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平钻井环空岩屑床表面颗粒临界启动流速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
作者 孙晓峰 汤捷 +3 位作者 袁玉金 张克博 陈烨 胡乔波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4-211,共8页
利用环空流速分布规律和边界层绕流理论,探讨水平井大斜度和水平井段钻进时钻井液冲蚀岩屑床的临界流速。水平井大斜度和水平井段钻进时,环空岩屑因停泵而自然沉降形成岩屑床,通过对岩屑床表面颗粒进行受力分析和边界层绕流假设,结合数... 利用环空流速分布规律和边界层绕流理论,探讨水平井大斜度和水平井段钻进时钻井液冲蚀岩屑床的临界流速。水平井大斜度和水平井段钻进时,环空岩屑因停泵而自然沉降形成岩屑床,通过对岩屑床表面颗粒进行受力分析和边界层绕流假设,结合数学推导得到床面岩屑颗粒所受钻井液表面切力解析式,建立床面颗粒临界启动解析模型。模型计算与实验数据结果表明,在不同井斜角和颗粒直径条件下,循环介质为清水时模型预测的临界启动流速与实验数据的绝对平均误差不超过8.80%,循环介质为PAC溶液时绝对平均误差在2.51%~7.06%。边界层绕流和环空流速是岩屑临界启动流速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屑床 井眼清洁 表面切力 临界启动流速 水平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低渗砂岩储层临界启动渗透率分析
2
作者 高辉 孙卫 李建强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8-40,共3页
根据特低渗油藏启动压力梯度的概念提出了临界启动渗透率概念.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特低渗砂岩储层岩心实验结果为基础,得到了拟启动压力梯度与储层渗透率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注采井间驱动压力梯度的变化规律分析.根据拟启动压力梯度与驱... 根据特低渗油藏启动压力梯度的概念提出了临界启动渗透率概念.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特低渗砂岩储层岩心实验结果为基础,得到了拟启动压力梯度与储层渗透率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注采井间驱动压力梯度的变化规律分析.根据拟启动压力梯度与驱动压力梯度的关系,给出了临界启动渗透率的计算方法,以及注采井间临界启动渗透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拟启动压力梯度的变化存在临界点;注、采井附近临界启动渗透率下限最低;在两井间中心附近临界启动渗透率下限达到最大.可见,建立有效的驱替压力系统,增大注采井间驱动压力梯度,降低临界启动渗透率,是实现特低渗储层高效开发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油藏 砂岩储层 临界启动 渗透率 启动压力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冷环路热管超临界启动实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周顺涛 莫青 +1 位作者 张红星 苗建印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8-21,60,共5页
深冷环路热管(CLHP)在正常工作之前,整个回路内工质处于超临界状态。通过对毛细芯在液体工质中良好的浸润,保证主蒸发器顺利启动。研究了从储气室位置、副蒸发器功率以及充装压力等影响超临界启动的因素对CLHP超临界启动过程的影响。结... 深冷环路热管(CLHP)在正常工作之前,整个回路内工质处于超临界状态。通过对毛细芯在液体工质中良好的浸润,保证主蒸发器顺利启动。研究了从储气室位置、副蒸发器功率以及充装压力等影响超临界启动的因素对CLHP超临界启动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储气室的两种接入位置均能实现超临界启动过程;漏热量一定时,为了使主蒸发器达到启动条件,副蒸发器存在一个最小启动功率,且副蒸发器功率越大主蒸发器降温越迅速;对于回路结构一定的CLHP,当副蒸发器功率一定时,其存在一个最佳充装压力,在该充装条件下能使得启动过程最为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路热管 深冷 临界启动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侧限屋顶下闭式喷头启动临界状态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宝利 赵力增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2003年第3期183-187,共5页
利用火灾模化理论、喷头响应时间指数 RTI概念及 Alpert对火灾水平热气流状态的量化理论 ,建立了预测无侧限屋顶下闭式喷头启动临界状态的计算方法 ,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
关键词 火灾模化理论 屋顶 下闭式喷头 启动临界状态 火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冷机与深冷环路热管集成系统传热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录 苗建印 张红星 《航天器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3-68,共6页
基于红外探测器光学敏感元件深低温热控需求,开展了脉冲管制冷机和氮工质深冷环路热管集成系统的传热特性的试验研究。文章针对单脉冲管制冷机和单氮工质深冷环路热管的集成系统(单回路),进行了深冷环路热管超临界启动特性、传热能力、... 基于红外探测器光学敏感元件深低温热控需求,开展了脉冲管制冷机和氮工质深冷环路热管集成系统的传热特性的试验研究。文章针对单脉冲管制冷机和单氮工质深冷环路热管的集成系统(单回路),进行了深冷环路热管超临界启动特性、传热能力、漏热量及隔离机械振动特性的试验研究;针对双脉冲管制冷机和双氮工质深冷环路热管的集成系统(双回路),进行了正常运行模式、无缝切换模式、故障切换模式及共同运行模式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集成系统可以满足未来红外探测载荷光学敏感元件深低温热传输及排散的需求,并有效隔离制冷机机械振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冷环路热管 传热特性 临界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氮温区二维指向深冷环路热管设计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楠 郭元东 +2 位作者 许程 张红星 林贵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573-1582,共10页
空间二维指向机构与红外探测器配合,有利于实现对空间目标大范围的动态追踪、指向、快速定位等功能。将深冷环路热管(CLHP)与二维指向机构耦合,可以大大降低系统机构的复杂程度,实现远距离热传输,提高探测精度和转向灵活性。为此,设计... 空间二维指向机构与红外探测器配合,有利于实现对空间目标大范围的动态追踪、指向、快速定位等功能。将深冷环路热管(CLHP)与二维指向机构耦合,可以大大降低系统机构的复杂程度,实现远距离热传输,提高探测精度和转向灵活性。为此,设计研制了液氮温区二维指向CLHP。对设计流程和部件参数进行了介绍,通过伺服电机驱动实现了俯仰、偏航±90°以上的转动。通过开展热真空实验,研究了不同工作参数对超临界启动和传热极限的影响。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系统具有最大13 W的传热能力,适当提高充装压力有利于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传热能力,增大次蒸发器辅助载荷有助于提高最大传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路热管 液氮 二维指向 临界启动 稳态传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冷环路热管传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周顺涛 莫青 +1 位作者 张红星 苗建印 《航天器工程》 2010年第3期91-95,共5页
通过实验,从超临界启动特性、传热能力、周期性载荷适应能力等方面,对自行设计的一套小型深冷环路热管进行了研究,并对实验现象进行了描述与分析。结果表明该深冷环路热管能够顺利完成超临界启动过程,且副蒸发器功率越大,主蒸发器降温... 通过实验,从超临界启动特性、传热能力、周期性载荷适应能力等方面,对自行设计的一套小型深冷环路热管进行了研究,并对实验现象进行了描述与分析。结果表明该深冷环路热管能够顺利完成超临界启动过程,且副蒸发器功率越大,主蒸发器降温越迅速;完成启动后主蒸发器具有独立运行能力,主蒸发器独立运行时具有12W×0.5m的传热能力;该深冷环路热管对周期性载荷具有很好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路热管 深冷 临界启动 传热性能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