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癌和大肠癌“异病同证”的证候分布及其与临床实验室指标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杨梦蝶 陈晓乐 +8 位作者 谢小峥 周汶君 呼雪庆 季青 李琦 王文海 王鹏 孟志强 苏式兵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461-2468,共8页
目的调查原发性肝癌(肝癌)与大肠癌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探讨血常规、肝肾功能、免疫功能和肿瘤指标等临床实验室指标与中医证候的关联。方法运用《中医肝癌与大肠癌病例汇报表(CRF表)》采集中医四诊信息、客观指标等,分析肝癌与大肠癌... 目的调查原发性肝癌(肝癌)与大肠癌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探讨血常规、肝肾功能、免疫功能和肿瘤指标等临床实验室指标与中医证候的关联。方法运用《中医肝癌与大肠癌病例汇报表(CRF表)》采集中医四诊信息、客观指标等,分析肝癌与大肠癌的证型分布及各证型在临床客观指标上的表现特点及"异病同证"的规律。结果 460例肝癌和759例大肠癌患者具有肝肾阴虚、脾虚、瘀血、湿热、实热、气虚、阴虚、隐证8种单证及各种兼证,其中脾虚证(27%)、肝肾阴虚证(12%)、隐证(11%)、湿热证(9%)、肝肾阴虚兼脾虚证(8%)为肝癌和大肠癌临床较为常见的五种中医证型。血常规HB、肝肾功能TBIL、ALB和GGT在五种证型间整体分布有显著差异(P <0.05),AFP在肝癌证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大肠癌证型间差异显著(P <0.001)。但免疫功能和细胞因子在上述五种证型间整体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脾虚证、肝肾阴虚证、肝肾阴虚兼脾虚证、隐证、湿热证是肝癌与大肠癌证候分布的前五位,其证候分布与HB、TBIL、ALB、GGT和AFP存在关联,提示这些临床实验室指标可能作为肝癌和大肠癌"异病同证"辩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大肠癌 证候分布 临床实验室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临床实验室质量跟踪计划的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7
2
作者 曾蓉 王薇 王治国 《中国医院》 2011年第11期57-60,共4页
描述美国病理学家学会所开展的临床实验室持续性性能评估计划,即质量跟踪计划,并结合国内临床实验室具体情况,得到质量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时间改变的性能基准的结论,并且提出采用纵向监督关键过程中的质量指标的方式来更好地改进国内实... 描述美国病理学家学会所开展的临床实验室持续性性能评估计划,即质量跟踪计划,并结合国内临床实验室具体情况,得到质量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时间改变的性能基准的结论,并且提出采用纵向监督关键过程中的质量指标的方式来更好地改进国内实验室性能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指标性能改进临床实验室质量跟踪质量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