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同时测定丹参滴注液中四种水溶性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雪 褚文静 +2 位作者 刘伟娜 侯海妮 黄喜茹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9-112,共4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HPLC—DAD)法同时测定丹参滴注液中丹参素、原儿茶醛、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四种水溶性成分的含量。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4.6mm,5μm),以甲醇和5%冰乙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HPLC—DAD)法同时测定丹参滴注液中丹参素、原儿茶醛、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四种水溶性成分的含量。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4.6mm,5μm),以甲醇和5%冰乙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286nm。在此色谱条件下四种水溶性成分可完全分离。丹参素、原儿茶醛、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192~1.934μg(r=0.9999),0.03508~0.2456μg(r=1.0000),0.2592~1.814μg(r=1.0000),0.3864~2.705μg(r=0.9999)。平均回收率丹参素为102.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5%;原儿荼醛为103.5%,RSD为0.42%;迷迭香酸为99.8%,RSD为0.68%;丹酚酸B为102.8%,RSD为0.49%。该方法简单、快速,四组分分离良好,可用于丹参滴注液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滴注液 丹参 原儿茶醛 迷迭香酸 丹酚酸B 高效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流控芯片对丹参滴注液中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测定 被引量:4
2
作者 吴小林 钟晓维 +2 位作者 李偶连 刘翠 陈缵光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85-887,共3页
建立了微流控芯片非接触电导检测法测定丹参滴注液中丹参素与原儿茶醛含量的分析方法。探讨了缓冲液种类与浓度,添加剂、分离电压等因素对分离检测的影响。优化选择20mmol/L H3BO3 -20mmol/L Tris缓冲溶液,加入1.5mmol/L SDS添加... 建立了微流控芯片非接触电导检测法测定丹参滴注液中丹参素与原儿茶醛含量的分析方法。探讨了缓冲液种类与浓度,添加剂、分离电压等因素对分离检测的影响。优化选择20mmol/L H3BO3 -20mmol/L Tris缓冲溶液,加入1.5mmol/L SDS添加剂,2.5kV分离电压,3min内可实现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快速分离检测。在优化条件下,丹参素的线性范围为10~500mg/L,r为0.986,检出限为5.0mg/L(S/N=3),RSD为2.1%;原儿茶醛的线性范围为50~500mg/L,r为0.993,检出限为10mg/L(S/N=3),RSD为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芯片 非接触电导检测 丹参 原儿茶醛 丹参滴注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方法测定丹参滴注液糖类含量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农 丁宁 +4 位作者 彭国平 李贺敏 郑云枫 李存玉 李红阳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72-674,共3页
目的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UV法)测定丹参滴注液中糖类成分,建立丹参滴注液中糖类成分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同时建立结合示差折光检测器的HPLC法(HPLC-RID)法和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3批丹参滴注液中糖类成分... 目的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UV法)测定丹参滴注液中糖类成分,建立丹参滴注液中糖类成分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同时建立结合示差折光检测器的HPLC法(HPLC-RID)法和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3批丹参滴注液中糖类成分含量。结果 HPLC法在葡萄糖浓度为2.31~17.84 m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100.1%,RSD为1.69%。蒽酮-硫酸比色法在葡萄糖浓度0.019 5~0.097 5 m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100.05%,RSD为1.16%。3批制剂中葡萄糖含量分别为11.99,12.68,11.97 g,总糖含量分别为13.96,14.61,13.73 g。结论 HPLC法和UV法测定丹参滴注液中糖类成分均方便,灵敏,准确,二者结合能为丹参滴注液中糖类成分的质量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滴注液 葡萄糖 糖类成分 色谱法 高效 紫外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材质超滤膜去除丹参滴注液中细菌内毒素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芸 周骏 +4 位作者 王冬英 陈亚运 汪春芳 白钢钢 彭国平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58-560,共3页
目的研究混合材质超滤膜去除丹参滴注液中细菌内毒素的适宜性。方法以动态浊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滴注液使用混合材质超滤膜及Millpore超滤膜前后药液中细菌内毒素和有效成分的含量,观察细菌内毒素去除效果及有效成分变化。结... 目的研究混合材质超滤膜去除丹参滴注液中细菌内毒素的适宜性。方法以动态浊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滴注液使用混合材质超滤膜及Millpore超滤膜前后药液中细菌内毒素和有效成分的含量,观察细菌内毒素去除效果及有效成分变化。结果截留分子量为10kDa的混合材质超滤膜和Millpore超滤膜对丹参滴注液中细菌内毒素去除率均大于99%,但丹酚酸B损失明显;截留分子量为50kDa时,Millpore超滤膜内毒素去除率明显下降,而混合材质超滤膜去除率大于99%,可以将内毒素控制在0.5EU/mL的限度内,且丹参滴注液中有效成分透过率均大于95%,丹酚酸B透过率为95.87%。结论混合材质超滤膜可以高效去除丹参滴注液中的内毒素并对成分无明显影响,尤其适用于大容积输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内毒素 混合材质 超滤膜 丹参滴注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考察丹参滴注液去除蛋白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丁宁 郑云枫 +3 位作者 程建明 王光凤 李红阳 彭国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57-660,共4页
目的研究丹参滴注液去除蛋白工艺,考察工艺的合理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LISA法),以丹参蛋白为检测指标研究丹参滴注液制备工艺中去除蛋白的效果。结果丹参提取药液经醇沉及超滤工艺后含蛋白量大大降低,低于检测限。结论醇... 目的研究丹参滴注液去除蛋白工艺,考察工艺的合理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LISA法),以丹参蛋白为检测指标研究丹参滴注液制备工艺中去除蛋白的效果。结果丹参提取药液经醇沉及超滤工艺后含蛋白量大大降低,低于检测限。结论醇沉和超滤工艺可有效去除丹参滴注液中的蛋白,保证制剂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滴注液 抗原蛋白 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 醇沉 超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滴注液中的过敏物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程建明 朱丹凤 +2 位作者 帅维维 蒋宝平 彭国平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76-478,共3页
目的追踪丹参滴注液中的过敏性成分。方法以5-羟色胺为指标,卵蛋白为阳性药物,对致敏时间、攻击时间进行优化从而获得最优的动物模型,通过上述模型筛选出丹参滴注液中的过敏性成分。结果每只豚鼠每次隔日皮下注射供试品溶液0.2mL进行致... 目的追踪丹参滴注液中的过敏性成分。方法以5-羟色胺为指标,卵蛋白为阳性药物,对致敏时间、攻击时间进行优化从而获得最优的动物模型,通过上述模型筛选出丹参滴注液中的过敏性成分。结果每只豚鼠每次隔日皮下注射供试品溶液0.2mL进行致敏,共3次,于首次注射给药后第16天,腹腔再次注射供试品溶液0.5mL进行攻击。结论确定丹参滴注液中致敏性成分为丹参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滴注液 过敏性物质 丹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滴注液中酚酸类有效成分分离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程建明 葛婷婷 +3 位作者 帅维维 朱丹凤 彭国平 郑云枫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67-569,共3页
目的研究丹参滴注液中酚酸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树脂色谱及ODS反相制备色谱等分离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现代波普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丹参滴注液中分离鉴定了9个化学成分,分别鉴定为为丹参素、原儿茶醛、丹酚酸H、丹酚酸I,... 目的研究丹参滴注液中酚酸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树脂色谱及ODS反相制备色谱等分离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现代波普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丹参滴注液中分离鉴定了9个化学成分,分别鉴定为为丹参素、原儿茶醛、丹酚酸H、丹酚酸I,丹酚酸D、丹酚酸E、迷迭香酸、丹酚酸A、丹酚酸B。结论首次深入、系统研究丹参滴注液水溶性化学成分,为丹参滴注液的生产控制及质量提升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滴注液 化学成分 分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滴注液治疗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临床治疗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匡梦华 陈焱 +2 位作者 马珏 潘漪莲 郭玉娜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3期427-429,433,共4页
目的:观察丹参滴注液治疗胎儿生长受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诊断为胎儿生长受限并接受治疗并住院分娩孕妇8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正常孕妇40例为正常组,观察治疗前后宫高、腹围、双顶径、股骨长增长幅度,脐血流指标(... 目的:观察丹参滴注液治疗胎儿生长受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诊断为胎儿生长受限并接受治疗并住院分娩孕妇8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正常孕妇40例为正常组,观察治疗前后宫高、腹围、双顶径、股骨长增长幅度,脐血流指标(S/D、PI、RI)变化情况,并比较出生时Apgar评分及体重情况。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宫高、腹围、BPD及FL治疗前后增长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治疗组脐血流治疗(S/D、PI、RI)低于对照组,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出生体重高于对照组(P<0.05),但仍低于正常组。结论:丹参滴注液能够有效治疗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滴注液 胎儿生长受限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滴注液制备过程中酚酸类成分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袁晓航 葛婷婷 程建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2-174,共3页
目的研究丹参滴注液在制备工艺过程中原儿茶醛和丹酚酸B等水溶性成分的变化规律,为丹参滴注液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RP-HPLC乙腈-0.5%冰醋酸系统梯度洗脱程序,考察在加热、醇、酸碱等条件下水溶性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丹酚酸... 目的研究丹参滴注液在制备工艺过程中原儿茶醛和丹酚酸B等水溶性成分的变化规律,为丹参滴注液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RP-HPLC乙腈-0.5%冰醋酸系统梯度洗脱程序,考察在加热、醇、酸碱等条件下水溶性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丹酚酸B减少,丹参素钠和原儿茶醛增加。结论在高温和酸碱条件下,丹酚酸B被降解为丹参素钠和原儿茶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滴注液 原儿茶醛 丹酚酸B 酚酸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滴注液对大鼠实验性骨折伤口愈合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杜俊宏 辛文佳 刘海宽 《中兽医学杂志》 2019年第2期13-14,共2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丹参滴注液对大鼠实验性骨折的伤口愈合的临床影响。方法将Wistar实验性骨折雄鼠分为常规组和丹参组。常规组大鼠在骨折术后给予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丹参组大鼠在骨折术后给予尾静脉注射丹参滴注液。在手术后7天、14...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丹参滴注液对大鼠实验性骨折的伤口愈合的临床影响。方法将Wistar实验性骨折雄鼠分为常规组和丹参组。常规组大鼠在骨折术后给予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丹参组大鼠在骨折术后给予尾静脉注射丹参滴注液。在手术后7天、14天和21天,测定血清中ALP、钙的浓度。结果丹参组在术后7d、14d和21d血清中ALP的含量均高于常规组(P<0.05)。在术后14d,丹参组大鼠钙含量降低明显。常规组的钙含量处于下降的趋势。结论丹参滴注液能够升高大鼠骨折手术后ALP的含量,促进钙盐沉积,最终促进骨折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滴注液 大鼠 骨科 伤口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