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简短视空间记忆测验-修订版对精神病临床高危综合征人群转化的预测效度
1
作者 熊凌川 崔慧茹 +6 位作者 徐丽华 魏燕燕 张丹 钱禛颖 唐莺莹 张天宏 王继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28-534,共7页
目的探索简短视空间记忆测验-修订版(brief visuospatial memory test-revised,BVMT-R)在预测精神病临床高危综合征(clinical high-risk for psychosis,CHR-P)受试者精神病转化中的作用。方法募集217名CHR-P受试者,基线时进行BVMT-R评估... 目的探索简短视空间记忆测验-修订版(brief visuospatial memory test-revised,BVMT-R)在预测精神病临床高危综合征(clinical high-risk for psychosis,CHR-P)受试者精神病转化中的作用。方法募集217名CHR-P受试者,基线时进行BVMT-R评估,并进行3年的随访,评估其是否发生精神病转化。应用广义可加模型分析BVMT-R总分与CHR-P精神病转化概率的关系,并采用最大选择秩统计量法,计算BVMT-R总分预测CHR-P人群精神病转化的截断值,根据得到的截断值将BVMT-R总分划分为不同区间,计算不同区间的阳性似然比和在不同时点的精神病转化率。结果最终168例CHR-P完成3年随访。广义可加模型结果显示,BVMT-R总分与CHR-P精神病转化概率之间的关系呈现分段函数模型特征。最大选择秩统计量法确定截断值为18分和29分,进而将BVMT-R总分划分为0~18分、19~29分、30~36分3个区间,3个区间预测CHR-P精神病转化的阳性似然比两两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1),3个区间在不同随访时点的精神病转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BVMT-R总分可划分成3个区间,每个区间有着不同的预测CHR-P精神病转化的阳性似然比,据此BVMT-R总分可初步预测CHR-P人群的精神病转化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 临床高危综合征 简短视空间记忆测验-修订版 转化 广义可加模型 最大选择秩统计量 贝叶斯分类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额叶-边缘系统功能连接特征对精神病临床高危综合征患者转归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朱田园 沈梦婷 +4 位作者 徐丽华 张天宏 张建业 王继军 唐莺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22-1228,共7页
目的·探索额叶-边缘系统的功能连接特征在预测精神病临床高危综合征(clinical high-risk for psychosis,CHR)患者转化为精神分裂症中的作用。方法·募集CHR被试164例和健康对照89例,采集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计算基线时额叶... 目的·探索额叶-边缘系统的功能连接特征在预测精神病临床高危综合征(clinical high-risk for psychosis,CHR)患者转化为精神分裂症中的作用。方法·募集CHR被试164例和健康对照89例,采集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计算基线时额叶(内侧前额叶、双侧眶额)和边缘系统(双侧海马、双侧杏仁核)脑区之间的功能连接强度。CHR组根据1年随访的临床结局被细分为3个亚组,即转化组(CHR-C组,转为精神分裂症)、症状组(CHR-S组,仍符合CHR诊断标准)和缓解组(CHR-R组,症状缓解)。比较额叶-边缘系统功能连接的组间及亚组间差异,分析其与脑区的交互作用,以及与阳性、阴性症状的相关性。结果·额叶-边缘系统功能连接的组别主效应不显著(P=0.110),但分亚组时存在显著的亚组与脑区交互作用(P=0.049)。CHR-C组双侧眶额-双侧杏仁核的功能连接强度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和CHR-R组(均P<0.05),3个CHR亚组左侧眶额-左侧海马功能连接强度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CHR-C组左侧眶额-右侧杏仁核功能连接异常与阴性症状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左侧眶额-双侧海马及右侧眶额-左侧海马功能连接异常与阳性症状严重程度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结论·CHR患者可能普遍存在眶额-海马功能连接降低,而眶额-杏仁核功能连接低下可能对CHR患者后期转化为精神分裂症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临床高危综合征 额叶-边缘系统网络 脑功能连接 精神分裂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