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中医证型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临床血液指标的比较
1
作者 赵华林 刘津源 赵早云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35期159-163,共5页
目的 探讨临床血液指标在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之间的差异,为ITP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肿瘤科确诊的ITP住院患者124例,比较ITP不同中医... 目的 探讨临床血液指标在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之间的差异,为ITP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肿瘤科确诊的ITP住院患者124例,比较ITP不同中医证型之间临床血液指标(凝血功能、血常规、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的差异。结果 124例ITP患者根据不同证型分为气虚不摄组(36例)、阴虚血热组(27例)、瘀血内阻组(15例)、血热妄行组(46例)。各组性别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阴虚血热组、瘀血内阻组年龄大于气虚不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阴虚血热组年龄大于血热妄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瘀血内阻组住院天数长于气虚不摄、血热妄行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瘀血内阻组纤维蛋白原低于阴虚血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瘀血内阻组白细胞计数低于阴虚血热组、血热妄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虚血热组血红蛋白高于气虚不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瘀血内阻组血小板计数高于其他证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热妄行组CD4^(+)T细胞及CD4/CD8比值低于阴虚血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热妄行组CD3/CD8比值低于阴虚血热组、瘀血内阻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血热妄行组白细胞介素-6及白细胞介素-10低于其他证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热妄行组肿瘤坏死因子-α高于其他证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TP不同中医证型在血液指标中存在差异,可为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中医辨证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中医证型 临床血液指标 淋巴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