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f53钢的接触疲劳寿命及接触面临界摩擦系数的研究
1
作者 向定汉 张良运 +3 位作者 余正模 李平 陆志荣 张盛霖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1993年第5期14-15,共2页
测定了Cf53钢高频感应淬火后的P-N和P-S-N曲线,得出了2200、2450、2600MPa时的疲劳寿命。失效分析表明,摩擦力与τ_(45)的合力是接触表面裂纹萌生的驱动力,导出其表面裂纹优先扩展的临界摩擦系数μ_(?)=0.68。
关键词 疲劳寿命 临界摩擦系数 Cf53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连续柔性成形的临界摩擦系数的研究
2
作者 王蜜 蔡中义 +1 位作者 李琳琳 李明哲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71-874,894,共5页
为了探究摩擦系数对连续柔性成形的成形能力的影响,建立了力学基本方程,给出了临界摩擦系数的计算公式。根据摩擦系数对成形过程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摩擦系数条件下板料的打滑量值。针对不同成形条件对临界摩擦系数的影响问题,建立了有限... 为了探究摩擦系数对连续柔性成形的成形能力的影响,建立了力学基本方程,给出了临界摩擦系数的计算公式。根据摩擦系数对成形过程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摩擦系数条件下板料的打滑量值。针对不同成形条件对临界摩擦系数的影响问题,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对一系列连续柔性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柔性辊曲率越大,临界摩擦系数越大;上柔性辊下压量越大,临界摩擦系数越大。通过实验验证临界摩擦系数与上柔性辊下压量的关系,证明模拟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辊 连续成形 三维曲面 临界摩擦系数 打滑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倾滑坡地质力学模型研究——以冯店滑坡为例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治华 杜明亮 +1 位作者 郭兆成 贾伟洁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2年第2期97-109,186,共14页
在国内外缓倾滑坡研究的基础上,从滑坡形成机制出发,建立缓倾滑坡地质力学模型,采用数字滑坡技术结合地面调查获取滑坡规模、滑动面倾角、后缘拉裂槽积水深度等参数,代入模型表达式可获得滑坡的临界摩擦系数,进而获取滑坡的总下滑力和... 在国内外缓倾滑坡研究的基础上,从滑坡形成机制出发,建立缓倾滑坡地质力学模型,采用数字滑坡技术结合地面调查获取滑坡规模、滑动面倾角、后缘拉裂槽积水深度等参数,代入模型表达式可获得滑坡的临界摩擦系数,进而获取滑坡的总下滑力和总阻滑力。提出临界摩擦系数的概念及求取方法,临界摩擦系数与缓倾滑坡的易滑性(或稳定性)直接相关,分析表明滑坡的临界摩擦系数与滑体规模(滑动面长与宽)、滑动面倾角正相关,与滑体重量反相关,滑坡后壁倾角在60°—90°范围的变化对缓倾滑坡易滑性的影响很微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倾滑坡 形成机制 地质力学模型 数字滑坡技术 临界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扭力臂结构参数对缓冲器卡滞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利荣 魏小辉 +1 位作者 宋晓晨 邵一舟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12,15,共5页
起落架缓冲器卡滞与否对飞行器起降安全极其重要。以某半轴支柱式无人机主起落架为研究对象,基于临界摩擦系数法建立了卡滞特性分析模型,发现在三点刹车载荷工况、左偏航载荷工况下存在卡滞隐患,进而分析了扭力臂位置角、扭力臂交点到... 起落架缓冲器卡滞与否对飞行器起降安全极其重要。以某半轴支柱式无人机主起落架为研究对象,基于临界摩擦系数法建立了卡滞特性分析模型,发现在三点刹车载荷工况、左偏航载荷工况下存在卡滞隐患,进而分析了扭力臂位置角、扭力臂交点到下轴套距离和到支柱轴线距离等结构参数对缓冲支柱卡滞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扭力臂位置对该缓冲支柱卡滞特性其影响较大,安全角度范围为70度到100度,最佳角度为75度;扭力臂交点到下轴套距离和到支柱轴线距离对其影响较小,最佳长度分别为270mm和260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落架 缓冲支柱 卡滞 扭力臂 临界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rectly searching method for slip plane and its influential factors based on critical state of slope 被引量:30
5
作者 林杭 曹平 +2 位作者 宫凤强 李江腾 桂易林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1期131-135,共5页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slip plane of slope directly by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of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 and analyze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slope stability, a numerical model was established in plane strain...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slip plane of slope directly by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of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 and analyze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slope stability, a numerical model was established in plane strain mode by FLAC3D for homogeneous soil slope, whose parameters were reduced until the slope reached the critical state. Then FISH program was used to get the location data of slip plane from displacement contour lines. Furthermore, the method to determine multiple slip planes was also proposed by setting different heights of elastic areas.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for the stability were analyzed, including cohesion, internal friction angle, and tensile strength.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cohesion, failure mode of slope changes from shallow slipping to the deep slipping, while inclination of slip plane becomes slower and slipping volume becomes larger; with the increase of friction angle, failure mode of slope changes from deep slipping to shallow slipping, while slip plane becomes steeper and upper border of slip plane comes closer to the vertex of slope; the safety factor increases little and slip plane goes far away from vertex of slope with the increase of tensile streng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OPE strength reduction slip plane STABILITY influential facto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