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城市绿地临路边缘植物群落特征对交通源PM2.5的影响
1
作者
谢雅芬
王峥
+2 位作者
郑亦卿
范舒欣
董丽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0-69,共10页
为探究城市绿地临路边缘植物群落特征对交通源PM_(2.5)的影响,基于夏、冬两季的实地测量,针对不同近路距离下不同植物群落类型间PM_(2.5)减滞量的差异,以及群落冠层结构特征对PM_(2.5)减滞量的影响展开定量研究,以期为绿地边缘区域植物...
为探究城市绿地临路边缘植物群落特征对交通源PM_(2.5)的影响,基于夏、冬两季的实地测量,针对不同近路距离下不同植物群落类型间PM_(2.5)减滞量的差异,以及群落冠层结构特征对PM_(2.5)减滞量的影响展开定量研究,以期为绿地边缘区域植物群落配置提供理论指导。结果发现:冬季植物群落的PM_(2.5)减滞量高于夏季,PM_(2.5)最大减滞量出现在近路距离50 m处。4种常见群落类型中,阔叶乔灌草型群落对PM_(2.5)的减滞效果最好,但是在靠近绿地内部的50 m和100 m处针阔乔草型群落最好。植物群落郁闭度、疏透度与PM_(2.5)减滞量间为存在明显拐点阈值的非线性响应关系,疏透度与PM_(2.5)减滞量的相关性更显著。绿地临路边缘50 m和100 m处群落郁闭度为0.81—0.83时减滞PM_(2.5)效果最佳,5 m和20 m处的郁闭度宜调整为0.62—0.67;距外部道路50 m的绿地临路边缘内,群落疏透度宜为0.30—0.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路边缘
植物群落
构成类型
冠层结构
PM_(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市绿地临路边缘植物群落特征对交通源PM2.5的影响
1
作者
谢雅芬
王峥
郑亦卿
范舒欣
董丽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出处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0-69,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C3802602)。
文摘
为探究城市绿地临路边缘植物群落特征对交通源PM_(2.5)的影响,基于夏、冬两季的实地测量,针对不同近路距离下不同植物群落类型间PM_(2.5)减滞量的差异,以及群落冠层结构特征对PM_(2.5)减滞量的影响展开定量研究,以期为绿地边缘区域植物群落配置提供理论指导。结果发现:冬季植物群落的PM_(2.5)减滞量高于夏季,PM_(2.5)最大减滞量出现在近路距离50 m处。4种常见群落类型中,阔叶乔灌草型群落对PM_(2.5)的减滞效果最好,但是在靠近绿地内部的50 m和100 m处针阔乔草型群落最好。植物群落郁闭度、疏透度与PM_(2.5)减滞量间为存在明显拐点阈值的非线性响应关系,疏透度与PM_(2.5)减滞量的相关性更显著。绿地临路边缘50 m和100 m处群落郁闭度为0.81—0.83时减滞PM_(2.5)效果最佳,5 m和20 m处的郁闭度宜调整为0.62—0.67;距外部道路50 m的绿地临路边缘内,群落疏透度宜为0.30—0.36。
关键词
临路边缘
植物群落
构成类型
冠层结构
PM_(2.5)
Keywords
near-road edge
plant community
community composition
canopy structure
PM_(2.5)
分类号
S731.2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城市绿地临路边缘植物群落特征对交通源PM2.5的影响
谢雅芬
王峥
郑亦卿
范舒欣
董丽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