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引黄灌区浑水管道输水临界不淤流速分析与计算 被引量:2
1
作者 何武全 蔡明科 +1 位作者 何欣烨 张晨笛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6-40,共5页
为了解决引黄灌区浑水管道输水灌溉工程中泥沙淤堵问题,合理确定临界不淤流速,用试验沙样和清水配制了6组不同含沙量的浑水水样,在4种规格管径的管道中进行了浑水管道输水临界不淤流速试验.分析了浑水含沙量、输水管径、泥沙密度和颗粒... 为了解决引黄灌区浑水管道输水灌溉工程中泥沙淤堵问题,合理确定临界不淤流速,用试验沙样和清水配制了6组不同含沙量的浑水水样,在4种规格管径的管道中进行了浑水管道输水临界不淤流速试验.分析了浑水含沙量、输水管径、泥沙密度和颗粒粒径对临界不淤流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管径和泥沙密度不变时,临界不淤流速随含沙量的增大而增大;当含沙量和泥沙密度不变时,临界不淤流速随管径的增大而增大;泥沙密度和粒径对临界不淤流速影响也很明显,特别是泥沙颗粒的上限粒径(d90或d95),一般最先沉降到管底的是粒径比较大的泥沙颗粒.同时,基于泥沙悬浮效率系数和悬浮泥沙能量耗损的角度,建立了临界不淤流速计算公式;利用试验数据,确定了泥沙悬浮效率系数计算方法;经试验并比较了临界不淤流速的实测值与计算值,两者之间的最大误差为2.9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黄灌区 临界不淤流速 浑水 影响因素 管道输水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输浑水管道临界不淤流速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安杰 宗全利 汤骅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1期83-86,共4页
对低压输浑水管道临界不淤流速的研究,可以为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在渠灌区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室内管道输水试验系统,观测分析了浑水管道的临界不淤流速,共进行了16组不同含沙量试验,得到了临界不淤流速与含沙量的变化关系曲线。... 对低压输浑水管道临界不淤流速的研究,可以为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在渠灌区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室内管道输水试验系统,观测分析了浑水管道的临界不淤流速,共进行了16组不同含沙量试验,得到了临界不淤流速与含沙量的变化关系曲线。结果表明:在相同管径和泥沙容重条件下,临界不淤流速随着含沙量的增大而增大;对不同含沙量下的临界不淤流速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了临界不淤流速经验计算公式,该公式计算值与实测值符合较好,拟合度较高,相关系数R2=0.95,可以用于实际计算,为解决浑水管道泥沙淤堵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 浑水管道 临界不淤流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颗粒物料管道水力输送不淤临界流速计算 被引量:12
3
作者 邱灏 曹斌 夏建新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3-108,共6页
近30年来,固体物料的管道水力输送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管道水力输送系统设计中,不淤临界流速是首先需要确定的重要参数,对确保管道安全输送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细颗粒物料,已有比较成熟的计算方法,但对粗颗粒物料,不同的计算式差异较... 近30年来,固体物料的管道水力输送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管道水力输送系统设计中,不淤临界流速是首先需要确定的重要参数,对确保管道安全输送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细颗粒物料,已有比较成熟的计算方法,但对粗颗粒物料,不同的计算式差异较大,给参数确定带来困难。在对已有的管道不淤临界流速计算进行比较分析基础上,探讨了颗粒浓度、粒径、密度以及管道直径等因素对不淤临界流速的影响,并分析了计算式结构的差异。整理不同学者针对粗颗粒输送的试验数据,重点分析了不淤临界流速随颗粒粒径加大的变化规律。基于量纲分析法,提出了粗颗粒在管道输送中不淤临界流速计算式,其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相对误差在10%以下,基本满足不淤临界流速计算的工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颗粒物料 管道 水力输送 不淤临界流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颗粒物料管道水力输送不淤临界流速的确定 被引量:19
4
作者 秦德庆 曹斌 夏建新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11,共3页
在理论分析及对现有不淤临界流速公式比较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试验数据拟合出了一个新的不淤临界流速计算公式,并利用前人的试验数据对这一新公式进行了验证,与其他不淤临界流速公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公式的平均误差在15%以下,满... 在理论分析及对现有不淤临界流速公式比较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试验数据拟合出了一个新的不淤临界流速计算公式,并利用前人的试验数据对这一新公式进行了验证,与其他不淤临界流速公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公式的平均误差在15%以下,满足不淤临界流速预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淤临界流速 粒径 管道水力输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压管道内的泥沙冲淤特性
5
作者 王永宁 祁贵贤 +6 位作者 李正琪 梁俞 宋静 白妍丽 杜立鹏 李伟 南军虎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0-73,共4页
为明确复杂地形条件下有压管道内泥沙的运动特征与临界不淤流速,采用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粒径泥沙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水流流速,分析了泥沙粒径、加沙量与泥沙级配对临界不淤流速的影响。结果表明,间歇式运动状态下,粒径介于(0.075~0.600... 为明确复杂地形条件下有压管道内泥沙的运动特征与临界不淤流速,采用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粒径泥沙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水流流速,分析了泥沙粒径、加沙量与泥沙级配对临界不淤流速的影响。结果表明,间歇式运动状态下,粒径介于(0.075~0.600)mm的泥沙在管道上升段与水平段呈多个椭圆状运动,较陡的下降段呈带状分布,粒径介于(0.600~1.250)mm的泥沙在管道内呈山丘状运动;泥沙运动状态的临界水流速度随泥沙粒径的增大呈增加趋势,且连续式推移状态为最佳泥沙输送状态;临界不淤流速均随泥沙粒径、加沙量、泥沙级配的增大而增大,泥沙粒径是影响临界不淤流速的主要因素,加沙量与泥沙级配是影响临界不淤流速的次要因素。研究结果可为复杂地形条件下有压引水管道工程的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压管道 泥沙运动形态 泥沙运动状态流速界定 临界不淤流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水盾构仓体内射流对泥浆输送特性影响研究
6
作者 孙九春 桑运龙 +2 位作者 王海涛 贾浩 朱艳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46-257,共12页
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建立了超大直径泥水盾构仓体内泥浆冲刷和输送模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气垫仓的临界不淤流速理论计算方法,并研究了格栅前和泥浆门后射流在不同角度时气垫仓内部流场运动特性。泥浆门后射流角度α=45°... 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建立了超大直径泥水盾构仓体内泥浆冲刷和输送模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气垫仓的临界不淤流速理论计算方法,并研究了格栅前和泥浆门后射流在不同角度时气垫仓内部流场运动特性。泥浆门后射流角度α=45°时流场优化效果最佳,可显著提高格栅截面平均速度,并促进颗粒进入格栅。不同地质条件下临界不淤流速范围为1.68~1.80 m/s,大粒径颗粒占比越高,临界不淤流速越大;α=45°及α=60°时气垫仓下部中间区域流速高于临界值,可有效降低岩屑沉积风险,并增强颗粒通过率。格栅前射流角度β=30°时,射流形成的湍动能扰动对防止易絮凝细颗粒的沉积具有显著作用。研究结果可为提高仓内岩土颗粒运输效率以及解决渣土滞排等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 冲刷角度 渣土滞排 临界不淤流速 计算流体力学 数值模拟 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泵淤固堤技术参数选择与动力系统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卫国峰 王文东 +1 位作者 李赴龙 刘桂民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5,共3页
泵淤固堤技术是用泥浆泵、管道、动力系统将河道内泥沙输送到堤防内外 ,把河道疏浚与堤防加固紧密结合起来的一项技术。本文首先论述了高浓度泥浆管道输送中有关管径、泥浆浓度、沉降速度、粘性系数、临界不淤流速等参数的合理性确定 ,... 泵淤固堤技术是用泥浆泵、管道、动力系统将河道内泥沙输送到堤防内外 ,把河道疏浚与堤防加固紧密结合起来的一项技术。本文首先论述了高浓度泥浆管道输送中有关管径、泥浆浓度、沉降速度、粘性系数、临界不淤流速等参数的合理性确定 ,然后进行了动力系统的优化 ,最终使泵淤达到节能与安全运行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堤 浆体特性 临界不淤流速 堤防 河道疏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厂取、排水工程相关泥沙问题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黄卫东 姚仕明 +1 位作者 沈之平 廖小永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共5页
通过总结近年来长江沿岸电厂取、排水口工程的模型试验研究成果,并以某电厂为例,指出了电厂取、排水工程应考虑的主要泥沙问题,即取、排水河段的河势、取水工程头部河底高程变化、取水口含沙量、临界不淤流速、泥沙起动流速等。为保证... 通过总结近年来长江沿岸电厂取、排水口工程的模型试验研究成果,并以某电厂为例,指出了电厂取、排水工程应考虑的主要泥沙问题,即取、排水河段的河势、取水工程头部河底高程变化、取水口含沙量、临界不淤流速、泥沙起动流速等。为保证电厂安全、可靠、经济运行,提出了相应的工程措施:顺应河势选择取排水工程的合适位置,根据模型冲淤试验成果调整取排水口高程,采取适当的引水防沙措施和优化运行方式,提出管道内的临界不淤流速和起动流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电厂 取、排水工程 泥沙问题 临界不淤流速 泥沙起动流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浑水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的试验 被引量:6
9
作者 何武全 王玉宝 +1 位作者 张英普 蔡明科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8-101,共4页
浑水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设计中,由于缺乏相关计算依据,其临界不淤流速多借用有关管道输送的临界不淤流速公式计算确定,管道阻力损失计算一般直接利用清水管道计算公式,因此其计算误差较大,适用性和可靠性差。针对管道输水灌溉的特点,... 浑水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设计中,由于缺乏相关计算依据,其临界不淤流速多借用有关管道输送的临界不淤流速公式计算确定,管道阻力损失计算一般直接利用清水管道计算公式,因此其计算误差较大,适用性和可靠性差。针对管道输水灌溉的特点,给出了浑水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的临界不淤流速的定义,进行了不同含沙量下管道临界不淤流速和阻力损失试验。结果表明:含沙量对临界不淤流速有明显的影响,当管径和泥沙容重一定时,临界不淤流速随着浑水含沙量增大而增大;浑水阻力损失随着流速和含沙量的增大而增大。同时,整理分析试验数据,得出了浑水低压管道输水灌溉临界不淤流速和阻力损失经验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水 低压 管道 临界不淤流速 阻力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移质水流挟沙能力与输沙特性 被引量:18
10
作者 费祥俊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0-34,共5页
悬移质水流挟沙能力与输沙特性对于冲积河流泥沙冲淤、河床演变影响很大。作者在对我国广泛应用的悬移质挟沙力半经验性公式进行分析基础上 ,指出了这类公式应用的局限性 ,并通过试验研究提出了悬移质水流挟沙能力的新关系式 ,同时对输... 悬移质水流挟沙能力与输沙特性对于冲积河流泥沙冲淤、河床演变影响很大。作者在对我国广泛应用的悬移质挟沙力半经验性公式进行分析基础上 ,指出了这类公式应用的局限性 ,并通过试验研究提出了悬移质水流挟沙能力的新关系式 ,同时对输沙平衡时的临界不淤流速及临界坡降等表达式进行了探讨 ,文中结论的应用限于S =2~ 4 0kg m3中低含沙量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移质 水流 挟沙能力 输沙特性 临界坡降 输沙平衡 临界不淤流速 泥沙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浪底水库泥沙管道高效输送的合理参数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曾杉 秦毅 李时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6-163,共8页
针对管路中沿程实时变化的含沙量和颗粒级配情况,借鉴以往的研究成果,从管路中泥沙的冲淤变化、悬浮特性等多角度分析确定了管道输送泥沙的临界不淤流速;并采用实测值与模型计算值对比拟合的方法,确定了用费祥俊的临界不淤流速计算模型... 针对管路中沿程实时变化的含沙量和颗粒级配情况,借鉴以往的研究成果,从管路中泥沙的冲淤变化、悬浮特性等多角度分析确定了管道输送泥沙的临界不淤流速;并采用实测值与模型计算值对比拟合的方法,确定了用费祥俊的临界不淤流速计算模型来分析本次管道输送的临界不淤流速;最后,以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出小浪底水库泥沙管道高效输送的管径和含沙量,为今后试验或生产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提出了管径为0.325m和0.63m两种不同工况的高效输送参数:含沙量均为620kg/m^3,中值粒径范围0.051 2~0.062 9mm,D90为0.14mm,输送流速分别可在1.75~2.08m/s和2.08~2.2m/s之间进行调节。对应最大月排沙量分别为8.95万t和34.72万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泥沙 管道输送 临界不淤流速 高效输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库盘水库自吸式管道排沙系统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成林 夏新利 侍克斌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1-103,共3页
大库盘水库是指那些库面宽阔且横向泥沙淤积严重,通过传统的排沙方式不仅费用高,而且只能清除局部淤积泥沙的水库,对于大库盘水库,研究高效、节能的清淤方式非常有意义。通过自吸式管道排沙模型试验,得出了管道含沙量不仅与水库有效水... 大库盘水库是指那些库面宽阔且横向泥沙淤积严重,通过传统的排沙方式不仅费用高,而且只能清除局部淤积泥沙的水库,对于大库盘水库,研究高效、节能的清淤方式非常有意义。通过自吸式管道排沙模型试验,得出了管道含沙量不仅与水库有效水头、泥沙粒径而且和管道长度与管径有关的结论;通过水力计算确定了管道的临界不淤流速和管道的摩阻损失,进而计算了管道排沙系统的年排沙量。从试验和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管道排沙系统的优越性,高效、节水、耗能低的优点也为管道排沙系统应用于工程实践提供了前期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排沙系统 含沙量 临界不淤流速 摩阻损失 排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浪底水库管道排沙系统管道水力学计算
13
作者 吴国英 高航 +2 位作者 张俊华 武彩萍 宋莉萱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9-100,共2页
根据各种经验公式及沿程水头损失的计算理论,初步计算了小浪底水库自吸式管道排沙系统的管道临界不淤流速及沿程水头损失。结果表明,在汛限水位下,当主管道铺设高程为145 m时,清淤的距离可达坝前24 710 m,基本可以将小浪底坝前20 km库... 根据各种经验公式及沿程水头损失的计算理论,初步计算了小浪底水库自吸式管道排沙系统的管道临界不淤流速及沿程水头损失。结果表明,在汛限水位下,当主管道铺设高程为145 m时,清淤的距离可达坝前24 710 m,基本可以将小浪底坝前20 km库区范围、高程145~175 m的细泥沙排出库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不淤流速 沿程水头损失 管道排沙系统 小浪底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