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关键技术与研究体系 被引量:7
1
作者 郝海平 王广基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7-102,共6页
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在创新药物研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贯穿于创新药物研发的每一环节。我国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水平在"九五"以前相当落后,本课题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八六三&q... 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在创新药物研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贯穿于创新药物研发的每一环节。我国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水平在"九五"以前相当落后,本课题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八六三"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九七三"计划)及江苏省药物代谢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建设等多项课题的资助下,围绕我国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的薄弱环节和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近十年的创新攻关研究,解决了生物样品中微量/痕量药物高灵敏度、快速定量分析,体内外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特性快速筛选与评价等11项关键技术,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先导/候选化合物快速筛选体系、创新药物体内外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评价体系以及中药整体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体系,项目研究成果对促进我国药物代谢动力学水平的整体提高、推动创新药物研发与中药现代化研究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 关键技术 研究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关键技术及平台研究通过专家组验收
2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6-76,共1页
以中国药科大学为牵头单位、药物代谢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广基教授主持的国家“863”重大专项“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关键技术及平台研究”于2005年12月28日顺利通过由11名院士及专家组成的专家组的验收。验收专家组对该平台的建设... 以中国药科大学为牵头单位、药物代谢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广基教授主持的国家“863”重大专项“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关键技术及平台研究”于2005年12月28日顺利通过由11名院士及专家组成的专家组的验收。验收专家组对该平台的建设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药物代谢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平台条件建设和研究水平已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代谢动力学 专家组 临床 平台 中国药科大学 研究水平 实验室主任 重点实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前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中的药物毒代动力学问题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昌孝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57-159,共3页
关键词 临床药物安全性评价 药物毒代动力学 临床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氨茶碱中毒的临床分析及药物代谢动力学
4
作者 邓力 陈怡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9期741-742,共2页
目的:探讨婴儿氨茶碱中毒的临床表现与其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方法:应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检测氨茶碱的血药浓度。结果:4例患儿中男女各2例,年龄14 h~l岁5个月;均有烦躁不安,2例有呕吐症状,2例有惊跳,1例有四肢震颤,... 目的:探讨婴儿氨茶碱中毒的临床表现与其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方法:应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检测氨茶碱的血药浓度。结果:4例患儿中男女各2例,年龄14 h~l岁5个月;均有烦躁不安,2例有呕吐症状,2例有惊跳,1例有四肢震颤,2例有抽搐,1例有呼吸暂停。3例婴幼儿氨茶碱的t1/2为(17.25±1.76)h,与无氨茶碱中毒幼儿的氨茶碱的t1/2(4.3±1.39)h相比P<0.01,差异有显著性。而l例新生儿患儿的t1/2为44.46h,代谢时间更长。结论:氨茶碱中毒患儿的t1/2延长,故需加紧治疗,防止和减轻严重的毒副作用,对基层医院转来的患儿更应特别注意询问病史,严防漏诊。必要且有条件时要做血药浓度测定,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茶碱中毒 药物代谢动力学 婴儿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的发展及其对创新药物研发的重要作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昌孝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86-687,共2页
发挥学会和所属专业委员会的学术优势,对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药理学会和药物代谢专业委员会诞生正是我国实施药品法的1985年。在法规不健全的当时,药理学会各个专业委员会成员相当多为国家新药审评委员,参与... 发挥学会和所属专业委员会的学术优势,对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药理学会和药物代谢专业委员会诞生正是我国实施药品法的1985年。在法规不健全的当时,药理学会各个专业委员会成员相当多为国家新药审评委员,参与各种技术指南的起草、制定和修改。这些活动对保证新药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研发质量作出过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代谢动力学 新药审评 创新药物 药代动力学 临床 学术优势 药物代谢研究 宋振玉 药品法 刘昌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前体药结肠定位释放的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6
6
作者 周四元 梅其炳 +1 位作者 周瑾 赵德化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45-448,共4页
为了探讨以葡聚糖 (平均分子质量 2 0 0 0 0 )为载体合成的地塞米松前体药物在大鼠胃肠道内的转运及活性药物的释放情况 ,以 5μmol·kg-1地塞米松给大鼠 i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监测该前体药物在大鼠胃肠道不同部位释放出地塞米松... 为了探讨以葡聚糖 (平均分子质量 2 0 0 0 0 )为载体合成的地塞米松前体药物在大鼠胃肠道内的转运及活性药物的释放情况 ,以 5μmol·kg-1地塞米松给大鼠 i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监测该前体药物在大鼠胃肠道不同部位释放出地塞米松的情况及血药浓度变化 ,并与地塞米松相对比较 .结果表明 ,地塞米松前体药物 ig后 ,地塞米松主要集中在盲肠和结肠内释放 ,吸收显著减少 .其血浆药峰浓度为1 1 0 μg·L-1,达峰时间 6.3h.而地塞米松 ig后 ,其大量出现在胃 ,小肠近端及远端内容物中 ,并被迅速吸收入血 ,其血浆药峰浓度高达 2 .1 2 mg· L-1,达峰时间为 2 .2 h;上述结果表明 ,以葡聚糖为载体合成的地塞米松前体药具有良好的结肠定位转释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 地塞米松 动力学 药物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丙红霉素胶囊的药物动力学
7
作者 王黎青 胡哲益 +4 位作者 余奇 郭歆 熊静 黄志壮 程泽能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7-201,共5页
目的:研究司丙红霉素胶囊的药物动力学,为该药进行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开放试验设计, 30名健康受试者(男女各半),随机分为3组,每组男女各5人。各组分别单剂量口服试验制剂250, 500和750mg。采用HPLC MS法测定给药后不同... 目的:研究司丙红霉素胶囊的药物动力学,为该药进行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开放试验设计, 30名健康受试者(男女各半),随机分为3组,每组男女各5人。各组分别单剂量口服试验制剂250, 500和750mg。采用HPLC MS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丙酸红霉素和红霉素碱的血药浓度。结果: 30例健康志愿者,全部完成试验,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用3P87软件进行模型分析和参数计算,高、中、低3个剂量组均符合单室模型。口服司丙红霉素胶囊后,丙酸红霉素药物动力学参数为:低剂量组Ka为( 2. 007±1. 281 ) /h,tmax(实测值)为(1. 9±0. 6)h,Cmax为(437. 0±295. 0)μg/L,AUC0-14为(1840. 2±1476. 87 )μg·h/L,Ke为( 0. 329±0. 119 ) /h,T1 /2为(2. 45±0. 9)h;中剂量组Ka为(1. 451±0. 380) /h,tmax(实测值)为(1. 7±0. 3)h,Cmax为(923. 1±217. 5 )μg/L,AUC0-14为(4542. 4±1579. 4 )μg·h/L,Ke为( 0. 237±0. 057 ) /h,T1 /2为( 3. 1±1. 1 )h;高剂量组Ka为(2. 076±1. 559) /h,tmax(实测值)为(1. 7±0. 3)h,Cmax为(1336. 5±366. 0)μg/L,AUC0-14为(7481. 5±2496. 2 )μg·h/L,Ke为(0. 266±0. 051) /h,T1 /2为(2. 7±0. 5 )h。红霉素碱的药物动力学参数为:低剂量Ka为( 1. 410±0. 626) /h,tmax(实测值)为(1.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丙红霉素 胶囊 药物动力学参数 HPLC-MS法 药物不良反应 性别差异 健康受试者 单剂量口服 健康志愿者 半衰期 临床研究 试验设计 试验制剂 血药浓度 不同时间 参数计算 模型分析 单室模型 线性关系 活性成分 体内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朱胤慈 孙建国 +1 位作者 彭英 王广基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2年第12期1433-1440,共8页
前药是自身无活性,在体内经生物转化后释放出有药效活性的代谢物或原药的化合物。前药设计已成为改善药物的一些不良性质如水溶性低、生物利用度差、半衰期太短及缺乏理想的靶向性等的一种重要手段。然而如何从药物代谢动力学角度评价... 前药是自身无活性,在体内经生物转化后释放出有药效活性的代谢物或原药的化合物。前药设计已成为改善药物的一些不良性质如水溶性低、生物利用度差、半衰期太短及缺乏理想的靶向性等的一种重要手段。然而如何从药物代谢动力学角度评价前药尚缺乏统一的标准。本文对近年来前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状况进行了概括总结,并提出如何从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角度对前药的药代动力学性质进行全面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代谢动力学 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蒽环类化合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动态
9
作者 胡艳平 张覃沐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1989年第4期368-373,共6页
蒽环类化合物是从土壤的菌种中分离及人工半合成的抗肿瘤药物。1963年首次报道了Daunorubicin(DNR)的发现,随后肯定了它的细胞毒性和抗肿瘤活性。通过诱变,改变微生物的代谢形式,从S.
关键词 药代动力学 抗肿瘤药物 心脏毒性 抗肿瘤活性 代谢 半合成 临床试验 蒽环类 血浆水平 正定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校与企业合作开发的国家化学1类新药“注射用AAPB”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10
作者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5-245,共1页
近日,由多靶标天然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代谢性疾病药物重点实验室张奕华/黄张建教授团队与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国家化学1类新药“注射用AAPB”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适应症为急性缺血性脑... 近日,由多靶标天然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代谢性疾病药物重点实验室张奕华/黄张建教授团队与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国家化学1类新药“注射用AAPB”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适应症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APB项目采取校企联合的方式,由我校张奕华教授、黄张建研究员、吴建兵副研究员的团队设计并确定优势候选物,江苏康缘药业进行后期的临床前研究与评价,双方共同推进、共享成果。2024年1月,学校和企业共同提交临床申请(两个注射剂规格);3月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中国药科大学排名第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临床试验 中国药科大学 重点实验室 临床研究 校企联合 代谢性疾病 AAP 天然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药学领域中药物代谢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曾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09-112,共4页
近年来,药物代谢作为药理学和生物化学的分支学科迅速发展。药物代谢对药动学、药效学、毒理学以及其它生物医学学科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药物代谢研究资料已成为世界范围新药申请注册的必备条件。药物代谢研究范围不断扩展,涉及临床药学... 近年来,药物代谢作为药理学和生物化学的分支学科迅速发展。药物代谢对药动学、药效学、毒理学以及其它生物医学学科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药物代谢研究资料已成为世界范围新药申请注册的必备条件。药物代谢研究范围不断扩展,涉及临床药学:个体化治疗用药、多药的合理联合应用、药物代谢性相互作用、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新药创制:新药发现、指导药物设计与结构修饰、体内药物生物转化途径与代谢物研究;药学基础研究:药物代谢酶和转运体基因组学、药物代谢的调节、药物吸收转运与代谢作用机理等多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药理学 临床 药代动力学 药物设计 药物代谢 药物转运 新药创制 临床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芬太尼缓释透皮贴剂的临床药理学 被引量:26
12
作者 任玉娥 段红光 倪家骧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69-172,共4页
关键词 芬太尼 缓释透皮贴剂 临床药理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效应动力学 药物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理学基础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53
13
作者 郭宾 李川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41-253,共13页
体内各种因素引起的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改变,可能导致相应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变化。本文综述了有关药物 血浆蛋白结合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进展,及其与药代动力学和药效相关性的理论阐述,并运用药理学相关基础理论对其临床意义进行了深... 体内各种因素引起的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改变,可能导致相应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变化。本文综述了有关药物 血浆蛋白结合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进展,及其与药代动力学和药效相关性的理论阐述,并运用药理学相关基础理论对其临床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总结了在常规的药物实践中如何评价药物的游离浓度监测和血浆蛋白结合的药效和临床相关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血浆蛋白结合 药物代谢动力学 物效应动力学 临床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奈替米星临床与实验室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慧琳 汪冰 +6 位作者 吕晓菊 邱墩功 哈培蓉 冯萍 周志强 卢毅 穆国尧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1-35,73,共6页
采用国产奈替米星和阿米卡星随机对照治疗各种类型急性细菌性感染204例,奈替米星77例与阿米卡星76例作随机对照,开放试验51例。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5.3%、96.1%;67.1%、93.4%;86.3%、94.1... 采用国产奈替米星和阿米卡星随机对照治疗各种类型急性细菌性感染204例,奈替米星77例与阿米卡星76例作随机对照,开放试验51例。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5.3%、96.1%;67.1%、93.4%;86.3%、94.1%(P>0.1,P>0.25)。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0.7%;88.0%;93.0%(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1%、3.9%、3.9%(P>0.5)。试验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及不良反应均无显著性差异,奈替米星和阿米卡星纸片敏试敏感率相似,奈替米星对葡萄球菌的MIC比阿米卡星略低,对链球菌两者相似或奈替米星略低,对革兰氏阴性细菌两者相似或阿米卡星略低,头孢噻肟对革兰氏阳性及阴性细菌抗菌活性比较强,庆大霉素较弱。8名健康自愿受试者静脉滴注或肌肉注射100mg奈替米星,血峰浓度分别为13.12及7.6mg/L,半衰期(T1/2β)分别为3.2及2.8h,分布容积分别为15.47及11.58hmg/L,8h后血药浓度分别为0.88和0.85mg/L。尿药浓度分别为13.64及14.79mg/L。血药浓度均超过绝大多数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故获得较好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替米星 临床试验 药物代谢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福平治疗结核病的最佳剂量探索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沈彦恒 孙勤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548-548,共1页
背景基于药物代谢动力学、毒性和成本考虑,人们在1971年推荐的利福平给药剂为量10mg/kg。然而小鼠和人类的实验数据表明,增加利福平给药剂量可能会缩短结核病患者治疗的疗程,并减少耐药性的出现。本实验旨在评估利福平增加剂量后的... 背景基于药物代谢动力学、毒性和成本考虑,人们在1971年推荐的利福平给药剂为量10mg/kg。然而小鼠和人类的实验数据表明,增加利福平给药剂量可能会缩短结核病患者治疗的疗程,并减少耐药性的出现。本实验旨在评估利福平增加剂量后的安全性、耐受性及其药物代谢动力学和早期杀菌活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患者 最佳剂量 利福平 临床研究 治疗 药物代谢动力学 早期杀菌活性 给药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对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卢静 韩新彦 +1 位作者 王振海 吴瑞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12期970-971,共2页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对骨代谢的影响,评价其安全性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传统药物丹那唑为对照,通过酶联免疫竞争法、放射免疫法和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检测用药前、后骨吸收生化指标尿脱氧吡啶啉/尿肌...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对骨代谢的影响,评价其安全性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传统药物丹那唑为对照,通过酶联免疫竞争法、放射免疫法和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检测用药前、后骨吸收生化指标尿脱氧吡啶啉/尿肌酐(DPD/Cr)和骨形成生化指标血骨钙素(BGP)与血碱性磷酸酶(AKP),研究米非司酮10mg/d治疗EM3个月对骨代谢的影响。结果用药3个月时米非司酮组与丹那唑组患者盆腔疼痛的缓解率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米非司酮组用药3个月时骨代谢生化指标尿DPD/Cr、血AKP和血BGP与用药前比较,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10mg/d连用3个月,对EM患者骨代谢无明显影响,患者不会发生骨质疏松,使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米非司酮 治疗 分光光度计比色法 酶联免疫竞争法 骨吸收生化指标 代谢生化指标 临床应用价值 血碱性磷酸酶 尿脱氧吡啶啉 放射免疫法 其安全性 传统药物 盆腔疼痛 骨质疏松 丹那唑 用药 显著性 骨钙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顾成词 高树宇 +1 位作者 张大朋 李桂华 《辽宁畜牧兽医》 2004年第10期27-29,共3页
氟喹诺酮类药物(FQS)是第3代喹诺酮类药物,是一族化学合成的抗菌药物的总称.自20世纪80年代上市以来,氟喹诺酮类药物因为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不易产生耐药性、毒副作用小等特点而成为目前临床上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的常用药物.随... 氟喹诺酮类药物(FQS)是第3代喹诺酮类药物,是一族化学合成的抗菌药物的总称.自20世纪80年代上市以来,氟喹诺酮类药物因为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不易产生耐药性、毒副作用小等特点而成为目前临床上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的常用药物.随着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断开发应用,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对该类药物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本文简述了对该类药物的临床应用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检测研究以及细菌耐药性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药 氟喹诺酮类药物 临床应用 代谢动力学 动物性食品药物残留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第一医院临床药理实验室
18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9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南京市第一医院临床药理实验室成立于1996年,集医、教、研于一体,先后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卫生部的现场审查,并于2008年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的ISO/IEC17025质量管理体系认可证书,... 南京市第一医院临床药理实验室成立于1996年,集医、教、研于一体,先后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卫生部的现场审查,并于2008年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的ISO/IEC17025质量管理体系认可证书,获得认可的项目为药物代谢动力学检测,是江苏省首家通过该项认可的实验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市第一医院 药理实验室 ISO/IEC17025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临床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ISO9001 药物代谢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及其在医药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唐刚华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 :阐述正电子发射断层 ( PET)显像的原理及其在临床诊断、疗效评价和药物研究等方面的应用。方法 :参阅有关文献 ,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结果和结论 :PET结合正电子药物已广泛用于神经精神病、心血管病和肿瘤三大疾病的诊断与... 目的 :阐述正电子发射断层 ( PET)显像的原理及其在临床诊断、疗效评价和药物研究等方面的应用。方法 :参阅有关文献 ,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结果和结论 :PET结合正电子药物已广泛用于神经精神病、心血管病和肿瘤三大疾病的诊断与疗效监测 ,PET也已用于药物药效动力学和代谢动力学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临床诊断 疗效评价 药物研究 药物药效动力学 代谢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苯尼考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20
作者 孙继超 陈晨 +2 位作者 张东辉 张继瑜 周绪正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20期31-36,共6页
氟苯尼考是氯霉素类广谱抗菌化学药物,主要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家禽、家畜和鱼的细菌性疾病,特别是对呼吸系统感染和肠道感染效果显著。主要从氟苯尼考的理化性质、临床药效、药物代谢动力学、检测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 氟苯尼考是氯霉素类广谱抗菌化学药物,主要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家禽、家畜和鱼的细菌性疾病,特别是对呼吸系统感染和肠道感染效果显著。主要从氟苯尼考的理化性质、临床药效、药物代谢动力学、检测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氟苯尼考的开发应用和残留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苯尼考 理化性质 临床药效 药物代谢动力学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