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临界裂缝口张开位移的混凝土试件最大荷载的优化设计
1
作者 王雪琴 王林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41-44,共4页
将最大荷载和临界裂缝口张开位移在混凝土失稳断裂点处结合起来,以一个量化数学模型同时评价构件的安全性和裂缝的稳定性。以双G断裂模型为理论基础,通过混凝土三点弯曲梁和楔入劈拉试件的断裂试验,运用最小二乘原理和交叉检验方法进行... 将最大荷载和临界裂缝口张开位移在混凝土失稳断裂点处结合起来,以一个量化数学模型同时评价构件的安全性和裂缝的稳定性。以双G断裂模型为理论基础,通过混凝土三点弯曲梁和楔入劈拉试件的断裂试验,运用最小二乘原理和交叉检验方法进行优化设计,建立了构件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和临界裂缝口张开位移关系的量化数学模型。本模型基于弹性模量、试件高度、初始裂缝长度等参数。与断裂试验的实测结果相比较,模型的均方根精度在三点弯曲梁系列达到97.1%,在楔入劈拉试件系列达到93.9%,平均预测精度95.5%。利用该模型,可以在混凝土裂缝扩展中以失稳断裂为标准,对最大荷载进行优化设计并监测构件在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设计 最大荷载 临界裂缝口张开位移 混凝土试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及钢纤维高强混凝土K_(1C)、δ_(1C)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赵永利 孙伟 罗欣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33-137,共5页
高强及钢纤维高强混凝土K1C、δ1C的研究赵永利孙伟罗欣(东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系,南京210018)(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南京210018)在配制高强混凝土及钢纤维高强混凝土的基础上,利用线弹性断裂力学的临界强... 高强及钢纤维高强混凝土K1C、δ1C的研究赵永利孙伟罗欣(东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系,南京210018)(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南京210018)在配制高强混凝土及钢纤维高强混凝土的基础上,利用线弹性断裂力学的临界强度因子K1C和弹塑性断裂力学的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混凝土 钢纤维 临界强度因子 临界张开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韧性聚合物材料的基本断裂功和变形行为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谢邦互 杨鸣波 +1 位作者 冯建民 李忠明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20-24,共5页
用双边缺口拉伸试样研究了几种聚烯烃塑料薄片在平面应力条件下的破坏行为。从断裂功 -韧带长度关系得到反映断裂韧性的材料常数比基本断裂功和反映材料塑性变形行为的比非基本断裂功 ,藉此分析和解释了这些材料的韧性和塑性特征 ;同时... 用双边缺口拉伸试样研究了几种聚烯烃塑料薄片在平面应力条件下的破坏行为。从断裂功 -韧带长度关系得到反映断裂韧性的材料常数比基本断裂功和反映材料塑性变形行为的比非基本断裂功 ,藉此分析和解释了这些材料的韧性和塑性特征 ;同时验算处理表明这些材料的试样断裂伸长与韧带长度均呈直线关系 ,线性回归相关系数达到 0 97~ 0 99,由此求得了反映临界裂纹张开位移的材料参数等。这些参数可用于研究材料的变形能力和断裂行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烯烃 断裂韧性 基本断裂功 塑性变形 临界裂纹张开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砼断裂韧度尺寸效应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胡若邻 黄培彦 周绪平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7-51,共5页
为研究混凝土断裂韧度的尺寸效应,将基于Weibull统计理论的尺度律与基于Bazant能量释放原理的尺度律进行对比,进行了3种混凝土断裂韧度,即起裂韧度Ki1nci、失稳韧度Ku1nc及临界裂缝尖端张开位移δc的试验研究.采用在建桥梁所用高强混凝... 为研究混凝土断裂韧度的尺寸效应,将基于Weibull统计理论的尺度律与基于Bazant能量释放原理的尺度律进行对比,进行了3种混凝土断裂韧度,即起裂韧度Ki1nci、失稳韧度Ku1nc及临界裂缝尖端张开位移δc的试验研究.采用在建桥梁所用高强混凝土材料制作了6组共18根几何相似、最大尺寸为1280mm×320mm×160mm(长×高×宽)的带预制缺口的素混凝土平面应变三点弯曲试件,应用MTS材料试验机、动态应变仪等测试手段获得了试件的荷载-加载点位移、荷载-裂缝嘴张开位移的全过程曲线以及裂缝前沿应变等.计算结果表明,考虑了裂缝前沿过程区影响的混凝土断裂韧度仍然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尺寸效应,而Bazant能量释放尺度律较Weibull统计理论尺度律更适用于预测大尺寸混凝土材料的断裂韧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寸效应 起裂韧度 失稳韧度 临界裂缝尖端张开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杂物体积分数和平均间距对高Co-Ni超高强度钢断裂韧度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郭峰 李杰 +3 位作者 李志 王俊丽 古立新 王瑞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4期17-21,共5页
微孔聚集延性断裂模式的高Co-Ni超高强度钢的断裂韧度受显微组织和夹杂物特征控制。影响断裂韧度的夹杂物特征包括夹杂物性质、大小、体积分数、平均间距和夹杂物抗空穴形核能力。在固定显微组织和夹杂物抗空穴形核能力因素的基础上,分... 微孔聚集延性断裂模式的高Co-Ni超高强度钢的断裂韧度受显微组织和夹杂物特征控制。影响断裂韧度的夹杂物特征包括夹杂物性质、大小、体积分数、平均间距和夹杂物抗空穴形核能力。在固定显微组织和夹杂物抗空穴形核能力因素的基础上,分析夹杂物体积分数f、夹杂物平均间距X0对临界裂纹尖端张开位移δIc的影响,得出高Co-Ni超高强度钢临界裂纹尖端张开位移与夹杂物体积分数f-1/3和平均间距X0呈线性关系。结果表明,减小夹杂物体积分数、增大夹杂物平均间距有利于高Co-Ni超高强度钢断裂韧度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Co—Ni超高强度钢 夹杂物体积分数厂 夹杂物平均间距X0 临界裂纹尖端张开位移δIC 断裂韧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纤维对高强混凝土断裂参数的影响分析
6
作者 朱海堂 孙丽萍 张启明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8-70,共3页
利用楔劈拉伸试验方法,通过8组尺寸为200 mm×170 mm×100 mm的楔劈拉伸试件的断裂性能试验,探讨了聚丙烯纤维及其掺量对高强混凝土断裂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聚丙烯纤维对高强混凝土断裂韧度基本没有影响,但可以提高高强... 利用楔劈拉伸试验方法,通过8组尺寸为200 mm×170 mm×100 mm的楔劈拉伸试件的断裂性能试验,探讨了聚丙烯纤维及其掺量对高强混凝土断裂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聚丙烯纤维对高强混凝土断裂韧度基本没有影响,但可以提高高强混凝土的断裂能和临界裂缝嘴张开位移。随着聚丙烯纤维掺量的增加,断裂能和断裂能增益比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临界裂缝张开位移增益比略有降低,聚丙烯纤维对改善高强混凝土的裂后行为具有较为明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纤维 高强混凝土 断裂韧度 断裂能 临界裂缝张开位移 断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itical crack tip opening displacement of different strength concrete
7
作者 王冰 张秀芳 +1 位作者 戴建国 徐世烺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5期1693-1699,共7页
Critical crack tip opening displacement (CTODc) of concrete using experimental and analytical evaluation with seven different compressive strengths ranging from 30 up to 150 MPa was studied based on two types of fract... Critical crack tip opening displacement (CTODc) of concrete using experimental and analytical evaluation with seven different compressive strengths ranging from 30 up to 150 MPa was studied based on two types of fracture tests:three-point bending (TPB) and wedge splitting (WS).In the tests,the values of CTODc were experimentally recorded using a novel technique,in which fiber Bragg grating (FBG) sensors were used,and two traditional techniques,in which strain gauges and clip gauges were deployed.The values of CTODc of tested concrete were also predicted using two existing analytical formulae proposed by JENQ & SHAH and XU,respectively.It is found that the values of CTODc obtained by both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and analytical formulae exhibit a negligible variation as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oncrete increases,and the test geometry adopted has little impact on the value of CTODc.Regarding the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 of CTODc,the clip gauge method generally leads to a larger value of CTODc and shows a more significant scatter as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two methods,while the strain gauge method leads to a slightly lower CTODc as compared with the FBG sensor method.The analytical formula proposed by JENQ and SHAH is found to generally lead to an overestimation,while the analytical formula proposed by XU shows a good accur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tical crack tip opening displacement (CTODo) fiber Bragg grating (FBG) sensors three-point bending (TPB) tests wedge splitting (WS) tests high strength CONCRE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