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症状积分表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1
作者 白亚娟 方桂珍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4期20-22,26,共4页
目的评价临床症状积分表(clinical symptom integral table,CSIT)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筛查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简便、有效的筛查方法。方法 2013年11月至2014年4月便利选取170例符合入选标准... 目的评价临床症状积分表(clinical symptom integral table,CSIT)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筛查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简便、有效的筛查方法。方法 2013年11月至2014年4月便利选取17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神经肌电图检查和CSIT测评,以神经肌电图检查为"金标准",将患者分为DPN组和非DPN组。采用诊断试验和ROC曲线分析的方法,评价CSIT的筛查价值,并找出合适的截断点。结果 CSIT的重测信度为0.986(P<0.01),ROC曲线下面积为0.838(P<0.01);合适的截断点为6分(即当CSIT≥6分判断为DPN),该诊断点的正确率、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7.1%、72.6%、86.0%、0.586、5.17、0.32、91.1%、61.3%,与神经肌电图检查的一致性较好(κ=0.532,P<0.01)。结论 CSIT测评简便、易行、快速且可靠性好,对住院患者的DPN具有较好的筛查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神经病变 临床症状积分 诊断试验 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痛泻四神汤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胃肠激素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观察 被引量:16
2
作者 梁金 陈茜 张璇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期71-75,80,共6页
目的:探究痛泻四神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西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 目的:探究痛泻四神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西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痛泻四神汤加减治疗,均治疗2周。观察和比较2组治疗前后淋巴细胞指标CD3^+、CD4^+、CD8^+、CD4^+/CD8^+变化,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胃肠激素指标血浆胃动素(MOT)、降钙素相关基因肽(CGRP)、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抑素(SS)、一氧化氮(NO)变化;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在γ-干扰素(IFN-γ)、5-羟色胺(5-HT)、神经肽Y(NPY)含量变化;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腹痛、腹胀、肠鸣失气、急躁易怒、神疲乏力、纳呆食少症状评分变化;治疗过程中进行不良反应记录,治疗结束后进行统计。结果:1)2组患者治疗前CD3^+、CD4^+、CD8^+、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D3^+、CD4^+、CD4^+/CD8^+较治疗前均显著上升,CD8^+显著下降(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CD4^+、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2组治疗前MOT、CGRP、VIP、SS、N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MOT、NO较治疗前显著升高,CGRP、VIP、SS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CGRP、VIP、SS显著低于对照组,MOT、NO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2组治疗前IFN-γ、5-HT、NPY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FN-γ、5-HT、NPY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IFN-γ、5-HT、NPY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2组治疗前腹痛、腹胀、肠鸣失气、急躁易怒、神疲乏力、纳呆食少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以上各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以上各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5)2组口干、头痛、皮疹、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泻四神汤能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胃肠激素水平,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力,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泻四神汤 腹泻型 肠易激综合征 胃肠激素 淋巴细胞亚群构成 临床症状积分 临床效果 药物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乳汤联合乳房局部按摩治疗产后缺乳患者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徐哲 梁艳 陈难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催乳汤联合乳房局部按摩治疗产后缺乳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其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2年1月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产后缺乳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均... 目的探讨催乳汤联合乳房局部按摩治疗产后缺乳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其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2年1月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产后缺乳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母乳喂养指导,对照组实施乳房局部按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催乳汤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周,并随访至产后42 d。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治疗效果、泌乳量评分,泌乳始动时间,产后42 d纯母乳喂养情况,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泌乳量、补乳量、乳房充盈程度、激素水平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较高的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治疗后泌乳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泌乳始动时间短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主症评分、次症评分、补乳量、血清泌乳素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泌乳量、乳房充盈程度、血清孕酮(progesterone,P)、雌二醇(estradiol,E_(2))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升高。组间进行比较,观察组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42 d纯母乳喂养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结论催乳汤联合乳房局部按摩治疗产后缺乳患者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乳房充盈程度及泌乳情况,调节激素水平,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缺乳 乳房局部按摩 催乳汤 泌乳量 乳房充盈程度 临床症状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联合复方左归胶囊对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慧 陈小平 +2 位作者 谢波 江婷婷 黄虹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9期1346-1350,共5页
目的:分析针灸联合复方左归胶囊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低下(DOR)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8年10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收治的DOR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戊酸雌二醇+黄体... 目的:分析针灸联合复方左归胶囊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低下(DOR)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8年10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收治的DOR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戊酸雌二醇+黄体酮胶丸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联合复方左归胶囊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的中医症状积分变化,临床疗效、血清促卵泡成熟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生命质量评分(SF-36)以及药物不良反应比较。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FSH、L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下降趋势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个月2组患者E2、SF-36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一般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复方左归胶囊可有效治疗DOR,且不良反应少,明显提升患者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储备功能低下 针灸 复方左归胶囊 肾虚证 健康宣教 性激素水平 临床症状积分 生命质量评分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其对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9
5
作者 朱波 杨艳 +2 位作者 苏仁意 许细平 孙乾朕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7期1728-1732,共5页
目的:探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其对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PD-L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1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条件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16例,按照数字随机... 目的:探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其对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PD-L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1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条件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16例,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来氟米特初始50 mg,3 d后改维持量20 mg口服;泼尼松片10 mg,1次/d,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20 mg,1次/d,口服。观察组双氯芬酸钠缓释片20 mg,1次/d,口服,加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末在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指标变化情况,比较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后PD-L1水平,对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进行归纳,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VAS评分、ESR、CRP、R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治疗方案后,2组患者以上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以上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PD-L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8周后较治疗前2组PD-L1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胃肠道症状、色素沉着、皮下出血、皮疹发生率上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控制率、治疗有效率为43.1%、87.9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03%、7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能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可能和该药物能抑制炎性反应,抑制PD-L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芍药知母汤 常规西医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临床症状积分 炎性反应递质 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 临床疗效 药物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