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尿毒症毒素作用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王立华 贾岚 +3 位作者 陈海燕 杨波 王喆 毕学青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4-370,共7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对尿毒症毒素作用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功能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将hUVECs进行传代培养并分为空白对照组、尿毒症毒素刺激组、尿毒症毒素+STS组和尿毒症毒素+STS+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对尿毒症毒素作用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功能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将hUVECs进行传代培养并分为空白对照组、尿毒症毒素刺激组、尿毒症毒素+STS组和尿毒症毒素+STS+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抑制剂组,其中后2组中STS的浓度为10 mg·L^(-1);先给予各组剪切力刺激,剪切力大小为12 dyn·cm^(-2);采用CCK-8法测定各组细胞增殖活性,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ERK、核因子κB(NF-κB)和Ⅰ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细胞中ERK、NF-κB和Ⅰ型胶原mRNA表达情况;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CCK-8法检测,在剪切力作用后,尿毒症毒素刺激组和尿毒症毒素+STS+ERK抑制剂组细胞增殖活性低于尿毒症毒素+STS组(P<0.01)。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尿毒症毒素组比较,尿毒症毒素+STS组细胞中ERK、NF-κB和Ⅰ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抑制ERK信号通路后,与空白对照组、尿毒症毒素组和尿毒症毒素+STS组比较,尿毒症毒素+STS+ERK抑制剂组细胞中ERK、NF-κB和Ⅰ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RT-qPCR法检测,与尿毒症毒素组比较,尿毒症毒素+STS组细胞中ERK、NF-κB和Ⅰ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抑制ERK通路后,与空白对照组、尿毒症毒素组和尿毒症毒素+STS组比较,尿毒症毒素+STS+ERK抑制剂组细胞中ERK、NF-κB和Ⅰ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TUNEL法检测,尿毒症毒素+STS组的细胞凋亡率小于尿毒症毒素刺激组和尿毒症毒素+STS+ERK抑制剂组(P<0.05)。结论:一定浓度STS能通过ERK信号通路调节NF-κB和Ⅰ型胶原mRNA及蛋白表达来改善尿毒症毒素作用下的内皮细胞增殖,减少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尿毒症 丹参酮ⅱa磺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氧化硫磺化的丹参酮ⅡA磺酸钠的连续化合成
2
作者 闵书樑 周长路 +3 位作者 王超颖 万海涛 俞伟 辛忠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02-809,共8页
利用飞秒激光微加工技术,制作了一种厘米级类卡特彼勒3D微流控芯片,并在微流控芯片内以三氧化硫为磺化剂连续制备丹参酮ⅡA磺酸钠。停留时间分布测试结果表明:微流控芯片内的整体流动状态接近于平推流。最佳磺化条件为:磺化温度25℃,n(S... 利用飞秒激光微加工技术,制作了一种厘米级类卡特彼勒3D微流控芯片,并在微流控芯片内以三氧化硫为磺化剂连续制备丹参酮ⅡA磺酸钠。停留时间分布测试结果表明:微流控芯片内的整体流动状态接近于平推流。最佳磺化条件为:磺化温度25℃,n(SO_(3))/n(丹参酮ⅡA)=2.0,停留时间2 min。与传统硫酸间歇工艺相比,丹参酮ⅡA磺酸钠产率由68.0%提升至92.3%,反应时间由120 min降低至2 min,E因子由27.7降低至2.1。实现了丹参酮IIA磺酸钠的绿色、安全、高效连续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硫 丹参酮ⅱa磺酸钠 微流控芯片 停留时间分布 绿色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磺酸钠和丹参素对猪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钙激活钾通道的激活机制 被引量:39
3
作者 张洁 曾晓荣 +1 位作者 杨艳 刘智飞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70-273,共4页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DS-201)和丹参素(DS-182)的冠状动脉舒张作用除了已知的机制外,是否还与钙激活钾通道(KCa)有关。方法猪冠脉平滑肌细胞贴附式和内面向外式膜片钳单通道电流记录技术。结果DS-201和DS-182均可激活冠脉平滑肌细胞...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DS-201)和丹参素(DS-182)的冠状动脉舒张作用除了已知的机制外,是否还与钙激活钾通道(KCa)有关。方法猪冠脉平滑肌细胞贴附式和内面向外式膜片钳单通道电流记录技术。结果DS-201和DS-182均可激活冠脉平滑肌细胞KCa,但DS-201在内面向外膜片方式下激活KCa;而DS-182在细胞贴附膜片方式下激活KCa。结论DS-201和DS-182激活KCa的作用机制不同。DS-201能直接激活KCa,而DS-182则可能需要一系列胞内过程。这种差异可能与二者的结构和溶解性质不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磺酸钠 丹参 钾通道 平滑 血管 冠状血管 膜片钳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贝沙坦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文星 马承红 +2 位作者 王晓军 徐丽梅 杨慧荣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33-235,共3页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2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厄贝沙坦组(36例)和联合用药组(36例),均服用厄贝沙坦150mg/d,联合用药组加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60mg/d,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尿...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2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厄贝沙坦组(36例)和联合用药组(36例),均服用厄贝沙坦150mg/d,联合用药组加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60mg/d,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C反应蛋白(CRP)及血糖、血脂变化情况。结果2组UAER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或P<0.01),但联合用药组好于厄贝沙坦组(P<0.05)。联合用药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及CRP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厄贝沙坦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厄贝沙坦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治疗早期DN,能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CRP,减少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延缓肾损害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糖尿病肾病 丹参酮ⅱa磺酸钠 厄贝沙坦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兔急性心梗再灌注后无复流的影响及与氧化应激的关系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琳莉 黄抒伟 +5 位作者 窦丽萍 车庆 陆明 王寅 殷舟 林冬铭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11期2513-2516,I0009,共5页
目的:评价丹参酮ⅡA磺酸钠预处理对兔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后无复流的防治作用,探讨是否与抑制氧化应激相关。方法:新西兰大白兔40只随机分成4组,即AMI对照组(I/R)、丹参酮再灌注治疗组(DS-201)、丹参酮冠脉结扎前治疗组(DS-201-pre... 目的:评价丹参酮ⅡA磺酸钠预处理对兔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后无复流的防治作用,探讨是否与抑制氧化应激相关。方法:新西兰大白兔40只随机分成4组,即AMI对照组(I/R)、丹参酮再灌注治疗组(DS-201)、丹参酮冠脉结扎前治疗组(DS-201-pre)、假手术组(sham),每组各10只。各组AMI前、后,再灌注后,测定血清中肌钙蛋白I(cTNI)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最终进行病理学分析,评估缺血范围(LA/LVA)及无复流范围(NRA/LA)。结果:(1)AMI后90min时,SOD及cTNI水平在I/R组、DS-201组和DS-201-pre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再灌注120min时DS-201-pre组及DS-201组的血清cTNI水平低于I/R组(均P<0.01),SOD水平高于I/R组(P<0.01,P<0.05);DS-201-pre组血清cTNI水平低于DS-201组(P<0.05),DS-201-pre组与DS-201组SOD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2)各组病理染色所测的冠脉结扎区心肌范围(LA)基本一致(均P>0.05)。DS-201组及DS-201-pre组无复流范围均小于I/R组(均P<0.05),DS-201-pre组与DS-201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机体氧化应激损伤可能是急性心梗再灌注后无复流发生的重要机制,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能通过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抑制氧化应激,从而达到保护心肌,有效防治无再流现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再灌注 无复流 丹参酮ⅱa磺酸钠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心肌纤维化及Th_1/Th_2类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乐 王照华 +2 位作者 李树生 杨光田 赵立波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6期701-703,共3页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sodium tanshinone IIA sulfonate,STS)对老年小鼠高血压心肌纤维化及辅助性T细胞(Th)亚群Th1/Th2类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老年小鼠行腹主动脉结扎构建高血压心肌纤维化模型,以STS腹腔注射进行干预。观察STS对...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sodium tanshinone IIA sulfonate,STS)对老年小鼠高血压心肌纤维化及辅助性T细胞(Th)亚群Th1/Th2类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老年小鼠行腹主动脉结扎构建高血压心肌纤维化模型,以STS腹腔注射进行干预。观察STS对心肌纤维化指标以及Th1/Th2类因子水平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心肌间质可见明显胶原沉积,STS处理组心肌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外周血Th1类因子[白细胞介素(IL)-12、干扰素(IFN)-γ]水平下降,而Th2类因子(IL-4、IL-5)水平增加;STS处理组较模型组心肌I型胶原表达明显减少。结论 STS能调控老年小鼠高血压心肌纤维化,机制与调节Th1/Th2类因子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磺酸钠 心肌纤维化 Th1/Th2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兔心肌缺血预处理后血管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7
7
作者 刘家军 吴松 +1 位作者 李龙珠 敖金波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3期618-622,共5页
目的:通过建立兔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实验动物心肌缺血预处理后血管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兔心肌酶谱的影响,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心功能潜在的影响机制。方法:取24只健康兔随机分... 目的:通过建立兔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实验动物心肌缺血预处理后血管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兔心肌酶谱的影响,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心功能潜在的影响机制。方法:取24只健康兔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缺血预处理A组、缺血预处理B组,其中其中缺血预处理A组按2.5 m L/(kg·d)、缺血预处理B组按5 m L/(kg·d)耳缘静脉注射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进行缺血前预处理,缺血/再灌注组注射1m L生理盐水,预处理1周后3组动物均采用手术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后复灌30 min,并反复缺血/再灌注3次的方法造成动物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另取8只不做任何处理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兔缺血预处理前、后血清血管内皮因子(Vsculr Endothelil Growthfctor,VEGF)及VEGF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验(ELIS)兔血清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肌丙二醛(MDA)。籍此评价丹参酮Ⅱ磺酸钠注射液对实验动物心肌缺血预处理后血管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兔心肌酶谱的影响。结果:4组动物在缺血预处理前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使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缺血预处理后能明显增强缺血预处理A、B 2组兔VEGF及mRNA表达,明显提高缺血预处理A组、B 2组T-SOD、LDH及CK-MB酶的活性,降低2组动物心肌酶谱的MD释放,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缺血预处理A组、B 2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兔在经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缺血预处理后,明显提高VEGF分泌及氧自由基清除酶的活性,加快缺血心肌血管内皮新生,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脂质过氧化反应而减轻心肌血管内皮炎性反应,进而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受损血管内皮功能,对兔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确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预处理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心肌酶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经典型热射病大鼠的保护机制 被引量:4
8
作者 陈芳 李慧敏 +2 位作者 朱果果 陈晓娟 唐忠志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61-666,共6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sodium tanshinoneⅡA sulfonate,STS)对经典型热射病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72只雄性SPF级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NC)组、热射病(HS)组、STS治疗组。HS组按热暴露后恢复0、2、6、12h又分为HS0、...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sodium tanshinoneⅡA sulfonate,STS)对经典型热射病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72只雄性SPF级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NC)组、热射病(HS)组、STS治疗组。HS组按热暴露后恢复0、2、6、12h又分为HS0、HS2、HS6、HS12等4个亚组。STS治疗组按给药浓度(5、10、20、40 mg/kg)分为STS-6-5、STS-6-10、STS-6-20、STS-6-40等4个亚组。NC组将麻醉后的大鼠置于26℃环境中,不做其它处理。HS组将麻醉后的大鼠置于预设35℃的动物体温维持仪的电热毯之上,当其核心体温达43.5℃视为热射病建模成功,并将大鼠移至26℃环境中分别恢复达预设时间。STS治疗组热暴露建模成功后,立即股静脉注射STS,后移至26℃环境中恢复6h。各组达预设时间后,经大鼠腹主动脉采血,分别检测TNF-α、IL-6、IL-1β水平,PT、APTT、D-二聚体水平,血小板计数,Cr、BUN、ALT、AST、ALP、LDH水平。结果 HS各组中TNF-α、IL-6、IL-1β水平均显著高于NC组,STS各治疗组上述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低于HS6组(均P<0.05)。HS6组PT、APTT、D-二聚体、Cr、BUN、ALT、AST、ALP、LDH水平均显著高于NC组,血小板计数值显著低于NC组(均P<0.01)。STS-6-40组PT、APTT、D-二聚体、Cr、BUN、ALT、AST、ALP、LDH水平均比HS6组明显降低,血小板计数值显著高于HS6组(均P<0.01)。HS6组主要器官的病理损伤较NC组显著,而STS-6-40组主要器官的病理损伤较HS6组显著减轻。结论 STS可减轻热射病大鼠炎症因子的释放,改善热射病大鼠凝血功能紊乱,从而减轻其多器官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射病 丹参酮ⅱa磺酸钠 炎症因子 凝血功能紊乱 多器官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7
9
作者 马晓聪 李建橡 +3 位作者 许明东 邓学秋 岳桂华 郑景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9期1766-1774,共9页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策略: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胸痹、心痛、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丹参酮注射液、tanshinoneⅡA sulfonate、unstable angina...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策略: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胸痹、心痛、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丹参酮注射液、tanshinoneⅡA sulfonate、unstable angina、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clinical trials为主题词,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Pubmed从建库-2014年10月31日的相关文献;纳入标准:随机对照试验且病例资料完整,各文献研究假设及研究方法相似,组间均衡性较好。采用Jadad评分法进行文献质量评价,运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数资料用比值比(OR),计量资料用加权均数差(WMD),计算95%可信区间(CI)。纳入文献异质性检验结果P>0.05,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反之,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对≥10篇分析结果,采用漏斗图分析发表偏倚。结果:纳入34篇文献,常规治疗加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总有效率[OR=3.83,95%CI(3.11,4.71),P<0.000 01];心电图改善率[OR=3.34,95%CI(2.61,4.28),P<0.000 01];血浆粘度改善[WMD=-0.20,95%CI(-0.38,-0.03),P=0.03];全血高切粘度改善[WMD=-0.67,95%CI(-0.85,-0.50),P<0.000 01];C反应蛋白改善[WMD=-2.66,95%CI(-3.31,-2.00),P<0.000 01]。结论:常规治疗加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但由于现有文献研究质量较差,尚有待于大量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予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 不稳定型心绞痛 随机对照实验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株红景天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周静 张保朝 温昌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02-1204,共3页
目的:观察大株红景天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本科2013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以对照组方法为基础,... 目的:观察大株红景天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本科2013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以对照组方法为基础,给予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和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治疗前后脑血流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5.4%)明显优于对照组(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下降,治疗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显著;治疗组脑血流各项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株红景天联合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临床作用显著,可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脑血流,值得进一步研究与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大株红景天注射液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磺酸钠口腔崩解片的制备 被引量:3
11
作者 游本刚 费香东 +3 位作者 陆晓文 许苗松 朱云峰 唐丽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13-1517,共5页
目的制备丹参酮ⅡA磺酸钠口腔崩解片。方法以口腔崩解片的体外崩解时限和溶出度为主要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试验对口腔崩解片的处方及工艺条件进行考察与优化。结果丹参酮ⅡA磺酸钠的量对口腔崩解片的崩解时限有极显著性影响,... 目的制备丹参酮ⅡA磺酸钠口腔崩解片。方法以口腔崩解片的体外崩解时限和溶出度为主要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试验对口腔崩解片的处方及工艺条件进行考察与优化。结果丹参酮ⅡA磺酸钠的量对口腔崩解片的崩解时限有极显著性影响,优化后的处方为:药物5%,乳糖7.5%,CCNa10%,阿斯巴甜2.5%,微粉硅胶0.5%,MCC为填充剂,所制得片剂在30s内崩解,2.5min溶出可达90%以上。结论制备的丹参酮ⅡA磺酸钠口腔崩解片体外崩解时限短、溶出度好,符合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磺酸钠 口腔崩解片 崩解时限 溶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阿霉素致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文静 谢萍 +1 位作者 苏鹏 李燕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3143-3146,共4页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对阿霉素(ADR)诱导大鼠H9c2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H9c2细胞分4组:对照(Con)组、ADR组、STS组、ADR+STS(AS)组。MTT方法检测ADR、STS对H9c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Wester...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对阿霉素(ADR)诱导大鼠H9c2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H9c2细胞分4组:对照(Con)组、ADR组、STS组、ADR+STS(AS)组。MTT方法检测ADR、STS对H9c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及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与Con组相比,ADR组细胞明显减少(P<0.01),G0/G1期细胞增加(P<0.05),Caspase-3蛋白表达增强(P<0.05),Bcl-2/Bax比值显著降低(P<0.01)。与ADR组相比,AS组细胞周期阻滞作用降低(P<0.05),Bcl-2/Bax比值增高(P<0.05),Caspase-3蛋白表达下降(P<0.05)。结论 :STS能抑制ADR导致的H9c2细胞凋亡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丹参酮ⅱa磺酸钠 阿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在真实世界中的临床用药规律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雷 李青松 黄豫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533-2536,共4页
目的考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在真实世界中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调取医院信息系统(HIS)中2016至2017年使用过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的3 283例患者病例,收集其基本信息、所患疾病、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平均年龄为60.70岁... 目的考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在真实世界中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调取医院信息系统(HIS)中2016至2017年使用过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的3 283例患者病例,收集其基本信息、所患疾病、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平均年龄为60.70岁,60岁以上老年人最多,其次是中年人;主要集中于急诊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脑梗死、冠心病等;用药剂量、溶剂、给药途径与说明书一致性较高,常与阿司匹林、氢氯吡格雷联合使用,有配伍禁忌现象出现。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用药患者以中老年人为主,临床上存在超规定剂量、超适应证使用情况及配伍禁忌风险,应对此加以重视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 真实世界 临床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腹膜间皮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丁红 王宗谦 +1 位作者 马建飞 樊怡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11期1414-1416,共3页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高浓度葡萄糖(高糖)环境中腹膜间皮细胞(PMCs)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PMCs,使用不同浓度葡萄糖作用于PMCs,然后给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进行干预,采用ELISA方法检测培养液中CTGF蛋白...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高浓度葡萄糖(高糖)环境中腹膜间皮细胞(PMCs)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PMCs,使用不同浓度葡萄糖作用于PMCs,然后给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进行干预,采用ELISA方法检测培养液中CTGF蛋白的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TGF 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糖作用下PMCs的CTGF表达明显增强(P<0.01),丹参酮ⅡA磺酸钠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高糖作用下PMCs CTGF表达(P<0.01)。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能抑制高糖对PMCs CTGF的诱导,使PMCs CTGF的表达下调,因而具有抑制细胞外基质聚积、防治腹膜纤维化发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磺酸钠 腹膜间皮细胞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磺酸钠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姚占静 郭睿 +2 位作者 张春生 包亮 张艺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9年第3期506-508,共3页
为改善丹参酮的水溶性,在其分子中引入水溶性官能团磺酸基。以不同的磺化剂与之发生磺化反应,结果表明,冰醋酸-浓硫酸的混合液是合成丹参酮水溶性衍生物的合适磺化剂。通过薄层色谱法、紫外吸收和红外吸收光谱法对其结构进行鉴定,证实... 为改善丹参酮的水溶性,在其分子中引入水溶性官能团磺酸基。以不同的磺化剂与之发生磺化反应,结果表明,冰醋酸-浓硫酸的混合液是合成丹参酮水溶性衍生物的合适磺化剂。通过薄层色谱法、紫外吸收和红外吸收光谱法对其结构进行鉴定,证实了产物是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以冰醋酸-浓硫酸为磺化剂合成丹参酮ⅡA磺酸钠进行了正交试验研究,得出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冰醋酸-浓硫酸(1∶1,v/v),反应温度15℃,反应时间1h,产品得率3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磺酸钠 磺化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磺酸钠与灯盏花素在一次性滤膜上的吸附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白玉国 张爱琴 魏娟娟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5期663-665,共3页
目的考察灯盏花素注射液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在8种临床常用一次性输液器滤膜上的吸附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一定量灯盏花素注射液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 目的考察灯盏花素注射液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在8种临床常用一次性输液器滤膜上的吸附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一定量灯盏花素注射液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方法分别测定灯盏花素及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通过8种滤膜前后的浓度。结果通过尼龙膜后灯盏花素、丹参酮ⅡA的浓度分别为之前的59.00%和84.89%,通过聚丙烯膜后灯盏花素、丹参酮ⅡA的浓度分别为之前的85.00%和91.08%,吸附明显高于其他滤膜。结论临床应避免使用含聚丙烯膜和尼龙膜滤膜的一次性输液器输注灯盏花素注射液和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聚醚砜滤膜和重离子滤膜药物吸附率低,宜作为中药输液滤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素 丹参酮ⅱa磺酸钠 吸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兔下颌骨牵张成骨促进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左春然 彭利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兔下颌骨牵张成骨的作用。方法:将12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建立单侧兔下颌骨牵张成骨模型,实验组自牵张期开始每日注射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3mL,并分别于固定期1周、4周、7周各处死2只对...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兔下颌骨牵张成骨的作用。方法:将12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建立单侧兔下颌骨牵张成骨模型,实验组自牵张期开始每日注射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3mL,并分别于固定期1周、4周、7周各处死2只对照兔和2只实验兔,对标本进行大体观察、X线观察、组织学观察和骨组织计量学观察。结果:实验组动物牵张间隙内新骨形成速度及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成骨细胞活跃,骨小梁较成熟,单位面积内成骨细胞个数及骨小梁面积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兔下颌骨牵张成骨过程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张成骨 丹参酮ⅱa磺酸钠 组织学观察骨组织计量学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辅助治疗老年肺心病37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方强 陈晓龙 贾连旺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2期121-122,共2页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辅助治疗老年肺心病的疗效。方法71例老年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均采用抗感染、镇咳化痰、强心利尿及低流量吸氧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辅助治疗老年肺心病的疗效。方法71例老年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均采用抗感染、镇咳化痰、强心利尿及低流量吸氧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80 mg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qd,共治疗14d。对照组除不给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外,其余治疗及疗程均与治疗组相同。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电泳时间、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及凝血因子I等均显著下降(P<0.01或P<0.05),与对照组比较,以上指标亦有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分别为91.9%及51.4%,对照组分别为70.6%及26.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期间未见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能显著改善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血液流变性,是辅助治疗肺心病的一种有效而安全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磺酸钠 血液流变学 肺源性心脏病 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眼底出血48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荣华 周晓东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9期702-703,共2页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入院的眼底出血患者48例55眼,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14d。对比分析以往采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的眼底出血患者50例58眼。结果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组有效48眼,总有效率...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入院的眼底出血患者48例55眼,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14d。对比分析以往采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的眼底出血患者50例58眼。结果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组有效48眼,总有效率达87.27%,其中40眼在治疗10d内开始有效,占83.33%.血栓通对照组有效40眼,总有效率为68.97%,其中25眼在治疗10d内开始有效,占62.50%.2组疗效和起效速度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是治疗眼底出血的有效方法,优于血栓通注射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出血 丹参酮ⅱa磺酸钠 血栓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诺沙星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雅娇 林艳 陈秀珍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3期220-220,共1页
关键词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 依诺沙星注射液 配伍禁忌 抑制血小板聚集 液存 广谱抗菌作用 革兰阴性杆菌 冠状动脉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