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合物接触角、临界相对湿度与表观溶出速度间相互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朱峻良 杨玲 吴敏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2-96,共15页
目的:探索化合物接触角、临界相对湿度(CRH)、表观溶出速度等两两之间关系及相互影响作用。方法:以系列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为模型药物,采用实验研究结合文献查阅获取药物的接触角和CRH,通过滴定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获取化合物4个表... 目的:探索化合物接触角、临界相对湿度(CRH)、表观溶出速度等两两之间关系及相互影响作用。方法:以系列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为模型药物,采用实验研究结合文献查阅获取药物的接触角和CRH,通过滴定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获取化合物4个表观溶出速度参数包括T_(50),T_(d),V_(1)(mg·min^(-1))与V_(2)(mmol·min^(-1)),最后运用SPSS分析软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部分有机物CRH-接触角、CRH-4个表观溶出速度参数之间均呈(线性)负相关,其接触角-4个表观溶出速度参数之间均呈正相关;部分无机物CRH-接触角、CRH-V_(1)、CRH-V_(2)、接触角-V_(1)与接触角-V_(2)之间均呈(线性)正相关,其CRH-T_(50)、CRH-T_(d)、接触角-T_(50)与接触角-T_(d)之间则均呈线性负相关。结论:临界相对湿度越大的有机物,可润湿性越好,溶出越慢;临界相对湿度越大的无机物,可润湿性越差,溶出越快。拟合获得的回归方程可用于化合物接触角、CRH与表观溶出速度三者之间的相互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相对湿度 接触角 表观溶出速度 相互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湿度对AlH_3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严蕊 胡岚 +3 位作者 张彦 刘红妮 王克勇 王婧娜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4-98,共5页
为评价环境湿度对AlH3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干燥器平衡法及动态吸湿性分析法研究了AlH3的吸湿水解过程,获得AlH3的等温吸湿曲线以及不同温度下的临界相对湿度(CRH)。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及有机元素分析仪对不同环境湿... 为评价环境湿度对AlH3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干燥器平衡法及动态吸湿性分析法研究了AlH3的吸湿水解过程,获得AlH3的等温吸湿曲线以及不同温度下的临界相对湿度(CRH)。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及有机元素分析仪对不同环境湿度下的AlH3及其水解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环境湿度小于临界相对湿度的条件下,AlH3的稳定性较好;当环境湿度大于临界相对湿度时,AlH3会发生明显的水解反应,并在晶体表面逐渐生成Al(OH)3,同时AlH3的临界相对湿度与环境温度呈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AlH3 环境湿度 动态吸湿性分析法 临界相对湿度 水解稳定性 AlH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尘土污染对电路板表面湿度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周怡琳 韦霞霞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163-168,共6页
以尘土颗粒中具有代表性的可溶性盐和不可溶颗粒覆盖标准梳状电路板进行温湿偏置实验,通过线间绝缘电阻监测,研究可溶性盐颗粒的成分及溶解度对电路板表面临界相对湿度的影响以及不可溶颗粒在毛细管作用下改变电路板表面水分脱附从而影... 以尘土颗粒中具有代表性的可溶性盐和不可溶颗粒覆盖标准梳状电路板进行温湿偏置实验,通过线间绝缘电阻监测,研究可溶性盐颗粒的成分及溶解度对电路板表面临界相对湿度的影响以及不可溶颗粒在毛细管作用下改变电路板表面水分脱附从而影响其表面湿度的机理,并进一步探讨了颗粒污染造成电路板表面电化学迁移的失效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土颗粒 电路板 盐的溶解性 临界相对湿度 温湿偏置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见度与颗粒物质量浓度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15
4
作者 程穆宁 崔云霞 +4 位作者 陆春松 沈众 何卿 程钟 顾钧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6-151,168,共7页
文章利用江苏省常州市和苏州市PM2.5质量浓度、PM10质量浓度、能见度和相对湿度的观测资料,研究了能见度与PM2.5质量浓度、PM10质量浓度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对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能见度随着PM2.5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减小,但减小的速度越来... 文章利用江苏省常州市和苏州市PM2.5质量浓度、PM10质量浓度、能见度和相对湿度的观测资料,研究了能见度与PM2.5质量浓度、PM10质量浓度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对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能见度随着PM2.5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减小,但减小的速度越来越慢,为了定量描述这种现象,文章定义了一个新的敏感性参数。能见度的减小速度存在一个临界点,该临界点把能见度与PM2.5质量浓度之间的关系分为2部分。这2部分的敏感性参数在常州相差27倍,在苏州则相差16倍。由于颗粒物吸湿增长的作用,临界点所对应的能见度和PM2.5质量浓度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大而减小,临界点两侧敏感性参数的差异增大。因此,相对湿度大的地区(如沿海地区)能见度的治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也拥有更好的机遇。此外,与粗粒子相比,细粒子对能见度的影响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质量浓度 能见度 相对湿度 敏感性参数 临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比表面积山梨醇粉体的吸湿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霍树春 李锋 +1 位作者 李建科 赵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3-85,共3页
山梨醇有四种不同的晶型,在不同的结晶工艺条件下,得到的山梨醇往往是多种晶型的混合体,由于不同晶型的山梨醇性质不同,其混合物的吸湿性不同,而比表面积的大小可间接反应出山梨醇混合体中γ晶型的含量,故在25℃,相对湿度为75%条件下测... 山梨醇有四种不同的晶型,在不同的结晶工艺条件下,得到的山梨醇往往是多种晶型的混合体,由于不同晶型的山梨醇性质不同,其混合物的吸湿性不同,而比表面积的大小可间接反应出山梨醇混合体中γ晶型的含量,故在25℃,相对湿度为75%条件下测定不同比表面积山梨醇的吸湿速率与吸湿百分率,并根据25℃不同湿度条件下的吸湿平衡曲线测定其临界相对湿度。实验证明,当山梨醇粉体的比表面积在0.79m2/g时,其临界相对湿度在70.80%,在空气湿度不大于70%条件下,吸湿性很小,不易结块,适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梨醇 比表面积 吸湿性 临界相对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芪五味子胶囊成型工艺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朱书强 王亚丽 +1 位作者 杨继安 赵宇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43-445,共3页
关键词 胶囊 吸湿性 流动性 临界相对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中药固体制剂吸湿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郎轶咏 王强 +2 位作者 梅丽娜 李宗林 姜同英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0期1275-1276,共2页
目的探讨4种中药固体制剂的吸湿特性。方法将胶囊内容物置于恒温变湿环境中,不同时间称定质量,并计算吸湿增重,对吸湿数据进行数学处理。结果采用过饱和溶液法,测定胶囊内容物吸湿时间曲线、吸湿等温曲线,并求算出吸湿方程、吸湿初始速... 目的探讨4种中药固体制剂的吸湿特性。方法将胶囊内容物置于恒温变湿环境中,不同时间称定质量,并计算吸湿增重,对吸湿数据进行数学处理。结果采用过饱和溶液法,测定胶囊内容物吸湿时间曲线、吸湿等温曲线,并求算出吸湿方程、吸湿初始速度。结论吸湿特性参数可直接表征中药提取物的吸湿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固体制剂 相对湿度 临界 吸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器测能见度的霾天气判断标准的探讨 被引量:8
8
作者 石春娥 张浩 +4 位作者 马井会 吴必文 王兴 陈汝龙 杨元建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93-1702,共10页
利用2015年安徽6个地级市的器测能见度、相对湿度、降水等资料,结合环保部门公布的逐时细颗粒物(PM2.5)质量浓度资料,通过对PM2.5质量浓度与相对湿度关系的分析,初步给出了四个霾的诊断方案,然后利用上述方案进行回算,探讨了基于逐时器... 利用2015年安徽6个地级市的器测能见度、相对湿度、降水等资料,结合环保部门公布的逐时细颗粒物(PM2.5)质量浓度资料,通过对PM2.5质量浓度与相对湿度关系的分析,初步给出了四个霾的诊断方案,然后利用上述方案进行回算,探讨了基于逐时器测能见度资料确定霾天气的客观标准。结果表明,"排除降水,临界相对湿度(RHc)取90%,器测能见度不超过5 km"作为小时霾的判据,6 h连续为霾算作一个霾日,得到的霾日数较为合理且具有历史延续性。另外,根据该方案得到的各级霾天气也具有较好的空气质量指示意义,因此,该方案是可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霾标准 器测能见度 临界相对湿度 PM2.5质量浓度 安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补血胶囊成型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和健 唐海英 丁蔚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62-1064,共3页
关键词 当归补血胶囊 休止角 吸湿率 临界相对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风过程中粮堆内热湿传递及霉变预测CFD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桂香 王海涛 张虎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5-90,共6页
建立了通风过程中粮堆内热湿传递控制方程,给出了粮堆的最大可能霉菌生长指数模型。利用CFD软件分析了通风过程中实际粮堆的热湿性能,预测了通风过程中实际粮堆的霉变情况,利用实际高大平房仓的监测数据验证了CFD模拟结果的正确性。结... 建立了通风过程中粮堆内热湿传递控制方程,给出了粮堆的最大可能霉菌生长指数模型。利用CFD软件分析了通风过程中实际粮堆的热湿性能,预测了通风过程中实际粮堆的霉变情况,利用实际高大平房仓的监测数据验证了CFD模拟结果的正确性。结果显示,通风37 h,粮堆温度从16.69℃降为12.59℃,粮堆平均温度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误差小于3%;粮堆初始温度为30℃时,通风28 h,粮食颗粒间空气相对湿度下降到临界空气相对湿度以下,通风38 h,粮堆的最大可能霉菌生长指数从2下降为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大平房仓 霉菌污染 数值模拟 霉菌生长指数 临界相对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湿灵胶囊剂的成型工艺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富志军 周东新 孙岩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 :为了改善纯风湿灵胶囊剂提取物的引湿性、流动性等物理性质。方法 :以临界相对湿度、吸湿曲线、休止角等微粉学数据为考察筛选指标。结果 :加入总量 10 %的微晶纤维素与淀粉比例为 1∶1的混合辅助料较为适宜。生产车间及储存环境... 目的 :为了改善纯风湿灵胶囊剂提取物的引湿性、流动性等物理性质。方法 :以临界相对湿度、吸湿曲线、休止角等微粉学数据为考察筛选指标。结果 :加入总量 10 %的微晶纤维素与淀粉比例为 1∶1的混合辅助料较为适宜。生产车间及储存环境的相对湿度应小于 45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灵胶囊剂 成型工艺 微粉学 临界相对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糖益肾胶囊的成型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马丽萍 徐朝晖 +2 位作者 邱明丰 吴建兵 贾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512-1514,共3页
关键词 降糖益肾胶囊 成型工艺 休止角 临界相对湿度 崩解时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盐沉积下7B04铝合金表面微液滴形成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郭孟秋 蔡健平 +2 位作者 刘明 孙志华 张晓云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8-52,共5页
采用环境扫描电镜模拟潮湿环境,实时观察水汽在沉积NaCl,Na2SO4,NaNO3的7B04铝合金表面上的凝聚过程,研究不同温度下三种无机盐对铝合金表面微液滴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无机盐的铝合金表面比洁净表面更易形成微液滴,诱发大气腐蚀... 采用环境扫描电镜模拟潮湿环境,实时观察水汽在沉积NaCl,Na2SO4,NaNO3的7B04铝合金表面上的凝聚过程,研究不同温度下三种无机盐对铝合金表面微液滴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无机盐的铝合金表面比洁净表面更易形成微液滴,诱发大气腐蚀的发生;同种盐沉积时合金表面形成微液滴的临界水汽压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临界相对湿度降低;在研究的温度区间内(2~10℃),同温度下NaCl沉积时形成微液滴的临界相对湿度最小,最易为大气腐蚀发生创造条件,NaNO3次之,Na2SO4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扫描电镜 微液滴 临界相对湿度 大气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鳖虫冻干粉的吸湿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严云良 刘鑫 +2 位作者 蒋亚奇 张东亮 吴巧凤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37-1442,共6页
目的考察不同辅料对土鳖虫冻干粉的吸湿性影响,筛选防潮效果适宜的辅料。方法测定土鳖虫冻干粉添加不同辅料后的吸湿百分率,绘制吸湿曲线,采用Excel和Origin 7.5软件拟合曲线,建立数学模型,并进一步分析得出直观表征吸湿能力的特性参数... 目的考察不同辅料对土鳖虫冻干粉的吸湿性影响,筛选防潮效果适宜的辅料。方法测定土鳖虫冻干粉添加不同辅料后的吸湿百分率,绘制吸湿曲线,采用Excel和Origin 7.5软件拟合曲线,建立数学模型,并进一步分析得出直观表征吸湿能力的特性参数:吸湿加速度和平衡吸湿率。结果土鳖虫冻干粉添加20%的乳糖辅料较为适宜,其临界相对湿度为70%。结论采用Origin 7.5软件对吸湿曲线进行拟合,建立数学模型,可得到拟合度较高的回归曲线,分析得出的特性参数——吸湿加速度和平衡吸湿率,可作为土鳖虫冻干粉对不同辅料抗吸湿性规律的考察指标。本实验可为归纳总结土鳖虫冻干粉抗吸湿性的规律,寻找适宜的辅料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鳖虫冻干粉 吸湿性 拟合曲线 回归方程 临界相对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分散法降低中药制剂原料吸湿性机理初步探讨 被引量:7
15
作者 赵立杰 冯怡 +2 位作者 沈岚 徐德生 阮克锋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1年第6期1057-1060,共4页
以北豆根总生物碱为模型药物,采用数学模型模拟中药制剂原料的吸湿过程,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中药制剂原料经相分散法防潮前后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相分散法处理后的总生物碱粉末的吸湿动力学方程符合Ritger-Peppas方程。在防... 以北豆根总生物碱为模型药物,采用数学模型模拟中药制剂原料的吸湿过程,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中药制剂原料经相分散法防潮前后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相分散法处理后的总生物碱粉末的吸湿动力学方程符合Ritger-Peppas方程。在防潮辅料中,以细小的颗粒分散于辅料中形成了类似骨架型的结构,从而达到降低吸湿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分散法 吸湿机理 吸湿动力学 临界相对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石微裂缝扩展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6
作者 邵磊 余挺 迟世春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5-120,共6页
根据岩石亚临界裂缝扩展理论,筑坝堆石料中微裂缝的扩展导致了堆石颗粒的破碎。借鉴Oldecop和Alonso等提出的关于堆石料长期变形特性微观机理,分析了堆石裂缝的扩展规律,探讨裂缝面上的应力、颗粒及所含裂缝的几何特征、相对湿度等因素... 根据岩石亚临界裂缝扩展理论,筑坝堆石料中微裂缝的扩展导致了堆石颗粒的破碎。借鉴Oldecop和Alonso等提出的关于堆石料长期变形特性微观机理,分析了堆石裂缝的扩展规律,探讨裂缝面上的应力、颗粒及所含裂缝的几何特征、相对湿度等因素对应力强度因子、裂缝扩展规律的影响。研究表明:初始裂缝长度与颗粒半径之比α和裂缝面上应力σ*i是影响裂缝扩展的主要因素,初始裂缝越长、裂缝面上应力越大,裂缝扩展至颗粒破碎的时间越短;较大的相对湿度环境可加速裂缝扩展的进程,但影响有限;α和σ*i在一定变化范围内,从加载到裂缝扩展至颗粒破碎的时间可以从1 min到上百年,说明堆石的颗粒破碎是不断发生的动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石料 临界裂缝扩展模型 颗粒破碎 应力强度因子 相对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湿气候地区木结构墙体霉菌污染评估及控制措施 被引量:7
17
作者 郭兴国 陈友明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3-117,共5页
根据霉菌生长的临界条件,在对墙体进行详细热湿性能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木结构中最大可能霉菌生长指数模型。提出了基于预防霉菌生长的墙体最小热阻的确定方法。以长沙地区为例,分析了我国南方地区一种新型木结构墙体中胶木层的霉菌生... 根据霉菌生长的临界条件,在对墙体进行详细热湿性能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木结构中最大可能霉菌生长指数模型。提出了基于预防霉菌生长的墙体最小热阻的确定方法。以长沙地区为例,分析了我国南方地区一种新型木结构墙体中胶木层的霉菌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靠近室内侧的表面,由于湿度过高引起霉菌大量生长。该墙体要在热湿气候地区推广应用需合理的设计室内产湿率和除湿率之间的平衡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热 供燃气 通风及空调工程 霉菌污染 木结构 霉菌生长指数 热湿气候 临界相对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空气预处理分级溶液集热再生系统特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彭冬根 张小松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42-247,共6页
为了提高太阳能溶液集热再生器的效率,该文提出太阳能空气预处理分级溶液集热再生方法。通过定义蒸发率的品质系数和有效溶液比将一、二级太阳能集热再生模型和预除湿模型进行联接,建立系统数学模型。模拟结果表明,溶液预除湿的热交换... 为了提高太阳能溶液集热再生器的效率,该文提出太阳能空气预处理分级溶液集热再生方法。通过定义蒸发率的品质系数和有效溶液比将一、二级太阳能集热再生模型和预除湿模型进行联接,建立系统数学模型。模拟结果表明,溶液预除湿的热交换效率为0.69时,有效蓄能密度SCe达到最大;室外空气相对湿度和太阳辐射强度存在一个临界值,用于判断该溶液再生方法和直接溶液集热再生的优劣。研究结果显示室外相对湿度越大,太阳辐射强度越弱,分级集热再生的方法越能体现其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模型 分级集热再生 品质系数 临界 相对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鹿茸全成分口腔崩解片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魏宝霞 戴俊东 +2 位作者 侯成波 董月柳 董玲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643-2646,I0002,共5页
目的:研究鲜鹿茸全成分口腔崩解片的稳定性并测定其临界相对湿度。方法:考察该制剂在高温、高湿、光照和加速实验及长期实验条件下的外观性状、崩解时限、含水量和生物活性等变化,并采用减重法测定其临界相对湿度。结果:影响因素实验结... 目的:研究鲜鹿茸全成分口腔崩解片的稳定性并测定其临界相对湿度。方法:考察该制剂在高温、高湿、光照和加速实验及长期实验条件下的外观性状、崩解时限、含水量和生物活性等变化,并采用减重法测定其临界相对湿度。结果: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本制剂在光照条件下性质稳定;高湿显著影响本制剂的外观性状、含水量和崩解时限;高温显著降低其生物活性(P<0.01);加速长期实验条件下制剂的外观性状、含水量和崩解时限与0月相比均发生显著变化,超出了质量标准的要求;减重法测得其临界相对湿度为72.59%。结论:湿度和高温是影响鲜鹿茸全成分口腔崩解片稳定性的关键因素,该制剂应采用防潮包装材料,密封置于相对湿度低于72.59%的阴凉干燥环境下储存,以保证制剂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鹿茸 口腔崩解片 稳定性 临界相对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王浆口腔崩解片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三宝 郭孟萍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5-177,共3页
目的优选冷冻干燥法制备蜂王浆口腔崩解片的最佳工艺。方法以吸湿曲线、崩解时间和硬度为考察指标,优选制备工艺和聚乙二醇4000用量,并考察其高温高湿下的稳定性。结果优选工艺为蜂王浆90%、5%聚乙二醇4000溶液6.5%、5%阿斯巴甜溶液3.5%... 目的优选冷冻干燥法制备蜂王浆口腔崩解片的最佳工艺。方法以吸湿曲线、崩解时间和硬度为考察指标,优选制备工艺和聚乙二醇4000用量,并考察其高温高湿下的稳定性。结果优选工艺为蜂王浆90%、5%聚乙二醇4000溶液6.5%、5%阿斯巴甜溶液3.5%,预冻温度不高于-35℃。按优选处方和工艺制得的口腔崩解片,临界相对湿度由28%提高到52%,具有一定硬度,崩解时间在10 s内。结论 蜂王浆冻干口腔崩解片达到了设计要求,制备工艺合理可行,质量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王浆 冷冻干燥法 口腔崩解片 临界相对湿度 崩解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