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型加筋土挡墙地震动力响应理论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彭涛 张晓曦 +2 位作者 柯灵 任东兴 何思明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221,共10页
将L型挡墙与加筋土2种柔性支挡结构相结合,充分利用其良好的抗震性能,可用于地震多发区和高烈度区的支挡工程中。研究地震荷载作用下L型加筋土挡墙的破坏机制与动力响应问题。根据第二、第三滑裂面产生条件,提出踵板长度临界系数λ_(cr)... 将L型挡墙与加筋土2种柔性支挡结构相结合,充分利用其良好的抗震性能,可用于地震多发区和高烈度区的支挡工程中。研究地震荷载作用下L型加筋土挡墙的破坏机制与动力响应问题。根据第二、第三滑裂面产生条件,提出踵板长度临界系数λ_(cr),以界定长踵板式和短踵板式2种破坏模式。假设填土滑裂面为直线,应用极限分析上限定理,采用Mohr-Coulomb破坏准则,分别建立2种破坏模式下L型加筋土挡墙临界状态方程,推导其地震屈服加速度系数。根据极值原理给出最优解,得到临界屈服加速度系数及其对应的填土滑裂面倾角,分析破坏模式与临界屈服加速度系数受几何参数、物理力学参数和加筋作用的影响。通过算例分析可知:加筋作用可有效地提高L型挡墙的抗震能力,改变其破坏模式;当设计筋材拉伸强度较大时,L型加筋土挡墙只发生长踵板式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土 L型挡土墙 临界屈服加速度 破坏机制 上限定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型挡土墙滑裂面确定方法与地震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张晓曦 何思明 樊晓一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011-4020,共10页
提出了L型挡土墙两种破坏模式,即长踵板式和短踵板式,且破坏模式受几何参数和物理力学参数影响。研究了两种破坏模式下L型挡土墙滑裂面确定方法和地震稳定性问题,界定了两种破坏模式的临界条件。考虑第二、第三滑裂面产生条件,应用极限... 提出了L型挡土墙两种破坏模式,即长踵板式和短踵板式,且破坏模式受几何参数和物理力学参数影响。研究了两种破坏模式下L型挡土墙滑裂面确定方法和地震稳定性问题,界定了两种破坏模式的临界条件。考虑第二、第三滑裂面产生条件,应用极限分析运动学原理,建立地震荷载作用下L型挡土墙临界状态方程,推导出地震加速度系数表达式。根据极值原理,给出最优解,从而计算得到临界屈服加速度系数及其对应的滑裂面倾角。通过算例分析可知:临界屈服加速度系数小于M-O公式法,长踵板式L型挡土墙滑裂面倾角与坦墙判别公式结果相同,且滑裂面之间的夹角等于90°-φ,即与滑移线场的结论相同。短踵板式L型挡土墙滑裂面夹角近似等于90°-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型挡土墙 临界屈服加速度系数 第二、第三滑裂面 上限定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