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温度-荷载耦合应力的加热融雪道面临界加热温度研究
1
作者
张驰
张思萌
+4 位作者
石浩
谭忆秋
徐慧宁
李书明
刘竞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7-128,共12页
加热除冰雪技术具有高效、彻底、环保等优点,在公路路面、机场道面等除冰雪领域广受关注。目前加热融雪道面的研究主要注重融雪性能,关于道面在内部高温和外部荷载共同作用下的应力特征研究不充分,导致运营过程中存在安全风险。文章基...
加热除冰雪技术具有高效、彻底、环保等优点,在公路路面、机场道面等除冰雪领域广受关注。目前加热融雪道面的研究主要注重融雪性能,关于道面在内部高温和外部荷载共同作用下的应力特征研究不充分,导致运营过程中存在安全风险。文章基于足尺加热融雪道面试验平台实测数据建立了三维瞬态温度-荷载耦合数值模型并进行了验证,研究加热融雪道面的温度应力及荷载应力分布。揭示加热过程中道面最大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探究外界气温、管道埋深、加热温度、飞机荷载等对道面温度应力的影响规律。通过对比道面最大应力与混凝土材料强度,确定了不同设计参数和环境条件下的临界加热温度。结果表明,管道加热初期道面出现较大的温度应力,在管道附近出现压应力,在管道间和道面表面位置出现拉应力,管壁位置为最大压应力,管间位置为最大拉应力。荷载应力在道面底部出现最大拉应力,道面表面出现最大压应力;在轮载正下方出现压应力,轮载边缘出现拉应力。温度应力与荷载应力耦合作用时,加热融雪道面应力更大,且温度应力占主导地位。为了保障加热融雪道面的运行安全,不同气温和管道布置工况下临界加热温度应控制在13~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加热
融雪道面
数值模型
温度
应力
荷载应力
临界加热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钢临界加热温度回归分析
2
作者
李国栋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1998年第6期76-78,共3页
建立了钢的成分与临界温度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回归方程的显著程度.结果表明,相对误差在热处理温度波动范围之内;对制订钢的热处理工艺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碳钢
回归分析
钢
临界加热温度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温度-荷载耦合应力的加热融雪道面临界加热温度研究
1
作者
张驰
张思萌
石浩
谭忆秋
徐慧宁
李书明
刘竞
机构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河北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出处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7-128,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308472,52278449)。
文摘
加热除冰雪技术具有高效、彻底、环保等优点,在公路路面、机场道面等除冰雪领域广受关注。目前加热融雪道面的研究主要注重融雪性能,关于道面在内部高温和外部荷载共同作用下的应力特征研究不充分,导致运营过程中存在安全风险。文章基于足尺加热融雪道面试验平台实测数据建立了三维瞬态温度-荷载耦合数值模型并进行了验证,研究加热融雪道面的温度应力及荷载应力分布。揭示加热过程中道面最大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探究外界气温、管道埋深、加热温度、飞机荷载等对道面温度应力的影响规律。通过对比道面最大应力与混凝土材料强度,确定了不同设计参数和环境条件下的临界加热温度。结果表明,管道加热初期道面出现较大的温度应力,在管道附近出现压应力,在管道间和道面表面位置出现拉应力,管壁位置为最大压应力,管间位置为最大拉应力。荷载应力在道面底部出现最大拉应力,道面表面出现最大压应力;在轮载正下方出现压应力,轮载边缘出现拉应力。温度应力与荷载应力耦合作用时,加热融雪道面应力更大,且温度应力占主导地位。为了保障加热融雪道面的运行安全,不同气温和管道布置工况下临界加热温度应控制在13~57℃。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加热
融雪道面
数值模型
温度
应力
荷载应力
临界加热温度
Keywords
road engineering
heating snowmelt pavement
numerical simulation
temperature stress
load stress
critical heating temperature
分类号
U416.2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钢临界加热温度回归分析
2
作者
李国栋
机构
上海市闵行区教师进修学院
出处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1998年第6期76-78,共3页
文摘
建立了钢的成分与临界温度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回归方程的显著程度.结果表明,相对误差在热处理温度波动范围之内;对制订钢的热处理工艺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碳钢
回归分析
钢
临界加热温度
热处理
Keywords
earbon steel
heating temperature
them analysis
分类号
TG161 [金属学及工艺—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温度-荷载耦合应力的加热融雪道面临界加热温度研究
张驰
张思萌
石浩
谭忆秋
徐慧宁
李书明
刘竞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钢临界加热温度回归分析
李国栋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