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91铁素体耐热钢过冷奥氏体转变过程中临界冷却速度的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宁保群 刘永长 +1 位作者 乔志霞 杨留栓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13,22,共6页
利用DIL805A/D高精度差分膨胀仪,通过线膨胀行为测量与微观组织分析,获得T91铁素体耐热钢连续冷却转变过程中相关动力学信息,结合冷却后T91钢组织特征,确定了T91钢过冷奥氏体转变过程中的临界冷却速度。研究表明:T91钢过冷奥氏体连续... 利用DIL805A/D高精度差分膨胀仪,通过线膨胀行为测量与微观组织分析,获得T91铁素体耐热钢连续冷却转变过程中相关动力学信息,结合冷却后T91钢组织特征,确定了T91钢过冷奥氏体转变过程中的临界冷却速度。研究表明:T91钢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过程中只存在铁素体和马氏体转变区,而不出现贝氏体和珠光体转变。在冷却速度为10K/min时该钢获得完全板条马氏体组织,9K/min时组织中开始出现铁素体,即10K/min可以定为T91钢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的上临界冷却速度;当冷却速度介于3-9K/min时为马氏体和铁素体的混合组织,冷却速度为2K/min时T91钢中不存在马氏体转变,室温组织为铁素体,即2K/min可以定为T91钢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的下临界冷却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膨胀仪 T91铁素体耐热钢 过冷奥氏体 临界冷却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的晶界非平衡偏聚临界时间和临界冷却速度的确定 被引量:2
2
作者 宋申华 徐庭栋 +1 位作者 袁泽喜 余宗森 《武汉钢铁学院学报》 1991年第3期258-262,共5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确定晶界非平衡偏聚的临界时间和临界冷却速度的新方法。通过径迹显微照相(PTA),确定出含硼的Fe-30wt%Ni奥氏体合金中硼的晶界非平衡偏聚在不同温度下的临界时间t_0和从不同温度冷却时的临界冷却速度Q_c。
关键词 晶界偏聚 临界时间 临界冷却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临界冷却速度预测钢的淬透性 被引量:7
3
作者 曾其英 徐康元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1989年第2期12-14,共3页
用多元回归分析法给出了由合金元素计算的能得到完全马氏体的临界冷却速度V_M 的经验公式,并建立了两种淬透性表示量V_M 和理想临界直径D_I 的定量关系式,从而可由合金元素含量或直接从连续冷却曲线CCT 上求出V_M,为了比较还可换算为D_... 用多元回归分析法给出了由合金元素计算的能得到完全马氏体的临界冷却速度V_M 的经验公式,并建立了两种淬透性表示量V_M 和理想临界直径D_I 的定量关系式,从而可由合金元素含量或直接从连续冷却曲线CCT 上求出V_M,为了比较还可换算为D_I。这些公式可应用于从亚共析碳钢到低、中合金钢整个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冷却速度 淬透性 冷却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F2507双相不锈钢二次急冷淬火成形析出相的析出行为
4
作者 郭幼丹 程晓农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1-177,共7页
采用二次急冷淬火热成形技术进行SAF2507双相不锈钢(SAF2507 DSS)螺旋桨叶片成形,并采用扫描电镜(SEM)、EDAX能谱仪(ED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研究SAF2507 DSS热成形过程中析出相的析出行为。结果表明:SAF2507 DSS二次急冷淬火热成... 采用二次急冷淬火热成形技术进行SAF2507双相不锈钢(SAF2507 DSS)螺旋桨叶片成形,并采用扫描电镜(SEM)、EDAX能谱仪(ED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研究SAF2507 DSS热成形过程中析出相的析出行为。结果表明:SAF2507 DSS二次急冷淬火热成形中的析出相以σ相和χ相为主,其中,热成形温度与冷却速度是决定相的析出行为的关键因素。成形时,σ相和χ相的析出均存在着一个析出转变温度:当成形温度低于950℃时,σ相的析出随成形温度升高而增多,当成形温度高于950℃时,σ相的析出随成形温度升高而减少;当二次急冷淬火热成形温度低于850℃时,χ相的析出随成形温度升高而增多,当二次急冷淬火热成形温度高于850℃时,χ相停止析出并逐渐转换为σ相。急冷时,σ相和χ相有效形核并开始析出均存在一个析出临界冷却速度v_(σ)和v_(χ),当冷却速度大于析出临界冷却速度时,σ相和χ相均不能有效地形核析出。此外,二次急冷淬火热成形时,SAF2507 DSS中Cr、Mo、Ni等元素的远程扩散与偏析,成形时表面氧化和表面氧化物情况和成形力作用下晶粒细化情况均会影响σ相和χ相的形核和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F2507双相不锈钢 二次急冷淬火成形 析出相 成形温度 临界冷却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L10钢过冷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
5
作者 孟力平 白晶晶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4-35,共2页
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测定并分析了ML10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图);研究了ML10钢的连续冷却转变产物及其组织形态,分析讨论了它与一般钢种组织形态之间的差异。为生产实践和新工艺的制定提供依据。
关键词 ML10钢 连续冷却曲线 热模拟 临界冷却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低成本GDL-4高速钢CCT曲线的测定 被引量:4
6
作者 雷旻 杨伟 +2 位作者 梁益龙 万明攀 张常树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4-37,共4页
利用热膨胀法结合金相法-硬度法测定一种新型低成本GDL-4高速钢过冷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图);分析该钢连续冷却过程中转变产物的组织和硬度特征。结果表明:除珠光体相变和马氏体M相变外.该钢在303~383℃转变温度区间有贝... 利用热膨胀法结合金相法-硬度法测定一种新型低成本GDL-4高速钢过冷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图);分析该钢连续冷却过程中转变产物的组织和硬度特征。结果表明:除珠光体相变和马氏体M相变外.该钢在303~383℃转变温度区间有贝氏体相变区;Acl为890℃;过冷奥氏体的临界冷却速度为30℃/min;冷速在11~15℃/min时得到贝氏体与珠光体的混合组织,冷速≤10℃/min得到完全的珠光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T曲线 过冷奥氏体 临界冷却速度 低成本高速钢 贝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_(56.6)Cu_(17.3)Ni_(12.5)Al_(9.6)Ti_4块体非晶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 被引量:2
7
作者 邢大伟 沈军 +3 位作者 孙剑飞 柳宇 王刚 陈德民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8-172,共5页
采用低纯度的原料,通过电弧熔炼铜模铸造法制备了直径达10mm的Zr56.6Cu17.3Ni12.5Al9.6Ti4非晶合金圆棒。该合金玻璃转变温度tg=385.8℃,晶化温度tx=464.2℃,过冷液相区温差Δtx=78.4℃,约化玻璃温度trg(tg/tmL)=0.62。以基于DTA的合金... 采用低纯度的原料,通过电弧熔炼铜模铸造法制备了直径达10mm的Zr56.6Cu17.3Ni12.5Al9.6Ti4非晶合金圆棒。该合金玻璃转变温度tg=385.8℃,晶化温度tx=464.2℃,过冷液相区温差Δtx=78.4℃,约化玻璃温度trg(tg/tmL)=0.62。以基于DTA的合金凝固点偏移的方法确定该合金的临界冷却速度Rc=7.1℃/s,低于商业合金Vit.105合金的临界冷速(约为10℃/s)。楔形试样对比结果显示:Zr56.6合金试样中的非晶组织区域明显大于Vit.105合金的,预示前者具有较好的实际玻璃形成能力。以上结果表明,Zr56.6Cu17.3Ni12.5Al9.6Ti4合金是Zr Al Ni Cu Ti系中玻璃形成能力最强的合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体非晶合金 玻璃形成能力 临界冷却速度 约化玻璃温度 锆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零件焊接预热温度的确定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黎明 王晓 +2 位作者 左秀珍 刘广伟 杨秀英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2年第3期40-43,共4页
钢零件焊后,冷却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焊接质量,预热是降低冷却速度的一种手段。作为钢的固有特性是临界冷却速度,本文分析了影响临界冷却速度的因素即钢件的初始温度即焊前预热温度,并对预热温度确定的四种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它们... 钢零件焊后,冷却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焊接质量,预热是降低冷却速度的一种手段。作为钢的固有特性是临界冷却速度,本文分析了影响临界冷却速度的因素即钢件的初始温度即焊前预热温度,并对预热温度确定的四种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它们的适用条件,以期通过选择合适的预热温度提高焊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零件 焊接 预热温度 临界冷却速度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块状非晶合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肖帆 韩明 王小祥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1999年第2期76-80,共5页
本文较详尽地介绍了制备块状非晶合金的原理及方法。
关键词 块状 非晶合金 临界冷却速度 非晶形成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曲轴淬火温度场模拟计算及淬硬层深度预测 被引量:5
10
作者 钤立妙 李强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3-66,共4页
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 ,采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柴油机曲轴中频淬火瞬态温度场进行了模拟计算 ;利用临界冷却速度为判据预测了曲轴的淬硬层深度 。
关键词 柴油机 曲轴 模拟计算 淬硬层 深度预测 中频淬火温度场 临界冷却速度 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窗
11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9-149,共1页
淬火 钢的淬火是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Ac3(亚共析钢)或Ac1(过共析钢)以上温度,保温一段时间,使之全部或部分奥氏体1化,然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冷速快冷到Ms以下(或Ms附近等温)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的热处理工艺。通常也... 淬火 钢的淬火是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Ac3(亚共析钢)或Ac1(过共析钢)以上温度,保温一段时间,使之全部或部分奥氏体1化,然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冷速快冷到Ms以下(或Ms附近等温)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的热处理工艺。通常也将铝合金、铜合金、钛合金、钢化玻璃等材料的固溶处理或带有快速冷却过程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淬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工艺 知识 过共析钢 临界冷却速度 临界温度 亚共析钢 冷却过程 固溶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