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卒中患者急性期末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入院时各临床指标间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
作者 廖琦 谭戈 周冀英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52-653,共2页
关键词 脑卒中 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颅内压 脑灌注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信度、效度及敏感度的评价 被引量:285
2
作者 陶子荣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3-285,共3页
目的:对我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CSS)的信度、效度和敏感度进行研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取我院神经内科的126例脑卒中患者,分别用CSS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其进行评分,并对CSS... 目的:对我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CSS)的信度、效度和敏感度进行研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取我院神经内科的126例脑卒中患者,分别用CSS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其进行评分,并对CSS进行信度、效度、敏感度评价。信度用相关系数r和Cronbach’sα系数来评价。结构效度采用聚类因子分析方法考核;效标效度以NIHSS量表为效标,应用相关系数分析。各维度敏感度通过标准化效应(SES)来评估。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123份。CSS有良好的信度,各维度的重测信度和评定者间信度均在0.911~1.000;内部一致性信度的Cronbach’sα系数均在0.8以上。CSS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分析CSS与NIHSS间相关系数为0.86,效标效度良好。预后预测CSS准确率为92.4%,稍低于NIHSS的预测准确率94.1%;Logistic回归显示CSS的"凝视功能"和"面瘫"项目未能归入预测方程;除面瘫项目SES为0.38外,其他均大于0.5,大多数维度均显示出了良好的敏感性。结论:经初步测试,CSS在脑卒中患者中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敏感度,但预测预后不及NIHSS,修订时可作相应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 信度 效度 敏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与急性缺血性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黄妍 付学军 +1 位作者 史会杰 邹良玉 《中国卒中杂志》 2022年第3期251-257,共7页
目的探讨三酰甘油-葡萄糖(triglyceride-glucose,TyG)指数与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5月于深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AIS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NIHSS评估AIS... 目的探讨三酰甘油-葡萄糖(triglyceride-glucose,TyG)指数与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5月于深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AIS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NIHSS评估AIS后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根据入院时NIHSS,将入组患者分为无神经功能缺损组(0分)、轻度神经功能缺损组(1~4分)和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组(>4分),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应用ROC曲线评估TyG指数对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根据TyG指数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成低TyG指数组和高TyG指数组,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TyG指数与AIS后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研究共入组177例AIS患者,其中无神经功能缺损组43例、轻度神经功能缺损组85例,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组49例。3组的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比例,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TG、TC水平及TyG指数等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入组的AIS患者中,TyG指数与糖尿病、高脂血症、HbA1c水平、FPG水平、TG水平、TC水平、LDL-C水平及入院NIHSS呈正相关,与年龄、HDL-C水平呈负相关。TyG指数预测神经功能缺损(NIHSS≥1分)的AUC为0.70(95%CI 0.62~0.79,P<0.001),最佳截断值为8.55,敏感度为69.4%,特异度为62.8%。logistic回归显示,在AIS患者中,TyG指数每增加1,发生神经功能缺损的风险性增加2.03倍(OR 3.03,95%CI 1.79~6.11,P<0.001),发生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的风险性增加4.72倍(OR 5.72,95%CI3.12~10.45,P<0.001)。结论TyG指数与AI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正相关,TyG指数升高是AI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 急性缺血性卒中 神经功能缺损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在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劳溢权 戴慧寒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43-345,共3页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对脑梗死偏瘫运动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的作用及效果,为降低致残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随机选择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76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例,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神经生长因子,对照组38例只给予常规康复治...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对脑梗死偏瘫运动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的作用及效果,为降低致残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随机选择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76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例,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神经生长因子,对照组38例只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定偏瘫患者功能障碍的程度、Fugl-Meyer评定运动功能恢复的能力、改良巴氏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变化,并比较2组数据的改变。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运功功能、生活能力等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三种量表评分的变化量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巴氏指数治疗组由34.86±11.87升高到57.98±11.54,对照组由33.68±10.33升高到52.14±12.75,P<0.05)。结论:神经生长因子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有助于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运动功能恢复 偏瘫患者 FUGL-MEYER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运动功能障碍 康复治疗 巴氏指数 脑梗死偏瘫 急性脑梗死 脑梗死患者 对照组 治疗组 临床依据 常规治疗 治疗前后 生活能力 量表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与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特点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5
5
作者 谭延国 薛迎红 +1 位作者 徐斌 李卫东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62-165,共4页
目的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 aryacidic protein,GFAP)的动态变化,探讨其与脑梗死灶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以及预后(Barthel指数)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建生物素-亲和素多层放大ELISA法检测... 目的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 aryacidic protein,GFAP)的动态变化,探讨其与脑梗死灶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以及预后(Barthel指数)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建生物素-亲和素多层放大ELISA法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48h内、第5天、第7天和第14天血清GFAP水平。所有患者在相应时间点进行NIHSS评分,并在出院时评价Barthel指数。结果所有患者的血清GFAP于发病48h内开始升高,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并随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第7天恢复至正常水平(P=0.056),但在第14天出现反弹,并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发病48h内和第5天,梗死灶面积较大组、中等组和较小组及对照组4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P=0.048)。有较大梗死灶患者组血清GFAP水平较高。第5天和第7天血清GFAP水平分别与相应时间的NIHS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出院时Barthel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GFAP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中表达明显增强,有望成为评估脑梗死患者病情和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BARTHEL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穿刺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81
6
作者 王文志 刘红梅 李涤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79-83,共5页
目的评价比较微创穿刺血肿粉碎清除术与内科保守治疗两种方法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25~40m l)的疗效异同。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42个参研医院共随机入选465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共排除88例,其中资料... 目的评价比较微创穿刺血肿粉碎清除术与内科保守治疗两种方法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25~40m l)的疗效异同。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42个参研医院共随机入选465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共排除88例,其中资料不全者16例;不符合入选标准者72例,分别为Glasgow评分≤8分(64例)、术前出血量>40m l(7例)、从发病到达急诊室时间>72h(1例)。评价治疗14d时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治疗3个月时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3个月和住院期间病死率。结果最终符合入组标准的病例数为377例,其中微创治疗组195例,对照组182例。微创治疗组患者于治疗14d时,神经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χ2=7.931,P=0.02);治疗3个月时达良好功能状态的患者比例明显多于对照组(35.91%vs21.82%;χ2=8.294P=0.004)。微创治疗组病,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0.88%vs63.03%,χ2=16.948,P<0.01);两组病死率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6.67%vs8.79%)。结论与单纯内科保守治疗相比,应用微创穿刺血肿粉碎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小血肿不增加病死率,并可明显提高脑出血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病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区脑出血 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微创穿刺术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血肿粉碎清除术 GLASGOW评分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内科保守治疗 脑出血患者 随机对照试验 神经功能改善 对照组 病死率 治疗组 排除标准 住院期间 功能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在治疗内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宇 郭楠 +3 位作者 孔令博 姜尚上 张华 杨保林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9期2166-2170,共5页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内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东直门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内分水岭脑梗死患者80例,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降血脂、调控血压...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内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东直门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内分水岭脑梗死患者80例,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降血脂、调控血压、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和保护脑细胞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100 m L/d,输液泵泵入,20 m L/h,共14 d。治疗前后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通过经颅多普勒(TCD)检测2组病变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均有提高,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NIHS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治疗可明显改善大脑中动脉狭窄所致内分水岭脑梗死责任动脉远端的血流速度及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狭窄 内分水岭脑梗死 参附注射液 经颅多普勒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临床疗效观察 血流速度 低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部轻度低温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8
作者 徐林新 李新立 +2 位作者 张效东 吴秀芳 张晓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327-329,共3页
目的 观察颅脑降温治疗仪头部轻度低温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血流动力学、血肿周围水肿和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5 8例高血压脑出血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在给予脑出血常规治疗的同时 ,治疗组加用电子冰帽。观察血肿体积 ,血肿周围... 目的 观察颅脑降温治疗仪头部轻度低温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血流动力学、血肿周围水肿和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5 8例高血压脑出血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在给予脑出血常规治疗的同时 ,治疗组加用电子冰帽。观察血肿体积 ,血肿周围水肿体积 ,病灶侧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 (Vm)和脉动指数 (PI)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治疗后第 2 1天治疗组和对照组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分别为 (13.4 3± 12 .6 )ml,(19.6 5± 11.73)ml,(P <0 .0 1)。治疗后第 7天治疗组和对照组Vm分别为 (43.35± 6 .2 8)cm s,(41.87± 6 .17)cm s,(P <0 .0 5 ) ;治疗后第 2 1天治疗组和对照组Vm分别为 (5 9.82± 8.92 )cm s ,(5 6 .78± 8.4 5 )cm s ,(P <0 .0 1)。治疗后第 2 1天治疗组和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 2 0 .6 4± 14 .31、2 4 .6 9± 13.2 3,(P <0 .0 1)。结论 颅脑降温治疗仪使头部轻度低温能减轻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周围水肿 ,有利于血肿区Vm的恢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部 轻度低温治疗 高血压性脑出血 临床疗效 血液动力学 神经功能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纯 王淳 +3 位作者 张标 廖断修 刘平 付秀全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260-262,共3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变化特点及与病情严重程度、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1例单侧大脑半球脑梗死患者为疾病组,50名健康者为对照组,均行MEP检查。观察两组第7颈椎棘突旁大鱼际肌、第4腰椎棘突旁胫前肌、...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变化特点及与病情严重程度、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1例单侧大脑半球脑梗死患者为疾病组,50名健康者为对照组,均行MEP检查。观察两组第7颈椎棘突旁大鱼际肌、第4腰椎棘突旁胫前肌、皮质手区及皮质脚区潜伏期和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的变化;分析疾病组患侧皮质潜伏期和CMCT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量表,MESSS)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BI)的相关性。结果疾病组患侧上肢皮质手区潜伏期及CMCT分别为(24.7±2.8)ms、(11.1±2.7)ms;健侧为(22.8±2.5)ms、(7.9±2.0)ms;对照组为(22.4±3.2)ms、(7.6±1.3)ms。下肢皮质腿区潜伏期及CMCT分别为(31.7±3.7)ms、(17.6±4.8)ms;健侧为(29.6±3.1)ms、(15.3±3.1)ms;对照组为(29.4±3.4)ms、(15.2±3.6)ms。疾病组患侧的皮质潜伏期和CMCT与对照组及健侧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P<0.01,P<0.05)。脑梗死患者患侧皮质潜伏期和CMCT与MESSS呈正相关,与BI呈负相关。结论MEP可客观地反映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缺失的情况,并具有一定的病情判断和预后评估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 脑梗死患者 临床意义 Barthel指数 中枢运动传导时间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CMCT 病情严重程度 日常生活能力 潜伏期 对照组 变化特点 大脑半球 大鱼际肌 颈椎棘突 腰椎棘突 患侧上肢 功能缺失 预后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4的表达与临床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舟 李敬诚 石永中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16-818,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及其与患者的临床亚型及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和实时定量RT-PCR技术分别测定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的表达水平,于入...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及其与患者的临床亚型及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和实时定量RT-PCR技术分别测定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的表达水平,于入院3d内病情稳定后对患者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按照Oxford Community Stroke Project完成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分型。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LR4蛋白表达的阳性率(66.87±16.27)%及表达量(即荧光强度,11.62±4.39)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6例脑梗死按照Oxford Community Stroke Project临床分型,分为TACI9例、PACI39例、POCI7例和LACI11例,PBMC中TLR4蛋白和mRNA的表达量在各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按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将66例患者分为轻型27例、中型30例和重型9例,各组PBMC中TLR4蛋白和mRNA的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BMC中TLR4蛋白和mRNA的表达量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的表达增高与急脑梗死的发生和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是脑梗死发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4 急性脑梗死 脑梗死临床分型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渗盐水治疗急性脑血管病颅内高压的临床病理生理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曾红科 王华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663-1663,共1页
目的:观察高渗盐水治疗急性脑血管病性颅内高压的疗效及其对患者水盐代谢、肾功能等机能代谢的影响. 方法:实验分三部分进行.(1)对20名昏迷的、有侧脑室引流指征的脑出血患者进行共46例次降颅内高压试验.中心静脉推注23.4%高渗盐水30 mL... 目的:观察高渗盐水治疗急性脑血管病性颅内高压的疗效及其对患者水盐代谢、肾功能等机能代谢的影响. 方法:实验分三部分进行.(1)对20名昏迷的、有侧脑室引流指征的脑出血患者进行共46例次降颅内高压试验.中心静脉推注23.4%高渗盐水30 mL.监测颅内压(ICP)、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脑灌注压(CPP)及血液生化指标.(2)对15名昏迷的、有侧脑室引流指征的脑出血患者进行共52例次降颅内压治疗.随机分组,采用中心静脉推注23.4%高渗盐水30 mL,或中心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0 mL降低颅内压.检测指标同上.将30例清醒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分为两组:高渗盐水治疗组(H组)和甘露醇治疗组(M组).H组静注10%盐水40mL q 12 h连续5 d;M组静滴20%甘露醇250 mL 30 min内滴完,q 12 h连续5 d.用药前及用药后1、3、7天测患者血清电解质、渗透压、肾功能.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盐水治疗 急性脑血管病 颅内高压 生理研究 临床病理 23.4%高渗盐水 20%甘露醇 脑出血患者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洛酮治疗脑梗死患者8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新芳 肖桂荣 桂小红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1-41,共1页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2月—2010年2月本院神经内科所收治的住院脑梗死患者89例,将其分成常规治疗组和纳络酮治疗组。常规治疗组44例,男性25例,女性19例,年龄40~82岁,平均年龄(62.4±11.3)岁;纳洛酮治疗组45例,男性24...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2月—2010年2月本院神经内科所收治的住院脑梗死患者89例,将其分成常规治疗组和纳络酮治疗组。常规治疗组44例,男性25例,女性19例,年龄40~82岁,平均年龄(62.4±11.3)岁;纳洛酮治疗组45例,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41~80岁,平均年龄(61.2±9.3)岁。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构成比以及并发症、神经功能缺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组患者均经或头颅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患者 治疗组 纳洛酮 临床分析 平均年龄 神经功能缺损 2009年 神经内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中风醒脑口服液干预急性脑出血治疗时间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郭建文 何迎春 陈绍宏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255-259,共5页
目的研究急性脑出血(AICH)可能存在的治疗时间窗及中药复方中风醒脑口服液(ZFXN)的干预作用。方法按照接受治疗时间,分层合并分析1988~2003年两个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资料共36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分为治疗组(181例)及对照组(187... 目的研究急性脑出血(AICH)可能存在的治疗时间窗及中药复方中风醒脑口服液(ZFXN)的干预作用。方法按照接受治疗时间,分层合并分析1988~2003年两个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资料共36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分为治疗组(181例)及对照组(187例)。治疗组服用中药复方中风醒脑口服液,30ml/次,1次/6h,口服或鼻饲;对照组使用中药安慰剂。选用患者发病0~6h,6~24h,24~48h及48~72h4个时间段,疗效评价终点选用治疗后30、60、90d的病死率、神经功能缺失评分(NIHSS)、格拉斯哥量表(GOS)评分及Barthel指数(BI)。结果在0~72h的时间窗内,ZFXN可以降低AICH患者30、60d的病死率,改善90d的生活能力。在48~72h的时间窗内,ZFXN可以降低AICH患者60d病死率,改善90d生活能力。不同的治疗时间窗对治疗的结局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①在设计AICH临床方案时,72h是可以接受的时间窗。②ZFXN在48~72h的时间窗内,可以降低AICH患者60d病死率,改善90d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醒脑口服液 治疗时间窗 急性脑出血 临床研究 BARTHEL指数 神经功能缺失评分 时间窗内 生活能力 中药复方 脑出血患者 2003年 病死率 72h 干预作用 试验资料 随机对照 疗效评价 临床方案 对照组 治疗组 安慰剂 24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功能评价——判断预后的重要依据 被引量:6
14
作者 宿英英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11期481-483,共3页
关键词 判断预后 功能 PULMONARY 重度脑损伤 神经功能缺损 心脏停搏 自主循环恢复 临床医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并发抑郁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莎白 吴勇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7期713-714,共2页
目的:探讨抗抑郁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和预防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采用双盲随机对照,治疗组33例在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氟西汀胶囊20~40m g/d口服,或万拉法新50~75m g/d,对照组34例仅进行常规药物治... 目的:探讨抗抑郁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和预防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采用双盲随机对照,治疗组33例在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氟西汀胶囊20~40m g/d口服,或万拉法新50~75m g/d,对照组34例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4周后对照研究。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为5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χ2=7.17,P<0.01),治疗组4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t=-2.68,P<0.01),治疗组4周后汉密顿抑郁量表(H A M D)≥17分者2例,抑郁发生率为6%,对照组4周后(H A M D)≥17分者8例,抑郁发生率为24%,差异有显著意义(χ2=40.24,P<0.01)。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早期抗抑郁治疗能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减少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对照研究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脑卒中后抑郁 常规药物治疗 汉密顿抑郁量表 脑卒中患者 抗抑郁治疗 并发 双盲随机对照 氟西汀胶囊 治疗组 脑血管意外 对照组 发生率 万拉法新 总有效率 不良反应 未发现 抑郁症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邪操改善轻度中风老年病人手功能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茜 鲁林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4-176,共3页
[目的]探讨八邪操改善轻度中风老年病人手功能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0月住院老年轻度中风手功能障碍病人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八邪操运动,比较两组病人的肌张力... [目的]探讨八邪操改善轻度中风老年病人手功能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0月住院老年轻度中风手功能障碍病人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八邪操运动,比较两组病人的肌张力、手活动平衡能力、手神经功能缺损指数以及生活自理能力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肌张力、手活动平衡能力、手神经功能缺损指数以及生活自理能力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而观察组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邪操能够改善轻度中风老年病人手功能情况,提高病人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邪操 轻度中风 老年人 功能障碍 手活动平衡能力 神经功能缺损指数 生活自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脑卒中患者血糖水平与病情变化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常卫国 辛英 +2 位作者 姜昊 展洪刚 陈海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49-349,共1页
关键词 脑卒中患者 血糖水平 老年急性 临床观察 病情变化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急性发作期 高血糖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血宁注射液联合氢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1
18
作者 陈冬 欧阳存 +1 位作者 张淑琴 邓立军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6期887-891,共5页
目的:探究舒血宁注射液联合氢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神经功能缺损、炎性反应因子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江汉大学附属武汉市第六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4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 目的:探究舒血宁注射液联合氢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神经功能缺损、炎性反应因子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江汉大学附属武汉市第六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4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硫酸氢氯吡格雷,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共治疗2周。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相关指标(MBP、NSE、H-FABP、GFAP)、氧化应激指标(SOD、MDA、ROS)、炎性反应因子(sVCM-1、TNF-α、IL-18)及HMGB1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MBP、NSE、H-FABP、GFAP、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观察组上述指标变化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sVCAM-1、TNF-α、IL-18、HMGB1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MDA、ROS水平明显降低,SOD水平明显升高,观察组上述指标变化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1.89%)明显高于对照组(7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氢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炎性反应、减少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降低氧自由基水平的作用,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血宁注射液 氢氯吡格雷 脑梗死 临床疗效 神经功能缺损 炎性反应因子 氧化应激 血液流变学 HMGB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痰汤加减联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效应观察 被引量:21
19
作者 武杰 王玉 +3 位作者 刘建 陈洁 邱晓伟 刘勇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12期3338-3342,3348,共6页
目的:观察涤痰汤加减联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效应,探讨该治疗方案的利弊,为临床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在延安大学咸阳医院治疗的符合纳入条件的脑梗死后... 目的:观察涤痰汤加减联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效应,探讨该治疗方案的利弊,为临床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在延安大学咸阳医院治疗的符合纳入条件的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2组患者均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抗血小板、调脂、控血压、血糖等措施)及表面肌电生物反馈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对患者行中医辨证,并以涤痰汤为基础方加减辨治。2组患者均以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的摄食功能(FOIS)评分、饮水功能(蛙田饮水评级)、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NDF)、吞咽障碍特异性生命质量量表(SWAL-QOL)进行测评,采用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标准判断2组治疗前后吞咽障碍临床疗效,并分别进行治疗前后组内及治疗后组间比较;比较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治疗2个疗程后,2组患者FOI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升(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2组患者治疗后蛙田饮水评级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2组患者治疗后NDF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4)2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吞咽障碍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2组患者治疗后SWAL-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升(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6)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涤痰汤加减联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可显著增强患者吞咽功能效应,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且安全性高,可作为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的良好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 涤痰汤加减 表面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吞咽功能效应 吞咽障碍特异性生命质量量 摄食功能 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17
20
作者 周炯 张松照 +2 位作者 章昀 陈忠 丁美萍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4年第3期183-184,共2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与同型半胱氨酸 (Hcy)的关系。 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 5 7例 ,其中脑出血 (CH)组 2 1例 ,脑梗死(CI组 ) 3 6例 ,另选正常对照 2 8例 ,分别测定血浆Hcy、VitB12 、叶酸、肌酐浓度 ,对所有患者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指数 (CNDS... 目的探讨脑卒中与同型半胱氨酸 (Hcy)的关系。 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 5 7例 ,其中脑出血 (CH)组 2 1例 ,脑梗死(CI组 ) 3 6例 ,另选正常对照 2 8例 ,分别测定血浆Hcy、VitB12 、叶酸、肌酐浓度 ,对所有患者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指数 (CNDS)评定 ,并测定CH组的血肿体积 (HV)。结果CI组和CH组的Hcy水平均比对照组高 (P <0 0 5或P <0 0 1) ,而CI组和CH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CI组和CH组Hcy与叶酸水平呈高度显著负相关性 (r =-0 44 2 ,P =0 0 0 7)或显著负相关 (r =-0 5 3 1,P= 0 0 13 ) ,均与VitB12 水平无显著相关性。结论高Hcy血症与脑卒中关系密切 ;血浆Hcy水平与叶酸水平呈负相关 ,与VitB12 相关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脑梗死 脑出血 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指数 血肿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