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运六气理论与《临证指南医案》中风证治 被引量:4
1
作者 张玉鑫 刘晓燕 +5 位作者 崔亚东 张文静 梁羽茜 裴枫 邰雪莉 黄雪杰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8-821,825,共5页
五运六气学说是《黄帝内经》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思维的一大特色,更是中医科学性的重要体现。叶桂承经旨而博采众长,在《临证指南医案》中记载了诊疗中风的宝贵经验,其中蕴含着五运六气理论的应用经验,叶氏认为,风木司... 五运六气学说是《黄帝内经》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思维的一大特色,更是中医科学性的重要体现。叶桂承经旨而博采众长,在《临证指南医案》中记载了诊疗中风的宝贵经验,其中蕴含着五运六气理论的应用经验,叶氏认为,风木司天容易出现气火上亢,脾土受克又兼气机上下滞塞,而天符岁会年气候变化剧烈,阳气开泄,阴不内守而中风。中风发病特点与时令之气有关,厥阴风木主时与火热之气当令,耗气伤津,气津输布异常致络脉空虚而中风;冬令天反暖失于封藏,多肾阴暗耗而动风。针对上述病机,其中厥阴风木当令,脾胃受邪,故治以培补中气,同时兼以敛降之品调节人体升而不降的气机状态;火热当令,阳气发泄,致络脉空虚而中风者,补益脾胃以实卫气;冬令当寒反暖,致肾精不固而中风者,则以滋水涵木为法。叶氏重视外界环境因素对病机的影响,将天人相应的思想运用于中风的辨证论治中,示人以法,值得学习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运六气 临证指南医案 中风 证治规律 叶桂 天人相应 时令 病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临证指南医案》痹证病案用药规律 被引量:7
2
作者 李雨彦 戈娜 李顺民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0期2629-2632,共4页
目的:探讨《临证指南医案》痹证医案的核心用药情况,认识叶天士辨治痹证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痹证辨治开拓思路。方法:通过分层切片算法的应用,进行《临证指南医案》痹证病案数据的目标关键词频率统计的计算。利用Cytoscape可视化,提取医... 目的:探讨《临证指南医案》痹证医案的核心用药情况,认识叶天士辨治痹证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痹证辨治开拓思路。方法:通过分层切片算法的应用,进行《临证指南医案》痹证病案数据的目标关键词频率统计的计算。利用Cytoscape可视化,提取医案的中药及药物性味归经规律。结果:卷七痹所载55例医案,共有处方79条,共使用中药122种。叶天士常用茯苓、桂枝、白术、当归等药物辨治痹证。叶天士治痹喜用温药、寒药、平药维多,甘味药、苦味药、辛味药次之。用药归经方面,叶天士治痹注重调肝、肺,其次为调脾、肾、胃、心。对《临证指南医案》中提及的4种痹证进行总结发现:4种痹证在补气、养血、健脾、祛湿方面存在共同之处,且各有特色及不同侧重。结论:叶氏在辨治痹证时,学宗《内经》,尊经不泥,重视脾胃,培补中焦,认为痹证多病久入络,善用虫药以通为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叶天士 临证指南医案 痹证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挖掘《临证指南医案》肿胀病用药规律 被引量:2
3
作者 戈娜 郭维加 +3 位作者 杨栋 孙惠力 易铁钢 李顺民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7期1351-1356,共6页
目的:数据挖掘技术探讨《临证指南医案》肿胀辨治用药规律。方法:通过筛选、清洗、降噪处理及目标关键词频数统计的数据分层算法,挖掘《临证指南医案》肿胀病的主症、中药、药物性味归经、用药规律,并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临证指南... 目的:数据挖掘技术探讨《临证指南医案》肿胀辨治用药规律。方法:通过筛选、清洗、降噪处理及目标关键词频数统计的数据分层算法,挖掘《临证指南医案》肿胀病的主症、中药、药物性味归经、用药规律,并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临证指南医案》肿胀病主症以腹满,胀满等腹部不适,饮食二便异常为主;治疗上注重调理脾胃肝肺肾诸脏,多辛、苦、甘相合,常用茯苓、白术、厚朴、陈皮。结论:《临证指南医案》治疗肿胀之病注重脾胃肝肺肾之关系,调节气、水、血之平衡。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中医古籍的用药规律进行整理有切实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临证指南医案 肿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证指南医案》五行辨证案例探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戴永生 傅捷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1期35-36,共2页
以《临证指南医案》中26个病证共77个医案为依据,区分解析为母病及子、母子相及、相乘、相侮4类五行辨证医案,其实质是根据五行母子乘侮规律认识脏腑病机五行传变所表现证候的思维方法。
关键词 例探析 五行辨证 临证指南医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临证指南医案·疸》论治肝癌晚期并发黄疸 被引量:3
5
作者 袁晶 李菁 +2 位作者 赖桂花 田莎 钟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2296-2299,共4页
《临证指南医案》所载均为清朝著名临床医家叶天士生前医案,为其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的总结。肝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中医药在治疗晚期并发黄疸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符合我国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需求。通过对《临证指南医案·... 《临证指南医案》所载均为清朝著名临床医家叶天士生前医案,为其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的总结。肝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中医药在治疗晚期并发黄疸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符合我国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需求。通过对《临证指南医案·疸》的研读,发现叶氏治疗黄疸分寒热虚实论治,肝癌晚期并发黄疸可使用叶天士治疗黄疸的学术思想进行指导,如重视脾胃、分消三焦、慎用下法、补益肝肾,均对临床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黄疸 叶天士 临证指南医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临证指南医案》治疗喘证用药规律探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邹吉宇 庞立健 吕晓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11-15,224,共6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究《临证指南医案》治疗喘证的组方用药规律,为中医药治疗喘证疾病提供借鉴思路。方法收集《临证指南医案卷四》哮与喘两篇所涉及到的医案及中药,并对中药进行筛选,实施规范化处理,建立《临证指南医案》治疗喘证...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究《临证指南医案》治疗喘证的组方用药规律,为中医药治疗喘证疾病提供借鉴思路。方法收集《临证指南医案卷四》哮与喘两篇所涉及到的医案及中药,并对中药进行筛选,实施规范化处理,建立《临证指南医案》治疗喘证数据库,运用频数分析、频率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等方法对《临证指南医案》治疗喘证的中药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结果共纳入《临证指南医案》处方30首,共使用中药65味,总中药频数为206次,高频中药(频数≥3)共27味;药物类别以补虚药、利水渗湿药为主;药性以温、平、微温为主,三类中药累计频数123次;药味以甘、辛为主,甘味药物使用次数最多,达106次;归经中归肺、肾、脾、心经中药者多;聚类分析中将27味高频中药聚为5类;关联规则分析中共得出39个有效关联规则。结论《临证指南医案》治疗喘证用药以补虚药、利水渗湿药为主,基本治法为补益脾肺肾以扶正气、祛痰利湿以攻邪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喘证 临证指南医案 聚类分析 关联规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临证指南医案》看叶天士辨治便秘的特色 被引量:9
7
作者 宋起佳 苏云放 《中医药学刊》 2006年第5期912-913,共2页
从不同疾病中涉及便秘的病案入手,总结出叶氏所论便秘的病机有胃阴虚、胃阳虚、脾阴虚、肝肾阴虚、肝血肾精久伤延及胃府、三焦气机阻滞、肺失宣降、及阳明久病入络,血瘀气滞等不同。究其论治,都以阳明通降为本,从中可见叶氏脾胃论之特色。
关键词 临证指南医案 便秘 脾胃 叶天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证指南医案》治燥方38首的计量学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学武 姜迎萍 《中医药学刊》 2003年第10期1730-1730,共1页
关键词 计量化方法 叶天士 治燥方药 临证指南医案 计量学 方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证指南医案》中风论治探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刘采菲 《中医药学刊》 2006年第8期1549-1551,共3页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风》详细论述了中风病的病因病机与治疗。认为肝肾阴虚、阳化内风是中风病机的根本,创立了“阳化内风”说;阴液不足、经脉失养是中风发病的主要原因;滋阴养血、化痰熄风为治疗的主要方法,在中风的论治方面有独...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风》详细论述了中风病的病因病机与治疗。认为肝肾阴虚、阳化内风是中风病机的根本,创立了“阳化内风”说;阴液不足、经脉失养是中风发病的主要原因;滋阴养血、化痰熄风为治疗的主要方法,在中风的论治方面有独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天士 临证指南医案 中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证指南医案》对月经病的治法探要 被引量:1
10
作者 葛文华 文小敏 《中医药学刊》 2002年第3期338-338,共1页
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从 6个方面对月经作了论述 :理气和血、调和肝脾、甘温益气、和胃通阳、清补肝肾、通补奇经。根据病情 ,随证变法 ,其立法配方 ,严谨有度 ,灵活变通。
关键词 临证指南医案》月经病 治法 理气和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临证指南医案》药引应用特色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甜 吉静 +5 位作者 邵奇 徐文秀 马重阳 王雪茜 程发峰 王庆国 《辽宁中医杂志》 2023年第11期60-63,共4页
药引是中医方剂配伍的核心组成部分,能够提高方剂的临床疗效、扩大方剂的运用范围、引导药物趋向病所、减轻药物不良反应以及顾护中焦脾胃。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所涉猎的药引取材范围广泛,包括调品味、粮食类、果蔬类、酒水类、动物... 药引是中医方剂配伍的核心组成部分,能够提高方剂的临床疗效、扩大方剂的运用范围、引导药物趋向病所、减轻药物不良反应以及顾护中焦脾胃。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所涉猎的药引取材范围广泛,包括调品味、粮食类、果蔬类、酒水类、动物类、乳酪蛋类和中药类,以简便廉验为运用特点,药引多与药物共入煎剂,也采用冲服饮用或者辅药制丸的方法。针对不同药物特性、功能主治、炮制方法,并根据病变部位、病情变化和时间变化,药引的选择灵活多变。枣类为药引,多能补虚;盐类为药引,多为入肾;酒类为药引,多为活血祛瘀;姜类为药引,功效各有侧重。该文系统梳理了《临证指南医案》药引运用特色,明确药引的正确应用方法,以期为拓展药引的临床运用范围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引 叶天士 临证指南医案 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证指南医案》崩漏发微 被引量:1
12
作者 夏斌 《中医函授通讯》 1994年第2期28-29,共2页
崩漏为妇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其成因复杂,治疗不易,确可称之为妇科疑难重证。兹就《临证指南医案·崩漏》(以下简称《崩漏》)探讨叶天士治疗崩漏的学术思想。1 治分新久,明察病机 崩漏为经血非时暴下或淋漓不尽的一种疾病。《崩漏》曰... 崩漏为妇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其成因复杂,治疗不易,确可称之为妇科疑难重证。兹就《临证指南医案·崩漏》(以下简称《崩漏》)探讨叶天士治疗崩漏的学术思想。1 治分新久,明察病机 崩漏为经血非时暴下或淋漓不尽的一种疾病。《崩漏》曰:“崩如山冢崒崩,言其血之横决莫制也;漏如漏卮难塞,言其血之漫无关防也。”崩与漏有下血数量、来势缓急、病程长短、病情轻重等方面的差异。崩,病势急、证危,“横决莫制”一语提示对崩的治疗应止崩制决;漏,病势缓、证轻。“漫无关防”一语提示对漏的治疗当固本塞漏。但止崩也罢、塞漏也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证指南医案 崩漏 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通阳理论的叶桂肿胀用药配伍规律数据挖掘 被引量:1
13
作者 程悦 方向明 +3 位作者 袁亚美 叶卫东 刘家鑫 查君君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26-1030,1037,共6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究叶桂治疗肿胀的用药配伍规律。方法:收集和整理《临证指南医案》肿胀篇医案及方药,用office 2010建立数据库,进行频数分析,应用IBM SPSS Modeler 18.0的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采用SPSS Statistics 26....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究叶桂治疗肿胀的用药配伍规律。方法:收集和整理《临证指南医案》肿胀篇医案及方药,用office 2010建立数据库,进行频数分析,应用IBM SPSS Modeler 18.0的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采用SPSS Statistics 26.0进行因子分析。结果:共纳入83例处方,涉及药物117味,用药频数共计527次,高频药(频次≧10次)共15味,其中最高频单味药为茯苓、厚朴、生白术,对药以桂枝-甘草的使用频次最高,药物类别以化痰药、温里药、利水渗湿药为主;药性以温性为主,寒热并调;药味以辛、苦为主;归经以归脾、胃、肺经者最多;聚类分析中将15味高频中药聚为7类时效果最佳;关联规则分析出2组最常用药对;因子分析共提取出6个公因子。结论:叶桂治疗肿胀以通阳利水为要法,善用茯桂剂以奏温中通阳,化气利水之功,重脾肺、倡温补、善通利,务在宣肺、健脾、温肾,扶阳助气,上下并调,使阳气通达全身,通条水利,恢复人体气、血、津、液的正常功能,以达营卫调和、肿胀自除之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桂 临证指南医案 肿胀 通阳理论 用药规律 聚类分析 关联规则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天士临证择时服药辨析 被引量:19
14
作者 罗大中 陆秀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465-466,共2页
分析了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一书中 ,早、晚不同时辰的用药方法、提出叶天士以“子午升降”与经气盛衰的基本原则 ,依据十二经经气流注的规律、分别在肾经和脾经气血最衰的时辰来补其不足 ,进而探析了叶天士治疗虚损疾病“择时服药”... 分析了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一书中 ,早、晚不同时辰的用药方法、提出叶天士以“子午升降”与经气盛衰的基本原则 ,依据十二经经气流注的规律、分别在肾经和脾经气血最衰的时辰来补其不足 ,进而探析了叶天士治疗虚损疾病“择时服药”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天士 临证指南医案 择时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叶天士应用“虫蚁搜剔蠲痹法”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3
15
作者 俞淦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1982年第3期27-28,共2页
叶天士(1667—1749)是清初医界巨匠,颇多创见。治疗痹证,善用虫类药物,可谓集虫类药治疗痹证之大成,为治疗痹证开创了先河。叶氏《临证指南医案》在痹门中应用的虫类药有:蜣螂虫、全蝎、地龙、穿山甲、蜂房、蚕砂。
关键词 搜剔 临证指南医案 痹门 叶天士 痹证 痹病 内科杂病 虫类药 疼痛 土鳖虫 地鳖虫 活血祛瘀药 风湿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酸过多辨证论治十法
16
作者 王忠民 《辽宁中医杂志》 CAS 1987年第5期35-37,共3页
胃酸过多是一病理表现,现代医学认为迷走神经张力是调节胃酸分泌的主要机理。由于其症状表现不一,中医学对此名称亦殊。酸水由胃中上泛而随之咽下者为吞酸(语出《三因极一病症方论》),又名咽酸;不下咽而由口吐出者则谓吐酸(语出《素问&#... 胃酸过多是一病理表现,现代医学认为迷走神经张力是调节胃酸分泌的主要机理。由于其症状表现不一,中医学对此名称亦殊。酸水由胃中上泛而随之咽下者为吞酸(语出《三因极一病症方论》),又名咽酸;不下咽而由口吐出者则谓吐酸(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酸过多症 食欲不振 半夏 止吐药(中药) 吞酸 主证 十法 大便稀薄 脾胃素虚 吐酸 临证指南医案 丹台玉 肝病辨证 肝火 炙甘草 鸡肫皮 鸡内金 积壳 陈皮 泛恶 作酸 胸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