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近空间飞行器用锂离子电池低温电解液综述
1
作者 苏方远 宋歌 +1 位作者 王振兵 陈成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716-2726,共11页
临近空间的低温环境对临近飞行器的电源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空间用锂离子电池(LIBs)作为空间电源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极端环境中的正常运行仍然面临着极高的技术壁垒。电解液,包括电解液本体相及固态电解质界面(SEI)膜,对锂离子电... 临近空间的低温环境对临近飞行器的电源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空间用锂离子电池(LIBs)作为空间电源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极端环境中的正常运行仍然面临着极高的技术壁垒。电解液,包括电解液本体相及固态电解质界面(SEI)膜,对锂离子电池在低温下的稳定运行十分关键。因此,开发先进的低温电解液对于锂离子电池在极端寒冷环境中稳定运行极其重要。从锂离子电池电解液角度出发,针对限制锂离子电池低温性能差的原因,综述了改善锂离子电池低温电解液的相关策略,对面向临近空间飞行器的锂离子电池低温电解液设计现状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低温电解液 临近空间飞行器 电源系统 SEI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近空间飞行器储能电池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2
作者 武学文 刘滨涛 +2 位作者 杨明 赵子寿 周江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08-1415,共8页
储能电池作为临近空间飞行器平台能源系统的关键核心,对临空飞行器战技指标和性能提升具有重要影响。分析了临近空间环境对储能电池的特殊要求,以及临近空间飞行器设计对储能电池电性能的需求。介绍了目前锂离子电池、锂金属电池等储能... 储能电池作为临近空间飞行器平台能源系统的关键核心,对临空飞行器战技指标和性能提升具有重要影响。分析了临近空间环境对储能电池的特殊要求,以及临近空间飞行器设计对储能电池电性能的需求。介绍了目前锂离子电池、锂金属电池等储能电池体系在临近空间飞行器应用中的性能特征及其实际应用状况。概述了包括正负极材料和电解液在内的储能电池关键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飞行器 储能电池 应用现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近空间飞行器分布式太阳电池发电分析及系统优化
3
作者 蔡培源 徐国宁 +3 位作者 柯挚捷 张衍垒 杨燕初 蔡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757-2766,共10页
临近空间长航时飞行器能源形式一般采用光伏发电系统,太阳电池铺设在飞行器上表面,受飞行器外形限制和影响,太阳电池呈现曲面分布。为高效利用曲面太阳电池阵列,通常采用分布式的太阳电池发电控制管理模式,将曲面阵列划为若干太阳电池... 临近空间长航时飞行器能源形式一般采用光伏发电系统,太阳电池铺设在飞行器上表面,受飞行器外形限制和影响,太阳电池呈现曲面分布。为高效利用曲面太阳电池阵列,通常采用分布式的太阳电池发电控制管理模式,将曲面阵列划为若干太阳电池子阵并对每个子阵独立控制,以实现整体太阳电池阵列的最大功率发电。基于此,建立临近空间飞行器分布式太阳电池阵列发电模型。分析了不同因素太阳电池子阵的发电功率的影响和规律,提出一种分布式太阳电池最大供电跟踪控制器拓扑架构,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拓扑架构在保证总体能量不变的情况下降低了电源变换装置的额定功率,为临近空间飞行器电源系统减重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电池 临近空间飞行器 太阳电池发电系统 最大功率跟踪控制 能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临近空间飞行器模糊星图端对端识别方法
4
作者 张源 李睿 许志 《宇航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107,共16页
针对临近空间高速、高动态飞行器在大角速度机动下,星敏感器拍摄的星图严重退化致使星图识别成功率急剧下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识别—粗定位—复原—精定位”一体化星点提取方案。针对传统星点提取算法在载体高动态运动环... 针对临近空间高速、高动态飞行器在大角速度机动下,星敏感器拍摄的星图严重退化致使星图识别成功率急剧下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识别—粗定位—复原—精定位”一体化星点提取方案。针对传统星点提取算法在载体高动态运动环境下,星点质心提取误差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甚快区域卷积神经网络(Faster R-CNN)的主星模式分割算法。首先得到星点的粗略位置,然后通过稠密连接结构的局部星图端对端复原网络,得到星点精确质心位置。考虑真实星图信噪比极低且噪声特性复杂,采用基准星辅助的容错检测算法对星点精定位结果予以校验,剔除误识别及定位误差过大的星点。仿真结果表明,容错检测算法校验后,主星检出率较传统方法提高10%,质心定位精度较平方加权质心法提高15%,基于复原星图的定姿误差小于20″。所提方法能有效提高临近空间高动态飞行环境下星光导航系统的适应能力,且对飞行器快速发射情况下初始位置不准引起的制导误差有较好的修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对端识别 星图拖尾 运动模糊 星图复原 临近空间高动态飞行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攻角对临近空间飞行器侧喷射流红外辐射特性影响数值模拟 被引量:1
5
作者 吕蓉 牛青林 王晓冰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93,共11页
临近空间飞行器侧喷射流干扰效应对目标红外辐射特性规律影响受到广泛关注。文中以典型锥柱裙飞行器为研究对象,预测飞行器典型飞行工况(20 km@5 Ma)不同攻角下的绕流场、侧喷流和壁面温度,结合窄谱带模型处理高温气体辐射物性参数,采... 临近空间飞行器侧喷射流干扰效应对目标红外辐射特性规律影响受到广泛关注。文中以典型锥柱裙飞行器为研究对象,预测飞行器典型飞行工况(20 km@5 Ma)不同攻角下的绕流场、侧喷流和壁面温度,结合窄谱带模型处理高温气体辐射物性参数,采用视在光线法求解辐射传输方程,分析攻角对侧喷流的复燃及目标在不同谱带和不同观测角度下红外辐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攻角由负转正射流复燃程度降低,α=10°较α=-10°偏低176%;侧喷流在2.7μm和4.3μm两个特征峰值波段辐射显著,其他波段内目标辐射主要来源于本体;目标辐射强度在俯视观测角度下随攻角由负转正而减小,在侧视观测角度下攻角出现引起辐射强度降低,α=±10°较α=0°偏低6.8%。该研究可为临近空间飞行器侧喷射流相关的目标特性识别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飞行器 侧喷射流 喷流干扰效应 红外辐射 攻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uss伪谱法的临近空间飞行器上升段轨迹优化 被引量:50
6
作者 宗群 田栢苓 窦立谦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775-1781,共7页
综合考虑密度变化、声速变化、发动机推力变化及地球引力等因素对飞行轨迹的影响,研究了与实际飞行环境更加相符的临近空间飞行器燃料最优爬升轨迹。针对该问题在气动数据处理和优化求解上存在的困难,提出一种基于Gauss伪谱法(Gauss Pse... 综合考虑密度变化、声速变化、发动机推力变化及地球引力等因素对飞行轨迹的影响,研究了与实际飞行环境更加相符的临近空间飞行器燃料最优爬升轨迹。针对该问题在气动数据处理和优化求解上存在的困难,提出一种基于Gauss伪谱法(Gauss Pseudospectral Method,GPM)的求解策略。首先,依据气动数据特点,设计拟合模型对气动参数进行高精度拟合;其次,为避免间接法和传统直接法的缺点,将Gauss伪谱法和序贯二次规划(Sequential Quadratic Programming,SQP)相结合,对存在边值及加速度约束的轨迹优化问题进行求解,获得最优飞行轨迹。仿真结果表明,在更为真实的飞行环境下,利用GPM和SQP相结合的方法可在5.83s获得一条精度为10-4~10-6左右的飞行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飞行器 上升段轨迹优化 气动数据 GAUSS伪谱法 序贯二次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近空间飞行器热管理及热设计方法 被引量:14
7
作者 马伟 宣益民 韩玉阁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092-2096,2108,共6页
针对临近空间飞行器所处独特的空间热环境,对其空间外热流进行了分析,并结合飞行器载荷舱内能源与电子设备的功耗情况及热控要求,在载荷舱的散热措施中对辐射、对流两种热量传递方式的散热效果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在临近空间飞... 针对临近空间飞行器所处独特的空间热环境,对其空间外热流进行了分析,并结合飞行器载荷舱内能源与电子设备的功耗情况及热控要求,在载荷舱的散热措施中对辐射、对流两种热量传递方式的散热效果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在临近空间飞行器所处的独特的空间热环境下,强制对流换热效果明显大于辐射换热,且在相同的热载荷工况下,对流散热系统的设备重量要远小于辐射散热系统的设备重量,对流散热系统受空间热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影响较小,系统较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飞行器 载荷舱 热控 辐射 对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近空间飞行器的区域自组网优化部署算法 被引量:9
8
作者 朱志良 叶宁 +1 位作者 刘军 高畅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15-921,共7页
该文针对基于临近空间飞行器的新型区域自组织网络,提出一种优化部署方案。采用线性递减权值粒子群算法,对于临近空间飞行器节点,一个粒子代表所有飞行器节点坐标集合,以最大化网络覆盖空间的联合通信覆盖率为目标,进行节点的优化部署... 该文针对基于临近空间飞行器的新型区域自组织网络,提出一种优化部署方案。采用线性递减权值粒子群算法,对于临近空间飞行器节点,一个粒子代表所有飞行器节点坐标集合,以最大化网络覆盖空间的联合通信覆盖率为目标,进行节点的优化部署。对于地面骨干节点,一个粒子代表一个网络分区内骨干节点坐标,以最多覆盖节点数和最小平均跳数为目标,进行初始化。网络运行过程中根据任务区域内数据业务分布情况,以趋近数据量多、业务优先级高的区域为目标,动态调整更新地面骨干节点位置。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能为上层协议的运行提供良好基础,使网络分组投递率、延迟和开销等性能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网 临近空间飞行器 网络部署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优化算法的临近空间飞行器轨迹优化 被引量:9
9
作者 晁涛 王松艳 +1 位作者 杨明 王子才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3-189,共7页
提出一种临近空间飞行器轨迹优化方法,利用基于支持向量机与遗传算法的组合优化算法,解决多约束条件下的高效轨迹优化问题。首先,建立临近空间飞行器轨迹优化数学模型。然后,通过参数化方法和惩罚函数法将轨迹优化问题转化为约束参数优... 提出一种临近空间飞行器轨迹优化方法,利用基于支持向量机与遗传算法的组合优化算法,解决多约束条件下的高效轨迹优化问题。首先,建立临近空间飞行器轨迹优化数学模型。然后,通过参数化方法和惩罚函数法将轨迹优化问题转化为约束参数优化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求解无约束参数优化问题的组合优化算法,通过支持向量机对遗传过程中产生的种群进行分类,提高基本遗传算法的计算效率,结合轨迹优化数学模型,给出轨迹优化算法。最后,以临近空间飞行器航程最远轨迹优化问题为例,进行数学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针对给定的算例,文中提出的方法与基于基本遗传算法的轨迹优化方法相比,计算效率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飞行器 轨迹优化 支持向量机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K/Matlab的临近空间飞行器检测跟踪系统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曹运合 靳松阳 樊友友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58-1063,共6页
为了评估地面雷达对临近空间目标的探测性能,建立了基于STK/Matlab的雷达检测跟踪可视化系统。介绍了STK软件的相关概念和机动目标检测、跟踪方法,同时对雷达的探测、跟踪机动目标性能进行了深入分析。基于STK/Matlab接口和STK X技术,... 为了评估地面雷达对临近空间目标的探测性能,建立了基于STK/Matlab的雷达检测跟踪可视化系统。介绍了STK软件的相关概念和机动目标检测、跟踪方法,同时对雷达的探测、跟踪机动目标性能进行了深入分析。基于STK/Matlab接口和STK X技术,开发了临近空间机动目标检测、跟踪可视化仿真平台,实现了对高速高机动目标的实时检测、跟踪。最后以雷达站对助推-滑翔式弹道导弹的检测、跟踪为例,验证了该系统检测、跟踪机动目标的有效性和良好的可视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飞行器 STK/Matlab接口 检测与跟踪 STK X组件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ackstepping的临近空间飞行器非线性控制 被引量:4
11
作者 宗群 吕力 +1 位作者 田栢苓 吉月辉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60-863,869,共5页
为解决临近空间飞行器的稳定跟踪控制问题,考虑模型参数不确定和外界未知干扰对跟踪控制性能的影响,基于backstepping方法与非线性控制理论设计稳定跟踪控制算法。将通用临近空间飞行器数学模型转化为严反馈形式,采用backstepping方法... 为解决临近空间飞行器的稳定跟踪控制问题,考虑模型参数不确定和外界未知干扰对跟踪控制性能的影响,基于backstepping方法与非线性控制理论设计稳定跟踪控制算法。将通用临近空间飞行器数学模型转化为严反馈形式,采用backstepping方法递归求取控制信号,并利用非线性方法对控制器进行设计,从而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给出的控制方法能有效抑制模型参数不确定和外界干扰的影响,对于实现临近空间飞行器的稳定跟踪控制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步法控制 非线性控制 临近空间飞行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近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对固体发动机特性需求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长见 蔡强 +2 位作者 卜奎晨 赵俊锋 涂建秋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37-742,共6页
从内弹道性能、气动防热、绝热结构设计和后效推力预示等方面研究了临近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对固体发动机的需求。内弹道性能方面,在总冲一定的情况下,发动机采用"长时间小推力"的工作模式、"前高后低"的推力曲线形... 从内弹道性能、气动防热、绝热结构设计和后效推力预示等方面研究了临近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对固体发动机的需求。内弹道性能方面,在总冲一定的情况下,发动机采用"长时间小推力"的工作模式、"前高后低"的推力曲线形式,对提高分离点高度和关机点速度、减小分离点动压有利;气动防热方面,临近空间飞行器发动机外壁热环境远比传统弹道式严酷,需要采取相应的防热措施;绝热结构设计方面,分析了过载条件下燃烧室中粒子的受力情况、粒子沉积分布位置以及对绝热结构的影响,提出了过载条件下发动机绝热裕度设计校核的需求;后效推力预示方面,发动机下降段高空推力的预示精度对分离安全性及分离时序的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提高后效推力预示的准确性,以满足分离设计的要求。文章研究总结的方法、规律和结论,对临近空间飞行器固体发动机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飞行器 固体发动机 内弹道性能 绝热结构设计 后效推力 气动防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近空间飞行器再入段复合控制律设计 被引量:3
13
作者 潘彦鹏 周军 呼卫军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364-2369,共6页
针对临近空间飞行器再入段的异构复合控制问题,提出了适合该类飞行器气动舵和反作用控制系统的复合控制模式及其构型,并设计了相应的异构复合控制律。在此基础上完成了适合高空段的指令型控制器设计和适合中空段的力矩型控制器设计,指... 针对临近空间飞行器再入段的异构复合控制问题,提出了适合该类飞行器气动舵和反作用控制系统的复合控制模式及其构型,并设计了相应的异构复合控制律。在此基础上完成了适合高空段的指令型控制器设计和适合中空段的力矩型控制器设计,指令型控制器实现了高空段姿态的快速与平稳响应控制,力矩型控制器实现了中空段姿态的精确跟踪与强干扰抑制控制。仿真表明所提方法的姿态角与舵偏角动态响应平稳,组合拉偏下的跟踪误差小于0.5°,超调小于5%,满足临近空间飞行器姿态复合控制的工程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飞行器 姿态复合控制 变结构控制 反作用控制系统 模糊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敏感器辅助的临近空间飞行器姿态匹配传递对准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程向红 韩旭 +1 位作者 陈红梅 戴晨曦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1-314,共4页
为解决临近空间飞行器的精确、快速传递对准问题,提出了发射点惯性坐标系下基于星敏感器信息辅助的传递对准方案。根据星敏感器输出的不同形式的姿态信息,如利用TRIAD算法获得的姿态角信息或利用QUEST算法获得的姿态四元数信息,分别建... 为解决临近空间飞行器的精确、快速传递对准问题,提出了发射点惯性坐标系下基于星敏感器信息辅助的传递对准方案。根据星敏感器输出的不同形式的姿态信息,如利用TRIAD算法获得的姿态角信息或利用QUEST算法获得的姿态四元数信息,分别建立了基于平台失准角和基于加性四元数的非线性传递对准模型。针对非线性特性模型,采用UKF滤波算法进行了数学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2 s内,两种方案的姿态角误差均可以收敛到20"。仿真验证了两种算法的有效性,为临近空间飞行器的传递对准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飞行器 SINS/CNS 传递对准 加性四元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采样滤波器的临近空间飞行器姿态确定 被引量:2
15
作者 曲从善 许化龙 +1 位作者 谭营 宋敏达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94-999,共6页
为提高临近空间飞行器的姿态估计精度和稳定性,研究了捷联惯性导航系统与星敏感器组合定姿方法和滤波融合算法。首先给出了临近空间飞行器的高精度姿态确定方案及其模型,然后针对一般采样型滤波器自适应能力有限的缺点,推导了一种能在... 为提高临近空间飞行器的姿态估计精度和稳定性,研究了捷联惯性导航系统与星敏感器组合定姿方法和滤波融合算法。首先给出了临近空间飞行器的高精度姿态确定方案及其模型,然后针对一般采样型滤波器自适应能力有限的缺点,推导了一种能在线自适应估计过程噪声和量测噪声协方差阵的自适应采样滤波算法,该算法融合了自适应估计和非线性滤波各自的优点,不仅能对姿态确定系统的非线性滤波问题进行高精度估计,而且估计结果具有较强的鲁棒性,最后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达到10角秒的定姿精度,其滤波精度和稳定性均满足临近空间飞行器的定姿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飞行器 姿态确定 星敏感器 非线性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TIMUS的临近空间飞行器再入轨迹优化设计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蕊 孙国庆 杨泽山 《航天器工程》 2012年第2期79-84,共6页
针对临近空间飞行器再入飞行受到热流率、动压和过载等多约束情况下的轨迹优化问题,提出了基于OPTIMUS优化软件平台搜索初值的编程求解方案。首先根据再入飞行动力学原理建立数学模型,并合理简化,应用最优控制理论设计滚转角控制律;然... 针对临近空间飞行器再入飞行受到热流率、动压和过载等多约束情况下的轨迹优化问题,提出了基于OPTIMUS优化软件平台搜索初值的编程求解方案。首先根据再入飞行动力学原理建立数学模型,并合理简化,应用最优控制理论设计滚转角控制律;然后利用OPTIMUS软件平台搭建系统工作流程,进行试验设计并建立响应面模型,通过平台集成的优化算法寻找初值;最后结合不同优化算法的优点,基于遗传算法加模式搜索法编写程序求解轨迹。结果表明,基于OPTIMUS分析所设计的轨迹优化方案,可以快速确定较为准确的初值,计算效率显著提高,且能够保证较高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飞行器 OPTIMUS优化软件平台 轨迹优化 滚转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近空间飞行器武器装备建设发展思考 被引量:8
17
作者 吴潜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8-102,共5页
阐述了临近空间飞行器在信息化武器装备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对临近空间飞行器概念、分类及其军事应用与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国内外发展状况及国内差距进行了述评。结合武器装备建设,提出了临近空间飞行器在有效载荷技术、测控与信息传输... 阐述了临近空间飞行器在信息化武器装备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对临近空间飞行器概念、分类及其军事应用与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国内外发展状况及国内差距进行了述评。结合武器装备建设,提出了临近空间飞行器在有效载荷技术、测控与信息传输技术、持久导航技术、业务应用技术等方面的发展要求与建议,可为临近空间飞行器电子信息系统建设总体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飞行器 电子信息系统 武器装备 发展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近空间飞行器平台探测低空/隐身目标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樊浩 黄树彩 +1 位作者 谢永才 李亚军 《航空兵器》 2012年第1期12-17,共6页
针对低空/隐身目标的探测防御问题,分析了常规地基雷达探测低空/隐身目标的局限性,介绍了临近空间定义及临近空间飞行器,对临近空间飞行器探测低空/隐身目标的优势及可行性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提出了临近空间飞行器探测低空/隐身目标的... 针对低空/隐身目标的探测防御问题,分析了常规地基雷达探测低空/隐身目标的局限性,介绍了临近空间定义及临近空间飞行器,对临近空间飞行器探测低空/隐身目标的优势及可行性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提出了临近空间飞行器探测低空/隐身目标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 临近空间飞行器 探测与防御 低空/隐身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近空间飞行器在海洋监测及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印敏 冯径 +1 位作者 梁妙元 唐尧 《海洋测绘》 2014年第4期79-82,共4页
分析了临近空间飞行器的主要特点,及深远海环境预报保障的现实问题,对临近空间飞行器在未来海洋监测及预报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的设想,为推广这一新技术在海洋预报中的应用提出了思路。
关键词 海洋监测 海洋预报 临近空间飞行器 深远海信息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近空间飞行器再入轨迹优化设计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乐 方群 欧岳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3期543-547,550,共6页
针对临近空间飞行器再入轨迹的优化设计问题,给出了临近空间飞行器再入轨迹运动学模型和再入轨迹优化模型。选取飞行器末端飞行速度实际值与理想值之差的平方最小为性能指标,控制变量为迎角和滚转角。过程约束为过载、动压、热流,终端... 针对临近空间飞行器再入轨迹的优化设计问题,给出了临近空间飞行器再入轨迹运动学模型和再入轨迹优化模型。选取飞行器末端飞行速度实际值与理想值之差的平方最小为性能指标,控制变量为迎角和滚转角。过程约束为过载、动压、热流,终端约束为高度、轨道偏角、轨道倾角。应用罚函数法和约束算子法将有约束最优控制问题转化为无约束最优控制问题。应用庞特里亚金极小值原理及最优控制理论对性能指标进行处理,得到最优控制问题的正则方程、控制方程及横截条件。在C++环境下应用共轭梯度法对无约束优化问题进行数值解算。仿真结果表明应用共轭梯度法能够得到满足各种约束的再入轨迹。因此,共轭梯度法对于临近空间飞行器再入轨迹优化问题的求解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飞行器 最优控制 共轭梯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