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临界融合的信息隐藏技术的研究
1
作者 尹德辉 李炳法 +2 位作者 唐燕 汪小东 袁源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12期217-218,227,共3页
在目前的图像融合算法中,为使融合图像不影响载体图像的质量,往往减小融合度,但这样降低了算法的鲁棒性。为提高隐藏图像的抗干扰和攻击的能力,提出了最大融合因子和临界融合因子的概念,并在分析融合模型及载体图像失真原因的基础上,给... 在目前的图像融合算法中,为使融合图像不影响载体图像的质量,往往减小融合度,但这样降低了算法的鲁棒性。为提高隐藏图像的抗干扰和攻击的能力,提出了最大融合因子和临界融合因子的概念,并在分析融合模型及载体图像失真原因的基础上,给出了相对最大融合因子的融合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隐藏 峰值信噪比 临界融合因子 最大融合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亮度对白光和色光临界融合频率的影响
2
作者 马谋超 赫葆源 +2 位作者 纪桂萍 许宗惠 陈永明 《心理学报》 1981年第4期424-429,共6页
本实验研究了不同亮度级的光谱色光(440,460,540,560,640,660nm)和白光的CFF。结果表明:除极高亮度(5087td)外,CFF与logI函数均呈线性关系。白光表现了最大的CFF,其图线斜率大于任何色光的图线斜率。可以见到:亮度是CFF和logI之间关系... 本实验研究了不同亮度级的光谱色光(440,460,540,560,640,660nm)和白光的CFF。结果表明:除极高亮度(5087td)外,CFF与logI函数均呈线性关系。白光表现了最大的CFF,其图线斜率大于任何色光的图线斜率。可以见到:亮度是CFF和logI之间关系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在所用的色光中,绿色不论在CFF绝对值或其图线斜率方面均高于光谱两端色光的相应数据。从而可以推断:波长对CFF和logI之间关系的效应不可忽视。光谱两端色光曲线的差别明显,而同色区内相邻色的曲线间差异则不显著,这又一次说明波长的区别对CFF的意义重大。在某些亮度水平上白光CFF绝对值低于色光,虽然在最高亮度级时其最大CFF值高于所有色光的相应数据。我们的研究结果再次提出,有必要对CIE V(λ)在某些条件下应用的适当性进行重新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融合频率 高亮度 亮度级 线斜率 相应数据 实验研究 绝对值 亮度水平 决定因素 有色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光眼与闪光临界融合频率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树金 段亚东 姜荔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2-13,共2页
闪光临界融合频率为一种古老的检查方法,它代表大脑皮层的活动水平井可反映出视网膜视神经和视觉中枢系统的兴奋程度。以往在视神经炎方面对闪光临界融合频率报道很多,但对于青光眼患者的闪光临界融合频率改变报道甚少,因此我们利用自... 闪光临界融合频率为一种古老的检查方法,它代表大脑皮层的活动水平井可反映出视网膜视神经和视觉中枢系统的兴奋程度。以往在视神经炎方面对闪光临界融合频率报道很多,但对于青光眼患者的闪光临界融合频率改变报道甚少,因此我们利用自制闪光临界融合测试仪对27例青光眼患者进行了测试,旨在探索青光眼时闪光临界融合频率的临床意见,现将试测结果报告如下。 1、受试对象检测组:27例,44眼,(男性13例,女性14例),均为庄院患者,年龄55—70岁,平均62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闪光 临界融合频率 CF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视儿童中心闪光临界融合频率的初步观察
4
作者 王树金 王兰 周继萍 《眼科新进展》 CAS 1998年第2期104-105,共2页
关键词 弱视 中心闪光 色光 临界融合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最大融合算法
5
作者 闵军 李伽 许涧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168-170,共3页
通过大量的实验,得出了图像在小波变换域是否失真的判定标准——均方差及其均方差的阈值,进而提出了临界融合的概念,并给出了相应的最大融合算法,该算法使图像的鲁棒性得到很大的提高。实验证明该算法抗图像处理和攻击的能力较强,可应... 通过大量的实验,得出了图像在小波变换域是否失真的判定标准——均方差及其均方差的阈值,进而提出了临界融合的概念,并给出了相应的最大融合算法,该算法使图像的鲁棒性得到很大的提高。实验证明该算法抗图像处理和攻击的能力较强,可应用于数字图像的版权保护和信息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均方差 临界融合 最大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闪光融合频率在紧张作业工人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書茂 《心理学报》 1965年第4期307-313,共7页
所谓闪光融合频率,是指实验者利用仪器的调频装置。将仪器产生的闪光调节到被试分辨不出闪光,只戚觉看到的光呈一片融合的连续光时的频率,此频率卽称为闪光融合频率,又称为临界融合频率。 远在一百年前,塔尔伯特(E. B. Talbot)及伯拉图(... 所谓闪光融合频率,是指实验者利用仪器的调频装置。将仪器产生的闪光调节到被试分辨不出闪光,只戚觉看到的光呈一片融合的连续光时的频率,此频率卽称为闪光融合频率,又称为临界融合频率。 远在一百年前,塔尔伯特(E. B. Talbot)及伯拉图(J. Flateau)(1834年)卽研究了闪光融合频率的性质。后来一些学者不断把它用于临床医学。近年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光融合频率 作业工人 临界融合频率 临床医学 仪器 实验者 光时 调频 中枢神经系统 调度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驾驶过程中精神疲劳的实验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焦昆 李增勇 王成焘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0-132,共3页
实验采用自行设计的监视操作程序作为实现驾驶精神疲劳的替代工具 .实验中 ,1 0名处于某一年龄段的男性样本在 90 min内执行同一监视操作程序 ,实验前后分别测试实验样本的血压值、临界融合频率等客观指标 ,并与操作判断正确率相结合分... 实验采用自行设计的监视操作程序作为实现驾驶精神疲劳的替代工具 .实验中 ,1 0名处于某一年龄段的男性样本在 90 min内执行同一监视操作程序 ,实验前后分别测试实验样本的血压值、临界融合频率等客观指标 ,并与操作判断正确率相结合分析疲劳实验的替代可行性 .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驾驶过程 精神疲劳 驾驶疲劳 交通事故 血压 闪频 临界融合频率 实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向光干预技术的爽目电脑护眼仪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守荣 胡向明 周秋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9-43,共5页
针对长时间使用电脑造成的视疲劳问题,研制出了爽目电脑护眼仪.该护眼仪采用双向光干预技术,其中,纵向光采用8 000K色温的仿自然光光源,横向光通过特殊设计的护眼色谱卡后变为波段为550~700nm的组合光谱.对比爽目电脑护眼仪使用前后的效... 针对长时间使用电脑造成的视疲劳问题,研制出了爽目电脑护眼仪.该护眼仪采用双向光干预技术,其中,纵向光采用8 000K色温的仿自然光光源,横向光通过特殊设计的护眼色谱卡后变为波段为550~700nm的组合光谱.对比爽目电脑护眼仪使用前后的效果,使用后被试者的主观评价更好、满意程度更高,客观试验结果表明,闪光临界融合频率和眨眼次数在使用该护眼仪后得到了明显增加,经统计学t检验处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由此可知该爽目电脑护眼仪通过调整外部视觉光环境有效缓解了电脑视疲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光学 光学技术与仪器 爽目电脑护眼仪 双向光干预技术 闪光临界融合频率 眨眼次数 电脑视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数字水印的模型及理论基础
9
作者 尹德辉 李炳法 +1 位作者 唐楷泉 汪小东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378-380,共3页
在研究数字水印嵌入和提取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数字水印的理论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临界融合的概念,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水印算法的质量。
关键词 水印模型 图像融合 临界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行员视觉神经行为功能测试系统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楠 杨凯 沈莹 《现代电子技术》 2007年第3期96-99,共4页
飞行疲劳是导致飞行作业能力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表明航空飞行事故中约有75%与人的失误有关。飞行疲劳的预防、监控和检测是当前航空航天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在分析国内外飞行疲劳检测的研究现状和视觉神经行为功能测试原理的... 飞行疲劳是导致飞行作业能力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表明航空飞行事故中约有75%与人的失误有关。飞行疲劳的预防、监控和检测是当前航空航天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在分析国内外飞行疲劳检测的研究现状和视觉神经行为功能测试原理的基础上,从飞行员的视觉认知功能层面入手,综合视觉心理物理学、光度学和固体光电子学等学科知识,融合了临界闪光融合频率和视觉反应时这两项国际公认的神经行为功能指标,设计了飞行员视觉神经行为功能测试系统,可以有效地测试视觉神经行为功能指标,为进一步对飞行人员的飞行基本能力进行动态监控,保障飞行安全打下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疲劳 视觉神经行为功能 临界闪光融合频率 LED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暗环境下3D显示亮度对视觉疲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孙贵磊 杨雨昕 +2 位作者 冉令华 张少君 刘倩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99-1405,共7页
为研究不同亮度下3D显示方式对视觉疲劳的影响规律,在固定视距下,以58.24 cd/m^(2)、101.15 cd/m^(2)和119.17 cd/m^(2)作为低、中、高3种试验亮度,邀请30名被试者在暗环境下观看3D视频90 min,每15 min采用问卷调查及校对作业对被试者... 为研究不同亮度下3D显示方式对视觉疲劳的影响规律,在固定视距下,以58.24 cd/m^(2)、101.15 cd/m^(2)和119.17 cd/m^(2)作为低、中、高3种试验亮度,邀请30名被试者在暗环境下观看3D视频90 min,每15 min采用问卷调查及校对作业对被试者进行主观疲劳测试,同时,采用闪光融合频率计及Tobii Glasses眼动仪分别测量被试人员的闪光融合临界频率(CFF)与瞳孔直径两个指标,对被试者疲劳状态进行表征,通过SPSS 25.0分析不同亮度下视觉疲劳之间的差异性及随时间增长视觉疲劳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被试人员的基线数据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而当观看时间在45 min以内时,101.15 cd/m^(2)的中亮度所致疲劳程度最低,为3种亮度中的最适亮度;若观看时间超过45 min,中亮度所致的疲劳程度逐渐上升,低亮度所致的疲劳程度会逐渐下降,60 min时,被试者在低亮度下的累积疲劳程度最低,而且随时间延长,亮度越高,视觉疲劳程度越严重;视觉疲劳的主观感受滞后于CFF的客观测试数据。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瞳孔直径和CFF可用于快速评估受试者的视觉疲劳,准确率为94.0%,由此可以通过客观指标测试对视觉疲劳进行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人体学 3D显示 视觉疲劳 亮度差异 闪光融合临界频率 瞳孔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F的管制员疲劳评估方法 被引量:9
12
作者 孙瑞山 陈毅 孙立斌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92-197,共6页
为了监测管制员在执勤期间的疲劳风险,首先将管制员的闪光融合临界频率(CFF)作为评估管制员疲劳程度的指标,并结合卡罗林斯卡嗜睡量表(KSS)评分,建立人的疲劳程度与CFF值之间的关系方程;然后定义疲劳指数,用以反映管制员的疲劳状态,进... 为了监测管制员在执勤期间的疲劳风险,首先将管制员的闪光融合临界频率(CFF)作为评估管制员疲劳程度的指标,并结合卡罗林斯卡嗜睡量表(KSS)评分,建立人的疲劳程度与CFF值之间的关系方程;然后定义疲劳指数,用以反映管制员的疲劳状态,进而提出基于CFF的管制员疲劳评估方法;最后通过36 h睡眠剥夺状态下的模拟管制试验,采集5名被试CFF和模拟管制成绩,分析疲劳指数与模拟管制成绩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4名被试的疲劳指数呈周期性变化,一名被试的疲劳指数先下降然后一直上升,每名被试的疲劳指数与其模拟管制成绩呈负相关性;随着睡眠剥夺试验的进行,5名被试的疲劳指数均值呈上升趋势,模拟管制成绩均值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光融合临界频率(CFF) 管制员疲劳 管制模拟成绩 睡眠剥夺 卡罗林斯卡嗜睡量表(K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