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辽河平原地下水补给植被的临界埋深 被引量:15
1
作者 陈敏建 张秋霞 +2 位作者 汪勇 闫龙 邓伟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4-33,共10页
许多地区地下水是生态稳定的重要支撑或补充,确定地下水补给地表植被的临界埋深对地下水管理和生态安全至关重要。以西辽河平原为例,主要研究成果如下:①根据地下水补给植被原理划分包气带水分运动结构,描述地下水补给植被的作用机理和... 许多地区地下水是生态稳定的重要支撑或补充,确定地下水补给地表植被的临界埋深对地下水管理和生态安全至关重要。以西辽河平原为例,主要研究成果如下:①根据地下水补给植被原理划分包气带水分运动结构,描述地下水补给植被的作用机理和物理过程,定义地下水补给植被的临界埋深及相关物理概念。②根据植被根系吸收潜水蒸发的物理机制,地下水面附近由毛管水上升形成的潜水影响层是临界埋深计算的关键。③推导土壤毛管有效孔径计算推理公式,通过构建土壤微结构模型求解推理公式中的孔隙特征参数,解决毛管水最大上升高度的精确计算难题;④结合不同群落植被根系层厚度,形成地下水补给植被的临界埋深计算模型。⑤通过野外调查和观测试验实证,表明计算结果可靠,研究成果在科尔沁草原得到了及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辽河平原 包气带 地下水临界 毛管水最大上升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黄土暗穴临界稳定埋深回归的预测方法及其程序实现 被引量:3
2
作者 邓亚虹 彭建兵 +1 位作者 范文 夏唐代 《岩土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613-1617,共5页
基于动力学基本方程,运用有限单元法(FEM)和NEWMARK隐式积分方法,对动荷载(FWD荷载)作用下路基下伏黄土暗穴动力稳定的临界埋深进行了弹塑性数值分析,考虑到人工截断边界上波反射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分别用传递边界和半无限单元来处理侧... 基于动力学基本方程,运用有限单元法(FEM)和NEWMARK隐式积分方法,对动荷载(FWD荷载)作用下路基下伏黄土暗穴动力稳定的临界埋深进行了弹塑性数值分析,考虑到人工截断边界上波反射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分别用传递边界和半无限单元来处理侧面和底面边界。在此基础上,对利用有限个数值分析结果进行不同洞径及位置暗穴临界稳定埋深的预测方法和步骤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洞径和中心距的双变量临界稳定埋深计算方法,并用VB6.0编制了计算程序LDMC。为验证程序的有效性,用3 m和5 m洞径的暗穴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计算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完全可满足实际工程的要求,同时指出了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 黄土暗穴 临界 回归分析 有限单元法 传递边界 FWD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节性冻土区引水暗渠的临界埋深数值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武 董元宏 +1 位作者 李双洋 徐湘田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5-69,共5页
在季节性冻土地区,输水暗渠受低温作用,不但引起混凝土结构的冻胀破坏,还将影响暗渠内的引水水体温度,导致水体结冰及暗渠阻塞.因此,需要对季节性冻土地区的暗渠结构在不同埋深情况下的温度场进行数值计算,确定其临界埋深.通过瞬态温度... 在季节性冻土地区,输水暗渠受低温作用,不但引起混凝土结构的冻胀破坏,还将影响暗渠内的引水水体温度,导致水体结冰及暗渠阻塞.因此,需要对季节性冻土地区的暗渠结构在不同埋深情况下的温度场进行数值计算,确定其临界埋深.通过瞬态温度场的导热微分方程,采用迦辽金法推导出温度场的二维有限元公式,根据甘肃引洮工程的工程地质勘探报告及施工设计图纸,建立了暗渠数值计算模型.通过数值分析可知:埋深越大,对渠体结构的冻胀影响越小,低温季节时,地表低温对引水运行的影响也越小;通过对低温季节环境下的回归拟合分析,得出该地区季节性冻土中引水暗渠的临界埋深为3.31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性冻土 暗渠 临界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原水库浸没地下水临界埋深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盛乔华 盛金昌 +2 位作者 高鹏 罗玉龙 詹美礼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0-83,共4页
平原水库蓄水易产生水库浸没,危害周围农作物和建筑物,需确定平原水库地下水临界埋深。对于农作物,水库浸没导致农作物发生渍害和次生盐渍化,利用作物根系层厚度计算防止农作物发生渍害的临界埋深;引入矿化度级差计算防止土壤次生盐渍... 平原水库蓄水易产生水库浸没,危害周围农作物和建筑物,需确定平原水库地下水临界埋深。对于农作物,水库浸没导致农作物发生渍害和次生盐渍化,利用作物根系层厚度计算防止农作物发生渍害的临界埋深;引入矿化度级差计算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临界埋深,选取两者最大值作为农作物浸没临界埋深。对于建筑物,引入弹塑体结构计算模型,根据承载力与地基应力的关系计算承载力影响下的临界埋深,根据应力分层总和法确定受附加应力影响的临界埋深,最后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大小,综合考虑各因素确定建筑物浸没临界埋深。通过提出地下水临界埋深评价方法为减轻浸没危害、预测库区可能发生浸没的地区范围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浸没 临界 建筑物浸没 农作物浸没 王庆坨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库浸没区浅埋基础临界埋深的计算方法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喻振林 王艳丽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3-56,共4页
针对目前地基规范中尚无水库浸没区建筑物地基承载力计算的内容,通过分析水库浸没对建筑物地基的影响机理,并对浸没建筑物地基土体的物理力学特性开展试验研究,建立了水库浸没区建筑物地基弹塑体结构的计算模型。通过图示给出水库浸没... 针对目前地基规范中尚无水库浸没区建筑物地基承载力计算的内容,通过分析水库浸没对建筑物地基的影响机理,并对浸没建筑物地基土体的物理力学特性开展试验研究,建立了水库浸没区建筑物地基弹塑体结构的计算模型。通过图示给出水库浸没区浅埋基础安全深度的求解方法,为水库浸没区建筑物处理区域范围划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浸没 基础 影响安全 临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埋与浅埋隧道分界理论分析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奎 李斌 高波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7-31,共5页
采用有限元分析法,研究了自重应力场下围岩临界成拱埋深及其在深埋与浅埋隧道分界中的应用。研究表明:自然或人工临界成拱埋深与围岩弹性模量不相关;如果隧道开挖后洞室围岩处于弹性状态,则自然临界成拱埋深与围岩密度及强度指标的大小... 采用有限元分析法,研究了自重应力场下围岩临界成拱埋深及其在深埋与浅埋隧道分界中的应用。研究表明:自然或人工临界成拱埋深与围岩弹性模量不相关;如果隧道开挖后洞室围岩处于弹性状态,则自然临界成拱埋深与围岩密度及强度指标的大小不相关,与围岩泊松比、隧道开挖宽度成线性关系;如果隧道开挖后洞室围岩处于弹塑性状态,则自然临界成拱埋深主要与围岩重度、泊松比、强度指标、隧道开挖宽度等参数相关,人工临界成拱埋深还与衬砌支护时机有关。传统的深埋与浅埋隧道的分界方法都是经验法,其分界指标并不完善,有的还不合理;而本文提出了一种可发展的理论分析方法,还需要在实践中加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压力拱理论 临界成拱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理调控地下水埋深将降雨转化为可利用的水资源 被引量:1
7
作者 方生 陈秀玲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8年第2期57-59,63,共4页
华北平原东部水资源短缺,开发利用地下水包括微咸水和半咸水抗旱灌溉,调控地下水埋深在临界动态,能够增大地下库容,减少潜水蒸发与径流流失,增大降雨入渗,防治渍涝灾害,增强伏雨洗盐,淡化地下咸水,将时空分布不均的天然降雨与地表径流... 华北平原东部水资源短缺,开发利用地下水包括微咸水和半咸水抗旱灌溉,调控地下水埋深在临界动态,能够增大地下库容,减少潜水蒸发与径流流失,增大降雨入渗,防治渍涝灾害,增强伏雨洗盐,淡化地下咸水,将时空分布不均的天然降雨与地表径流转化为可利用的水资源。依据实测数据推导出雨前地下水埋深、次降雨量与径流深和降雨入渗补给地下水关系的经验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浅层地下水 微咸水 半咸水 地下水临界动态 减少潜水蒸发 减少径流流失 增大降雨入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注气固碳增产的埋深响应机制及其临界效应
8
作者 范张磊 范钢伟 +6 位作者 张东升 韩学森 任闯难 岳鑫 范祎博 杨丛鑫 张世忠 《煤炭学报》 2025年第8期4033-4053,共21页
CO_(2)/N_(2)混合气注入深部不可采煤层是一种高效的碳封存和采出率提升方法。基于改进并验证的多元气体注入热-流-固耦合模型与嵌入数理统计储层物性参数的数值模型,分析了不同埋深条件下常规开采与注气开采对应的储层参数演变与固碳... CO_(2)/N_(2)混合气注入深部不可采煤层是一种高效的碳封存和采出率提升方法。基于改进并验证的多元气体注入热-流-固耦合模型与嵌入数理统计储层物性参数的数值模型,分析了不同埋深条件下常规开采与注气开采对应的储层参数演变与固碳增产特征,并以提升甲烷采出率为指标优化了混合气摩尔分数,提出了基于采收特征的临界埋深效应。结果表明:常规开采条件下,随着埋深的增大,采出率呈降低趋势,产气速率峰值、储层温度降幅、渗透率增幅均呈现先增大后降低趋势,且在700 m埋深达到极值;埋深大于临界值时,储层压力增大的增产作用弱于温度升高、地应力升高、渗透率降低对采收的综合抑制作用;煤层气解吸和温度降低引起的基质收缩大于有效应力增加引起的裂隙压缩,渗透率随时间呈增加趋势且由温度主控。注气增产条件下,高CO_(2)摩尔分数对应的煤层气采收速率差别较小,随着埋深增加,煤层气采收速率随CO_(2)摩尔分数升高的变化趋势由单调降低转变为先降低后升高;高CO_(2)摩尔分数及持续注入激活基质膨胀,注入井侧渗透率下降范围与幅度增大,并在800 m埋深达到极值;随着CO_(2)摩尔分数的升高,储层温度场发生显著变化,由整体降温转变为注入井侧升温、生产井侧降温;测点温度变化幅值随埋深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非线性特征,CO_(2)摩尔分数升高导致拐点向浅部迁移;随着埋深的增大,裂隙系统流体压力比值逐渐增大,峰值对应时间先减小后增大;受CO_(2)驱替效应和吸附竞争作用的双重影响,注入井侧CH4贫化程度显著高于生产井侧;碳封存量与埋深关系和渗透率比值与埋深关系较为一致;较大的埋深、较低的注入压力及较低的渗透率对应较低的最佳CO_(2)摩尔分数;最佳CO_(2)摩尔分数对应的甲烷累计采收量及其增产幅度随埋深呈单峰分布,分别在700、900 m埋深处达到极值;CO_(2)吸附膨胀系数调控大基质应变效应控制最佳CO_(2)摩尔分数与二氧化碳强化煤层气开采CO_(2)-ECBM的有效性。分析注气增产效率、残余含气量等指标,发现埋深大于900 m时,单一注气增产技术效果不佳;对于低渗透储层,储层改造相较于注入参数优化更能显著提升CO_(2)封存效率与煤层气采出率,低渗透率是制约深部储层开发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场耦合 注气增产 混合物比例 临界 采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卧式埋地储罐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玉坤 林俊丞 +2 位作者 刘浩 姜雪 路太辉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8-144,共7页
埋地卧式储罐受力条件复杂,其应力和变形较难计算。根据储罐实际受力特点,建立储罐稳定性的有限元计算模型。采用非线性径向力和切向力描述给定埋深储罐的覆土压力,利用ANSYS软件对储罐模型进行屈曲分析。将屈曲特征值作为储罐埋深迭代... 埋地卧式储罐受力条件复杂,其应力和变形较难计算。根据储罐实际受力特点,建立储罐稳定性的有限元计算模型。采用非线性径向力和切向力描述给定埋深储罐的覆土压力,利用ANSYS软件对储罐模型进行屈曲分析。将屈曲特征值作为储罐埋深迭代系数,计算新的储罐埋深,重新进行屈曲分析。结果表明:新储罐失稳临界埋深计算方法可用于对储罐模型进行屈曲分析,多次迭代后屈曲特征值接近1,此时对应的埋深即储罐失稳临界埋深。在储罐结构上设置加强圈可大幅提升埋地储罐的稳定性,为储罐埋深设计提供充足的安全裕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储罐 径向力 切向力 特征值屈曲 临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小麦生育期地下水补给量表征及水位阈值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薛歆 蔡甲冰 +2 位作者 于颖多 张宝忠 韩延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01-111,共11页
作物生育期地下水补给量精量表征可准确量化灌区农田地下水的利用情况,对促进地下水资源合理使用及区域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构建冬小麦生育期地下水补给量估算模型,探究冬小麦各生育期地下水水位临界埋深和适宜阈值,... 作物生育期地下水补给量精量表征可准确量化灌区农田地下水的利用情况,对促进地下水资源合理使用及区域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构建冬小麦生育期地下水补给量估算模型,探究冬小麦各生育期地下水水位临界埋深和适宜阈值,该研究通过群集式蒸渗仪开展不同地下水水位和不同灌溉处理下的冬小麦生长过程试验观测,利用率定和校核后的AquaCrop模型模拟了不同灌溉制度和地下水位埋深情景下的冬小麦生长发育和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1)不同处理冬小麦土壤含水率、冠层覆盖度、生物量和产量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统计参数可同时达到决定系数不小于0.8、相对误差和标准化均方根误差均小于16%,可见AquaCrop模型能较好模拟冬小麦生长发育过程。2)利用校核后的AquaCrop模型模拟了52种不同灌溉处理和地下水位情景下冬小麦生长过程,构建了冬小麦生育期土壤储水量—地下水补给强度和地下水位埋深—土壤储水量的非线性回归方程;将地下水补给强度计算值与田间实测值对比验证,决定系数均在0.873及以上、相对误差不大于9.22%、均方根误差不大于0.316 mm/d、标准化均方根误差不大于11.89%。3)通过联立冬小麦生育期土壤储水量—地下水补给强度和地下水位埋深—土壤储水量的非线性回归方程,得到不同灌溉处理下冬小麦各生育期地下水水位临界埋深,可知灌溉越少地下水补给需求越强烈,临界埋深越深;分析52种模拟情景下冬小麦产量与地下水水位埋深之间的关系,可知其适宜生长的最优埋深阈值为2.0~2.5 m,此时冬小麦非充分灌溉处理(返青水+灌浆水)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达到最优,分别为8.848 t/hm^(2)和2.18~2.43 kg/m^(3)。研究结果可为准确评估农田地下水贡献量以及精量灌溉决策与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地下水 补给量 地下水临界 AquaCrop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北平原雨天与非雨天小麦和大豆潜水蒸发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卢怡然 王怡宁 +4 位作者 李靖瑄 周超 方晶晶 高佩 孙博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5,共9页
为揭示淮北平原雨天和非雨天作物生长期不同阶段潜水蒸发规律,本文利用五道沟水文实验站1998—2020年长系列实验资料,采用非线性拟合方法,模拟砂姜黑土冬小麦和夏大豆生长期潜水蒸发随埋深的变化,提出雨天非雨天潜水蒸发计算拟合模型,... 为揭示淮北平原雨天和非雨天作物生长期不同阶段潜水蒸发规律,本文利用五道沟水文实验站1998—2020年长系列实验资料,采用非线性拟合方法,模拟砂姜黑土冬小麦和夏大豆生长期潜水蒸发随埋深的变化,提出雨天非雨天潜水蒸发计算拟合模型,进而得出作物生育期雨天非雨天临界埋深。结果表明,冬小麦雨天初始生长期与成熟期潜水蒸发随埋深的增大而递减,呈指数函数关系;快速发育期和生育中期潜水蒸发随埋深的增大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呈复合函数关系;非雨天各生长期潜水蒸发均随埋深的增大而递减,呈指数函数关系,临界埋深在2.34~3.91 m;夏大豆雨天和非雨天各生长期潜水蒸发量均随埋深的增大而递减,呈指数函数或幂函数关系,临界埋深在2.10~3.80 m,拟合模型R2为0.83~0.98,RMSE在0.0519~0.2624mm/d,能较准确预测作物雨天非雨天生长期不同阶段浅水蒸发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天非雨天 潜水蒸发 临界 五道沟水文实验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土中螺旋锚上拔承载特性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51
12
作者 郝冬雪 陈榕 符胜男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6-132,共7页
螺旋锚基础因其能够利用深层土体抗力且具有快速安装和承载的优势而广泛应用于各类岩土工程问题中。多锚片螺旋锚上拔承载特性受埋深、锚片间距、数量、土质条件等因素影响。相邻锚片相互影响导致土体破坏区域重叠,从而影响破坏模式和... 螺旋锚基础因其能够利用深层土体抗力且具有快速安装和承载的优势而广泛应用于各类岩土工程问题中。多锚片螺旋锚上拔承载特性受埋深、锚片间距、数量、土质条件等因素影响。相邻锚片相互影响导致土体破坏区域重叠,从而影响破坏模式和极限承载力,然而多锚片螺旋锚承载特性的理论及试验研究有限。针对砂土中螺旋锚锚片间距及数量对上拔承载特性及极限上拔承载力影响进行室内1g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密砂及密砂中,单锚埋深比分别超过6.0和10.5时可认为是深埋锚。中密砂中深埋多片螺旋锚锚片间距在3.0D^4.5D时,各锚片承载能力能够独立发挥,承载量破坏模式发生;密砂中浅埋多片螺旋锚保证承载量破坏模式的锚片间距超过6.0D,但间距为6.0D时,螺旋锚发挥效率超过90%。增加锚片数量可适当提高上拔承载力,但当锚片数量增加使得锚片间距小于某一临界值时,柱状破坏模式发生,螺旋锚承载力不再增加;中密砂中此临界间距约为1.5D,密砂中临界间距约为2.0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锚片螺旋锚 上拔承载特性 临界埋深比 锚片间距 锚片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圈层结构稳定的地下水位计算与调控 被引量:6
13
作者 汪勇 陈敏建 +3 位作者 赵勇 闫龙 邓伟 王庆明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97-607,共11页
干旱区绿洲灌区水资源集中开发使用,改变了地下水潜流场分布,造成了盐渍化和荒漠化并存的生态问题,严重威胁着绿洲的生态安全。以生态圈层结构理论为基础,深化研究潜水影响层概念内涵,构建干旱平原区潜水蒸发概念性模型,以黑河罗城灌区... 干旱区绿洲灌区水资源集中开发使用,改变了地下水潜流场分布,造成了盐渍化和荒漠化并存的生态问题,严重威胁着绿洲的生态安全。以生态圈层结构理论为基础,深化研究潜水影响层概念内涵,构建干旱平原区潜水蒸发概念性模型,以黑河罗城灌区为例,从机理上揭示干旱区荒漠化与盐渍化的地下水埋深条件并进行定量计算与调控,主要成果如下:①描述了造成内陆河干旱区绿洲内部盐渍化和过渡带荒漠化的潜水蒸发运移规律,利用潜水影响层定义了盐渍化与荒漠化地下水临界埋深,并进行了定量计算,得到罗城灌区绿洲内部次生盐渍化的地下水临界埋深为1.3~1.5 m,过渡带荒漠化地下水临界埋深为8~13 m;②讨论了潜水影响层厚度定量公式中关键参数土壤当量孔径和液体表面张力在不同生态问题中的合理取值;③提出一种协同缓解干旱区盐渍化和荒漠化的地下水位调控方案,实现改善灌区内部盐渍化、控制过渡带荒漠化和水资源高效利用等多个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圈层结构 地下水临界 过渡带荒漠化 灌区盐渍化 地下水水位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鲁藏布江峡谷段盆因拉隧道岩爆预测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喜华 赵志明 +1 位作者 尹建勋 黄秦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115-119,共5页
盆因拉隧道地处雅鲁藏布江峡谷段高地应力地区。为了保证施工安全,采用水压致裂法在盆因拉隧道内进行了地应力测量。基于测试数据,通过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围岩应力场分布特征,采用Russenes判据和侯发亮临界埋深判据分析了隧道中发生岩... 盆因拉隧道地处雅鲁藏布江峡谷段高地应力地区。为了保证施工安全,采用水压致裂法在盆因拉隧道内进行了地应力测量。基于测试数据,通过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围岩应力场分布特征,采用Russenes判据和侯发亮临界埋深判据分析了隧道中发生岩爆的临界深度,并对不同埋深段的岩爆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隧址区最大水平主应力为24.7~27.4MPa,方位为近北东向35°,具有极高地应力水平,侧压系数平均值为1.7;隧道埋深在200m以下发生岩爆的可能性较小,但局部会有弱岩爆发生,200~400m埋深处有发生弱—中等岩爆的可能,大于400m埋深处有发生强烈岩爆的可能;发生岩爆的理论临界深度为325m,而实际发生岩爆的最小深度为300m。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合理的开挖方式及必要的工程应对措施降低岩爆灾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爆预测 地应力 水压致裂法 Russenes判据 临界 盆因拉隧道 雅鲁藏布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析浅层地下水降落漏斗区热岛效应及有关概念 被引量:7
15
作者 傅志敏 向衍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0-32,共3页
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出影响地表土层地温的因素依次为日照、地下水埋深、潜水蒸发量、降水入渗补给量等,因而得出了在一定深度范围内地下水位变化对近地表地温影响较大,从而提出了地下水热岛效应的概念。基于突变理论给出了漏斗区地下... 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出影响地表土层地温的因素依次为日照、地下水埋深、潜水蒸发量、降水入渗补给量等,因而得出了在一定深度范围内地下水位变化对近地表地温影响较大,从而提出了地下水热岛效应的概念。基于突变理论给出了漏斗区地下水热岛效应临界埋深的判据,提出了热岛效应临界埋深及临界面的概念,据此确定了热岛效应临界埋深值,最后给出了地下水热岛效应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地下水降落漏斗区 地下水位 地下水热岛效应 地下水热岛效应临界 地下水热岛效应临界 地下水热岛效应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库浸没对建筑物影响分析与评价标准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一 姚振国 刘振红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74-77,104,共5页
现行水库建筑物浸没判别标准没有考虑地下水位抬升对地基土层工程特性的影响,也没有考虑附加应力的影响深度,对工程特性差的地基存在一定的风险。指出水库对建筑物浸没影响可分为直接影响(或地下水影响)和间接影响(或强度影响),重点研... 现行水库建筑物浸没判别标准没有考虑地下水位抬升对地基土层工程特性的影响,也没有考虑附加应力的影响深度,对工程特性差的地基存在一定的风险。指出水库对建筑物浸没影响可分为直接影响(或地下水影响)和间接影响(或强度影响),重点研究地下水位抬升对建筑物地基承载力、变形参数的影响及可能产生的附加变形,分别提出直接影响临界深度计算公式、承载力影响临界深度计算公式及附加变形影响的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物浸没 临界 附加变形 水库浸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边坡暗穴对公路桥梁的致灾机理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强兵 彭建兵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5,共5页
根据黄土暗穴空间走向的不同,将黄土边坡桥基下伏暗穴对桥梁的危害归纳为倾倒破坏模式和滑塌破坏模式。采用二维有限元方法,对黄土边坡顺沟向桥基下伏暗穴对桥梁的致灾机理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后得出:黄土暗穴引起的桥梁变形以垂直下沉... 根据黄土暗穴空间走向的不同,将黄土边坡桥基下伏暗穴对桥梁的危害归纳为倾倒破坏模式和滑塌破坏模式。采用二维有限元方法,对黄土边坡顺沟向桥基下伏暗穴对桥梁的致灾机理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后得出:黄土暗穴引起的桥梁变形以垂直下沉变形为主,水平方向的变形不明显;随着黄土暗穴的发展,其半径由0.2m逐步增大至0.5m、1.0m时,桥梁失稳主要表现为桥基下伏黄土暗穴周围的舌状塑性区沿45°方向放射性扩展,与桥基附近土体塑性破坏区相贯通导致桥梁不均匀沉降并向沟外侧倾倒破坏。同时,通过有限元法进行模拟计算,得出了桥梁安全时顺沟向桥基下伏黄土暗穴的临界埋深与其半径之间关系可用对数函数关系式表示,其相关系数反映拟合关系具有很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黄土暗穴 危害模式 数值模拟 致灾机理 临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压隧道病害特征及其控制措施 被引量:16
18
作者 李彬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6期59-63,共5页
通过案例收集和资料统计分析,研究了造成隧道偏压的原因及偏压对隧道衬砌结构的危害,分析了应考虑偏压作用的临界埋深的影响因素及其规律,揭示了偏压控制措施的原理。结果表明:造成隧道偏压的原因有地形、地质和施工3个方面,而地形是主... 通过案例收集和资料统计分析,研究了造成隧道偏压的原因及偏压对隧道衬砌结构的危害,分析了应考虑偏压作用的临界埋深的影响因素及其规律,揭示了偏压控制措施的原理。结果表明:造成隧道偏压的原因有地形、地质和施工3个方面,而地形是主要因素,特别是在洞口浅埋地段;偏压使得衬砌结构和围岩受力不对称,更易发生剪切破坏和整体失稳;临界偏压埋深与隧道跨度、围岩条件、地表坡度有关,跨度越大、围岩越差、坡度越陡,则临界埋深越大;治理偏压应从减小偏压程度的角度出发,综合采取地表和洞内的控制措施,如偏压回填、偏压挡墙、预应力锚杆和半明半暗结构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偏压病害 临界 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破漏斗实验及动力作用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兰和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8-151,共4页
介绍了爆破漏斗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方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通过实验,得到了药包在模型煤层介质中的爆破漏斗参数和产生松动爆破时的临界埋深。基于爆炸动力学理论,得出了药包爆炸裂隙区半径的计算值与药卷临界埋藏深度基本吻合... 介绍了爆破漏斗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方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通过实验,得到了药包在模型煤层介质中的爆破漏斗参数和产生松动爆破时的临界埋深。基于爆炸动力学理论,得出了药包爆炸裂隙区半径的计算值与药卷临界埋藏深度基本吻合的结论,从而证明了“三区”理论计算式的正确性,为特定条件下爆破工程控制参数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漏斗 松动爆破 临界 粉碎区 压坏区 裂隙区 动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墩承载力及端、侧阻力变化的实验研究
20
作者 张智慧 黄梅 +1 位作者 王金玲 潘一山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4-186,共3页
桥墩的承载能力分两个部分:端部阻力和侧阻力。通过模拟实验,测出桥墩端阻力,并间接求出侧阻力。通过分析二者随纵向载荷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得出了桥墩承载力随其埋深变化的规律:桥墩端阻力随纵向荷载的增加而增加,而侧阻力增加到一定值... 桥墩的承载能力分两个部分:端部阻力和侧阻力。通过模拟实验,测出桥墩端阻力,并间接求出侧阻力。通过分析二者随纵向载荷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得出了桥墩承载力随其埋深变化的规律:桥墩端阻力随纵向荷载的增加而增加,而侧阻力增加到一定值就不再增加。并找出“临界埋深”,结论为桥墩的设计中最大限度地发挥端、侧阻力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阻力 侧阻力 承载能力 临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