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丹下健三建筑思想与作品解析 |
薛菊
|
《高等建筑教育》
|
2010 |
8
|
|
2
|
学生时代的丹下健三 |
傅舒兰
|
《建筑与文化》
|
2015 |
2
|
|
3
|
从建筑到城市——解读丹下健三的未建成作品 |
周韬
|
《建筑与文化》
|
2016 |
1
|
|
4
|
丹下健三:走向“自我神化” |
吴耀东
|
《华中建筑》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5
|
时代语境下的本土化建筑创作——试析丹下健三建筑创作中的辩证思想 |
魏宝华
马悦
崔旭
张新炜
张文俊
|
《建筑与文化》
|
2021 |
1
|
|
6
|
时代洪流下的丹下健三--从空间设计到文化输出 |
江缇
丁山
|
《艺术科技》
|
2021 |
0 |
|
7
|
丹下健三建筑创作的内涵解读 |
项炜
刘杨
|
《美术教育研究》
|
2022 |
0 |
|
8
|
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丹下健三及贝聿铭的建筑思想为例 |
王天爱
|
《城市建筑》
|
2023 |
0 |
|
9
|
信息 |
|
《室内设计与装修》
|
2024 |
0 |
|
10
|
简讯 |
|
《世界建筑》
|
2024 |
0 |
|
11
|
喻凡石:好的建筑师也是社会学家 |
赖文波
魏书祥
|
《新建筑》
|
2014 |
0 |
|
12
|
现代建筑的传统韵味——日本建筑师 |
沈逸强
何郑阳
|
《中外建筑》
|
2016 |
1
|
|
13
|
一个人的现代性之辩 |
张利
|
《世界建筑》
|
2017 |
0 |
|
14
|
“凡益开题”第四期:第一本建筑书 |
卢健松
|
《中外建筑》
|
2017 |
0 |
|
15
|
都市轴的理论与实践 |
吴庆新
|
《城市规划》
|
1984 |
2
|
|
16
|
城市文化与比较研究法 |
李悦
林树丰
|
《新建筑》
|
1989 |
0 |
|
17
|
现代建筑30年——矶崎新访谈录(上) |
杰基.克斯滕包姆
刘培善
冯雪梅
|
《新建筑》
北大核心
|
2002 |
2
|
|
18
|
高密度城市的山水实践(上) |
野城
|
《中国艺术时空》
|
2015 |
2
|
|
19
|
内外皆景 日本东京CONNEL咖啡店 |
nendo
薇拉
|
《室内设计与装修》
|
2016 |
0 |
|
20
|
建筑文化对现代建筑的价值 |
郭黛妲
|
《古建园林技术》
|
199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