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空泡航行体前部线形对空泡生成临界通气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博 张宇文 +2 位作者 阚雷 范辉 裴譞 《应用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62-565,共4页
基于航行体超空泡理论和格兰威尔线形设计方法,设计了三种具有不同前部线形的航行体模型。并针对所设计的三种模型和具有锥形前部外型的航行体模型在水洞中进行了生成超空泡临界通气量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航行体前部线型对超空泡临界... 基于航行体超空泡理论和格兰威尔线形设计方法,设计了三种具有不同前部线形的航行体模型。并针对所设计的三种模型和具有锥形前部外型的航行体模型在水洞中进行了生成超空泡临界通气量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航行体前部线型对超空泡临界通气量的影响程度与航行体的轴向斜率分布有关,模型表面斜率轴向分布曲线越平坦或变化率越小,越有利于减少超空泡生成所需的临界通气量。实验数据显示设计的三种格兰威尔前部线型航行体与锥形前部外型航行体相比,生成超空泡临界通气量都有明显减小,最大减小量达24%,为降低超高速航行体超空泡生成所需的临界通气量提供了一条技术途径和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空泡航行体 气空化 临界通气量 前部线型 斜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气量对超空泡生成与维持影响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纪华 张宇文 朱灼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6-59,共4页
为获得通气超空泡生成和维持的通气流量设计依据,在西北工业大学高速水洞进行了带圆盘空化器航行体多种工况下通气流量对超空泡生成和维持影响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生成给定通气超空泡形态的临界通气流量与维持相应空泡形态的临界... 为获得通气超空泡生成和维持的通气流量设计依据,在西北工业大学高速水洞进行了带圆盘空化器航行体多种工况下通气流量对超空泡生成和维持影响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生成给定通气超空泡形态的临界通气流量与维持相应空泡形态的临界通气流量相差很大,但二者随自然空化数的变化规律相同;在保证生成稳定超空泡前提下,空泡生成相对速度和相对时间随通气流量的增大出现相反的变化趋势,且空泡生成速度与航行体速度相差较大。实验显示空泡生成速度是航行体速度的0.015~0.28倍。该研究结论将为进一步研究自由航行超空泡航行体的通气流量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空泡 空泡生成 空泡维持 临界通气量 空泡生成相对速度 水洞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气量突变对通气超空泡形态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晓娟 张纪华 张宇文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2-226,共5页
为研究通气流量突变对超空泡形态的影响,在高速水洞实验室进行了系列通气超空泡生成、维持和通气流量突变对空泡形态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生成超空泡的通气流量与维持相应空泡形态的通气流量相差很大,此次研究所用模型生成空泡所需... 为研究通气流量突变对超空泡形态的影响,在高速水洞实验室进行了系列通气超空泡生成、维持和通气流量突变对空泡形态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生成超空泡的通气流量与维持相应空泡形态的通气流量相差很大,此次研究所用模型生成空泡所需最小通气量是维持空泡所需最小通气量的2.616倍左右。②超空泡生成后,通气流量的突变对空泡形态、泄气方式和稳定性均有重要影响。文章研究结论可为进一步研究超空化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空化 空泡生成 空泡维持 临界通气量 水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