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临界距离法的泵头体材料疲劳寿命预估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兆坤 周思柱 +1 位作者 曾云 张思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3-120,共8页
目前有关临界距离法公式修正的相关研究较少,也未见此法在泵头体材料疲劳寿命研究中的报道。为了研究临界距离理论能否合理预测缺口试件的疲劳寿命,建立了某泵头体材料铬镍合金缺口试件的有限元模型,得到其缺口根部的线弹性应力场,通过... 目前有关临界距离法公式修正的相关研究较少,也未见此法在泵头体材料疲劳寿命研究中的报道。为了研究临界距离理论能否合理预测缺口试件的疲劳寿命,建立了某泵头体材料铬镍合金缺口试件的有限元模型,得到其缺口根部的线弹性应力场,通过光滑试样的疲劳拉压试验测定了此材料的S-N曲线,并进行了多组缺口试样的疲劳试验,得到其疲劳寿命,应用传统临界距离法中的点法和线法进行了缺口试样的理论疲劳寿命预估。研究结果表明:与试验结果对比发现传统点法和线法的误差分别为-35. 44%和140. 40%,这一结果相较于目前工程应用的其他方法较为精确,验证了临界距离法对缺口试件疲劳寿命预估的有效性。对传统点法和线法进行修正并用修正公式计算缺口试件的疲劳寿命,其与试验数据的误差分别为18. 87%和12. 44%。修正公式大大提高了疲劳寿命预估的精度,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距离理论 疲劳寿命 泵头体 缺口试件 线弹性应力场 修正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珠湾大桥钢桥面板易损焊接节点疲劳寿命预测
2
作者 田亮 邢守航 +2 位作者 赵健 樊立龙 董熠鑫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4-21,共8页
准确预测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易损部位在往复车辆荷载下的疲劳寿命,能够为桥面板的日常维护提供依据,进而避免疲劳破坏的发生。首先,建立了明珠湾大桥正交异性钢桥面板节段有限元模型,使用Dload子程序实现了移动车辆荷载模型的施加,确... 准确预测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易损部位在往复车辆荷载下的疲劳寿命,能够为桥面板的日常维护提供依据,进而避免疲劳破坏的发生。首先,建立了明珠湾大桥正交异性钢桥面板节段有限元模型,使用Dload子程序实现了移动车辆荷载模型的施加,确定了3个易损部位的应力历程;然后,通过编写雨流计数法程序得到了易损部位的疲劳应力频值谱;最后,基于热点应力法与临界距离理论对易损部位进行了疲劳寿命预测。结果表明,在车辆荷载作用下,钢桥面板U肋-横隔板连接处受力最为不利,疲劳寿命预测值仅23 a,为明珠湾大桥钢桥面板中最易产生疲劳开裂的位置,日常巡检时需尤为注意;U肋-盖板连接处和横隔板弧形开口部位在设计基准期内不会出现疲劳开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 疲劳寿命 移动荷载 热点应力法 临界距离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CD的锚拉板疲劳性能分析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会利 张岩 秦泗凤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00-606,共7页
锚拉板广泛用于钢箱梁斜拉桥中,但锚拉板与锚管连接的倒圆角处存在应力集中,在动力荷载作用下容易发生疲劳破坏.以大连某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对其锚拉板疲劳性能展开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首先通过临界距离理论(theory of critical distance... 锚拉板广泛用于钢箱梁斜拉桥中,但锚拉板与锚管连接的倒圆角处存在应力集中,在动力荷载作用下容易发生疲劳破坏.以大连某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对其锚拉板疲劳性能展开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首先通过临界距离理论(theory of critical distance,TCD)对锚拉板的疲劳性能进行理论分析,通过"线法"得到锚拉板等效应力为141MPa.然后进行疲劳试验,试验模型比例为1∶1.5.由试验测得锚拉板的最大等效应力32 MPa,最大变形3mm,锚拉板在施加荷载过程中处于弹性工作状态.在200万次的疲劳加载后未发现裂纹.理论分析和疲劳试验结果表明,该斜拉桥锚拉板式索梁锚固结构在设计寿命期内,不会发生疲劳开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距离理论(TCD) 锚拉板 数值分析 疲劳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口件疲劳特性研究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田大将 李江华 +1 位作者 林伟 金丹 《力学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80-584 579,579,共6页
缺口件疲劳问题的研究日益引起各国学者的重视.局部应力一应变法以其简单性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方法通常会得到偏于安全的结果.引入疲劳缺口因子代替弹性应力集中因子针对缺口疲劳进行研究,仍未能从本质上改善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缺口件疲劳问题的研究日益引起各国学者的重视.局部应力一应变法以其简单性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方法通常会得到偏于安全的结果.引入疲劳缺口因子代替弹性应力集中因子针对缺口疲劳进行研究,仍未能从本质上改善预测结果的准确性.考虑到"热点应力"附近的相对应力梯度,提出了应力梯度法研究缺口件疲劳问题,这一概念亦被用于应力场强度方法中,如何准确确定损伤区域是应力场强度方法需要解决的问题.临界距离理论可将Neuber律、Peterson方法及应力场强度方法进行有效统一,同时有限元方法的发展进一步支持了该理论.目前,该方法在高周疲劳研究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对低周疲劳寿命预测的有效性仍需进一步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口件 局部应力-应变法 应力场强度方法 临界距离理论 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轴向耦合随机激励下缺口试件振动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骆政波 范鑫 +2 位作者 刘峰 陈怀海 郑荣慧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105-113,共9页
提出了一种多轴向耦合随机激励下缺口结构振动疲劳寿命预测的频域分析方法。实施了缺口试件的双轴向随机振动疲劳试验,研究了两个振动轴向上载荷谱之间的相干性和相位差对缺口试件疲劳损伤的影响规律;通过随机振动分析计算得到试件缺口... 提出了一种多轴向耦合随机激励下缺口结构振动疲劳寿命预测的频域分析方法。实施了缺口试件的双轴向随机振动疲劳试验,研究了两个振动轴向上载荷谱之间的相干性和相位差对缺口试件疲劳损伤的影响规律;通过随机振动分析计算得到试件缺口根部各节点的应力功率谱密度矩阵,并假设缺口试件裂纹萌生点为历经von Mises应力最大均方根值的节点;缺口试件疲劳临界点可由疲劳裂纹初始点和修正临界距离理论确定;在疲劳临界点处通过Carpinteri-Spagnoli频域准则计算缺口试件的振动疲劳寿命,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多轴缺口疲劳预测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绝大部分预测结果都在3倍误差带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疲劳 多轴向随机基础激励 相干性 临界距离理论 Carpinteri-Spagnoli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几何特征与载荷敏感性的航空发动机结构件疲劳寿命预测模型 被引量:4
6
作者 何雨舒 石多奇 +1 位作者 杨晓光 李振磊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2-57,共6页
为了分析几何特征和载荷因素对几何复杂结构疲劳寿命预测的影响,给出了结构损伤区的定义方法,通过引入几何特征因子和疲劳权函数表征几何特征对疲劳寿命的影响,定义了载荷敏感性因数表征载荷因素对疲劳寿命的影响,以临界距离理论为基础... 为了分析几何特征和载荷因素对几何复杂结构疲劳寿命预测的影响,给出了结构损伤区的定义方法,通过引入几何特征因子和疲劳权函数表征几何特征对疲劳寿命的影响,定义了载荷敏感性因数表征载荷因素对疲劳寿命的影响,以临界距离理论为基础,结合有限元分析、Origin函数拟合及Matlab程序等多种工具,发展了一种考虑结构几何特征与载荷敏感性的缺口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并将该模型用于TC4、GH901和DZ125合金的缺口试样低循环疲劳寿命预测,结果表明:对于不同几何特征、不同载荷大小和不同材料等多种情况,寿命的预测值与试验值基本在2倍分散带之内,预测精度较为理想且高于多种现有其他方法,验证了该预测模型具有可行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口疲劳寿命 临界距离理论 几何特征 载荷敏感性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轮载作用下钢桥面板RD节点疲劳寿命计算方法对比分析
7
作者 田亮 邢守航 +3 位作者 樊立龙 赵健 程斌 赵雪敏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76-85,共10页
为深入研究RD(rib-deck)节点的疲劳性能,通过模拟车轮荷载对RD节点实施中心加载,得到了相应热点应力幅下的节点疲劳寿命。采用ABAQUS建立了钢桥面板RD节点的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在有效数值模型的基础上,分别采用热点应力法和临界距离理... 为深入研究RD(rib-deck)节点的疲劳性能,通过模拟车轮荷载对RD节点实施中心加载,得到了相应热点应力幅下的节点疲劳寿命。采用ABAQUS建立了钢桥面板RD节点的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在有效数值模型的基础上,分别采用热点应力法和临界距离理论对RD节点的疲劳寿命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精度网格下采用两点外推法和三点外推法得到的热点应力结果比较接近,而采用临界距离理论的点法得到的特征应力则小于线法得到的特征应力;采用国际焊接协会(IIW)推荐的FAT 90曲线得到的评估结果过于保守,而FAT 125曲线的预测结果相对接近试验值。临界距离理论相比热点应力法能得到更准确的预测结果,其中点法和线法得到的预测值与试验值分别相差17%、32%;总体而言,热点应力法和临界距离理论均能得到相对保守的疲劳寿命预测结果,两种方法用于钢桥面板典型焊接节点的疲劳性能评估是可行且偏于安全的,但点法的预测精度更高,且实际应用中也较为便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异性桥面板 疲劳试验 疲劳寿命 热点应力法 临界距离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