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内蒙古科尔沁沙地临界起沙阈值的范围确定
被引量:13
- 1
-
-
作者
李晓岚
张宏升
-
机构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气候与海-气实验室
-
出处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6-88,共13页
-
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4IAE-CMA-D)
财政部/科技部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506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75007)
-
文摘
临界起沙阈值可表征地表土壤的可蚀性,是风蚀起沙研究中非常重要的物理量之一。基于微气象学方法,将沙尘浓度和垂直沙尘通量均开始增加且至少持续0.5 h所对应的摩擦速度(或风速)确定为临界起沙摩擦速度u_(*t)(或临界起沙风速U_t)。利用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地区2010—2013年春季大气环境综合观测资料,分析了不同沙尘天气过程(扬沙、沙尘暴和强沙尘暴)起沙阶段沙尘浓度和垂直沙尘通量随摩擦速度的演变特征,精细确定了该地区临界起沙摩擦速度(u_(*t))和临界起沙风速(U_t)的范围分别为0.45±0.20和6.5±3.0m/s,同时讨论了不同起沙判据对确定临界起沙阈值产生的影响。相比而言,采用的起沙判据尽可能地排除了沙尘输送和沉降过程的影响,适用于不同的沙尘天气类型,使沙尘粒子进入大气的起沙结果更趋于合理,其结果可为建立统一、合理的起沙判据提供参考。
-
关键词
沙尘天气
起沙判据
临界起沙摩擦速度
临界起沙风速
科尔沁沙地
-
Keywords
Sand-dust event
Dust emission criteria
Dust emission threshold friction velocity
Dust emission threshold wind speed
Horqin Sandy Land area
-
分类号
P40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内蒙古拐子湖地区风沙运动若干参数计算
被引量:9
- 2
-
-
作者
何清
胡文峰
杨兴华
艾力.买买提明
赵聪敏
-
机构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塔克拉玛干沙漠大气环境观测试验站
-
出处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7-192,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5017)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8BAC40B05-01)
+2 种基金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006012)
中国干旱气象科学研究基金(IAM201013)
中国沙漠气象科学研究基金(Sqj2010007)
-
文摘
利用内蒙古拐子湖地区风沙观测场2011年3~5月的沙尘暴强化观测资料,分析计算了巴丹吉林沙漠北缘平坦沙地的地表粗糙度、临界摩擦速度、临界起沙风速等风沙运动关键参数。初步结论如下:观测期间地表粗糙度的变化范围为1.0×10-7~9.0×10-1cm,平均粗糙度为0.942 cm;临界摩擦速度约为0.34 m/s;2 m高度的起沙风速约为4.6 m/s。
-
关键词
粗糙度
临界起沙速度
临界摩擦速度
摩擦速度
-
Keywords
roughness
critical friction velocity
friction velocity
-
分类号
P445.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中国西北不同沙源地区起沙阈值的对比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19
- 3
-
-
作者
朱好
张宏升
-
机构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气候与海-气实验室
-
出处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77-984,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75005和40775013)
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2010CB428501)
+1 种基金
财政部/科技部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0806007)
国家"863"计划(2006AA06A306)
-
文摘
沙尘粒子进入大气所受到的空气动力因子和阴力因子分别用摩擦速度u,和临界摩擦速度u(?)来定量表示。临界摩擦速度是影响沙尘释放和输送的重要参数。文中利用2004年春季浑善达克沙地和2006年春季黄土高原与戈壁3种不同沙源地区开展的微气象学和沙尘暴观测资料,分析了沙尘天气过程中沙尘浓度随摩擦速度的变化关系,估算了临界起沙摩擦速度u(?),并与不同学者给出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沙尘天气过程中,临近起沙阶段,沙尘浓度较低,摩擦速度增加快,为起沙阶段提供了利的动力条件;起沙阶段,动力和热力湍流混合使得沙尘浓度迅速升高;沙尘天气减弱阶段,由于重力沉隆作用,沙尘浓度随摩擦速度近似呈线性递减关系。以空气中的沙尘浓度大于200μg/m^3作为起沙的判据条件,得到浑善达克沙地和戈壁地区的临界起沙摩擦速度分别为0.6和0.45 m/s。由于受地形及非均匀下垫面的影响,黄土高原的临界起沙摩擦速度与风向有关。西北风反映了来自西北方向毛乌素沙地的影响,u(?)为0.35 m/s,偏南风时对应观测站点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的起沙特征,u(?)为0.7 m/s。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地表粗糙度值和土壤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大,从而导致了较大的临界起沙摩擦速度。不同的起沙阈值条件和风速频率分布与沙尘释放能力的不同相对应。
-
关键词
沙尘暴
起沙过程
临界起沙摩擦速度
浑善达克沙地
黄土高原
戈壁地区
-
Keywords
Dust storm
Dust rise process
Threshold friction velocity
Hunshandake desert area
Loess Plateau
Gobi area
-
分类号
P412.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内蒙古科尔沁沙地起沙近地层动力学阈值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 4
-
-
作者
李晓岚
张宏升
-
机构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气候与海-气实验室
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8-46,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5005)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10CB428501)
+1 种基金
财政部/科技部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006014)
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开放基金项目共同资助
-
文摘
利用内蒙古科尔沁沙地沙尘暴探测与监测试验站2008年和2009年春季沙尘和近地层观测资料,研究了不同沙尘天气条件下沙尘浓度随摩擦速度的变化规律,对比分析了不同天气(晴天、扬沙、沙尘暴和强沙尘暴)入射短波辐射和净辐射的演变,并利用两层高度沙尘浓度差,区分局地起沙和非局地起沙,有效地避免了沙尘水平输送引起的起沙阈值的低估。结果表明,起沙前,摩擦速度和沙尘浓度数值都较低;临近起沙阶段,摩擦速度迅速增大而沙尘浓度基本保持不变;起沙时,摩擦速度数值较高,沙尘浓度迅速增大;沙尘天气减弱阶段,沙尘浓度随摩擦速度近似呈线性减小。科尔沁沙地春季临界起沙摩擦速度u*t和临界起沙风速ut分别为0.62m.s-1和9.5m.s-1,扬沙、沙尘暴和强沙尘暴天气的起沙阈值依次略有增加。与晴天天气相比,沙尘天气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和净辐射明显减少。
-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沙尘天气
起沙
临界起沙摩擦速度
微气象学
-
Keywords
Horqin sand land area Duststorm Dust emission Threshold friction velocity Micrometeorology
-
分类号
P425.55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