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_2H_2-O_2-Ar和C_2H_2-N_2O-Ar直接起爆形成爆轰的临界能量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博 白春华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92-598,共7页
采用高压电点火进行直接起爆形成爆轰,起爆能量通过放电过程中电流的输出信号确定。首先通过实验测定并对比C2H2-O2-Ar和C2H2-N2O-Ar等2种混合物在各种初始状态下直接起爆形成爆轰的临界起爆能量。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状态下C2H2-N2O-A... 采用高压电点火进行直接起爆形成爆轰,起爆能量通过放电过程中电流的输出信号确定。首先通过实验测定并对比C2H2-O2-Ar和C2H2-N2O-Ar等2种混合物在各种初始状态下直接起爆形成爆轰的临界起爆能量。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状态下C2H2-N2O-Ar混合物的临界起爆能量显著高于C2H2-O2-Ar混合物的。进一步基于各物质爆炸特征长度和爆轰临界管径的参量关系对临界起爆能量差异性进行分析,得到了C2H2-N2O-Ar混合气体的爆轰临界管径预测曲线,并在此基础上得出C2H2-N2O-Ar混合物爆炸特征长度与临界管径的关系为r0=2.5dc,而C2H2-O2-Ar两者关系为r0=2dc。结果清晰地表明,使用N2O作为氧化剂,爆炸特征长度与爆轰临界管径之间的比例因数增大,表明该物质直接起爆形成爆轰所需的起爆源单位能量增大,因而直接形成爆轰的临界能量相应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临界起爆能量 直接起爆 C2H2-O2-Ar 爆轰 爆炸特征长度 爆轰临界管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能量临界增长的非线性薛定谔方程驻波的存在性
2
作者 张越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369-373,共5页
提出一类具有能量临界增长的非线性薛定谔方程,满足非线性项均为聚焦状态。通过解决一个在给定的条件下变分问题,得到该类方程基态驻波解的存在性。结果表明,当空间维数大于4时,基态驻波解对于所有的正频率都是存在的。
关键词 非线性薛定谔方程 能量临界 基态驻波 变分问题 存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位势井及其对具临界初始能量的非牛顿渗流方程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洋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11-1220,共10页
该文研究具临界初始能量的非牛顿渗流方程的初边值问题.通过构建新的位势井及其井外集合并证明它们的不变性,得到了解的整体存在性与有限时间爆破.
关键词 非牛顿渗流方程 整体存在性 有限时间爆破 位势井 临界初始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陡坡细沟侵蚀动态发育过程及其发生临界动力条件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张永东 吴淑芳 +1 位作者 冯浩 霍云云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32,共8页
研究细沟动态发育过程及其发生的临界动力条件是认识细沟发生和了解土壤侵蚀水动力过程的重要基础。本研究采用室内人工模拟间歇性降雨试验,对20°黄土陡坡细沟侵蚀动态发育、产流产沙过程及侵蚀发生的临界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细沟动态发育过程及其发生的临界动力条件是认识细沟发生和了解土壤侵蚀水动力过程的重要基础。本研究采用室内人工模拟间歇性降雨试验,对20°黄土陡坡细沟侵蚀动态发育、产流产沙过程及侵蚀发生的临界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细沟侵蚀过程为溅蚀-跌坑-侵蚀穴-断续细沟-连续细沟,到第10场降雨结束,细沟侵蚀面积达68.32%,较发育初期增加了6.7倍,最长沟长、沟宽、沟深增加了9.8倍、5倍和3.3倍;(2)随降雨历时增加,各场降雨地表产流量前期迅速增加,随后达到稳定;含沙量变化为前期迅速增加,随后逐渐稳定并略有增加;(3)径流动能、水流功率与输沙率间均呈线性关系,径流动能更能准确揭示坡面土壤分离过程。实验条件下,黄土坡面土壤剥蚀的临界径流动能为0.013J,临界单位水流功率为0.003m/s;细沟侵蚀的临界径流动能为0.045J,临界单位水流功率为0.004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陡坡 细沟侵蚀 动态发育 产流产沙 临界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低位亚关键层破断能量聚散及控制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巴玉龙 曹民远 +1 位作者 刘明 徐源山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9-93,共5页
为研究综放工作面巷道围岩变形和能量聚散的关系,以屯宝煤矿WII02040501综放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现场监测和工程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工作面顶板关键层分析,计算了不同层位关键层释放能量传递至工作面特征规律,研究了工... 为研究综放工作面巷道围岩变形和能量聚散的关系,以屯宝煤矿WII02040501综放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现场监测和工程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工作面顶板关键层分析,计算了不同层位关键层释放能量传递至工作面特征规律,研究了工作面回采期间微震分布规律,开展了顶板切顶工程实践和效果检验。研究表明:WII02040501综放工作面顶板存在6个亚关键层和1个主关键层,微震事件主要分布于煤层上覆100 m范围,104J能级及以上微震事件分布在上覆50 m范围,计算得到2个亚关键层破断传递至工作面的弹性能分别为7.80×107J和3.13×10^(5)J,综合判识距离工作面近的2个亚关键层为诱冲关键层,设计工作面切顶爆破方案并开展工程实践,微震事件分析及周期来压步距分析表明围岩应力降低、来压步距有效降低,巷道变形量得到有效控制,实现了工作面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倾斜煤层 砌体梁理论 冲击地压 岩层控制 关键层理论 切顶卸压 临界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态基近场动力学的碳化硅陶瓷圆柱壳体断裂损伤分析
6
作者 蒋雷雷 沈克纯 +1 位作者 潘光 黄毅华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91-1005,共15页
碳化硅(SiC)陶瓷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部件中.然而,陶瓷是脆性材料,当发生脆断时会造成巨大的危害.因此对其断裂行为的准确预测显得极为重要.为了研究SiC陶瓷壳体在外载荷作用下的断裂损伤机理,首先通过准静态拉... 碳化硅(SiC)陶瓷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部件中.然而,陶瓷是脆性材料,当发生脆断时会造成巨大的危害.因此对其断裂行为的准确预测显得极为重要.为了研究SiC陶瓷壳体在外载荷作用下的断裂损伤机理,首先通过准静态拉伸和压缩实验获得SiC陶瓷的临界能量释放率,建立了适用于拉伸和压缩损伤分析的常规态基近场动力学模型.然后,采用Fortran语言编程实现了陶瓷壳体在线性递增外载荷作用下断裂损伤行为的数值仿真,并将所获得的仿真值与理论预测值进行对比,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准确性.最后,对仿真结果进行详细分析,揭示了壳体结构的损伤扩展演化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初始损伤区源于壳体内壁面的压缩断裂,且沿环向呈90°均匀分布.随着载荷的逐渐增加,壳体外壁面出现拉伸断裂损伤区,内外壁面的损伤区先沿着周向扩展,再向着壳体中面缓慢延伸,并在厚度方向贯穿整个壳体.随后,在壳体轴线方向出现拉-压损伤混合区,该损伤区沿着轴向扩展,最终将壳体分成4个断裂区.所建模型能够有效地描述复杂载荷作用下SiC陶瓷结构的断裂损伤演化过程,同时弥补了态基近场动力学在断裂分析方面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态基近场动力学理论 陶瓷圆柱壳体 断裂损伤 临界能量释放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对煤粉-氧气爆轰波起爆特性影响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罗永晨 续晗 +2 位作者 张锋 郑权 翁春生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54-762,共9页
为实现煤粉连续旋转爆轰发动机的可靠点火,开展乙烯对煤粉-氧气起爆特性的影响机制研究。在初始压力p 0=100 kPa下,采用高能电点火对有无0.5当量比乙烯氛围下的煤粉-氧气混合物开展直接起爆实验研究。点火能量通过测定在空气中高能电火... 为实现煤粉连续旋转爆轰发动机的可靠点火,开展乙烯对煤粉-氧气起爆特性的影响机制研究。在初始压力p 0=100 kPa下,采用高能电点火对有无0.5当量比乙烯氛围下的煤粉-氧气混合物开展直接起爆实验研究。点火能量通过测定在空气中高能电火花产生的爆炸波压强进行计算。计算后发现:采用6.3 J的有效点火能量,煤粉-氧气在不含乙烯的氛围下无法起爆;在此能量下,煤粉-氧气在0.5当量比的乙烯氛围条件下可实现直接起爆;将能量降低为3.6 J,使其低于乙烯-氧气(0.5当量比)混合物的临界起爆能量,虽然乙烯-氧气无法直接起爆,但是在加入煤粉后却可以形成稳定的自持爆轰波。研究结果表明:若要实现煤粉-氧气的直接起爆,则需要添加一定量的助爆气体(如乙烯);煤粉的加入还可以拓宽乙烯-氧气混合物的起爆极限。所得结果可以为煤粉连续旋转爆轰发动机的点火起爆提供理论依据并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连续旋转爆轰发动机 爆轰 煤粉 直接起爆 临界起爆能量 气-固两相爆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粉质量浓度及表观形貌对煤粉/乙烯/氧气爆轰波起爆特性的影响
8
作者 熊凯 罗永晨 +4 位作者 杨浅舒 张锋 续晗 郑权 翁春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235-3244,共10页
为实现煤粉连续旋转爆轰发动机的可靠点火,探究煤粉质量浓度及表观形貌对煤粉/乙烯/氧气起爆特性的影响机制。在乙烯氛围下(初始总压100 kPa,当量比0.5),采用高能电点火装置对不同煤粉当量比和表观形貌下的煤粉-氧气混合物进行直接起爆... 为实现煤粉连续旋转爆轰发动机的可靠点火,探究煤粉质量浓度及表观形貌对煤粉/乙烯/氧气起爆特性的影响机制。在乙烯氛围下(初始总压100 kPa,当量比0.5),采用高能电点火装置对不同煤粉当量比和表观形貌下的煤粉-氧气混合物进行直接起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添加少量5PA煤粉(实验所用2种煤粉记为PA、FA。PA和FA分别为多孔状无烟煤和片状无烟煤的缩写,如5μm多孔状煤粉简写为5PA煤粉)后,乙烯/氧气混合物的临界起爆能量迅速减小,在全局当量比0.7处达到其最小值2.53 J,随着当量比继续增加,煤粉/乙烯/氧气混合物的临界起爆能量逐渐增加;在全局当量比1.0处5FA煤粉的临界起爆能量(5.20 J)高于5PA煤粉的临界起爆能量(2.95 J);在5.80 J的点火能量下,5PA煤粉和5FA煤粉在全局当量比0.7~1.5内均可直接起爆,在4.10 J的点火能量下,5PA煤粉在全局当量比0.7~1.5内均可直接起爆,但5FA煤粉仅在全局当量比0.7处可直接起爆,进一步增加当量比后不可起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贫燃料乙烯/氧气(当量比低于1),在一定煤粉质量浓度范围内,煤粉可以促进爆轰波的形成和自持传播,但煤粉质量浓度过高会抑制爆轰波的形成和自持传播;煤粉的表观形貌会影响煤粉混合物的起爆特性,相较于片状煤粉,多孔状煤粉的化学反应速率更高,临界起爆能量更低,更容易起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械及工程 临界起爆能量 容弹实验 直接起爆 煤粉爆轰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AF中环形质量谱仪SRing的线性设计 被引量:3
9
作者 高翔 杨建成 +4 位作者 夏佳文 柴伟平 石健 申国栋 盛丽娜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71-275,共5页
为了精确测量短寿命原子核质量,提出了在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AF)上建造高精度环形质量谱仪SRing。SRing长188.7m,最大设计磁刚度为13T·m,主要由磁聚焦结构、注入系统、引出系统、随机冷却以及探测系统等组成。SRing将运... 为了精确测量短寿命原子核质量,提出了在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AF)上建造高精度环形质量谱仪SRing。SRing长188.7m,最大设计磁刚度为13T·m,主要由磁聚焦结构、注入系统、引出系统、随机冷却以及探测系统等组成。SRing将运行在等时性模式和收集模式下用于短寿命原子核质量的精确测量和放射性次级束流收集并纯化。详细介绍了SRing的线性光学设计,并给出两种模式下的光学设计、注入及引出系统的设计等,设计参数优化完毕后,机器测量精度有望提高到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测量 lattice设计 临界能量 等时性模式 束流包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BT瞬态短路失效分析及其有限元热电耦合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窦智峰 晋玉祥 郭新飞 《轻工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101-108,共8页
针对传统热网络模型不适用于IGBT短路情况下结温测量的问题,通过现场瞬态短路破坏性试验,在分析现场瞬态短路情况下IGBT失效机理的基础上,界定了IGBT短路失效时的临界能量值,发现了临界能量值在不同初始温度和不同母线电压情况下的演化... 针对传统热网络模型不适用于IGBT短路情况下结温测量的问题,通过现场瞬态短路破坏性试验,在分析现场瞬态短路情况下IGBT失效机理的基础上,界定了IGBT短路失效时的临界能量值,发现了临界能量值在不同初始温度和不同母线电压情况下的演化规律,并建立了有限元热电耦合模型.结果表明,随着直流母线电压、初始温度和电流密度的增加,IGBT的短路维持时间和临界能量值会大幅度减小,而IGBT发生失效的临界温度点与初始温度的大小无关;在短路过程中IGBT失效前热量的传递仅达到焊料层,且短路瞬间其结温最高点分布在耗尽层的边界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栅型晶闸管 瞬态短路 结温测量 临界能量 有限元热电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G罐箱运输船罐箱水运破损概率
11
作者 吴宛青 蔡昊成 宋学明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8-83,共6页
为定量分析天然气罐箱运输的安全性,使用有限元计算软件ANSYS模拟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罐箱运输船和C型破损舱天然气运输船的碰撞过程。通过一系列算例得到不同尺度的天然气罐箱运输船和C型舱天然气运输船储罐临界能... 为定量分析天然气罐箱运输的安全性,使用有限元计算软件ANSYS模拟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罐箱运输船和C型破损舱天然气运输船的碰撞过程。通过一系列算例得到不同尺度的天然气罐箱运输船和C型舱天然气运输船储罐临界能量的计算公式。基于长江实际船舶通航情况,设计蒙特卡洛法计算程序,对不同区段的C型舱天然气运输船和天然气罐箱运输船的储罐破损概率进行计算,比较在不同装载要求下天然气储罐的安全性。利用该研究成果可对我国天然气罐箱运输的装载标准进行修正,控制天然气罐箱运输中的安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特卡洛法 有限元 临界能量 破损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石英亚表面杂质对激光损伤概率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高翔 邱荣 +3 位作者 周国瑞 姚科 蒋勇 周强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3-28,共6页
基于Mie理论和热传导方程,结合ICP-OES对熔石英亚表面杂质粒子的主要成分测量,建立了计算吸收性杂质粒子诱导熔石英光学元件表面损伤概率的模型。通过该模型理论研究了不同种类的杂质粒子诱导损伤所需的临界能量密度随粒子尺寸的变化,... 基于Mie理论和热传导方程,结合ICP-OES对熔石英亚表面杂质粒子的主要成分测量,建立了计算吸收性杂质粒子诱导熔石英光学元件表面损伤概率的模型。通过该模型理论研究了不同种类的杂质粒子诱导损伤所需的临界能量密度随粒子尺寸的变化,以及不同尺寸分布的杂质粒子诱导熔石英表面的损伤概率。通过损伤实验测试获得了不同光斑尺寸的355 nm激光辐照作用下熔石英表面的损伤概率,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在相同粒子分布参数下,分析了三种杂质粒子对损伤概率的贡献(Cu>Al>CeO_2)。通过该模型能够分析光学基底或薄膜亚表面中不同潜在的杂质吸收性粒子对光学元件损伤概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石英 杂质粒子 临界能量密度 激光损伤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片对复合壳体装药冲击起爆判据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路迎 王芳 +2 位作者 卞晓兵 黄广炎 冯顺山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94-199,共6页
为了研究破片对复合壳体装药的抗破片冲击起爆问题,在破片冲击起爆单层壳体的James临界能量判据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层复合壳体结构的冲击起爆临界能量判据。通过仿真对装药为B炸药、厚度为6~12 mm的不同壳体层进行了破片的冲击起爆研究,... 为了研究破片对复合壳体装药的抗破片冲击起爆问题,在破片冲击起爆单层壳体的James临界能量判据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层复合壳体结构的冲击起爆临界能量判据。通过仿真对装药为B炸药、厚度为6~12 mm的不同壳体层进行了破片的冲击起爆研究,并将仿真结果与理论结果相比较,表明仿真结果和理论结果吻合较好。所提出的多层复合壳体装药冲击起爆临界判据具有较好的预测性,采用硬-软-硬的波阻抗匹配复合壳体结构能够显著提高带壳装药冲击起爆的临界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复合壳体 冲击起爆 临界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模态超燃冲压发动机隔离段性能的需求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杰 陈玉春 +2 位作者 王晓东 李洁 黄兴 《航空工程进展》 2013年第3期369-375,共7页
为研究双模态超燃冲压发动机的燃烧室-隔离段共同工作过程,分析不同模态下燃烧室对隔离段的性能需求,在基于集总参数方程的超燃冲压发动机性能计算模型的基础上,提出计算燃烧室-隔离段流量平衡的临界能量法,并编制相应的计算程序,实现... 为研究双模态超燃冲压发动机的燃烧室-隔离段共同工作过程,分析不同模态下燃烧室对隔离段的性能需求,在基于集总参数方程的超燃冲压发动机性能计算模型的基础上,提出计算燃烧室-隔离段流量平衡的临界能量法,并编制相应的计算程序,实现双模态超燃冲压发动机各种模态的隔离段和燃烧室的流量平衡计算,计算在不同的模态下隔离段和燃烧室的一维流动参数,进而获得隔离段的性能需求,计算飞行马赫数4.0到7.0时的临近堵塞边界的最大供油量与隔离段最大激波链长度。结果表明:临界能量法正确有效,能完成燃烧室-隔离段流量匹配计算;高飞行马赫数下的堵塞模态的隔离段激波链长度较长,应作为隔离段的工程设计中所参考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模态超燃冲压发动机 隔离段 工作模态 集总参数方程 临界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宫堰的水力计算与应用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仕筠 林剑青 《长江科学院院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9,共5页
叙述了迷宫堰的泄流特性、计算曲线及计算参数的控制范围。根据水工模型的试验成果 ,讨论了迷宫堰呈自由流时 ,所需的最小下游堰高值。
关键词 迷宫堰 展长比 临界能量 水头损失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管道破坏的静载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珠 张善元 +1 位作者 杨林峰 魏剑伟 《华北工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2期159-163,共5页
目的 研究压力管道耐撞性 .方法 通过足尺实验模拟实际工程环境下压力管道的破坏 .通过计算机对自动采集的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和绘图 .结果和结论 压力管道耐撞性静载实验研究为理论分析奠定了基础 。
关键词 临界破坏能量 静载荷 弹体 侧向冲击 压力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片对屏蔽炸药的撞击起爆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董小瑞 隋树元 《华北工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236-238,共3页
目的 研究高速柱形破片撞击带壳B炸药的冲击起爆. 方法 用一维应力冲击波理论探讨靶板内冲击波压力的传播以及带壳B炸药的冲击起爆, 采用 Φ14.5 m m 口径的滑膛式火药枪作为发射器, 并用靶网测速法对破片撞击屏蔽炸药(... 目的 研究高速柱形破片撞击带壳B炸药的冲击起爆. 方法 用一维应力冲击波理论探讨靶板内冲击波压力的传播以及带壳B炸药的冲击起爆, 采用 Φ14.5 m m 口径的滑膛式火药枪作为发射器, 并用靶网测速法对破片撞击屏蔽炸药(B炸药TNT/RDX= 40/60) 的撞击引爆问题进行了理论和试验研究. 结果 给出了屏蔽B炸药的临界起爆能量和临界起爆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片 撞击起爆 起爆 临界起爆能量 屏蔽炸药
全文增补中
侧向低速冲击作用下钢管混凝土构件开裂评估模型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路明 刘艳辉 +2 位作者 赵世春 赵一超 康翔杰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17,35,共12页
基于落锤冲击试验研究了钢管混凝土构件发生变形、开裂及断裂的受力机理,试验表明,构件在开裂前存在明显的局部响应过程,在冲击位置及支座截面发生局部凹陷和屈曲,临界开裂能量主要由整体变形耗能和局部耗能所决定。结合数值模拟得到了... 基于落锤冲击试验研究了钢管混凝土构件发生变形、开裂及断裂的受力机理,试验表明,构件在开裂前存在明显的局部响应过程,在冲击位置及支座截面发生局部凹陷和屈曲,临界开裂能量主要由整体变形耗能和局部耗能所决定。结合数值模拟得到了基于冲击质量和冲击速度的开裂评估曲线,从能量角度建立了可以考虑构件局部耗能的开裂评估模型,并研究了冲击位置、混凝土强度、钢管强度、含钢率对开裂评估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使构件处于临界开裂状态的冲击能量并非一个定值,在冲击速度大、质量小时,构件的局部响应更加明显且局部耗能更多,因此临界开裂能量变大;随着冲击质量增大,开裂评估模型逐渐收敛于水平渐近线,即最小临界开裂能量,根据冲击能量与开裂评估模型的关系可以判断构件的局部损伤及开裂状态;改变冲击位置对构件开裂评估模型的影响较大,增大钢管强度及含钢率可以有效提高构件抵御冲击开裂的性能,但提高混凝土强度对构件开裂状态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侧向低速冲击 落锤冲击试验 数值模拟 局部响应 临界开裂能量 开裂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钢管混凝土柱侧向偏心冲击的动力仿真分析
19
作者 刘亚玲 《山西建筑》 2007年第7期103-104,共2页
通过对不同钢壁厚度的钢管混凝土构件以及对同直径混凝土构件的冲击模拟,分析了钢管约束效应系数对构件变形和冲击抗力的影响,比较了钢管混凝土与混凝土两种材料构件在抗冲击能力方面的差异,表明有限元分析软件在模拟复杂问题尤其是对... 通过对不同钢壁厚度的钢管混凝土构件以及对同直径混凝土构件的冲击模拟,分析了钢管约束效应系数对构件变形和冲击抗力的影响,比较了钢管混凝土与混凝土两种材料构件在抗冲击能力方面的差异,表明有限元分析软件在模拟复杂问题尤其是对钢管混凝土这种不易看到内部破坏过程材料的模拟方面具有极大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侧向冲击 有限元法 临界冲击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实现听觉场景匹配的智能数字助听器算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魏政 尹雪飞 陈克安 《声学技术》 CSCD 2012年第5期511-516,共6页
听觉场景匹配是当前智能数字助听器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匹配精度大都较为理想,然而过高的计算量还是影响了硬件处理实时性的实现。此外,各类研究中所涉及的听觉场景类型和数量与人们实际接触较多的听觉场景也有差别。为此,首先对日常听... 听觉场景匹配是当前智能数字助听器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匹配精度大都较为理想,然而过高的计算量还是影响了硬件处理实时性的实现。此外,各类研究中所涉及的听觉场景类型和数量与人们实际接触较多的听觉场景也有差别。为此,首先对日常听觉场景类型进行分析统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简单高效的智能数字助听器听觉场景匹配方法,以临界带能量比例为特征,以最小距离为分类算法,计算量较小、精度高,更适合数字助听器对计算量的苛刻要求。最后,通过主观测听,证明该方法与人耳的识别效果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数字助听器 听觉场景匹配 临界能量比例 主观测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