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16LN钢裂纹萌生的临界损伤值 被引量:17
1
作者 段兴旺 刘建生 +1 位作者 郑晓华 黑志刚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0-64,共5页
利用Gleeble-1500D热力模拟试验机,对316LN钢进行变形温度为950℃~1200℃,应变速率为0.005s-1、0.05s-1、0.5s-1和1s-1的高温拉伸实验,得到不同变形条件下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根据曲线做拉伸卸载实验,利用光学显微镜(OM)观察空洞萌生... 利用Gleeble-1500D热力模拟试验机,对316LN钢进行变形温度为950℃~1200℃,应变速率为0.005s-1、0.05s-1、0.5s-1和1s-1的高温拉伸实验,得到不同变形条件下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根据曲线做拉伸卸载实验,利用光学显微镜(OM)观察空洞萌生,确定空洞萌生应变。采用Normalized Cockcroft&Latham准则,用DEFORM 2D模拟高温拉伸变形过程,通过实验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得到了在不同变形条件下裂纹萌生的临界损伤值。该临界损伤值受温度和应变速率的影响,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加,随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加。该值的确定,对316LN钢锻造裂纹的预测及锻造工艺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6LN钢 高温拉伸 空洞萌生 临界损伤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承辊材料45Cr4NiMoV钢高温临界损伤值测定方法与试验 被引量:6
2
作者 张菁丽 陈学文 刘泽虎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4-47,共4页
45Cr4NiMoV钢是大型支承辊的重要材料,其热态成形过程中容易产生裂纹缺陷。深入研究该零件的裂纹形成机理,并对其进行精确预测具有重要意义,而材料的临界损伤值是预测该零件高温裂纹的重要判据。文章基于Normalized Cockcroft&Latha... 45Cr4NiMoV钢是大型支承辊的重要材料,其热态成形过程中容易产生裂纹缺陷。深入研究该零件的裂纹形成机理,并对其进行精确预测具有重要意义,而材料的临界损伤值是预测该零件高温裂纹的重要判据。文章基于Normalized Cockcroft&Latham损伤模型,对临界损伤值的实验测定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与研究,采用GFL(Gleeble Fracture Limit)方法对45Cr4NiMoV钢高温临界损伤值进行了测定。实验测得,在变形温度为1100℃、应变速率为0.01s-1的条件下,45Cr4NiMoV钢的临界损伤值为0.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5Cr4NiMoV钢 GFL方法 损伤模型 临界损伤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力三轴度对316LN钢临界损伤值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段兴旺 刘建生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8-131,共4页
利用Gleeble-1500D热模拟机对316LN钢做温度1 050℃、应变速率0.5s-1的高温拉伸试验,试样尺寸Φ10mm×121.5mm,缺口半径分别为0.5mm、1mm、2mm和4mm,得到不同缺口半径试样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通过数值模拟得到试样初始拉伸时的应... 利用Gleeble-1500D热模拟机对316LN钢做温度1 050℃、应变速率0.5s-1的高温拉伸试验,试样尺寸Φ10mm×121.5mm,缺口半径分别为0.5mm、1mm、2mm和4mm,得到不同缺口半径试样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通过数值模拟得到试样初始拉伸时的应力三轴度最大值及空洞形核时的临界损伤值,结果表明,缺口试样的临界损伤值随应力三轴度的增大而增大,即应力三轴度越大,裂纹越不容易萌生。通过对实验数据和模拟结果的回归分析,建立应力三轴度与空洞形核应变的定量关系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口试样 应力三轴度 临界损伤值 316LN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A12铝合金临界损伤值测定及试验验证 被引量:7
4
作者 刘佳琪 陈学文 +2 位作者 皇涛 杜科学 宋克兴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1-137,共7页
基于Normalized Cockcroft&Latham损伤准则,采用Gleeble Fracture Limit(GFL)试验方法测定了2A12铝合金在常温及应变速率为0.01、0.1、1和5 s^-1条件下的临界损伤值,研究了应变速率对2A12铝合金临界损伤值的影响。为验证试验测定的... 基于Normalized Cockcroft&Latham损伤准则,采用Gleeble Fracture Limit(GFL)试验方法测定了2A12铝合金在常温及应变速率为0.01、0.1、1和5 s^-1条件下的临界损伤值,研究了应变速率对2A12铝合金临界损伤值的影响。为验证试验测定的临界损伤值的准确性,以应变速率1 s^-1为例,利用高速摄像系统以100 fps的速度原位观测缺口试样在压缩过程中的动态损伤开裂行为,标定了裂纹萌生时刻的临界变形量为57.2%,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反推试样达到临界变形量时的最大损伤值即为材料的临界损伤值。结果表明,GFL试验测定的临界损伤值与数值模拟得到的临界损伤值的相对误差为0.3%,因此采用GFL试验方法测定的临界损伤值比较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A12铝合金 临界损伤值 GFL法 高速摄像系统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质砂岩损伤临界值的研究及SHPB试验验证 被引量:3
5
作者 李胜林 张青成 +1 位作者 吴帅峰 刘振帅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07-812,823,共7页
砂岩在冲击荷载下,损伤量D通常在小于1的情况下就发生破坏,存在损伤临界值.本文首先根据分形几何理论和砂岩结构特征,建立2×3的元胞模型,理论解析出砂岩的不稳定损伤临界值为0.4,阶段变化的损伤临界值为0.119.然后通过直径50mm的S... 砂岩在冲击荷载下,损伤量D通常在小于1的情况下就发生破坏,存在损伤临界值.本文首先根据分形几何理论和砂岩结构特征,建立2×3的元胞模型,理论解析出砂岩的不稳定损伤临界值为0.4,阶段变化的损伤临界值为0.119.然后通过直径50mm的SHPB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在砂岩动态损伤演化过程中有两个临界点,第1点为从线形损伤阶段到加快损伤阶段的临界点,对应的损伤量约为0.1;第2点为从损伤阶段到破坏阶段的临界点,对应的损伤量约为0.4,与理论研究十分吻合.该研究揭示了砂岩在损伤演化过程中发生破坏的临界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胞模型 SHPB试验 砂岩 损伤临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Cr超超临界转子钢锻造裂纹机理分析及损伤模型建立 被引量:7
6
作者 田继红 陈彦龙 +4 位作者 袁海伦 李亚军 史宇麟 张学忠 陈慧琴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5-142,共8页
针对12%Cr超超临界转子钢锻造表面裂纹严重的问题,从变形条件及应力-应变状态的角度出发,基于热拉伸实验获取了相应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曲线。通过分析断口形貌,判断了12%Cr超超临界转子钢高温拉伸断裂为典型的韧性断裂,并分析了锻造裂纹... 针对12%Cr超超临界转子钢锻造表面裂纹严重的问题,从变形条件及应力-应变状态的角度出发,基于热拉伸实验获取了相应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曲线。通过分析断口形貌,判断了12%Cr超超临界转子钢高温拉伸断裂为典型的韧性断裂,并分析了锻造裂纹的产生与析出相的关系。通过观察试样断口切片,发现了大量相互缠结的位错,这些相互缠结的位错也是导致金属断裂的原因。通过对临界损伤值的比对发现,在应变速率为0.5 s^(-1)、温度为1100~1200℃时锻造最不易产生裂纹;在Normalized Cockcroft&Latham损伤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温度补偿的应变速率因子Zener-Hollomon参数,建立了临界损伤值与Zener-Hollomon参数的关系式,得到考虑了温度和应变速率综合影响的高温损伤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Cr超超临界转子钢 断口分析 临界损伤值 Normalized Cockcroft&Latham损伤模型 ZENER-HOLLOMON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塑性损伤阈值的镁合金构件成形工艺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郭一萍 陈刚 +1 位作者 李睿 于萍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5-97,共3页
以材料的临界损伤阀值为评判依据,采用数值仿真技术进行AZ80镁合金盖形件成形工艺优化。结果表明:采用坯料一道次挤压成形时,在反挤压成形盖形件外端直臂部位的损伤值超过材料的的塑性变形临界损伤阈值,产生塑性变形缺陷;采用两道次挤... 以材料的临界损伤阀值为评判依据,采用数值仿真技术进行AZ80镁合金盖形件成形工艺优化。结果表明:采用坯料一道次挤压成形时,在反挤压成形盖形件外端直臂部位的损伤值超过材料的的塑性变形临界损伤阈值,产生塑性变形缺陷;采用两道次挤压成形时,盖形件挤压成形的最大损伤阈值降低到20,远低于材料塑性变形的临界损伤阈值,保证了盖形件的无缺陷成形。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该盖形件的优化成形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损伤 镁合金 盖形件 成形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硬岩脆-延性转化行为的细观损伤模型 被引量:2
8
作者 胡坤 赵伦洋 +2 位作者 李鹏飞 刘思利 陈曦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0,共10页
既有试验研究表明,在压缩荷载作用下,围压对低孔隙率硬岩的强度、破坏模式、剪胀性等具有重要影响。在围压不断增大的条件下,硬岩的破坏特性将呈现由脆性向延性转变的趋势。本文基于细观力学方法分析硬岩的脆-延性破坏机理,探究脆-延性... 既有试验研究表明,在压缩荷载作用下,围压对低孔隙率硬岩的强度、破坏模式、剪胀性等具有重要影响。在围压不断增大的条件下,硬岩的破坏特性将呈现由脆性向延性转变的趋势。本文基于细观力学方法分析硬岩的脆-延性破坏机理,探究脆-延性转化过程中非弹性变形、损伤与围压的定量关系,继而构建细观损伤力学模型以描述深部硬岩在不同压缩荷载作用下的脆-延性转化力学行为。为了验证所构建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通过UMAT子程序将其嵌入有限元软件Abaqus模拟低孔隙率砂岩(围压10~120 MPa)和Tavel石灰岩(围压10~150 MPa)在常规三轴加载下的力学行为。对比发现,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细观损伤力学模型能够较好地捕捉硬岩随着围压增加表现出的从脆性到延性转化的力学特性,也初步表明基于细观力学的分析方法可以为解译深部岩石的力学行为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性-延性转化 围压效应 摩擦滑移 损伤临界 细观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CrMo高温塑性损伤机理及损伤模型 被引量:5
9
作者 陈学文 朱美玲 孙乐民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14,共4页
以42CrMo钢为研究对象,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上进行高温拉伸实验,研究了变形温度为900℃、950℃、1 000℃、1050℃、1100℃、1150℃,应变速率为0.01s-1、0.1s-1、1s-1、10s-1条件下的高温变形行为,采用Gleeble Fracture Limit(G... 以42CrMo钢为研究对象,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上进行高温拉伸实验,研究了变形温度为900℃、950℃、1 000℃、1050℃、1100℃、1150℃,应变速率为0.01s-1、0.1s-1、1s-1、10s-1条件下的高温变形行为,采用Gleeble Fracture Limit(GFL)方法得到相应的应力、应变参数,基于Normalized Cockcroft&Lathamm损伤模型,计算得到不同变形温度和不同应变速率时的临界损伤值,考虑变形温度和变形速率对临界损伤值的影响引入了Zener-Hollomon参数,得到临界损伤值与lnZ值之间的高温损伤模型。采用扫描电镜对拉伸断口进行断口形貌观察,发现大量韧窝及夹杂物的存在,分析得到该断裂机制为韧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2CRMO钢 临界损伤值 Normalized Cockcroft&Lathamm损伤模型 ZENER-HOLLOMON参数 断口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75铝合金高温变形及损伤极限 被引量:3
10
作者 丁凌 陈建 +1 位作者 郑坤 王高潮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7-161,178,共6页
在350、400和450℃温度下,对7075铝合金拉伸试样进行了应变速率0.001、0.01和0.1s-1的恒应变速率法拉伸试验;对预缩颈试样进行了速度为0.9和9mm·min-1的恒速拉伸试验;利用DEFORM-2D有限元软件对恒速拉伸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变... 在350、400和450℃温度下,对7075铝合金拉伸试样进行了应变速率0.001、0.01和0.1s-1的恒应变速率法拉伸试验;对预缩颈试样进行了速度为0.9和9mm·min-1的恒速拉伸试验;利用DEFORM-2D有限元软件对恒速拉伸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变形温度为影响7075铝合金断裂极限的主要因素;7075铝合金在研究温度范围内C^L损伤模型临界损伤值在0.79~1.42范围内变化;棒料拉伸过程中损伤值由中心向表面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75铝合金 高温变形 损伤极限 本构方程 临界损伤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材料疲劳累积损伤引起的强度衰减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铁英 雷宏刚 张善元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5期446-448,共3页
用连续介质损伤力学的方法推导了非线性损伤发展方程 ,考虑了加载过程应力与损伤的完全耦合效应 ,计及了疲劳加载循环周内和循环周间损伤累计非线性效应的完全非线性疲劳累计损伤 。
关键词 疲劳累计损伤 剩余强度 临界损伤值 金属材料 衰减规律 损伤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Harris函数的砂岩损伤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创业 王洪麒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1-93,104,共4页
岩石损伤量在岩石损伤的过程中是个动态变化量,通过改进Harris函数,建立了在三维应力作用下岩石损伤本构模型,并通过砂岩的三轴试验确定了模型参数,定性分析了围压、临界损伤值、峰值应变三者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改进的Harris... 岩石损伤量在岩石损伤的过程中是个动态变化量,通过改进Harris函数,建立了在三维应力作用下岩石损伤本构模型,并通过砂岩的三轴试验确定了模型参数,定性分析了围压、临界损伤值、峰值应变三者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改进的Harris函数所建立的砂岩损伤本构模型曲线与实测曲线拟合较好,有良好的适用性;2同一种岩石在不同围压下,临界损伤值不是固定值,它从侧面反映出岩石自身的力学性能与岩石所处的三维应力状态有关;3围压增大,临界损伤值也相应地增大,证明围压对岩石的破坏有抑制作用。分析结果对研究三维应力状态下岩石的损伤破坏机理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损伤 本构模型 改进Harris函数 临界损伤值 围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单向压缩试验的冻结重塑兰州黄土损伤耗散势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赵淑萍 马巍 +1 位作者 郑剑锋 焦贵德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019-2025,共7页
首先分析了冻土损伤的物理本质,然后在改进了的与CT试验机配套使用的三轴试验仪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单向压缩试验过程的CT扫描,获得了冻结重塑兰州黄土试样的屈服应变、损伤应变临界值、破坏应变临界值;发现如果用塑性应变表示损伤阈... 首先分析了冻土损伤的物理本质,然后在改进了的与CT试验机配套使用的三轴试验仪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单向压缩试验过程的CT扫描,获得了冻结重塑兰州黄土试样的屈服应变、损伤应变临界值、破坏应变临界值;发现如果用塑性应变表示损伤阈值,则温度越低、试样的损伤阈值越大;最后通过CT数定义损伤变量,获得了冻结重塑兰州黄土的损伤演化规律和损伤耗散势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重塑兰州黄土 CT扫描试验 损伤应变临界 破坏应变临界 损伤演化方程 损伤耗散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变形准则的钢筋混凝土柱地震损伤概率性能水准研究
14
作者 张棋 岳健广 +1 位作者 董军 仝菲菲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8-62,共5页
为了正确评估钢筋混凝土(RC)柱构件损伤破坏程度,建立RC柱合理的损伤性能水准。首先依据钢筋混凝土柱的破坏全过程,定义出5个性能水准。其次,基于大量的方柱和圆柱的试验结果,利用Park-Ang损伤模型计算上述两类截面RC柱各性能点的损伤... 为了正确评估钢筋混凝土(RC)柱构件损伤破坏程度,建立RC柱合理的损伤性能水准。首先依据钢筋混凝土柱的破坏全过程,定义出5个性能水准。其次,基于大量的方柱和圆柱的试验结果,利用Park-Ang损伤模型计算上述两类截面RC柱各性能点的损伤值。采用概率统计分析方法,计算得到每个性能点处具有95%保证率的损伤上限值,以此作为损伤性能水准的临界损伤值。最终,由此建立了RC柱的损伤性能水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柱 损伤性能水准 临界损伤值 能量-变形准则 概率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耗能原理的岩块损伤演变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大勇 高玮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4-26,共3页
以岩块的各向同性弹性损伤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耗能原理建立损伤演变方程的新思路,并推导得到了岩块在单向压缩下的损伤演变方程及临界损伤值。
关键词 最小耗能原理 损伤演变方程 损伤临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采后加工碰撞损伤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何晓东 朱德泉 +3 位作者 朱健军 薛康 于从羊 刘俊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1-108,共8页
针对苹果在清洗、分级和包装等采后加工过程中损伤率较高的问题,以红富士苹果为试验材料,利用自制的苹果跌落试验台,研究跌落高度、果实质量、碰撞材料对苹果碰撞损伤的影响。通过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分析试验因素对苹果碰撞损伤体积影... 针对苹果在清洗、分级和包装等采后加工过程中损伤率较高的问题,以红富士苹果为试验材料,利用自制的苹果跌落试验台,研究跌落高度、果实质量、碰撞材料对苹果碰撞损伤的影响。通过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分析试验因素对苹果碰撞损伤体积影响显著性;并通过试验确定苹果在2种碰撞材料下的碰撞损伤临界跌落高度。试验结果表明:影响苹果碰撞损伤体积的因素显著性由高到低依次为跌落高度、碰撞材料、果实质量;3种质量苹果与2种碰撞材料的碰撞损伤临界跌落高度为150 g苹果与普通碳素钢、PE板碰撞损伤临界跌落高度值分别为59.06 mm和70.93 mm;200 g苹果与普通碳素钢、PE板碰撞损伤临界跌落高度值分别为51.70 mm和63.03 mm;250 g苹果与普通碳素钢、PE板碰撞损伤临界跌落高度值分别为41.65 mm和49.88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跌落高度 损伤体积 损伤临界 碰撞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条件下冻结兰州黄土单轴试验的CT实时动态监测 被引量:16
17
作者 赵淑萍 马巍 +1 位作者 郑剑锋 焦贵德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92-97,共6页
改进了与CT扫描系统配套使用的三轴仪。改进后三轴仪由控温精度达到±0.1℃的压力罐和加载装置组成,能够实现对冻土力学试验过程真正的CT实时动态监测。对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冻结兰州黄土单轴压缩过程进行了CT动态扫描,得到如下结论,... 改进了与CT扫描系统配套使用的三轴仪。改进后三轴仪由控温精度达到±0.1℃的压力罐和加载装置组成,能够实现对冻土力学试验过程真正的CT实时动态监测。对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冻结兰州黄土单轴压缩过程进行了CT动态扫描,得到如下结论,应变0~0.7%的阶段,试样发生弹性变形,CT数轻微增大;应变0.7%~6.5%的阶段,开始发生塑性变形,但还没有发生损伤,CT数变化不大;当应变大于6.5%时,试样的CT数明显变小,损伤开始发生,直至应变达到10%时,试样发生破坏,随后CT数也急剧减小。因此,冻结兰州黄土的屈服应变为0.7%,损伤应变临界值为6.5%,破坏应变临界值为10%。另外,温度对试样的CT数也有影响,在-0.6~-1.7℃的温度范围内,试样CT数变化具有很明显的规律,即温度越低,CT数越小,在-1.7℃和-5℃试验条件下CT数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兰州黄土 CT实时动态监测 损伤应变临界 破坏应变临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rmal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for rock considering damage threshold and residual strength 被引量:31
18
作者 XU Xiao-li KARAKUS Murat +1 位作者 GAO Feng ZHANG Zhi-zhe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10期2523-2536,共14页
With the gradual deple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in the shallow part of the earth,resource exploitation continues to move deeper into the earth,it becomes a hot topic to simulate the whole process of rock strain soften... With the gradual deple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in the shallow part of the earth,resource exploitation continues to move deeper into the earth,it becomes a hot topic to simulate the whole process of rock strain softening,deformation and failure in deep environment,especially under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On the basis of Lemaitre’s strain-equivalent principle,combined with statistics and damage theory,a statistical constitutive model of rock thermal damage under triaxial compression condition is established.At the same time,taking into account the existing damage model is difficult to reflect residual strength after rock failure,the residual strength is considered in this paper by introducing correction factor of damage variable,the model rationality is also verified by experiments.Analysis of results indicates that the damage evolution curve reflects the whole process of rock micro-cracks enclosure,initiation,expansion,penetration,and the formation of macro-cracks under coupled effect of temperature and confining pressure.Rock thermal damage shows logistic growth function with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Under the same strain condition,rock total damage decreases with the rise of confining pressure.By studying the electron microscope images(SEM)of rock fracture,it is inferred that 35.40 MPa is the critical confining pressure of brittle to plastic transition for this granite.The model parameter F reflects the average strength of rock,and M reflects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ock stress–strain curves.The physical meanings of model parameters are clear and the model is suitable for complex stress states,which provides valuable references for the study of rock deformation and stability in deep enginee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k damage model temperature effect confining pressure damage threshold residual streng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