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头翁皂苷B4对临床型乳房炎奶牛乳汁体细胞、酶、炎性和抗氧化因子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钱柏霖 尤留超 +10 位作者 张钺 莘余 吕尚揆 肖劲邦 苏柘僮 董可 裴淼毓 左昌雄 杨世林 冯育林 沈留红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73-880,共8页
【目的】乳房炎是危害奶牛健康最严重的疾病,常造成奶牛乳汁体细胞数升高和细胞因子水平改变。白头翁皂苷B4是中药白头翁的主要成分,具有抑菌、抗炎、抗氧化和增强免疫力等功能。对临床型乳房炎奶牛注射白头翁皂苷B4注射液,为探究白头... 【目的】乳房炎是危害奶牛健康最严重的疾病,常造成奶牛乳汁体细胞数升高和细胞因子水平改变。白头翁皂苷B4是中药白头翁的主要成分,具有抑菌、抗炎、抗氧化和增强免疫力等功能。对临床型乳房炎奶牛注射白头翁皂苷B4注射液,为探究白头翁皂苷B4对临床型乳房炎奶牛乳汁SCC、酶、炎性和抗氧化因子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规模化奶牛场2-3胎次泌乳高峰期健康中国荷斯坦奶牛(对照组,不注射药物)和临床型乳房炎奶牛(试验组)各12头。乳房炎发病当天记为第0天,按0.05 mL/kg连续颈部肌肉注射白头翁皂苷B4注射液6 d,1次/d,并观察临床疗效至第12天。分别使用体细胞检测仪和ELISA法检测各组奶牛第0、1、3、5、7、9、11天乳汁SCC和乳清酶LDH、NAG、ALT、AST、ALP、ACP,炎性因子IL-1β、IL-6、IL-8、TNF-α,抗氧化因子T-AOC、GSH-Px、SOD、CAT、MDA含量,并应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临床型乳房炎奶牛乳汁SCC,乳清酶LDH、NAG、ALT、AST、ALP、ACP,炎性因子IL-1β、IL-6、IL-8、TNF-α、脂质过氧化物MD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随治疗时间推移显著下降(P<0.05);而抗氧化因子T-AOC、GSH-Px、SOD、CAT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并随治疗时间推移显著上升(P<0.05);第11天时除ALP显著高于对照组外(P<0.05),其余指标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白头翁皂苷B4可显著降低临床型乳房炎奶牛炎症反应和乳汁SCC,促进乳酶恢复正常水平,增强乳腺抗氧化能力,是治疗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理想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头翁皂苷B4 临床型乳房炎奶牛 体细胞 性因子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型奶牛乳房炎乳腺组织中LDHA和PFKP的表达定位及功能分析
2
作者 霍王博 张博皓 +4 位作者 蔺婷 魏倩倩 赵兴绪 张勇 张全伟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8,共9页
【目的】探究临床型奶牛乳房炎乳腺组织中乳酸脱氢酶A(Lactate dehydrogenase A,LDHA)和血小板型磷酸果糖激酶(Platelet phosphofructose kinase,PFKP)的分布、表达规律及其潜在功能。【方法】采集泌乳期健康(Control,C,n=3)和患临床型... 【目的】探究临床型奶牛乳房炎乳腺组织中乳酸脱氢酶A(Lactate dehydrogenase A,LDHA)和血小板型磷酸果糖激酶(Platelet phosphofructose kinase,PFKP)的分布、表达规律及其潜在功能。【方法】采集泌乳期健康(Control,C,n=3)和患临床型乳房炎(clinical mastitis,CM,n=3)荷斯坦奶牛乳腺组织,通过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奶牛乳腺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cal,IHC)染色、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IF)染色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分析奶牛乳腺组织中LDHA和PFKP的分布和表达规律;基于非依赖型模式(data-independent acquisition,DIA)蛋白质组学数据,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LDHA和PFKP潜在功能。【结果】H&E染色结果表明,C组乳腺结构完整,腺泡充盈,CM组乳腺结构模糊,腺泡塌陷,且有炎性细胞浸润;IHC和IF结果显示LDHA和PFKP蛋白主要定位于乳腺上皮细胞的胞质;qRT-PCR结果显示,与C组相比,CM组乳腺中LDHA和PFKP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生信预测分析发现LDHA和PFKP可能通过酸代谢、糖代谢等生物学途径参与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生。【结论】LDHA与PFKP参与奶牛乳房炎的发病过程,其高表达可加剧乳房炎症反应,这为深入研究奶牛乳腺组织中LDHA和PFKP的功能及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奶牛乳房 糖酵解途径 LDHA PFKP DIA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头翁皂苷B4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疗效和血清炎性因子、免疫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沈留红 钱柏霖 +10 位作者 尤留超 张钺 莘余 吕尚揆 肖劲邦 余树民 苏柘僮 董可 杨世林 冯育林 曹随忠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84-1191,共8页
为观察不同剂量白头翁皂苷B4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和免疫因子的影响,将36头患临床型乳房炎的奶牛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3个试验组,同时选择12头健康奶牛作为对照组。试验组每日分别于颈部肌肉注射白头翁皂苷B40.... 为观察不同剂量白头翁皂苷B4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和免疫因子的影响,将36头患临床型乳房炎的奶牛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3个试验组,同时选择12头健康奶牛作为对照组。试验组每日分别于颈部肌肉注射白头翁皂苷B40.025、0.05、0.1 mL·kg^(-1),连续注射6 d,对照组不注射任何药物。试验期间,观察试验组各奶牛的有效率和治愈率,同时采集对照组任意一天,及试验组1、3、5、7 d静脉血进行炎性因子和免疫因子检测,分别采集试验组1、7、12 d患病乳区奶样进行乳汁体细胞数(SCC)计数和病原微生物检测,整个试验观察至12 d,统计临床疗效。临床疗效试验结果表明,白头翁皂苷B4低、中、高3个剂量组的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5.00%、75.00%、91.67%和100%、100%、100%,平均治愈时间分别为6.33、6.11、6.91 d。白头翁皂苷B4可显著(P<0.05)降低临床型奶牛乳房炎SCC。治疗前,36份奶样有34份检测出病原微生物,检出率为94.44%,主要为支原体、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等;治疗12 d后,病原微生物总转阴率为52.94%,其中,杆菌、产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转阴率均达100%,支原体、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球菌的转阴率分别为69.23%、60.00%、50.00%和33.33%。白头翁皂苷B4可显著(P<0.05)促使临床型奶牛乳房炎血清炎性因子CRP、SAA、HP、IL-1α、IL-1β、IL-2、IL-6、IL-8、TNF-α和免疫因子IgA、IgD、IgE、IgG、IgM恢复到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头翁皂苷B4 临床奶牛乳房 疗效 性因子 免疫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石河子地区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发病规律及治疗现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长彬 杨菊凤 +4 位作者 唐思静 姜志涛 李永刚 康立超 罗小玲 《中国奶牛》 2014年第9期59-61,共3页
通过对新疆石河子地区6个大中型牛场2600头奶牛的跟踪调查发现,在4-9月份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发病249头,临床型乳房炎平均发病率11.55%;10月份-次年3月份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发病163头,临床型乳房炎平均发病率6.99%。根据中草药的药理性质进... 通过对新疆石河子地区6个大中型牛场2600头奶牛的跟踪调查发现,在4-9月份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发病249头,临床型乳房炎平均发病率11.55%;10月份-次年3月份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发病163头,临床型乳房炎平均发病率6.99%。根据中草药的药理性质进行组方,采用TMR饲喂技术预防性投放中草药+抗生素乳区局部治疗的方式用药,经过该技术措施的预防和治疗后在4-9月份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降低至4.92%;10月份-次年3月份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降至3%,目前在规模化或大中型牛场一般常见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抗菌增效剂、抗生素+激素、中草药和抗生素+中草药等四种方式,试验结果表明,中西药相结合用药对临床型乳房炎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奶牛临床乳房 发病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病原鉴定与治疗药物筛选试验
5
作者 石冬梅 王金和 王军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0年第5期10-11,共2页
对河南省豫东、豫西、豫北、豫南及郑州市5地区的415例临床型乳房炎乳样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共鉴定出7种病原菌,其中金色葡萄球菌感染有223例,占53.73%。表皮葡萄球菌感染有86例,占20.72%。链球菌类有3种,其中无乳链球菌感染有104例,占25.... 对河南省豫东、豫西、豫北、豫南及郑州市5地区的415例临床型乳房炎乳样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共鉴定出7种病原菌,其中金色葡萄球菌感染有223例,占53.73%。表皮葡萄球菌感染有86例,占20.72%。链球菌类有3种,其中无乳链球菌感染有104例,占25.6%;停乳链球菌感染有55例,占13.25%;乳房链球菌3株,占2.01%。阴性杆菌类2种,其中大肠杆菌感染有94例,占22.65%;克雷伯菌感染25例,占6.02%。对鉴定病原菌用单种抗生素进行了药敏试验,对乳样直接培养菌用自制抗生素药敏片进行了药敏试验,目的是筛选治疗临床型乳房炎的敏感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奶牛临床乳房 病原鉴定 药物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英翘芦散治疗亚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鹏举 付丽云 +4 位作者 陈志强 尚静雪 张远达 蔡小利 战文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27-1033,共7页
本研究旨在初步考察公英翘芦散对亚临床奶牛乳房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试验选取78头发病牛,其中38头牛为散发,用公英翘芦散治疗;40头牛集中对比治疗,随机分成2组,每组20头,分别用公英翘芦散和公英散进行治疗。用加州乳房炎检验(California ... 本研究旨在初步考察公英翘芦散对亚临床奶牛乳房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试验选取78头发病牛,其中38头牛为散发,用公英翘芦散治疗;40头牛集中对比治疗,随机分成2组,每组20头,分别用公英翘芦散和公英散进行治疗。用加州乳房炎检验(California mastitis trial,CMT)法检测公英翘芦散治疗后乳区患病状态并判定其治疗效果;用体细胞计数(somatic cell count,SCC)法检测公英翘芦散和公英散治疗后牛奶体细胞数并判定其治疗效果。结果显示,公英翘芦散给药7 d后,患病乳区由75个减少到28个,治疗效果非常显著,治愈率达到62.67%,有效率达到90.67%。与治疗前相比,公英翘芦散和公英散用药1 d后体细胞数均极显著降低(P<0.01),且公英翘芦散组SCC下降幅度明显超过公英散组。公英翘芦散组在给药2 d后体细胞数显著低于公英散组(P<0.05),给药3 d之后均极显著低于公英散组(P<0.01)。用药7 d后,公英翘芦散组治愈率可达68.29%,而公英散组治愈率只达到20.00%,差异极显著(P<0.01);公英翘芦散组有效率可达97.56%,而公英散组有效率为67.50%,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公英翘芦散的治疗效果极显著优于公英散(P<0.01)。以上结果说明,公英翘芦散可以作为治疗亚临床奶牛乳房炎的有效药物,为奶牛乳房炎药物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奶牛乳房 公英翘芦散 体细胞计数法 加州乳房检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复方阿莫西林乳房注入剂治疗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疗效 被引量:1
7
作者 侯晓申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7年第3期95-95,共1页
目的: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应用复方阿莫西林乳房注入剂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择取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接收的某牛场50头患临床型乳房炎奶牛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奇偶法分为2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速诺LC灌注治疗,研究组给予复... 目的: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应用复方阿莫西林乳房注入剂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择取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接收的某牛场50头患临床型乳房炎奶牛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奇偶法分为2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速诺LC灌注治疗,研究组给予复方阿莫西林乳房注入剂灌注治疗,观察对比两组奶牛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奶牛临床疗效为92.00%,对照组奶牛临床疗效的88.00%,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但两者数据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患有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患者应用复发阿莫西林乳房注入剂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应用与进一步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奶牛乳房 复方阿莫西林乳房注入剂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年《中国奶牛》1~12月科技总目次
8
《中国奶牛》 2010年第12期61-63,共3页
关键词 奶牛 产奶量 产奶性能 乳脂肪酸 产乳量 牛病毒性腹泻病 奶牛临床乳房 2010 目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年《中国草食动物科学》1~6期总目录
9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2年第6期77-79,共3页
关键词 中国美利奴羊(新疆) 绵羊 绒山羊 卵母细胞体外成熟 草食动物 奶牛临床乳房 甘肃高山细毛羊 繁殖性能 生产性能 多浪羊 体尺 美利奴 高繁殖力 公羔 育肥试验 简阳大耳羊 目录 检索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