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高塬沟壑区沟坡道路侵蚀临界水动力学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浩 王文龙 王贞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1-65,共5页
道路侵蚀是黄土高塬重要的侵蚀方式,通过野外放水冲刷试验研究了黄土高塬沟壑区沟坡道路侵蚀水力学及产沙特性。结果表明,平均输沙率随坡度和流量的增加而增大,输沙率与坡度之间呈对数关系。水流剪切力在3°~12°的坡度变化中... 道路侵蚀是黄土高塬重要的侵蚀方式,通过野外放水冲刷试验研究了黄土高塬沟壑区沟坡道路侵蚀水力学及产沙特性。结果表明,平均输沙率随坡度和流量的增加而增大,输沙率与坡度之间呈对数关系。水流剪切力在3°~12°的坡度变化中呈增大趋势,在9°~12°其增大趋势变缓。进一步的分析结果表明,道路侵蚀的发生具有一定临界条件。土壤剥蚀率与径流剪切力、水流功率和单宽能耗之间均呈线性关系,其中临界剪切力为2.443N/(m2.min),临界水流功率为0.369N/(m.s),临界单宽能耗为1.993J/(min.cm);对比分析知,土壤剥蚀率与水流功率相关系数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侵蚀 剥蚀率 临界剪切力 临界水流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黄河下游河道输沙能力的途径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何国桢 杜殿勖 曲少军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5-28,共4页
阐述了水流功率原理与输沙机理并导出其公式,结合黄河多沙的特点,认为:①以临界水流功率对应的临界流量与来沙系数临界值来协调水沙关系,可提高黄河下游河道输沙能力并多输沙入海;②在现状河道边界条件下,选择利津断面流量为2 200... 阐述了水流功率原理与输沙机理并导出其公式,结合黄河多沙的特点,认为:①以临界水流功率对应的临界流量与来沙系数临界值来协调水沙关系,可提高黄河下游河道输沙能力并多输沙入海;②在现状河道边界条件下,选择利津断面流量为2 200~3 200 m3/s作为临界水流功率对应的临界流量较为合适,判断下游河道冲淤基本平衡的临界值则取场次洪水来沙系数为0.018 kg·s/m6;③为增大下游河道输沙的水流功率,水库排沙期应尽量使利津站与花园口站平均流量之比大于0.85,并相机利用东平湖向黄河补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比 临界来沙系数 临界水流功率 输沙能力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