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光盘级聚碳酸酯(PC)的回收利用技术
被引量:7
- 1
-
-
作者
郭宝华
徐晓琳
徐永祥
徐军
-
机构
清华大学化工系
-
出处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9,共9页
-
文摘
实验采用PE-g-MAH、MBS增韧PC,结果表明,PE-g-MAH/PC共混物冲击强度为纯PC的5倍,但仍为脆性断裂。MBS质量含量达10%时,PC合金开始表现为韧性断裂;MBS质量含量达15%时,MBS/PC共混物冲击韧性可为PC的30倍,达到399 J/m。对共混物损伤机制的研究表明,MBS增韧PC共混物的增韧机理为橡胶粒子的空洞化引发基体的剪切屈服。增韧体系符合Wu提出的临界粒间距模型。采用酯交换-缩聚法对PC进行扩链,研究表明,在300℃、1.5mmHg真空度下充分反应后,PC的分子量由29324提高到53035,且分子量分布略变窄。经超临界处理,PC的水解产物为双酚A。
-
关键词
聚碳酸酯
MBS
增韧
扩链
临界粒间距
-
Keywords
polycarbonate
MBS
toughen
chain extension
interparticle distance
-
分类号
TQ323.41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
-
题名核-壳共聚物对光盘级聚碳酸酯的增韧研究
- 2
-
-
作者
徐晓琳
郭宝华
徐军
-
机构
清华大学化工系高分子研究所
-
出处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35-38,共4页
-
文摘
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甲酯 -丁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 (MBS)对光盘级聚碳酸酯的增韧作用。结果表明 ,MBS对PC增韧效果显著。且MBS分散性越好 ,达到脆 -韧转变时所需的MBS含量越少。求得达到脆 -韧转变时的临界粒间距为 5 0nm。对共混物损伤机制的研究表明 。
-
关键词
核-壳共聚物
光盘级
聚碳酸酯
增韧
研究
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临界粒间距
-
Keywords
polycarbonate
methyl methacrylate butadiene styrene copolymer
toughening
critical interparticle distance
-
分类号
TQ323.4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