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的临界指标及影响因素
1
作者 刘洪波 李倩倩 +4 位作者 石鹏 王铎皓 王曦 孙黎 刘庸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4-101,106,共9页
对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multiplerenewableenergy stations short circuit ratio,MRSCR)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实时临界短路比(critical short circuit ratio,CSCR)指标的求取方法,实现静态电压稳定性判别标准与临界短路比算法的统一。首先,... 对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multiplerenewableenergy stations short circuit ratio,MRSCR)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实时临界短路比(critical short circuit ratio,CSCR)指标的求取方法,实现静态电压稳定性判别标准与临界短路比算法的统一。首先,基于MRSCR的定义分析其优缺点及适用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所提出的计及新能源出力特性的扩展雅可比矩阵,得到了新能源多场站临界短路比的求取方法;其次,理论分析了MRSCR在不同因素影响下的变化规律;最后,依托电力系统全数字仿真装置(advanced digital power system simulator,ADPSS)对新能源多场站临界短路比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以及MRSCR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临界短路比能够准确判定系统的临界稳定状态,评估失稳风险,且减小动态感应电动机比重、增加并联电容器容量、新能源并网点位置靠近系统侧均对MRSCR的提升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短路比 电压支撑强度 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 扩展雅可比矩阵 负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子系统的广义短路比导出原理及计算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辛焕海 刘晨曦 +2 位作者 黄林彬 高晖胜 鞠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47-2460,I0001,共15页
随着跟网型新能源/电力电子装备的大规模接入,系统电压支撑强度降低,新型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风险增加。在同构新能源/电力电子装备接入场景下,利用电网广义短路比和装备/场站临界短路比可以形成与稳定性强相关的系统电压支撑强度量化方... 随着跟网型新能源/电力电子装备的大规模接入,系统电压支撑强度降低,新型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风险增加。在同构新能源/电力电子装备接入场景下,利用电网广义短路比和装备/场站临界短路比可以形成与稳定性强相关的系统电压支撑强度量化方法;在弱异构场景下,基于装备和电网动态的特殊性质,利用广义短路比和装备/场站临界短路比的一阶近似可以实现强度量化,但针对不同场景的导出原理及计算方法难以统一。为此,该文聚焦小扰动维度下电压支撑强度量化问题,首先,利用多馈入系统可近似解耦为多个低维子系统的规律,提出特征子系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诠释其物理意义;其次,基于特征子系统,提出广义短路比及装备/场站临界短路比的导出原理及通用计算方法;此外,针对电力电子装备在非额定运行点、部分装备有功功率反向以及包含构网型装备的场景下,给出广义短路比的具体计算公式;最后,算例验证所提原理和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短路比 装备/场站临界短路比 特征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界超标样本扩充的数据驱动短路电流超标精准校验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黄梓欣 汪涛 +4 位作者 徐昂 吴宇奇 林湘宁 魏繁荣 李正天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64-2573,I0086,共11页
短路电流超标校验中,针对现有技术在临界超标场景下存在计算精度不足、易误判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临界超标样本扩充的数据驱动短路电流超标精准校验方法。首先,在短路电流领域首次采用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GAN... 短路电流超标校验中,针对现有技术在临界超标场景下存在计算精度不足、易误判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临界超标样本扩充的数据驱动短路电流超标精准校验方法。首先,在短路电流领域首次采用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GAN)产生与蒙特卡洛模拟具有相同效力的大量样本,再筛选其中的临界超标样本;其次,设计了一种临界超标占比高、非临界超标占比低的新型样本构成方式,据此融合GAN生成临界超标样本与蒙特卡洛仿真样本以形成数据驱动样本集;继而,采用数据驱动的代表性回归算法LightGBM开展短路电流超标校验;最后,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提高短路电流超标的校验准确度,相比其他物理计算方法和数据驱动方法具有更高效率和计算精度,以及更快的计算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路电流超标校验 临界超标样本扩充 生成对抗网络 数据驱动 LightGB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界短路比的VSC-HVDC接入弱交流系统的运行特性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银顺 李潇潇 张鑫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06-1113,共8页
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技术(VSC-HVDC)具备不依靠受端系统提供换相电流的特点,具有向弱交流系统供电的能力,但接入弱交流系统后的运行特性还有待研究。建立了弱交流系统和VSC-HVDC的数学模型,从最大输送功率的角度分析了制约VS... 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技术(VSC-HVDC)具备不依靠受端系统提供换相电流的特点,具有向弱交流系统供电的能力,但接入弱交流系统后的运行特性还有待研究。建立了弱交流系统和VSC-HVDC的数学模型,从最大输送功率的角度分析了制约VSC-HVDC接入弱交流系统的因素,并通过交流侧潮流方程和受端系统的安全稳定条件,得出VSC-HVDC在弱交流系统中接入的理论临界短路比。在BPA软件中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当VSC-HVDC接入弱交流系统的短路比<1.4时,应采取文中提出的措施以保证系统稳定运行。仿真结果和理论分析相一致,为VSC-HVDC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C-HVDC 弱交流系统 最大输送功率 临界短路比 运行特性 暂态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三相短路故障临界切除时间求解方法的在线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闫常友 周孝信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56-63,共8页
介绍了直接法的相关知识、单机无穷大系统模型和多机系统模型,详细讨论了PEBS方法的局限性。对单机无穷大母线系统进行了公式推导和仿真验证,从理论上探讨了多机系统的三相短路故障临界切除时间求解方法。重新定义了势能函数,对势能最... 介绍了直接法的相关知识、单机无穷大系统模型和多机系统模型,详细讨论了PEBS方法的局限性。对单机无穷大母线系统进行了公式推导和仿真验证,从理论上探讨了多机系统的三相短路故障临界切除时间求解方法。重新定义了势能函数,对势能最大值的求解提出一些新建议,研究了系统的总动能和总势能,提出求解三相短路故障临界切除时间的新思路,完善了一些可能引起计算误差的技术细节。通过有代表性的真实故障算例验证了所提思路和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短路 临界切除时间 支路势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临界短路比对电网运行参数灵敏度分析方法 被引量:8
6
作者 李胜男 高源 +2 位作者 何廷一 官畅 李崇涛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6-102,共7页
针对系统运行中临界短路比实际值伴随交流侧运行参数实时变化导致临界短路比经验值不够灵敏准确的问题,提出一种新能源临界短路比对电网运行参数灵敏度分析方法,以判断工程中常用临界短路比的准确性。首先,构建一种考虑静态负荷的交流... 针对系统运行中临界短路比实际值伴随交流侧运行参数实时变化导致临界短路比经验值不够灵敏准确的问题,提出一种新能源临界短路比对电网运行参数灵敏度分析方法,以判断工程中常用临界短路比的准确性。首先,构建一种考虑静态负荷的交流侧戴维南电路数学模型和新能源临界短路比计算方法;然后,推导出新能源并网系统临界短路比对交流系统参数灵敏度分析方法;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表明负荷等参数变化对新能源并网系统临界短路比的计算值存在较大影响。所提方法弥补了临界短路比经验取值在系统实际运行中易因工况变化导致的指标不再灵敏准确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路比 临界短路比 新能源并网 连续潮流 灵敏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并网系统短路比指标分析及临界短路比计算方法 被引量:49
7
作者 于琳 孙华东 +3 位作者 赵兵 徐式蕴 张健 李宗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19-928,共10页
短路比作为评估新能源并网系统电压支撑强度的重要指标,其准确性与实用性之间存在矛盾,且由于构建方法众多导致临界短路比计算不统一。该文对新能源并网系统的短路比指标进行分析,并提出临界短路比计算方法,实现对系统电压支撑强度的评... 短路比作为评估新能源并网系统电压支撑强度的重要指标,其准确性与实用性之间存在矛盾,且由于构建方法众多导致临界短路比计算不统一。该文对新能源并网系统的短路比指标进行分析,并提出临界短路比计算方法,实现对系统电压支撑强度的评估。首先,建立新能源并网系统的等效分析模型,依据叠加定理分析新能源接入对节点电压的影响,推导交流系统短路容量以及计及多馈入相互影响的新能源等效并网容量;进一步,提出两个等价短路比指标:依据短路比的容量比概念,提出基于容量计算的短路比指标SCR-S,以及通过分析短路比与节点电压之间的关系,提出基于电压计算的短路比指标SCR-U,通过解析推导SCR-U与SCR-S完全等价关系,SCR-U形式及解析表达更加简单。其次,基于最大传输功率提出临界短路比数值的理论算法,进一步求解临界短路比的极值,建议将临界短路比极值2作为划分新能源并网系统强弱的标准,当SCR-U小于2时,系统为弱系统。然后,结合SCR-U及临界短路比提出系统电压支撑强度评估方法,当SCR-U小于临界短路比时,系统处于P-V特性不稳定区域。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采用SCR-U及临界短路比极值对电压支撑强度进行评估的准确性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路比 临界短路比 新能源并网系统 电压支撑强度 最大传输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干扰稳定性和运行约束条件的MMC系统临界运行短路比评估方法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烨 郭春义 赵成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853-2863,共11页
小干扰稳定性和运行约束条件是决定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based HVDC,MMC-HVDC)系统运行极限的关键因素。该文以实际工程多采用的PQ控制模式(即定有功功率和定无功功率)下的MMC系统为研究对象... 小干扰稳定性和运行约束条件是决定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based HVDC,MMC-HVDC)系统运行极限的关键因素。该文以实际工程多采用的PQ控制模式(即定有功功率和定无功功率)下的MMC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在Matlab中建立反映换流器内部谐波特性的MMC系统小干扰模型,并基于PSCAD/EMTDC进行电磁暂态仿真验证。然后,采用特征根分析和参与因子分析法,研究PQ控制下MMC系统分别工作于整流、逆变模式时,交流系统强度、阻抗角及不同功率运行点对MMC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影响。最后提出综合小干扰稳定性和交流母线电压约束条件的临界运行短路比(critical operating SCR,COSCR)指标,来定量描述MMC系统的临界运行稳定裕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PQ控制模式 小干扰稳定性 临界运行短路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600MW机组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引发振动的处理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翠华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1-102,共2页
关键词 600MW机组 转子匝间短路 发电机 临界 振动 引发 凝汽式汽轮机 三缸四排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网型电源接入下新能源场站的稳定运行能力评估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子涵 黄萌 +3 位作者 付熙坤 贾一超 王碧阳 查晓明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46,共9页
目前,新能源场站的短路比未考虑构网型电源的电压支撑作用,临界短路比也忽略了功角稳定约束,这导致无法应用它们准确评估弱电网下新能源场站的稳定运行能力。面对上述问题,首先,在电压稳定和功角稳定约束下计算跟网型场站的短路比和临... 目前,新能源场站的短路比未考虑构网型电源的电压支撑作用,临界短路比也忽略了功角稳定约束,这导致无法应用它们准确评估弱电网下新能源场站的稳定运行能力。面对上述问题,首先,在电压稳定和功角稳定约束下计算跟网型场站的短路比和临界短路比指标,通过比较两个指标的大小关系评估跟网型场站的稳定运行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临界短路比的变化来量化构网型电源接入后跟网型场站的稳定运行能力变化,从而验证构网型电源提升稳定运行能力的作用。最后,通过单跟网型、跟网型和构网型电源接入并网系统的仿真算例,验证所提稳定运行能力评估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网型场站 构网型电源 临界短路比 电压稳定 功角稳定 运行能力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馈入交直流系统短路比的定义和应用 被引量:229
11
作者 林伟芳 汤涌 卜广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1期1-8,共8页
随着我国电网的发展,南方电网和华东电网出现了多馈入交直流系统。由于传统短路比不能考虑直流间的相互作用而亟待提出适用于多馈入交直流系统的短路比定义。通过理论分析推导多馈入短路比,证明传统短路比是多馈入短路比的特例。通过提... 随着我国电网的发展,南方电网和华东电网出现了多馈入交直流系统。由于传统短路比不能考虑直流间的相互作用而亟待提出适用于多馈入交直流系统的短路比定义。通过理论分析推导多馈入短路比,证明传统短路比是多馈入短路比的特例。通过提出的多馈入交直流系统的解耦模型推导多馈入临界短路比的函数表达式,证明多馈入临界短路比与电压灵敏因子的等价关系,提出判断多馈入交直流系统强弱的指标。最后,通过理论分析和算例仿真说明利用多馈入短路比指标判断电压稳定、动态过电压、谐波谐振的有效性,证明所提出指标的合理性及在电网规划和运行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馈入高压直流 短路比 多馈入短路比 多馈入临界短路比 弱交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LCC-HVDC交直流系统静态电压稳定的综合短路比强度指标 被引量:18
12
作者 肖浩 李银红 +1 位作者 段献忠 Aniruddha M.Gole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4008-4017,共10页
针对过往电网换相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LCCHVDC)交直流系统的强度指标缺乏严密理论基础的问题,该文研究计及LCC-HVDC交直流系统静态电压稳定的强度指标定义方法。首先,定... 针对过往电网换相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LCCHVDC)交直流系统的强度指标缺乏严密理论基础的问题,该文研究计及LCC-HVDC交直流系统静态电压稳定的强度指标定义方法。首先,定量分析单馈入LCC-HVDC系统不同控制方式对交直流系统静态电压稳定的影响。其次,提出一种能够衡量交直流系统电压稳定裕度的综合短路比(integrated short circuit ratio,ISCR)强度指标。该指标考虑了交直流系统的实际潮流信息,能够同时应用于交直流系统的规划、设计和运行阶段;兼顾了LCC-HVDC系统的直流功率–电压动态特性,能够研究控制方式差异性对其影响;同时,基于静态电压稳定极限定义的临界综合短路比(critical integrated short circuit ratio,CISCR)指标取值恒为1,因而能够刻画互联交流电网对直流系统的临界电压支撑强度。最后,考虑额定运行工况和负荷动态变化过程的算例分析结果,及不同强度指标的对比分析,均表明了采用ISCR和CISCR指标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换相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 静态电压稳定 交流系统强度 综合短路比 临界综合短路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变压器绕组短路电动力计算 被引量:28
13
作者 徐永明 郭蓉 张洪达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6-42,共7页
针对短路时电力变压器绕组易发生形变,绝缘受损问题,通过三维磁场对其绕组电感矩阵进行计算以获取短路电流,之后采用绕组电路与变压器三维磁场进行耦合分析,运用分层切片剖分,计算出变压器绕组短路时轴向和辐向的电动力,校核了该电动力... 针对短路时电力变压器绕组易发生形变,绝缘受损问题,通过三维磁场对其绕组电感矩阵进行计算以获取短路电流,之后采用绕组电路与变压器三维磁场进行耦合分析,运用分层切片剖分,计算出变压器绕组短路时轴向和辐向的电动力,校核了该电动力对绕组的破坏强度影响。并以一台180 000 kVA的三相五柱式电力变压器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低压绕组在辐向受到较大向内的压缩力(辐向电动力),若该力超出临界值时将使绕组绝缘受到损坏,影响变压器使用寿命。同时绕组所受轴向电动力将引起绕组松动,严重时导致绕组坍塌,此电动力呈对称分布。该方法有助于更准确计算变压器绕组内部磁场分布及所受电动力影响,为研究类似问题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五柱式电力变压器 耦合场 磁场分布 短路 临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弱交流系统相连接的HVDC系统临界换相电压降及逆变站的运行范围 被引量:13
14
作者 袁旭峰 文劲宇 程时杰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24-30,共7页
分析了与弱交流系统相连的直流输电系统的运行特性及电压稳定性,采用临界换相电压降指标和逆变器的运行范围变化研究逆变器换相失败的机理,并比较了各种无功补偿方式对HVDC输电系统的影响,得出在与弱交流系统相连接的直流输电系统中使... 分析了与弱交流系统相连的直流输电系统的运行特性及电压稳定性,采用临界换相电压降指标和逆变器的运行范围变化研究逆变器换相失败的机理,并比较了各种无功补偿方式对HVDC输电系统的影响,得出在与弱交流系统相连接的直流输电系统中使用静止同步补偿器可提高系统的临界换相电压降,有效减小故障过程中换相失败发生的概率,扩大逆变器的运行范围,提高弱交流系统电压稳定性的结论,并通过对国际大电网会议(CIGRE)标准高压直流输电测试系统的仿真验证了该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交流系统 换相失败 短路比 静止同步补偿器 临界换相电压降 高压直流输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逆阻型IGCT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电压稳定性评估
15
作者 张楠 张哲任 徐政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29-1338,共10页
传统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易发生换相失败,且在弱交流系统中难以维持稳定运行。随着逆阻型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reverse blocking integrated gate-commutated thyristor,RB-IGCT)技术的发展,RB-IGCT型换流器为解决换相失败问题提供了一种有... 传统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易发生换相失败,且在弱交流系统中难以维持稳定运行。随着逆阻型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reverse blocking integrated gate-commutated thyristor,RB-IGCT)技术的发展,RB-IGCT型换流器为解决换相失败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案。然而,现有研究尚未充分评估基于RB-IGCT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电压稳定性。因此,该文首先基于准稳态模型,分析了RB-IGCT型换流器的功率稳定性和其受端交流系统的电压支撑能力。然后通过计算临界短路比,论证了RB-IGCT换流器在低短路比条件下的稳定运行能力。其次,对比研究了受端交流故障下电网换相换流器(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LCC)逆变站和RB-IGCT逆变站的暂态故障恢复特性。最后,通过PSCAD仿真验证可知,基于RB-IGCT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在弱交流系统下的小干扰电压稳定性和暂态电压稳定性均优于传统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进一步证明了RB-IGCT换流器在未来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VDC 临界短路比 暂态电压稳定 换相失败 逆阻型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电压支撑强度实时量测方法研究
16
作者 于琳 孙华东 +4 位作者 徐式蕴 彭龙 赵兵 王虹富 周孝信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41-1751,I0010,共12页
针对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基于模型参数的电压支撑强度量化方法已具有较为深入的方法和结论,但是尚缺乏基于本地响应信息的电压支撑强度实时量化方法,电压支撑强度就地监测水平亟待提高。该文提出电压支撑强度实时量化方法,实现短路比... 针对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基于模型参数的电压支撑强度量化方法已具有较为深入的方法和结论,但是尚缺乏基于本地响应信息的电压支撑强度实时量化方法,电压支撑强度就地监测水平亟待提高。该文提出电压支撑强度实时量化方法,实现短路比实时计算,及时给出安全预警信号,为提高新能源系统安全运行水平提供技术支撑。首先,构建实时短路比(real-time short circuit ratio,RSCR)及临界实时短路比(critical real-time short circuit ratio,CRSCR)指标,实现基于本地响应信息的短路比指标实时计算,提供电压支撑强度实时量测的指标基础;其次,提出有功功率裕度、稳态低电压两类安全约束下的RSCR裕度分析方法,通过建立RSCR与功率、电压之间的函数关系分析不同安全约束下RSCR裕度的适应性,为设置安全预警阈值提供参考;然后,构建实时量测系统架构,提出涵盖系统戴维南等值参数实时辨识、短路比指标实时计算、实时安全预警等功能的算法流程,建立电压支撑强度全流程实时量测方法;最后,通过算例验证RSCR、CRSCR的准确性以及实时量测方法的有效性。实现基于实时量测信息的电压支撑强度就地监测,可以为运维人员及时掌握新能源运行状态提供一定指导,支撑更高比例新能源并网消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短路比 临界实时短路比 电压支撑强度 实时量测 参数实时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BT瞬态短路失效分析及其有限元热电耦合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窦智峰 晋玉祥 郭新飞 《轻工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101-108,共8页
针对传统热网络模型不适用于IGBT短路情况下结温测量的问题,通过现场瞬态短路破坏性试验,在分析现场瞬态短路情况下IGBT失效机理的基础上,界定了IGBT短路失效时的临界能量值,发现了临界能量值在不同初始温度和不同母线电压情况下的演化... 针对传统热网络模型不适用于IGBT短路情况下结温测量的问题,通过现场瞬态短路破坏性试验,在分析现场瞬态短路情况下IGBT失效机理的基础上,界定了IGBT短路失效时的临界能量值,发现了临界能量值在不同初始温度和不同母线电压情况下的演化规律,并建立了有限元热电耦合模型.结果表明,随着直流母线电压、初始温度和电流密度的增加,IGBT的短路维持时间和临界能量值会大幅度减小,而IGBT发生失效的临界温度点与初始温度的大小无关;在短路过程中IGBT失效前热量的传递仅达到焊料层,且短路瞬间其结温最高点分布在耗尽层的边界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栅型晶闸管 瞬态短路 结温测量 临界能量值 有限元热电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短路比的多馈入系统强度量化原理与方法:回顾、探讨与展望 被引量:18
18
作者 周瑀涵 辛焕海 鞠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794-3810,共17页
随着直流和新能源等电力电子设备的大量接入,电力电子多馈入系统(简称多馈入系统)成为现代电力系统的一种典型形态。多馈入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能力与其受扰后的电压响应性能密切相关,工业界常用系统电压支撑强度(简称系统强度)的概念描... 随着直流和新能源等电力电子设备的大量接入,电力电子多馈入系统(简称多馈入系统)成为现代电力系统的一种典型形态。多馈入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能力与其受扰后的电压响应性能密切相关,工业界常用系统电压支撑强度(简称系统强度)的概念描述由电网和设备动态构成的闭环系统的电压响应性能,用电网强度概念描述不考虑这些设备动态的等效交流电网的特性。现有研究一般认为电网强度与系统强度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并认为短路比能够描述电网强度,却并未揭示电网强度、短路比和系统强度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此,该文聚焦小扰动下的系统强度问题,从抗扰性、同步稳定性以及静态电压稳定性3个角度描述系统强度特性,回顾将多馈入系统动态解耦为多个单馈入系统动态的系统强度量化原理,阐明广义短路比指标与系统强度之间的解析关系,并揭示系统强度–电网强度–设备临界短路比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表明,广义短路比反映了电网的多端口电压与电流的最大灵敏度,与短路电流无必然联系;电网广义短路比与设备临界短路比的相对值可一定程度反映多馈入系统的安全稳定裕度。进一步,给出用于量化系统强度的广义短路比集中判据和单母线视角下的分散判据,并阐明传统CIGRE多馈入短路比与广义短路比的联系和区别。最后,利用算例验证量化原理与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性能 电网强度 系统强度 广义短路比 设备临界短路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轮机发电机临界转速振动故障的诊断 被引量:3
19
作者 郭力 胡斌 +3 位作者 李柏岩 冯桂清 刘锡海 刘石 《广东电力》 2010年第4期81-85,共5页
结合燃气轮机发电机临界转速振动故障的分析排查和处理过程,介绍转子匝间短路的试验诊断,建立匝间短路与临界转速振动故障的关系,总结出匝间短路情况下燃气轮机发电机临界转速振动故障的特征。
关键词 燃气轮机发电机 临界转速 振动故障 转子线圈 匝间短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海风电场经VSC-HVDC联接弱受端系统的临界运行特性 被引量:3
20
作者 边晓燕 杜中浩 +1 位作者 魏本刚 李东东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4-40,共7页
基于电压源变流器型的高压直流输电(VSCHVDC)是远海风电场的常用并网方式,同时可用于联接弱受端系统,但接入后的运行特性还有待研究。该文建立了远海风电场经VSC-HVDC联接弱受端系统模型,基于安全稳定运行约束条件,以短路比(SCR)作为受... 基于电压源变流器型的高压直流输电(VSCHVDC)是远海风电场的常用并网方式,同时可用于联接弱受端系统,但接入后的运行特性还有待研究。该文建立了远海风电场经VSC-HVDC联接弱受端系统模型,基于安全稳定运行约束条件,以短路比(SCR)作为受端系统强弱的判定指标,充分考虑了双馈风机(DFIG)无功控制方式和受端系统阻抗角的影响,得出不同风电场出力对应的临界短路比(CSCR)。在DIgSILENT/PowerFactory软件中进行风速波动小干扰和暂态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以双馈风机作为发电机模型联接的弱受端系统短路比大于1.6为宜,并给出降低临界短路比的补偿措施,对实际工程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海风电场 弱受端系统 电压源变流器型高压直流输电 双馈风机 临界短路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