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海南临高人Heath-Carter法体型
被引量:
5
1
作者
董文静
宇克莉
+4 位作者
包金萍
李咏兰
任佳易
金丹
郑连斌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8-71,共4页
目的:研究海南临高成人的体型特征。方法:采用Heath-Carter人体测量法对海南临高人417例进行体型研究,并与我国其他族群体型进行比较。结果:海南临高人男性与女性的平均体型值分别为4.1-5.4-2.0和5.8-5.0-1.4,体型类型分别属于偏内胚层...
目的:研究海南临高成人的体型特征。方法:采用Heath-Carter人体测量法对海南临高人417例进行体型研究,并与我国其他族群体型进行比较。结果:海南临高人男性与女性的平均体型值分别为4.1-5.4-2.0和5.8-5.0-1.4,体型类型分别属于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和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男性、女性的中因子值和外因子值在年龄组间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年龄组间的内因子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线性相关分析显示,男性的外因子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内因子、中因子与年龄均无相关,女性的内因子、中因子与年龄呈正相关,外因子值与年龄呈负相关。与我国其他族群相比,临高人男性、女性在体型图上的平均体型点均与海南汉族最接近,SAD值分别为0.52和0.55。结论:海南临高人体型相对接近于海南汉族,而距离壮族差距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TH-CARTER体型法
临高人
人体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南临高人的皮褶厚度
被引量:
4
2
作者
金丹
李咏兰
+4 位作者
宇克莉
包金萍
任佳易
董文静
郑连斌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8-361,共4页
目的:研究临高人的皮下脂肪发育状况.方法:采用人体测量法,在海南临高县随机测量了417例(男211例,女206例)临高人的7项皮褶厚度值.结果:临高人四肢皮褶厚度薄于躯干皮褶厚度;随年龄增长,除女性面颊皮褶、髂前上棘皮褶在年龄组间差...
目的:研究临高人的皮下脂肪发育状况.方法:采用人体测量法,在海南临高县随机测量了417例(男211例,女206例)临高人的7项皮褶厚度值.结果:临高人四肢皮褶厚度薄于躯干皮褶厚度;随年龄增长,除女性面颊皮褶、髂前上棘皮褶在年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外,女性其余5项皮褶及男性7项皮褶在年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临高男性7项皮褶厚度与年龄无相关性,而女性面部和躯干皮褶厚度值均与年龄呈正相关.聚类结果显示,临高人男、女性均与湖南汉族最接近.结论:临高人躯干和四肢的皮下脂肪发育在15个族群中处于中等水平,低于多数北方族群,但高于南方族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高人
皮褶厚度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独辟一径自成溪——浅析海南临高人偶戏艺术特征
被引量:
1
3
作者
董楠楠
《戏剧之家》
2017年第3期30-31,共2页
海南临高人偶戏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瑰宝。它作为传统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地方戏曲在舞台表演和内容形式上有许多共同之处,但其艺术风格独树一帜,艺术特征独特鲜明。因此,探讨临高人偶戏的艺术特征可以更准确、更全面地了解...
海南临高人偶戏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瑰宝。它作为传统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地方戏曲在舞台表演和内容形式上有许多共同之处,但其艺术风格独树一帜,艺术特征独特鲜明。因此,探讨临高人偶戏的艺术特征可以更准确、更全面地了解人偶戏,为人偶戏传承与创新提供借鉴。本文从地域性、虚拟性、民俗性三个方面,对临高人偶戏的艺术特征加以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高人
偶戏
地域性
虚拟性
民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回顾与反思--海南木偶戏研究兼谈民族音乐学相关问题
4
作者
王洪
《当代音乐》
2024年第12期201-204,共4页
木偶戏,又称“傀儡戏”,是中国传统戏剧中的一种独特形式,承载着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民族情感。海南木偶戏作为这一古老艺术形式的地域分支,深深植根于海南民众的生活之中。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加速,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传承...
木偶戏,又称“傀儡戏”,是中国传统戏剧中的一种独特形式,承载着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民族情感。海南木偶戏作为这一古老艺术形式的地域分支,深深植根于海南民众的生活之中。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加速,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传承与传播此音乐事象,俨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梳理近年来海南木偶戏研究的相关文献,回顾并分析当下海南木偶戏面对的现实困境与问题,结合民族音乐学的学科理念,提出相关对策性思路,旨在探索海南木偶戏研究与发展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木偶戏
临高人
偶戏
公仔戏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族音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南临高人Heath-Carter法体型
被引量:
5
1
作者
董文静
宇克莉
包金萍
李咏兰
任佳易
金丹
郑连斌
机构
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天津市动植物抗性重点实验室
内蒙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出处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8-71,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1283
31401022)
文摘
目的:研究海南临高成人的体型特征。方法:采用Heath-Carter人体测量法对海南临高人417例进行体型研究,并与我国其他族群体型进行比较。结果:海南临高人男性与女性的平均体型值分别为4.1-5.4-2.0和5.8-5.0-1.4,体型类型分别属于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和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男性、女性的中因子值和外因子值在年龄组间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年龄组间的内因子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线性相关分析显示,男性的外因子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内因子、中因子与年龄均无相关,女性的内因子、中因子与年龄呈正相关,外因子值与年龄呈负相关。与我国其他族群相比,临高人男性、女性在体型图上的平均体型点均与海南汉族最接近,SAD值分别为0.52和0.55。结论:海南临高人体型相对接近于海南汉族,而距离壮族差距较大。
关键词
HEATH-CARTER体型法
临高人
人体测量
Keywords
Heath-Carter somatotyping method
Lingao people
anthropometry
分类号
Q984 [生物学—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南临高人的皮褶厚度
被引量:
4
2
作者
金丹
李咏兰
宇克莉
包金萍
任佳易
董文静
郑连斌
机构
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天津市动植物抗性重点实验室
内蒙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出处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8-361,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1283)
文摘
目的:研究临高人的皮下脂肪发育状况.方法:采用人体测量法,在海南临高县随机测量了417例(男211例,女206例)临高人的7项皮褶厚度值.结果:临高人四肢皮褶厚度薄于躯干皮褶厚度;随年龄增长,除女性面颊皮褶、髂前上棘皮褶在年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外,女性其余5项皮褶及男性7项皮褶在年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临高男性7项皮褶厚度与年龄无相关性,而女性面部和躯干皮褶厚度值均与年龄呈正相关.聚类结果显示,临高人男、女性均与湖南汉族最接近.结论:临高人躯干和四肢的皮下脂肪发育在15个族群中处于中等水平,低于多数北方族群,但高于南方族群.
关键词
临高人
皮褶厚度
年龄
Keywords
Lingao
skinfold thickness
age
分类号
Q983 [生物学—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独辟一径自成溪——浅析海南临高人偶戏艺术特征
被引量:
1
3
作者
董楠楠
机构
海南大学艺术团
出处
《戏剧之家》
2017年第3期30-31,共2页
基金
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2014年规划课题青年项目<海南临高人偶戏表演特色及艺术特征>系列论文
项目编号:HNSK14-116
+1 种基金
海南大学青年基金
项目编号:HDJJ1315
文摘
海南临高人偶戏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瑰宝。它作为传统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地方戏曲在舞台表演和内容形式上有许多共同之处,但其艺术风格独树一帜,艺术特征独特鲜明。因此,探讨临高人偶戏的艺术特征可以更准确、更全面地了解人偶戏,为人偶戏传承与创新提供借鉴。本文从地域性、虚拟性、民俗性三个方面,对临高人偶戏的艺术特征加以论述。
关键词
临高人
偶戏
地域性
虚拟性
民俗性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回顾与反思--海南木偶戏研究兼谈民族音乐学相关问题
4
作者
王洪
机构
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
出处
《当代音乐》
2024年第12期201-204,共4页
基金
海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自由贸易港背景下海南公仔戏音乐文化研究”(Hnky2021-69)
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校级科学研究项目“海南黎族‘啦奥门’民俗节庆音乐文化研究”(Hwyky2022-04)阶段性成果。
文摘
木偶戏,又称“傀儡戏”,是中国传统戏剧中的一种独特形式,承载着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民族情感。海南木偶戏作为这一古老艺术形式的地域分支,深深植根于海南民众的生活之中。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加速,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传承与传播此音乐事象,俨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梳理近年来海南木偶戏研究的相关文献,回顾并分析当下海南木偶戏面对的现实困境与问题,结合民族音乐学的学科理念,提出相关对策性思路,旨在探索海南木偶戏研究与发展的新路径。
关键词
海南木偶戏
临高人
偶戏
公仔戏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族音乐学
分类号
J827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海南临高人Heath-Carter法体型
董文静
宇克莉
包金萍
李咏兰
任佳易
金丹
郑连斌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海南临高人的皮褶厚度
金丹
李咏兰
宇克莉
包金萍
任佳易
董文静
郑连斌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独辟一径自成溪——浅析海南临高人偶戏艺术特征
董楠楠
《戏剧之家》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回顾与反思--海南木偶戏研究兼谈民族音乐学相关问题
王洪
《当代音乐》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