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行新辅助放化疗后临床完全缓解患者采取等待观察策略的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高树全 武雪亮 +5 位作者 薛军 屈明 郭飞 费建东 张迎春 马洪庆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2691-2696,共6页
目的探讨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行新辅助放化疗后临床完全缓解直肠癌患者采取等待观察(wait&watch,W&W)策略的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普通外科和河北医科大学第... 目的探讨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行新辅助放化疗后临床完全缓解直肠癌患者采取等待观察(wait&watch,W&W)策略的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普通外科和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二科行新辅助放化疗后临床完全缓解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比较采取W&W策略(23例)与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30例)患者的预后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W&W患者无病生存期和总体生存的影响因素。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36个月,W&W患者与TME患者的中位无病生存期、中位总生存期、3年无病生存率、3年总生存率及复发率分别为32.6个月、35.7个月、80.43%、89.13%,19.57%与35.1个月、38.4个月、83.33%、93.33%、1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4 cm、淋巴转移阳性W&W患者的无病生存期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转移阳性W&W患者的总生存期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4 cm(HR=16.371,95%CI:3.2369~134.542,(P=0.003)、淋巴转移阳性(HR=5.863,95%CI:1.127~12.334,P=0.006)是W&W患者无病生存期缩短的独立危险因素,淋巴转移阳性(HR=4.602,95%CI:1.053~15.772,P=0.038)是W&W患者总生存期缩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新辅助放化疗后临床完全缓解直肠癌患者采取W&W策略与TME的预后无明显差异,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及淋巴转移状态是W&W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 新辅助放化疗 临床完全缓解 等待观察 预后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伴同时性多发性肺转移患者的多学科临床决策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袁瑛 徐栋 +4 位作者 杨琦 贝迪恺 刘月 张苏展 丁克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973-978,共6页
结直肠癌患者中肺是继肝脏之后最常见的远处转移器官之一,但由于肺转移发病率较低且生物学侵袭性相对温和,因而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相比,结直肠癌肺转移无论是关注程度、综合治疗理念还是相关的临床和基础研究都相对匮乏。本文现介绍1例直... 结直肠癌患者中肺是继肝脏之后最常见的远处转移器官之一,但由于肺转移发病率较低且生物学侵袭性相对温和,因而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相比,结直肠癌肺转移无论是关注程度、综合治疗理念还是相关的临床和基础研究都相对匮乏。本文现介绍1例直肠癌伴同时性多发性肺转移患者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大肠癌诊治中心的多学科综合治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经过,以探讨该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影响因素、合理的综合治疗决策以及现有的诊治争议与共识,以期促进临床诊疗的规范化和个体化,使患者更多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肺转移 多学科讨论 临床完全缓解 观察等待 局部治疗 维持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临床效果的评估 被引量:20
3
作者 高卫峰 李会晨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60-362,共3页
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直肠癌发病率近年有上升趋势。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是直肠癌的最主要治疗手段,但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术后局部复发率高、保肛率低,新辅助放化疗成为局部晚期直肠癌的优选治疗手段... 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直肠癌发病率近年有上升趋势。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是直肠癌的最主要治疗手段,但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术后局部复发率高、保肛率低,新辅助放化疗成为局部晚期直肠癌的优选治疗手段。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是临床医生关注的焦点。直肠癌新辅助治疗效果的预测及评估关系到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影响患者的生存期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新辅助放化疗 临床完全缓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F方案应用于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费菲 陈灿铭 +5 位作者 张斌 吴诚义 王永胜 王水 邵志敏 沈镇宙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64-567,共4页
目的:观察CTF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临床缓解率和病理完全缓解率)和不良反应。方法:前瞻性,多中心,开放的入组126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观察CTF作为新辅助化疗方案的有效性和毒副作用,同时比较CTF 3周方案和4周... 目的:观察CTF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临床缓解率和病理完全缓解率)和不良反应。方法:前瞻性,多中心,开放的入组126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观察CTF作为新辅助化疗方案的有效性和毒副作用,同时比较CTF 3周方案和4周方案之间的差异,并与其他同类方案相比较之优缺点。结果:CTF 3周方案组的临床完全缓解率(CCR),客观有效率(OR)和病理完全缓解率(PCR)分别为6.19%,84.07%和8.57%;4周方案组的CCR,OR,PCR分别为7.69%,53.85%和7.69%。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常见血液学不良反应方面,3周方案Ⅰ~Ⅱ度和Ⅲ~Ⅳ度白细胞降低分别为44.25%和24.78%,而4周方案分别为46.15%和15.38%。3周方案Ⅰ~Ⅱ度和Ⅲ~Ⅳ度中性粒细胞降低分别为34.51%和24.78%,而4周方案分别为38.46%和7.69%。3周方案组中,6.19%患者出现Ⅲ~Ⅳ度粒缺性发热,而4周方案组中没有。3周方案组中,23.89%患者出现Ⅰ~Ⅱ度血小板减少,而4周方案组中没有;此外2组中均无Ⅲ~Ⅳ度血小板减少。两组比较,除了在粒缺性发热方面3周方案组高于4周方案组外,其余相似。其他方面不良反应,如脱发,恶心呕吐,两组均无明显差异。结论:CTF方案应用于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有效率高,毒副作用小且易耐受,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3周方案组临床有效率和病理完全缓解率均好于4周方案组,血液学毒性基本与4周方案组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临床完全缓解率(CCR) 客观有效率(OR) 病理完全缓解率(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