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循环荷载下路基红黏土临界应力水平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廖化荣 汤连生 +1 位作者 刘增贤 张庆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87-594,共8页
根据设计改装的循环动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不同含水率、不同轴向应力水平、不同循环加载次数、不同应力加载路径条件下路基土的塑性力学行为,并结合shakedown概念,界定了循环动荷载作用下红黏土的安定界限(shakedown limit)和临界应力水平... 根据设计改装的循环动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不同含水率、不同轴向应力水平、不同循环加载次数、不同应力加载路径条件下路基土的塑性力学行为,并结合shakedown概念,界定了循环动荷载作用下红黏土的安定界限(shakedown limit)和临界应力水平,系统地分析了影响循环动荷载作用下路基土力学行为的因素和永久变形的发展趋势,以及路基土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的力学行为发展规律。通过试验结果的分析,把红黏土的塑性变形分为稳定、破坏和临界3个阶段,并按3个阶段划分出可接受状态和不可接受状态,由此确定路基红黏土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临界应力水平为4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荷载 临界应力水平 安定界限 塑性行为 路基红黏土 永久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造应力作用下冲击地压发生的条件及判据
2
作者 陈学华 段克信 黄明利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8期19-23,共5页
针对许多矿区冲击显现受构造应力作用影响的特点,用数值计算方法模拟了底板冲击显现,得出了冲击时煤岩体应力变化情况和破坏过程,以及数值模拟冲击时所具有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侧向加载系数对冲击发生条件的影响,提出了在... 针对许多矿区冲击显现受构造应力作用影响的特点,用数值计算方法模拟了底板冲击显现,得出了冲击时煤岩体应力变化情况和破坏过程,以及数值模拟冲击时所具有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侧向加载系数对冲击发生条件的影响,提出了在不同加载条件下,冲击时存在不同的临界水平应力;研究了不同的煤岩组合情况对冲击发生条件的影响,得出了顶、底板中存在着相对硬软的岩层是发生顶、底板冲击的一个必要条件.通过以上综合研究,得出了构造应力作用下冲击地压发生条件的判据,并成功应用于现场实际冲击危险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应力 冲击地压 临界水平应力 侧向加载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荷载下软黏土回弹和累积变形特性 被引量:14
3
作者 郭林 蔡袁强 +1 位作者 谷川 王军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111-2117,共7页
针对交通荷载循环应力水平低、循环次数大的特点,利用英国GDS公司生产的振动三轴仪在不同固结围压、不同循环应力比下对温州原状饱和软黏土进行了大周数(50 000次)不排水循环加载试验,研究了循环应力比对饱和软黏土应力-应变曲线、回弹... 针对交通荷载循环应力水平低、循环次数大的特点,利用英国GDS公司生产的振动三轴仪在不同固结围压、不同循环应力比下对温州原状饱和软黏土进行了大周数(50 000次)不排水循环加载试验,研究了循环应力比对饱和软黏土应力-应变曲线、回弹模量和累积应变的影响.研究表明:循环应力比对饱和软黏土应力-应变曲线的形状及其发展规律影响明显.相应地,随着循环应力比的增大,回弹模量的衰减程度加大,达到稳定所需的循环次数增多.通过对50 000次循环后的回弹模量和累积应变进行分析,发现循环应力比在0.60-0.70是一个临界应力水平,当循环应力比大于该水平时,回弹模量不随循环应力比的变化而改变,达到"渐近线刚度";而累积应变则开始迅速增长,变得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黏土 应力-应变曲线 回弹特性 累积塑性应变 临界应力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