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2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临界胶束浓度PEGMA-b-PCL的制备及其药物缓释性能
1
作者 周国永 尹付琳 +5 位作者 尹城武 王钰杰 陈雨鑫 刘超 成琳 杜海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18-1327,共10页
以ε-己内酯(ε-CL)为疏水链段、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PEGMA)为亲水链段、4-氰基-4-[(十二烷基硫烷基硫代羰基)硫烷基]戊醇(CDPA)为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试剂、甲苯为溶剂,在N_(2)氛围、80℃、反应24 h的条件下,通过RAFT聚合... 以ε-己内酯(ε-CL)为疏水链段、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PEGMA)为亲水链段、4-氰基-4-[(十二烷基硫烷基硫代羰基)硫烷基]戊醇(CDPA)为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试剂、甲苯为溶剂,在N_(2)氛围、80℃、反应24 h的条件下,通过RAFT聚合法制备了两嵌段共聚物(PEGMA-b-PCL)。将其自组装为胶束,作为纳米药物载体用于负载姜黄素(Cur)。采用FTIR、^(1)HNMR、GPC、SEM、DLS对PEGMA-b-PCL进行了表征,测试了胶束载体的载药和释药性能。结果表明,两嵌段共聚物数均相对分子质量范围为1478~7318,其具有较低的临界胶束浓度(在pH=5.0~7.4,范围为0.920~1.600 mg/L)。胶束载体粒径范围为68.34~186.93 nm。当n(CDPA)∶n(ε-CL)=1∶200时,胶束载药率和包封率最高,可达12.05%±0.29%和75.26%±2.41%。在不同pH环境下,药物缓释性能可达15 d,其中pH=5.0时的累积释药率最高,可达38.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FT聚合 两嵌段共聚物 临界胶束浓度 药物缓释 姜黄素 医药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什么叫临界胶束浓度(cmc)?
2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09-409,共1页
随着表面活性剂在水中浓度增大,表面上聚集的表面活性剂分子形成定向排列的紧密单分子层,多余的分子在体相内部也三三两两的以憎水基互相靠拢,聚集在一起形成胶束,这开始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
关键词 临界胶束浓度 表面活性剂 单分子层 定向排列 最低浓度 浓度 聚集 水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及微观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田宜灵 邱丽娟 +1 位作者 曹利千 朱荣娇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14,共6页
以胜利油田提供的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HAPAM)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电导率法和荧光光谱分析法测定了HAPAM的临界胶束浓度(CMC),用黏度法测定了HAPAM的临界缔合浓度(CAC),并分析了该聚合物的疏水缔合行为和性能.通过扫描电镜(SEM)、原子力... 以胜利油田提供的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HAPAM)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电导率法和荧光光谱分析法测定了HAPAM的临界胶束浓度(CMC),用黏度法测定了HAPAM的临界缔合浓度(CAC),并分析了该聚合物的疏水缔合行为和性能.通过扫描电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和冷冻蚀刻技术观察了不同质量浓度下HAPAM溶液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该HAPAM分子在溶液中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大,疏水缔合作用逐渐增强,进而形成超分子聚集体;随着质量浓度进一步增加,高分子链束相互碰撞、缠绕的几率增加,最终形成网孔密集的空间网络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HAPAM) 临界胶束浓度(cmc) 临界缔合浓度(CAC) 微观结构 电导率 荧光光谱分析 扫描电镜(SEM) 原子力显微镜(AF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盐对双子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尚宏利 蒋炳英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630-632,共3页
论文采用电导法研究了在25℃±0.1℃恒温条件下三种不同二价金属离子(Cu^(2+),Zn^(2+),Ni^(2+))的无机盐作为添加剂对两种不同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C_(16)-2-C_(16)·2B^-和C_(16)-5-C_(16)·2Br^-)临界胶束浓度(CMC)的影... 论文采用电导法研究了在25℃±0.1℃恒温条件下三种不同二价金属离子(Cu^(2+),Zn^(2+),Ni^(2+))的无机盐作为添加剂对两种不同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C_(16)-2-C_(16)·2B^-和C_(16)-5-C_(16)·2Br^-)临界胶束浓度(CMC)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二价金属离子无机盐浓度的增加,双子表面活性剂CMC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并且在相同的金属无机盐浓度下,金属无机盐对双子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CMC)的影响顺序为Cu(NO_3)_2>Ni(NO_3)_2>Zn(NO_3)_2,这可能归因于金属离子的水化作用;并由实验数据拟合得出了这三种金属离子无机盐影响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C_(16)-2-C_(16)·2Br^-和C_(16)-5-C_(16)·2Br的CMC的经验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子表面活性剂 临界胶束浓度(cmc) 电导法 二价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液中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降低措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吴耀国 李建国 +1 位作者 刘保超 胡思海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5-29,共5页
表面活性剂增效技术是近期发展起来并被认为是可对污染地下水进行有效修复的技术之一,但为避免引起新的污染,需控制其投放剂量。综述了通过表面活性剂的优化匹配及水化学组分调节等方式降低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进而实现减少表面... 表面活性剂增效技术是近期发展起来并被认为是可对污染地下水进行有效修复的技术之一,但为避免引起新的污染,需控制其投放剂量。综述了通过表面活性剂的优化匹配及水化学组分调节等方式降低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进而实现减少表面活性剂投放量的研究进展,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展望其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增效技术 表面活性剂 临界胶束浓度(cmc) 化学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子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规律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6
作者 欧阳向南 唐善法 +2 位作者 刘霜 梁策 胡小冬 《断块油气田》 CAS 2012年第5期654-657,共4页
临界胶束浓度是表面活性剂自聚形成胶束的重要参数。双子表面活性剂是具有双亲水基团、双疏水链的表面活性剂,比常规表面活性剂具有更低的临界胶束浓度和更高的表面活性。了解影响双子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的内在、外在因素,有助于理... 临界胶束浓度是表面活性剂自聚形成胶束的重要参数。双子表面活性剂是具有双亲水基团、双疏水链的表面活性剂,比常规表面活性剂具有更低的临界胶束浓度和更高的表面活性。了解影响双子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的内在、外在因素,有助于理解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分析碳链和联接基团等分子结构对其性能的影响,探究双子表面活性剂的自组织行为,从而更好地发挥双子表面活性剂的高表面/界面活性,开发新型高效表面活性剂。文中介绍了双子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常用的测定方法,总结了双子表面活性剂疏水基团、联接基团、亲水基团、温度、无机盐等对双子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的影响,并对影响结果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子表面活性剂 临界胶束浓度 联接基团 亲水基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类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定量构效关系(英文) 被引量:7
7
作者 朱志臣 王强 +2 位作者 贾青竹 汤红梅 马沛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0-34,共5页
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是个非常重要的物质特性参数,CMC在研究表面活性剂的工业应用和生物利用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本工作提出了一个新的拓扑指数—扩展距离矩阵,建立了一个稳定的构效关系模型,并对175种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 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是个非常重要的物质特性参数,CMC在研究表面活性剂的工业应用和生物利用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本工作提出了一个新的拓扑指数—扩展距离矩阵,建立了一个稳定的构效关系模型,并对175种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进行了计算预测.结果表明,基于新的拓扑指数建立的构效关系模型计算临界胶束浓度能给出稳定可靠的预测结果,其预测结果相关性系数R2(trainingset)=0.9295,平均相对偏差ARD(trainingset)=8.20%,R2(testingset)=0.9257,ARD(testingset)=6.76%.与文献中模型预测结果的对比表明,本工作在稳定性和可靠性上均有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临界胶束浓度 构效关系 拓扑指数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斯多峰拟合用于烷基葡萄糖苷临界胶束浓度测量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建华 孔凯清 +1 位作者 何争玲 刘自立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412-1415,共4页
报道了可见吸收光谱线型的高斯多峰拟合用于新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葡萄糖苷(APG),如辛基--βD-葡萄糖单苷(C8G1)和癸基--βD-葡萄糖单苷(C10G1)的临界胶束浓度(CMC)的测定。具体作法是以结晶紫(crystal violet,CV)为探针,... 报道了可见吸收光谱线型的高斯多峰拟合用于新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葡萄糖苷(APG),如辛基--βD-葡萄糖单苷(C8G1)和癸基--βD-葡萄糖单苷(C10G1)的临界胶束浓度(CMC)的测定。具体作法是以结晶紫(crystal violet,CV)为探针,测量一系列不同浓度的APG-CV水溶液体系的可见吸收光谱。其光谱特征是CV单体吸收峰598~609 nm和二聚体吸收峰538~569 nm叠合在一起。用高斯多峰拟合法实现了体系可见光谱吸收叠合峰的分峰、峰面积(积分吸光度)、频移及半高宽等光谱线型参数计算。单体和二聚体峰面积比(相对积分吸光度A2/A1)、频移(Δλ)及半高宽(w1,w2)对APG浓度图形在CMC处发生突变。首次发现可见吸收光谱线型参数半高宽对APG聚集行为敏感,并成功用于APG的CMC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葡萄糖苷 临界胶束浓度 分光光度法 高斯多峰拟合 半高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虫剂药液中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及表面张力 被引量:25
9
作者 顾中言 许小龙 韩丽娟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2期89-93,共5页
采用国家标准GB 5 5 4 9 90的方法测定了 30种市售杀虫剂推荐剂量药液的表面张力值 ,用表面张力法测定了 30种杀虫剂药液中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 ,并测定了表面活性剂 885的临界胶束浓度及相同浓度不同气 液界面条件下表面张力的... 采用国家标准GB 5 5 4 9 90的方法测定了 30种市售杀虫剂推荐剂量药液的表面张力值 ,用表面张力法测定了 30种杀虫剂药液中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 ,并测定了表面活性剂 885的临界胶束浓度及相同浓度不同气 液界面条件下表面张力的变化。结果表明 ,大多数杀虫剂常规使用剂量的药液中 ,表面活性剂的用量没有达到其本身的临界胶束浓度 (CMC) ,有些药剂的推荐浓度与表面活性剂达到临界胶束浓度时的药液浓度相差 10倍以上。当气 液界面扩大到一定程度时 ,将改变药液中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 ,增加溶液的表面张力。为了充分发挥药剂对害虫的防治效果 ,药液中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必须大于临界胶束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剂 药液 表面活性剂 临界胶束浓度 表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分子自由振动固有频率预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 被引量:1
10
作者 仇明华 曹晨忠 +1 位作者 赵立刚 罗娟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6-280,共5页
根据机械振动理论的简谐振动模型 ,将分子作为多自由度振动的弹簧 质量系统处理 ,计算了 4 0个不同类型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子的振动固有频率。用其中的基频 (ωo)和总频 (∑ωi)作为分子结构信息参数 ,建立了 4种类型的表面活性剂的... 根据机械振动理论的简谐振动模型 ,将分子作为多自由度振动的弹簧 质量系统处理 ,计算了 4 0个不同类型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子的振动固有频率。用其中的基频 (ωo)和总频 (∑ωi)作为分子结构信息参数 ,建立了 4种类型的表面活性剂的定量临界胶束浓度 结构相关性 (QSCMCR)预测模型 :logCMC =A0 +A1ωo+A2 ∑ωi,其相关系数r均大于 0 99。由该模型得到的回归方程用于上述 4 0种表面活性剂分子临界胶束浓度 (CMC)的计算 ,平均绝对误差仅为 0 0 5 88,平均相对误差仅为 0 0 3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临界胶束浓度(cmc) 固有频率 QSP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乙基氢氧化铵水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娴玲 王爱菊 +1 位作者 张新胜 徐苹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4-377,共4页
使用电导率法测定了四乙基氢氧化铵水溶液的第2和第2临界胶束浓度(CMC),其值分别为0.52和38.0 mmol/L。同时在无探针分子条件下用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四乙基氢氧化铵水溶液体系胶束在铂电极(Pt)上的电化学行为,得到1个受扩散控制的氧化... 使用电导率法测定了四乙基氢氧化铵水溶液的第2和第2临界胶束浓度(CMC),其值分别为0.52和38.0 mmol/L。同时在无探针分子条件下用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四乙基氢氧化铵水溶液体系胶束在铂电极(Pt)上的电化学行为,得到1个受扩散控制的氧化峰,并用电位阶跃计时库仑法(CC)测定了胶束的扩散系数,得到了四乙基氢氧化铵的第1和第2临界胶束浓度分别为0.52和41.0 mmol/L。通过以上2种方法的测定,可以确定四乙基氢氧化铵的第1和第2临界胶束浓度分别为0.52和39.5 mmol/L。电导率法和计时库仑法各具特点,均不失为测定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的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乙基氢氧化铵 临界胶束浓度 电导法 计时库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法测定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临界胶束浓度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春燕 罗建新 +1 位作者 潘春跃 喻桂朋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9-102,共4页
文章分别采用紫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测定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在水溶液中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并与表面张力法、电导率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研究表明,芘荧光探针光谱法测定CMC时样品用量少,检测灵敏度高,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测定S... 文章分别采用紫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测定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在水溶液中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并与表面张力法、电导率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研究表明,芘荧光探针光谱法测定CMC时样品用量少,检测灵敏度高,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测定SDBS的CMC为1.47 mmol/L,与紫外光谱法(1.90 mmol/L)以及传统的表面张力法(2.2 mmol/L)、电导率法(2.3 mmol/L)的测定结果相近。表明芘荧光探针光谱法是测定表面活性剂CMC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探针 表面活性剂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临界胶束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荧光光谱法测定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临界胶束浓度 被引量:19
13
作者 张建 邱宇 于道永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80-1483,共4页
采用表面张力、电导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恒波长同步荧光光谱法分析了典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在水溶液中的临界胶束浓度(CMC)。结果表明,同步荧光光谱法测定CMC时的样品用量少,检测灵敏度高,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测定的十... 采用表面张力、电导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恒波长同步荧光光谱法分析了典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在水溶液中的临界胶束浓度(CMC)。结果表明,同步荧光光谱法测定CMC时的样品用量少,检测灵敏度高,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测定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第一临界胶束浓度和第二临界胶束浓度分别为1.48和6.90 mmol/L,与传统的表面张力法和电导率法的测定结果一致。验证了同步荧光光谱法测定表面活性剂CMC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同步荧光光谱 临界胶束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导法与最大压差法测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实验比较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志庆 王芳 任超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4-45,62,共3页
采用电导法和最大压差法分别测定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5种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实验结果表明,电导法测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较... 采用电导法和最大压差法分别测定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5种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实验结果表明,电导法测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较最大压差法更为准确,更适合作为本科实验为学生开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临界胶束浓度 电导法 最大压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由超滤膜测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的新方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方云 夏咏梅 +2 位作者 吴云兰 倪邦庆 朱卫兵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1501-1503,共3页
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cmc)是表征表面活性剂胶体电解质性质的重要理化指标.常用的cmc测定方法有光散射法、染料法、增溶法、电导法和表面张力法等[1].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是依据表面活性剂在cmc附近某些理化性质的突... 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cmc)是表征表面活性剂胶体电解质性质的重要理化指标.常用的cmc测定方法有光散射法、染料法、增溶法、电导法和表面张力法等[1].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是依据表面活性剂在cmc附近某些理化性质的突变特性,从发生突变的函数不连续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临界胶束浓度 中空纤维 超滤膜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态荧光法研究Tween 80/Solutol HS15体系的临界胶束浓度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红 王芬 +4 位作者 刘丽 杨敏 谢增琨 王飞龙 潘红春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70-176,共7页
目的:以芘为荧光探针研究Tween 80/Solutol HS15混合胶束体系的临界胶束浓度以及影响临界胶束浓度的因素.方法:通过对Tween 80/Solutol HS15体系稳态荧光光谱研究,绘制出I1/I3-C曲线,得出CMC值;通过不同质量比Tween 80/Solutol HS15体系... 目的:以芘为荧光探针研究Tween 80/Solutol HS15混合胶束体系的临界胶束浓度以及影响临界胶束浓度的因素.方法:通过对Tween 80/Solutol HS15体系稳态荧光光谱研究,绘制出I1/I3-C曲线,得出CMC值;通过不同质量比Tween 80/Solutol HS15体系的CMC值研究,以及NaCl、乙醇、温度等因素对该体系CMC值的影响研究,优化Tween 80/Solutol HS15体系的质量比并考察其影响因素.结果:Solutol HS 15的CMC值较Tween 80的低;Tween 80与Solutol HS15质量比为1∶2时,CMC值最小,为3.1311×10-6g/mL;Solutol HS15疏水内核的极性最低,Tween 80最高,Tween 80/Solutol HS15质量比为1∶2时的疏水内核的极性介于两者之间;NaCl、乙醇浓度的增大及温度的升高均会导致CMC值增大,但胶束形成前NaCl浓度增加和温度升高会降低芘增溶位点极性.结论:Tween 80/Solutol HS15体系质量比为1∶2时具有协同增溶作用,NaCl、乙醇及温度对该体系CMC值均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胶束 临界胶束浓度 Solutol HS15 吐温80 荧光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NaCl及乙醇对Tw80水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麻建国 陈玉霞 许时婴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24-426,共3页
临界胶束浓度 (CriticalMicelleConcentration ,简称CMC )是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胶束形成的标志之一 .作者采用表面张力法中的环法确定了Tw80溶液的CMC值 ,并探讨了温度。
关键词 Tw80 临界胶束浓度 温度 表面活性剂 表面张力法 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收光谱线型分析用于十六烷基溴化铵临界胶束浓度的测量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建华 杨瑜蓉 张水凤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6-309,共4页
以曙红(Eosin Y简称EY)染料为探针,测量一系列不同浓度的CTAB-EY水溶液体系可见吸收光谱,其光谱特征为EY最大吸收峰529-532nm和肩峰506-508nm叠合在一起,用Origin软件频谱分析软件包中的高斯多峰拟合工具实现了体系可见吸收光谱叠合... 以曙红(Eosin Y简称EY)染料为探针,测量一系列不同浓度的CTAB-EY水溶液体系可见吸收光谱,其光谱特征为EY最大吸收峰529-532nm和肩峰506-508nm叠合在一起,用Origin软件频谱分析软件包中的高斯多峰拟合工具实现了体系可见吸收光谱叠合峰的分峰拟合计算,给出了吸收峰线型参数峰面积(积分吸光度)、频移及半高宽;最大吸收峰与肩峰面积比(相对积分吸光度A2/A1)、频移(△λ1,△λ2)及半高宽(w1,w2)对CTAB浓度图形在cmc处发生突变。观察到可见吸收光谱半高宽对表面活性剂浓度的敏感性,并成功应用于cmc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六烷基溴化铵 临界胶束浓度 分光光度法 高斯多峰拟合 半高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纤折射率传感原理的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测定方法 被引量:9
19
作者 黄振健 谭春华 黄旭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71-1276,共6页
提出并研究了一种新颖的基于光纤折射率传感原理的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cmc)测定方法.应用此方法测定有代表性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在25℃下的cmc分别为8.05×10-... 提出并研究了一种新颖的基于光纤折射率传感原理的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cmc)测定方法.应用此方法测定有代表性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在25℃下的cmc分别为8.05×10-3和9.11×10-4mol·L-1,与文献值比较,结果相当吻合.从而证实了本方法的准确性.进一步研究了各种条件对测量表面活性剂cmc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和无机盐NaCl的加入对本方法测量的准确性影响小,证明了本方法对测试环境的要求不苛刻,适用性好.最后对本方法进行了重复性和稳定性测试,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17%,与预期符合,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临界胶束浓度 光纤传感 折射率 十二烷基硫酸钠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拓扑指数预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 被引量:5
20
作者 丁伟 刘先军 +1 位作者 李国忠 于涛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5-57,共3页
用拓扑方法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cm 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根据分子结构的特点,用距离矩阵表征分子中原子的连接性,据此建立了结构基础明确的模型. 应用该模型预测了不同结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 cm,结果表明,预测值满足精度... 用拓扑方法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cm 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根据分子结构的特点,用距离矩阵表征分子中原子的连接性,据此建立了结构基础明确的模型. 应用该模型预测了不同结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 cm,结果表明,预测值满足精度要求,相关因数为0.998 1. 应用该模型,不仅能够合理表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结构-性能关系,而且有助于揭示物质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指数 定量结构-性能相关 临界胶束浓度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结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