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高海拔正极性操作波下放电起始时延特性
被引量:9
- 1
-
-
作者
王平
肖智勇
汪鑫宇
陈雅茜
丁玉剑
耿江海
-
机构
华北电力大学河北省输变电设备安全防御重点实验室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出处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57-864,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007064)。
-
文摘
随着海拔的升高,空气密度逐渐降低,导致空气间隙绝缘强度降低,研究高海拔低气压条件下的空气间隙放电特性,对高海拔地区输电线路及输变电设备的设计和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采用光电倍增管、光电集成电场传感器搭建光电联合检测系统,分别在西藏羊八井(海拔4300 m)、北京(海拔50 m)特高压试验基地开展了3m球–板间隙的正极性操作冲击放电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海拔4300 m地区长间隙放电仍具有初始流注、流注–先导转化、先导发展等典型长间隙放电阶段,而高海拔流注起始升压时延均值53.53μs、有效电子形成的统计时延均值18.74μs均小于低海拔地区。临界体积、负离子密度、负离子寿命是统计时延的主要影响因素。当间隙施加相同操作波时,高海拔临界体积增长率为6.92 dm^(3)/μs,低海拔临界体积增长率为3.32 dm^(3)/μs,高海拔下临界体积增长速率显著增加。同时高海拔地区紫外线强度增加导致负离子密度增加,且高海拔下负离子寿命较短,更易电离出自由电子,因此高海拔统计时延均值显著降低。
-
关键词
高海拔
正极性操作冲击电压
长空气间隙放电
流注
起始时延
临界体积模型
-
Keywords
high altitude
positive switching impulse voltage
long air-gap discharge
streamer
inception delay time
critical volume model
-
分类号
TM855
[电气工程—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