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欧草地概述
1
作者 米福贵 《内蒙古草业》 1996年第1期62-64,共3页
西欧草地概述米福贵(内蒙古农牧学院呼和浩特市)草地是一种重要的植物资源,是畜牧业生产赖以维持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从广义的概念讲,它是指一种天然的牧草占优热、灌木很稀少,不适宜于生长树木的植物群落。据此,全球约略有43%... 西欧草地概述米福贵(内蒙古农牧学院呼和浩特市)草地是一种重要的植物资源,是畜牧业生产赖以维持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从广义的概念讲,它是指一种天然的牧草占优热、灌木很稀少,不适宜于生长树木的植物群落。据此,全球约略有43%的土地面积为草地植被所覆盖。但由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欧 草地类型 临时草地 永久性草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cGIS Engine的使用草原方位图自动化制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
作者 梁志强 高俣晗 刘陆 《林业勘查设计》 2024年第3期79-84,共6页
利用C#开发语言,结合ArcGIS Engine二次开发技术、开源技术,通过自动化制图技术研究,实现使用草原方位图自动化制图系统的研发。该系统利用ArcGIS Engine的功能模块及数据库等技术,结合项目需求和业务工作实际,对常规地理信息软件相关... 利用C#开发语言,结合ArcGIS Engine二次开发技术、开源技术,通过自动化制图技术研究,实现使用草原方位图自动化制图系统的研发。该系统利用ArcGIS Engine的功能模块及数据库等技术,结合项目需求和业务工作实际,对常规地理信息软件相关功能进行二次开发,实现对拟占用草原地块进行地理要素空间分析、属性信息交互及流程化快速制图输出等功能,解决采用常规软件在制图方面对制图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工作耗时长、成果输出效率低、错误多和一致性差等难题,为相关领域的类似制图工作提供可参考的技术依据和方案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时使用草地 方位图 制图输出 ArcGIS Engine 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不同利用强度潮土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比较 被引量:4
3
作者 李胜君 盛美君 +5 位作者 李刚 杨昕玥 王蕊 李洁 张贵龙 修伟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733-2741,共9页
为探究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养分限制水平对土地利用强度的响应特征,本研究设置1个高强度(小麦-玉米轮作,MW)、2个中强度(临时草地-小麦,GW;玉米-临时草地,MG)和1个低强度(多年生草地,PG)共4个处理,6 a后采样解析土壤酶活性及酶生态化学... 为探究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养分限制水平对土地利用强度的响应特征,本研究设置1个高强度(小麦-玉米轮作,MW)、2个中强度(临时草地-小麦,GW;玉米-临时草地,MG)和1个低强度(多年生草地,PG)共4个处理,6 a后采样解析土壤酶活性及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土壤pH值随土地利用强度降低而下降(仅PG达到显著),PG和GW均增加了土壤有机碳(Organic carbon,OC)含量;PG还增加了土壤全氮(Total nitrogen,TN)与有效磷(Available phosphorus,AP)含量,进而提高了土壤C∶P和N∶P的比值。与MW和MG相比,PG和GW提高了β-1,4-葡萄糖苷酶(β-1,4-glucosidase,BG)、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β-N-acetyl-glucosaminidase,NAG)+亮氨酸氨基肽酶(Leucine aminopeptidase,LAP)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以及土壤酶碳磷比(C/P ratio of extracellular enzymatic activities,EEAC∶P)和土壤酶氮磷比(N/P ratio of extracellular enzymatic activities,EEAN∶P),显著降低了土壤微生物P限制。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C、N和P关键代谢酶活性均与OC、TN、C∶P和N∶P显著正相关,而与NH_(4)^(+)-N显著负相关;EEAC∶P和EEAN∶P均与OC、C∶P和N∶P显著正相关,但仅EEAN∶P与NH_(4)^(+)-N显著负相关。随机森林模型分析表明,pH是土壤微生物C限制的主要解释因子,而C∶P、N∶P和NH_(4)^(+)-N对土壤微生物P限制的解释度最高。研究表明,将临时草地模式引入农田能够增强土壤固碳和供氮能力,提高土壤酶活性并降低土壤微生物P限制,可为集约化农业管理下提升农田土壤生态系统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强度 微生物养分限制 土壤酶活性 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临时草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潮土农田土壤酶活性对土地利用强度的响应特征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盛美君 李胜君 +4 位作者 杨昕玥 王蕊 李洁 李刚 修伟明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9-308,共10页
集约化农业引发的负面效应已成为亟需解决的全球性问题。土壤酶是指示农田土壤质量变化的重要生物学指标,为探究土壤酶活性对农田土地利用强度调整的响应及其驱动因子,设置高土地利用强度(玉米-小麦轮作,MW)、中土地利用强度(临时草地-... 集约化农业引发的负面效应已成为亟需解决的全球性问题。土壤酶是指示农田土壤质量变化的重要生物学指标,为探究土壤酶活性对农田土地利用强度调整的响应及其驱动因子,设置高土地利用强度(玉米-小麦轮作,MW)、中土地利用强度(临时草地-小麦,GW和玉米-临时草地,MG)和低土地利用强度(多年生草地,PG)共4个处理,在玉米拔节期、扬花期和成熟期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脱氢酶(Dehydrogenase,DHA)、纤维素酶(Cellulose,CL)、脲酶(Urease,UE)和碱性磷酸酶(Alkaine phosphatase,ALP)活性,分析其时间动态变化特征,并耦合土壤理化性质解析其驱动力。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强度降低后,土壤pH值下降,而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SOM)和全氮(Total nitrogen,TN)含量上升;随着作物生长期的推进,土壤CL与UE活性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而ALP活性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土壤DHA未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土地利用强度的降低增加了土壤DHA及ALP活性,而降低了CL与UE活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CL和UE活性均与pH显著正相关(P<0.05),而ALP活性与pH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土壤UE活性与含水量(Soil moisture,SM)极显著负相关(P<0.01);CL活性与有效磷(Available phosphorus,AP)显著负相关(P<0.05),与铵态氮极显著负相关(P<0.01)。随机森林分析(Random forest analysis,RFA)结果表明,研究中所选定的土壤理化性质对ALP活性的解释度最高(44.66%)。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结果表明,pH、SM和铵态氮是土壤酶活性的关键调控因子,共同驱动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研究结果可为华北潮土区土地利用强度调整与保护性耕作措施的提出及优化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耕作区 潮土 常规耕作 土地利用强度调整 临时草地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