为止仍未得到清楚阐述的一个问题。大部分的论著只是抽象地指出,受贿犯罪人在主观上是故意的,日的是为了获取贿赂。或者稍为具体一点,就是受贿人明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 一、关于受贿罪的故意受贿罪的主观方面是至今为止仍未得到清楚阐述的一个问题。大部分的论著只是抽象地指出,受贿犯罪人在主观上是故意的,日的是为了获取贿赂。或者稍为具体一点,就是受贿人明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利会给国家机关或企事业的正常活动造成危害,但仍然希望这种结果发生。这种表述方法并没有说明受贿故意的具体内容,自然也谈不上完整地阐释受贿罪的主观要件。因此有必要深入探析。受贿罪的主观心理特征必须是直接故意。受贿罪的直接故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贿罪 利用职务之便 公务人员 为他人谋利 行贿人 收受贿赂 直接故意 受贿者 受贿人 认识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