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语·雍也》“仁之方”新解
被引量:
3
1
作者
杨普罗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3期59-61,共3页
《论语·雍也》“仁之方”新解杨普罗《论语·雍也》有段孔子谈为仁之方的话,是在与子贡论仁时讲的。全文是:“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
《论语·雍也》“仁之方”新解杨普罗《论语·雍也》有段孔子谈为仁之方的话,是在与子贡论仁时讲的。全文是:“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仁之方
《论语》
“达”
“立”
“达人”
己欲达而达人
孔子
“立人”
使动用法
独立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孔子的人际心理逻辑及庄子的反思
2
作者
谢阳举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29-34,共6页
孔子的人际心理逻辑及庄子的反思谢阳举西北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博士生一、仁作为孔子人际心理机质及其本源和效用我们先追寻孔子的礼与君子之道,来探求一下孔子式的人际心理是什么。孔子很重视礼,这个礼依赖的心理根据何在?《礼记...
孔子的人际心理逻辑及庄子的反思谢阳举西北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博士生一、仁作为孔子人际心理机质及其本源和效用我们先追寻孔子的礼与君子之道,来探求一下孔子式的人际心理是什么。孔子很重视礼,这个礼依赖的心理根据何在?《礼记·效特性》说:“礼之所尊、尊其义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际心理
庄子
孔子
心理机制
孟子
为仁之方
以直报怨
以人治人
逻辑
勿施于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孔子道德修养论与道德教育
被引量:
1
3
作者
蔡兰荣
《当代教育科学》
1999年第Z2期60-61,共2页
一中国古代非常重视道德修养,古人认为:学就是要学做“圣人”,儒家的许多经典几乎都是围绕如何做“圣人”而论的。孔子道德思想以“仁”为核心,以“仁人君子”为最高理想人格,他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道德修养经验,提...
一中国古代非常重视道德修养,古人认为:学就是要学做“圣人”,儒家的许多经典几乎都是围绕如何做“圣人”而论的。孔子道德思想以“仁”为核心,以“仁人君子”为最高理想人格,他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道德修养经验,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道德修养理论,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修养论
道德教育
道德规范
孔子
道德修养理论
人的全面发展
道德实践
为仁之方
最高理想人格
忠恕之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朱子与张南轩的仁说论辨
被引量:
1
4
作者
苏铉盛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8-45,共8页
考察了张栻仁学思想的来源、演变、树立及仁说的义理与结构等问题,认为南轩仁说的结构可分为三部分:以心之道为中心的心性论,以克己为主的为仁之方和论仁之兼能与贯通。探讨了朱熹与张栻两人仁学思想的相互影响和比较,认为对"天地...
考察了张栻仁学思想的来源、演变、树立及仁说的义理与结构等问题,认为南轩仁说的结构可分为三部分:以心之道为中心的心性论,以克己为主的为仁之方和论仁之兼能与贯通。探讨了朱熹与张栻两人仁学思想的相互影响和比较,认为对"天地之心"的不同理解是朱张仁说分歧的起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张栻
心性论
为仁之方
仁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传统仁道的回顾与借鉴
5
作者
顾久幸
刘晓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5期9-14,共6页
传统仁道的回顾与借鉴顾久幸,刘晓成中国传统道德中仁这一部分,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它自殷周时期出现后,到春秋时期由孔子加以完整地界说和系统地阐释后,成为儒家政治伦理学说的核心部分。它在中国历史上沿续了几千年,一直是统治...
传统仁道的回顾与借鉴顾久幸,刘晓成中国传统道德中仁这一部分,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它自殷周时期出现后,到春秋时期由孔子加以完整地界说和系统地阐释后,成为儒家政治伦理学说的核心部分。它在中国历史上沿续了几千年,一直是统治者大力提倡的理想道德。尽管历代统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思想
孔子
伦理道德
领导者
道德观念
资产阶级
孙中山
仁道
仁政
为仁之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语·雍也》“仁之方”新解
被引量:
3
1
作者
杨普罗
出处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3期59-61,共3页
文摘
《论语·雍也》“仁之方”新解杨普罗《论语·雍也》有段孔子谈为仁之方的话,是在与子贡论仁时讲的。全文是:“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
关键词
为仁之方
《论语》
“达”
“立”
“达人”
己欲达而达人
孔子
“立人”
使动用法
独立生存
分类号
B2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孔子的人际心理逻辑及庄子的反思
2
作者
谢阳举
机构
西北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29-34,共6页
文摘
孔子的人际心理逻辑及庄子的反思谢阳举西北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博士生一、仁作为孔子人际心理机质及其本源和效用我们先追寻孔子的礼与君子之道,来探求一下孔子式的人际心理是什么。孔子很重视礼,这个礼依赖的心理根据何在?《礼记·效特性》说:“礼之所尊、尊其义也。...
关键词
人际心理
庄子
孔子
心理机制
孟子
为仁之方
以直报怨
以人治人
逻辑
勿施于人
分类号
B2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孔子道德修养论与道德教育
被引量:
1
3
作者
蔡兰荣
机构
昌潍师范专科学校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1999年第Z2期60-61,共2页
文摘
一中国古代非常重视道德修养,古人认为:学就是要学做“圣人”,儒家的许多经典几乎都是围绕如何做“圣人”而论的。孔子道德思想以“仁”为核心,以“仁人君子”为最高理想人格,他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道德修养经验,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道德修养理论,在...
关键词
道德修养论
道德教育
道德规范
孔子
道德修养理论
人的全面发展
道德实践
为仁之方
最高理想人格
忠恕之道
分类号
G40-092.25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朱子与张南轩的仁说论辨
被引量:
1
4
作者
苏铉盛
机构
韩国全州大学
出处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8-45,共8页
文摘
考察了张栻仁学思想的来源、演变、树立及仁说的义理与结构等问题,认为南轩仁说的结构可分为三部分:以心之道为中心的心性论,以克己为主的为仁之方和论仁之兼能与贯通。探讨了朱熹与张栻两人仁学思想的相互影响和比较,认为对"天地之心"的不同理解是朱张仁说分歧的起因。
关键词
朱熹
张栻
心性论
为仁之方
仁说
Keywords
Chu Hsi
Zhangshi
the theory of human
the method of reaching benevolence realm
benevolence thoughts
分类号
B244.7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传统仁道的回顾与借鉴
5
作者
顾久幸
刘晓成
出处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5期9-14,共6页
文摘
传统仁道的回顾与借鉴顾久幸,刘晓成中国传统道德中仁这一部分,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它自殷周时期出现后,到春秋时期由孔子加以完整地界说和系统地阐释后,成为儒家政治伦理学说的核心部分。它在中国历史上沿续了几千年,一直是统治者大力提倡的理想道德。尽管历代统治...
关键词
伦理思想
孔子
伦理道德
领导者
道德观念
资产阶级
孙中山
仁道
仁政
为仁之方
分类号
B82-092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语·雍也》“仁之方”新解
杨普罗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孔子的人际心理逻辑及庄子的反思
谢阳举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孔子道德修养论与道德教育
蔡兰荣
《当代教育科学》
199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朱子与张南轩的仁说论辨
苏铉盛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传统仁道的回顾与借鉴
顾久幸
刘晓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