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糖尿病预防的长期临床结局看心脑血管病防治关口前移
1
作者 李光伟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共3页
心脑血管疾病,作为四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不仅增加了早亡和致残,极大地伤害着人的尊严,还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面对日益沉重的双重重压,我们迫切需要将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关口前移”... 心脑血管疾病,作为四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不仅增加了早亡和致残,极大地伤害着人的尊严,还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面对日益沉重的双重重压,我们迫切需要将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关口前移”。学术界给出的处方是强化降压、降脂、降糖,让“三高”全部达标。相关指南和共识竭力主张,即使联合三种降压药也要尽量使血压达标;降胆固醇治疗越来越严格,甚至强调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越低越好;降糖治疗则主张使用包括胰岛素和所有新老降血糖药,以保证血糖安全达标。如此努力的效果如何?据报道三项全部达标者仅有5%!这些努力够不够?需要治疗多少年和花费多少钱?其医疗负担我们能不能承受?这条路正在走,可以预料还要继续走下去。但是人们也许有必要思考有没有更好的出路?有没有更简便,更可行,甚至更有效的办法?这方面,糖尿病预防可能为我们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关口前移”方面打开了另外一扇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 临床结局 疾病管理 疾病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CT影像学特征与临床特征的列线图综合预测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AIS患者临床结局
2
作者 王振华 朱静怡 +4 位作者 杨彦兵 朱永琪 曹永佩 马艳梅 汪芳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0-317,共8页
目的:探究基于多模态CT影像学特征与临床特征构建的列线图对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2024年3月期间在本院急诊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就诊的前循环大血管闭... 目的:探究基于多模态CT影像学特征与临床特征构建的列线图对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2024年3月期间在本院急诊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就诊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且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患者共102例,并收集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根据发病后3个月后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70例,mRS≤ 2分)和预后不良组(32例,mRS>2分).比较组间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临床结局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4.3.3软件中的"rms"程序包构建临床结局不良的列线图模型,采用校准曲线评估模型预测的准确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采用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模型的临床实用价值.结果:2组病例间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相对达峰时间(rTTP)、患侧血流峰值时间(Tmax-患侧)、患侧表面渗透性(PS-患侧)、梗死核心体积、低灌注体积、低灌注体积与梗死核心体积之差(Mismatch体积)、低灌注体积与梗死核心体积之比(Mismatch比值)及多时相CT血管成像(mCTA)侧支循环评分的差异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NIHSS评分、ASPECTS、rMTT、Mismatch比值及mCTA侧支循环评分是患者临床结局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以上5个变量,建立预测患者临床结局不良的列线图模型,校准曲线显示模型校准曲线接近理想曲线;ROC曲线分析显示:该模型预测临床结局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0.977,95%CI 0.926~0.997,P<0.001),高于入院 NIHSS 评分(AUC=0.754,95%CI 0.658~0.834,P<0.001)、ASPECTS(AUC=0.844,95%CI 0.576~0.908,P<0.001)、rMTT(AUC=0.739,95%CI 0.634~0.821,P<0.001)、Mismatch 比值(AUC=0.793,95%CI 0.701~0.867,P<0.001)及 mCTA侧支循环评分(AUC=0.873,95%CI 0.793~0.931,P<0.001)单个危险因素,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决策曲线分析显示模型具有临床实用价值.结论:本研究基于多模态CT影像学特征与临床特征构建的列线图模型能够有效预测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AIS患者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多模态CT 列线图 临床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拮抗剂方案新鲜胚胎移植周期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冯雪花 焦娇 +1 位作者 冯晓军 姚伊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25-430,共6页
目的:探讨拮抗剂方案促排卵患者新鲜胚胎移植周期临床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24年6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接受首次行拮抗剂方案新鲜胚胎移植周期的100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妊娠结局分为临床妊娠... 目的:探讨拮抗剂方案促排卵患者新鲜胚胎移植周期临床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24年6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接受首次行拮抗剂方案新鲜胚胎移植周期的100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妊娠结局分为临床妊娠组(502例)和临床未妊娠组(499例),统计患者的一般资料、超促排卵资料及实验室资料。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临床妊娠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示,患者年龄≥35岁、绒促性素(HCG)日孕酮(P)水平是临床妊娠的抑制因素(OR0.571,95%CI 0.400~0.815,P<0.05;OR0.832,95%CI 0.720~0.961,P<0.05)。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双原核受精(2PN)卵裂率、可移植胚胎数是临床妊娠结局的促进因素(OR1.095,95%CI 1.011~1.186;OR1.036,95%CI 1.006~1.067,P<0.05;OR1.122,95%CI 1.039~1.211,P<0.05)。移植胚胎方式对患者的临床妊娠有影响,移植1个卵裂期胚胎和1个囊胚的患者比移植2个卵裂期胚胎的患者临床妊娠的几率显著降低(OR0.359,95%CI 0.195~0.658,P<0.05;OR0.457,95%CI 0.285~0.733,P<0.05)。结论:年龄、HCG日P水平、HCG日子宫内膜厚度、2PN卵裂率、可移植胚胎数以及移植胚胎方式是拮抗剂方案新鲜胚胎移植周期患者妊娠的独立影响因素,在临床实践中应考虑临床妊娠的相关影响因素及母婴健康的重要性,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以实现最佳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拮抗剂方案 新鲜胚胎移植周期 临床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影像组学列线图对胎盘植入性疾病的产前诊断及不良临床结局预测
4
作者 左孟哲 王琴 +3 位作者 褚茜 徐梦琴 潘婷 张春雷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0-109,共10页
目的探讨基于胎盘MR的影像组学特征、MR征象评分以及临床指标构建的列线图在胎盘植入性疾病(placenta accreta spectrum,PAS)的产前诊断以及不良临床结局风险评估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临床疑诊PAS的167例孕妇,行产前胎盘MR检... 目的探讨基于胎盘MR的影像组学特征、MR征象评分以及临床指标构建的列线图在胎盘植入性疾病(placenta accreta spectrum,PAS)的产前诊断以及不良临床结局风险评估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临床疑诊PAS的167例孕妇,行产前胎盘MR检查并于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分娩,获取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其中PAS 89例,非PAS 78例,按7∶3的比例分层随机划分为训练集119例和验证集48例。参考以往研究中的评分量表对MR主观征象进行分析和评分;提取胎盘MR两种T2WI序列图像的影像组学特征,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进行特征筛选并构建预测PAS的影像组学模型,得出相应影像组学分数(radiomics score,Radscore)。对训练集临床指标、MR征象评分以及Radscore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不同的PAS联合预测模型。采用Bootstrap方法对所有模型进行内部测试,并采用验证集进行验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和临床决策曲线评价各模型的预测性能,并生成最佳模型的列线图,得到相应的列线图预测值;评价列线图对PAS及其不良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在所有模型中,由流产次数、MR征象评分以及Radscore构建的联合预测模型对PAS的诊断价值最高,训练集和验证集AUC值分别为0.857[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791~0.923]和0.848(95%CI:0.740~0.956),高于MR征象评分、临床模型、临床-MR征象评分模型和影像组学模型,训练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约2.764、3.218、2.470和2.213,P值均<0.05),且临床净效益高于其他模型;以该模型生成的列线图预测值对胎盘粘连和胎盘植入(placenta increta,PI)以及PI和胎盘穿透具有较高的鉴别能力,AUC值分别为0.837(95%CI:0.769~0.905)和0.879(95%CI:0.807~0.951),同时对不良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较高,AUC值为0.822(95%CI:0.753~0.891)。结论基于胎盘MR的影像组学特征、MR征象评分以及流产次数构建的列线图对于PAS的产前诊断、分型和不良临床结局的风险评估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植入性疾病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列线图 不良临床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病人谵妄严重程度对临床结局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宋丽芳 张颖惠 +1 位作者 王彩玲 张丽玉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323-2327,共5页
对重症监护室(ICU)病人谵妄严重程度与临床结局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引起医护人员对谵妄严重程度的重视,从而制定精准的谵妄管理策略,预防重度谵妄的发生,改善病人预后,减轻与谵妄相关的长期负担。
关键词 谵妄 严重程度 重症监护病房 临床结局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环神经网络模型的创伤重症患者临床结局的动态预测 被引量:2
6
作者 齐戈尧 徐进 金志超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41-1249,共9页
目的 探讨基于循环神经网络(RNN)算法构建的动态预测模型用于创伤重症患者临床结局动态预测的价值,并研究动态策略和实时预测模型可行的搭建方案及路径。方法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MIMIC)-Ⅳ2.0。以创伤重症患... 目的 探讨基于循环神经网络(RNN)算法构建的动态预测模型用于创伤重症患者临床结局动态预测的价值,并研究动态策略和实时预测模型可行的搭建方案及路径。方法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MIMIC)-Ⅳ2.0。以创伤重症患者院内结局为预测目标,使用长短时记忆(LSTM)和门控循环单元(GRU)2种RNN算法分别在4、6和8 h时间窗下训练动态预测模型。使用灵敏度、特异度、F1值和AUC值对模型性能进行评价,并分析不同RNN算法和时间窗对模型性能的影响。在8 h时间窗下分别训练隐马尔科夫模型(HMM)、随机森林(RF)模型和logistic模型作为对照,横向比较2种RNN算法模型与对照模型的性能指标,并分析各模型的时间趋势变化。结果 在不同时间窗时,RNN动态模型在灵敏度、特异度、F1值和AUC值等4个性能指标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在8 h时间窗时模型的各性能指标均高于6 h和4 h时;不同RNN算法(LSTM和GRU)间仅特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横向比较结果显示,2种RNN算法模型和其他模型间各性能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2种RNN算法模型各指标均高于HMM、RF和logistic模型;各算法模型灵敏度、特异度和F1值的ICC均小于0.400(95% CI未包含0),而AUC值的ICC在统计学上证据不足(95% CI包含0)。结论 基于RNN算法的动态模型对创伤重症患者临床结局的预测效果较其他常见模型具有一定优势,且时间窗对模型性能可能存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神经网络 长短期记忆网络 门控循环单元 创伤 动态模型 临床结局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现况及其临床结局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沈静丽 杨玉霞 +6 位作者 顾莺 陆国平 陈伟明 胡静 沈伟杰 高萱 朱婷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81-1186,共6页
目的:调查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现况及其临床结局,为提高重症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连续抽样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1月在上海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33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调查并分析早期肠内营养... 目的:调查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现况及其临床结局,为提高重症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连续抽样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1月在上海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33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调查并分析早期肠内营养、能量及蛋白质摄入情况及患儿临床结局。结果:330例患儿中,实施早期肠内营养的有275例(83.3%),发生营养延迟的有55例(16.7%),能量摄入不合理的有125例(37.9%),蛋白质摄入不足的有155例(47.0%),幽门后喂养的有6例(1.8%),发生肠内营养中断的有210例(63.6%),发生肠内营养并发症的有77例(23.3%)。早期肠内营养组患儿体质量增加值、机械通气时间、多脏器功能不全发生率、PICU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与肠内营养延迟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量摄入合理组患儿体质量增加值、多脏器功能不全发生率、PICU住院时间与能量摄入不合理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质摄入合理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PICU住院时间与蛋白质摄入不足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营养中断及营养并发症发生率高、能量及蛋白质摄入不合理率高、幽门后喂养率低,早期开展肠内营养、能量及蛋白质摄入合理的患儿PICU住院时间等临床结局更佳。需要规范肠内营养支持管理,以提高PICU患儿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 肠内营养 营养支持 临床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衰弱风险评分预测老年患者不良临床结局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胡冰 翁艳秋 胡敏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105,共5页
目的了解各国使用医院衰弱风险评分(hospital frailty risk scores,HFRS)预测老年患者不良临床结局的总体情况,为我国老年住院患者的病情评估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使用HFRS预测老... 目的了解各国使用医院衰弱风险评分(hospital frailty risk scores,HFRS)预测老年患者不良临床结局的总体情况,为我国老年住院患者的病情评估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使用HFRS预测老年患者不良临床结局的相关文献,并追溯相关参考文献获取完整资料,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8月。使用Medcalc20.0、Stata17进行数据合并。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HFRS预测老年患者30 d内死亡率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最高,为0.706;HFRS中、高风险组的死亡率、再入院率、住院延长率均高于低风险组,且HFRS高风险组老年患者不良临床结局率均处于较高水平。结论HFRS的预测能力相对较好,根据不同国情对诊断代码进行调整后会达到更好的预测效果。使用HFRS有助于优化老年患者的管理及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有助于早期筛查、早期干预,延缓衰弱发展,从而降低老年住院患者不良临床结局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医院衰弱风险评分 不良临床结局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ARDS病人相位角与营养状态及临床结局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丁岚 付越 +2 位作者 赵泽华 姚红林 叶向红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2-256,共5页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ARDS病人相位角(PA)与其营养状态、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和预后情况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2023年7月至2024年3月普外ICU收治的83例SAP并发ARDS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ARDS病人相位角(PA)与其营养状态、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和预后情况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2023年7月至2024年3月普外ICU收治的83例SAP并发ARDS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相位角将病人分为低PA组和正常PA组。统计分析相位角与营养状态及临床结局的相关性,分析SAP合并ARDS病人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3例SAP并发ARDS病人,PA与营养风险分级(rs=-0.352,P=0.001)、机械通气时间(rp=-0.475,P<0.001)、住ICU时间(rp=-0.313,P=0.004)、临床预后(rs=-0.371,P=0.001)呈负相关,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A值、机械通气时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PA值是临床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PA与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生存与死亡、筛查营养不良等因素具有相关性,未来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相位角 营养状态 临床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透析患者临床结局预后风险预测方法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李安岚 俞曼殊 盛梅笑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05-1611,共7页
改善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预后并制定标准化PD临床结局预测方法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公认的影响PD预后的核心结局有PD相关感染、心血管疾病、死亡、生活质量下降及技术失败。预测和识别PD临床结局预后不良的高风险... 改善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预后并制定标准化PD临床结局预测方法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公认的影响PD预后的核心结局有PD相关感染、心血管疾病、死亡、生活质量下降及技术失败。预测和识别PD临床结局预后不良的高风险患者,及早进行干预,对提高PD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生物学标志物、风险预测模型、人工智能3个方面对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临床结局 预后 风险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院前使用二甲双胍对糖尿病合并脓毒症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
11
作者 何宇福 佟文英 +3 位作者 王芳 李丽霞 何俊冰 邵义明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34-1041,共8页
背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入院前使用二甲双胍可降低糖尿病合并脓毒症患者的死亡率,然而,二甲双胍对糖尿病合并脓毒症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仍存在争议,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研究进行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进一步评估二甲双胍是否有利于改善糖尿... 背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入院前使用二甲双胍可降低糖尿病合并脓毒症患者的死亡率,然而,二甲双胍对糖尿病合并脓毒症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仍存在争议,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研究进行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进一步评估二甲双胍是否有利于改善糖尿病合并脓毒症患者死亡率等临床结局。目的系统评价入院前使用二甲双胍对糖尿病合并脓毒症患者死亡率、初始血浆乳酸水平和器官功能障碍等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Scopu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以及其他数据库中二甲双胍对糖尿病合并脓毒症患者临床结局影响的相关中、英文文献,试验组(MET组)为入院前使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合并脓毒症的成年患者,对照组(NM组)为入院前未使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合并脓毒症的成年患者,检索时限为数据库建立至2023-03-15。由2名研究人员筛选、提取数据及评价文献质量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2篇文献,共12320例糖尿病合并脓毒症患者,纳入文献的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评分为7~8分。Meta分析结果显示:MET组患者死亡率(OR=0.61,95%CI=0.46~0.80,P<0.001)、血管升压药的使用率(OR=0.83,95%CI=0.69~0.98,P=0.03)低于NM组;MET组与NM组患者初始血浆乳酸水平(MD=0.31,95%CI=-0.12~0.75,P=0.16)、血清肌酐水平(MD=-0.81,95%CI=-0.48~0.13,P=0.25)、初始血糖水平(MD=32.94,95%CI=-10.12~76.01,P=0.13)、机械通气(OR=0.90,95%CI=0.77~1.06,P=0.2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入院前使用二甲双胍可以降低糖尿病合并脓毒症患者的死亡率,并可减少相应患者血管升压药的使用率,为二甲双胍可降低糖尿病合并脓毒症患者死亡率提供了全新的证据。但对于糖尿病合并脓毒症患者能否降低脓毒症严重程度评分以及减少去甲肾上腺素最大剂量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脓毒症 二甲双胍 临床结局 死亡率 器官功能障碍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病人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支持对临床结局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9
12
作者 周锦 高娉 +8 位作者 马宁 曹丹丹 谢颖 曹雯雯 周美琪 员美娜 杨慧 张雷 丁树荣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17,共5页
目的:应用欧洲营养筛查方法(NRS 2002)分析住院病人营养风险,并探讨营养支持的效果和合理性。方法:选取694例住院病人采用NRS 2002进行营养风险调查,依据病人是否接受营养支持和营养支持的类型,分析营养支持对病人临床结局的影响。结果:... 目的:应用欧洲营养筛查方法(NRS 2002)分析住院病人营养风险,并探讨营养支持的效果和合理性。方法:选取694例住院病人采用NRS 2002进行营养风险调查,依据病人是否接受营养支持和营养支持的类型,分析营养支持对病人临床结局的影响。结果:在694例住院病人中,营养不良率和营养风险发生率分别为为14.0%和27.5%。有营养风险的病人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无营养风险的病人(P<0.01)。有营养问题的病人中接受营养支持者占总支持人数的81.7%,而无营养风险的病人中接受营养支持者占总支持人数的18.3%。在营养风险病人中,给予营养支持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减少,缩短了住院时间。在营养风险病人中,肠内营养(EN)病人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接受肠外营养(PN)者。结论:采用NRS 2002对住院病人营养风险和营养支持率的调查,可有效地鉴别住院病人的营养风险,并为营养支持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风险筛查2002 住院病人 营养状况 营养支持 临床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支持干预对有营养风险胃肠恶性肿瘤病人临床结局和成本-效果比的影响 被引量:33
13
作者 陈博 徐阿曼 +6 位作者 胡孔旺 韩文秀 张嘉炜 李霆 韦之见 熊茂明 孟翔凌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8-81,共4页
目的:了解营养支持对有营养风险胃肠恶性肿瘤病人有无改善临床结局和成本-效果比的影响。方法:2014年12月至2015年8月,以连续抽样方式对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营养风险发生率、临床结局和医疗费用进行资料收集。结果:共纳入244例病人,... 目的:了解营养支持对有营养风险胃肠恶性肿瘤病人有无改善临床结局和成本-效果比的影响。方法:2014年12月至2015年8月,以连续抽样方式对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营养风险发生率、临床结局和医疗费用进行资料收集。结果:共纳入244例病人,在有营养风险者中,营养支持组总并发症率(31.94%vs 57.89%,P=0.04)以及非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25.00%vs 52.63%,P=0.02)显著低于无营养支持组。另外,肠内营养组在非感染性并发症风险的减少方面有绝对优势(16.67%vs 52.63%,P=0.03)。多因素分析确认营养支持改善病人总并发症发生率的结论稳定(OR=0.62,95%CI=0.37~0.81,P〈0.01)。存在营养风险且接受营养支持病人的总费用比未接受营养支持者高,两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8 175.9和7 184.9,增量成本-效果比为3 819.2。结论:对胃肠恶性肿瘤有营养风险的病人给予营养支持,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缩短住院时间,其成本-效果比水平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风险筛查 消化道肿瘤 营养不足 营养支持 临床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瓣膜病病人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支持与术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1
14
作者 吴春涛 刘苏 +4 位作者 唐闽 李倩 刘钰 王凤安 阎庆辉 《肠外与肠内营养》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4-108,共5页
目的:观察心脏瓣膜病病人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支持与术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术前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筛查有无营养风险。观察病人营养风险的发生与心功能分级之间的关系。对存在营养风险的病... 目的:观察心脏瓣膜病病人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支持与术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术前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筛查有无营养风险。观察病人营养风险的发生与心功能分级之间的关系。对存在营养风险的病人分成营养支持组和对照组,对术后第14天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结果和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及肺部感染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瓣膜病病人营养风险的发生率为3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心功能与营养风险有相关性(r=0.317,P <0.01),存在正相关关系。营养支持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第14天ALB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 0.05),但术后第14天营养支持组前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机械通气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营养支持组住ICU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营养支持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NRS 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发现瓣膜病病人术前存在较高的营养风险;在围术期,对存在营养风险的病人加强营养支持治疗,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和ICU停留时间,改善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瓣膜病 营养风险 营养支持治疗 临床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囊胚质量对冻融胚胎移植临床结局的影响及囊胚移植选择策略 被引量:19
15
作者 李明颖 马艳萍 +4 位作者 高梦莹 邓波 邓莲 相立峰 李永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2453-2456,共4页
目的探讨冻融囊胚移植中囊胚质量对临床结局的影响,以及最优的囊胚移植选择策略。方法本研究共包括2 054个囊胚冻融移植周期,将行囊胚冻融移植的患者根据移植囊胚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组,不同组之间年龄差异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其余临... 目的探讨冻融囊胚移植中囊胚质量对临床结局的影响,以及最优的囊胚移植选择策略。方法本研究共包括2 054个囊胚冻融移植周期,将行囊胚冻融移植的患者根据移植囊胚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组,不同组之间年龄差异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其余临床指标(不孕原因、促排方案、授精方案、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活产率、多胎率)使用Χ~2检验分析。结果相对于卵裂期胚胎移植,移植单个优质囊胚可以显著提高临床妊娠率(42.31%/28.89%)、种植率(42.31%/17.93%)和活产率(29.96%/21.17%),同时显著降低多胎率(1.85%/24.68%)。相对于不分质量的双囊胚移植,移植单个优质囊胚移植可以显著改善种植率(42.31%/37.95%),并极大地降低多胎率(1.85%/39.79%)。随着移植胚胎中低质量囊胚数目的增加,其妊娠率(60.63%~35.79%)、种植率(44.01%~22.37%)、活产率(44.01%~26.84%)逐渐下降。结论低质量囊胚对冻融胚胎移植的临床结局有负面影响,移植单个优质囊胚可以获得较理想的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胚质量 冻融移植 临床结局 囊胚移植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支持对有营养风险患者临床结局影响的队列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闫晶晶 牟绍玉 +1 位作者 张慧 牟绍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92-895,共4页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对有营养风险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应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tool 2002,NRS 2002)对重庆某三甲医院消化内科和胃肠外科部分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将NRS评分...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对有营养风险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应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tool 2002,NRS 2002)对重庆某三甲医院消化内科和胃肠外科部分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将NRS评分≥3分的患者,以有、无营养支持分为2个队列,观察记录2队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营养支持对营养风险患者的并发症、住院时间的影响。结果:筛查1490例患者,共440例营养风险患者纳入队列研究,其中有营养支持队列186例(42.3%),无营养支持队列254例(57.7%);2队列共发生并发症70例(10.9%),其中营养支持队列19例(10.2%),无营养支持队列51例(2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有、无营养支持两队列患者的住院时间分别为(12.8±3.9)、(15.6±6.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37,P=0.000)。营养风险患者感染性并发症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显示:营养不良、体质量严重下降、营养支持及接受腹部大手术与营养风险患者的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有关,营养支持是其保护因素。结论:合理的营养支持能降低营养风险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应对住院患者常规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按肠外肠内营养指南规范营养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支持 营养风险 临床结局 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受精治疗中促性腺激素的剂量和卵巢反应性与临床结局的关系 被引量:9
17
作者 熊夏思 陈士岭 +3 位作者 孙玲 尹敏娜 赵二勇 宋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12-714,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IVF)治疗中使用不同促性腺激素(Gn)剂量及卵巢反应性与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在接受IVF治疗、Gn用药时间≤15d的患者中,共551个取卵周期按Gn用量和获卵数进行分组,A组Gn≥3375IU,获卵数≥4个,390个周期;B组Gn≥3375IU,...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IVF)治疗中使用不同促性腺激素(Gn)剂量及卵巢反应性与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在接受IVF治疗、Gn用药时间≤15d的患者中,共551个取卵周期按Gn用量和获卵数进行分组,A组Gn≥3375IU,获卵数≥4个,390个周期;B组Gn≥3375IU,获卵数≤3个,64个周期;C组Gn≤3300IU及获卵数≤3个,97个周期。对3组的多个临床特征及治疗结局进行分析比较。结果A组的临床妊娠率和分娩率分别为38.8%和32.5%,B组为16.7%和10.4%,C组为27.3%和23.4%。A组卵泡数、获卵数、可移植胚胎数、血清E2峰值、临床妊娠率和分娩率均高于B、C组(P<0.05)。A、B组Gn用药剂量均较C组大(P<0.05),B组血清E2峰值、临床妊娠率和分娩率均低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Gn用量较低而取卵数少的患者,增加Gn用量能提高临床妊娠率和分娩率,这部分患者应视为相对的卵巢低反应者或轻度卵巢储备功能低下;而增加Gn用量后仍不能增加获卵数者,为真正的卵巢低反应者或重度卵巢储备功能低下,临床预后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性腺激素 卵巢低反应 临床结局 体外受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比例肠内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临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6
18
作者 李青 史琳娜 +3 位作者 杨顺玉 谢敏 吴晓敏 邱炳辉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1-165,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比例肠内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营养状况、器官功能、并发症发生及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符合入组标准的94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EN占联合肠内外营养支持比例,将病人随机分... 目的:探讨不同比例肠内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营养状况、器官功能、并发症发生及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符合入组标准的94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EN占联合肠内外营养支持比例,将病人随机分为50%EN组、75%EN组及TEN组(100%EN)。分析各组营养状况指标、血生化指标、并发症发生和治疗效果等情况的差异。结果:营养支持第7天时,50%EN与75%EN组病人的总蛋白、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TEN组(P<0.05)。75%EN组及TEN组病人的院内感染发生率均低于50%EN组(P<0.05)。75%EN组病人的总住院时间、ICU10天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75%EN比例在肠内外营养支持的应用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不但可以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而且能减少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缩短ICU住院时间及降低住院费用,在临床应用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比例肠内营养 重型颅脑损伤 临床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清蛋白粉对颌面部骨折内固定术后病人营养状况和临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7
19
作者 王大维 于春艳 +4 位作者 薛苏娟 李晓红 张雪莉 王浩 雷敏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09-211,215,共4页
目的:探讨乳清蛋白粉对颌面部骨折内固定术后病人营养状况和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颌面部骨折内固定术后病人65例,分为试验组(n=32)和对照组(n=33)。两组病人均经鼻胃管行营养支持,营养配餐按照热量125.5 k J(30 kcal)/(kg·d)... 目的:探讨乳清蛋白粉对颌面部骨折内固定术后病人营养状况和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颌面部骨折内固定术后病人65例,分为试验组(n=32)和对照组(n=33)。两组病人均经鼻胃管行营养支持,营养配餐按照热量125.5 k J(30 kcal)/(kg·d)、蛋白质1.6 g/(kg·d)给予。肠内营养(EN)配方选择普通匀浆膳,不足部分蛋白质以蛋白粉补充。试验组病人给予乳清蛋白粉,对照组给予大豆复合蛋白粉。分别于手术后第1和第10天清晨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定血红蛋白(Hb)、血清转铁蛋白(TF)、前清蛋白(PA)、清蛋白(ALB),体液免疫指标(Ig A、Ig G、Ig M);监测人体成分分析(骨骼肌、蛋白质、体脂肪和无机盐);记录术后感染发生率。结果:术后第10天,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TF、Hb、Ig A和骨骼肌,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病人术后第10天,TF、PA、Hb、Ig A、Ig M和骨骼肌水平均高于术后第1天,且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第10天PA高于第1天,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清蛋白粉强化的EN可明显改善颌面部骨折内固定术后病人的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清蛋白粉 颌面部骨折 营养状况 临床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患者临床结局报告量表译评、建构及中医临床实践优化模式探讨 被引量:13
20
作者 曾令烽 杨伟毅 +11 位作者 梁桂洪 肖萧 罗明辉 陈红云 潘建科 赵金龙 赵第 黄和涛 韩燕鸿 欧爱华 梁伟雄 刘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092-2099,共8页
患者临床结局报告(PRO)侧重于近代心理学概念和策略,对目标受试者的主观体验、本体症状改善情况、以及疾患诊治满意程度予以综合评价;这过程所体现的"以人为本"思维与传统中医经典理论相吻合,故PRO在传统医学研究中日趋受到关... 患者临床结局报告(PRO)侧重于近代心理学概念和策略,对目标受试者的主观体验、本体症状改善情况、以及疾患诊治满意程度予以综合评价;这过程所体现的"以人为本"思维与传统中医经典理论相吻合,故PRO在传统医学研究中日趋受到关注,是当前中医临证与效应评析至为关键的内容之一。本文围绕上述核心问题在PRO的定义及溯源、PRO的测评要点和价值、PRO量表的评译和泛文化编制、中医临床效应测评及PRO量表的应用、PRO量表的建构及中医临床实践模式优化等方面展开论述,并就PRO国外量表的引进及特性考评、中医PRO量表研制及评价等方面进行相关分析,以期为当前中医特色PRO量表研制及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结局评价 量表译评 量表建构 中医临床实践 模式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