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油菜籽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关系研究——基于我国油菜籽临储政策取消前后对比 被引量:3
1
作者 杨雪 刘成 何玉成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18,共6页
基于2013年~2016年我国油菜籽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每日数据,运用ADF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分析了我国油菜籽临储政策取消前后油菜籽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关系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油菜籽临... 基于2013年~2016年我国油菜籽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每日数据,运用ADF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分析了我国油菜籽临储政策取消前后油菜籽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关系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油菜籽临储政策取消前,我国油菜籽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不存在相互引导关系;临储政策取消后,我国油菜籽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油菜籽期货价格单向引导油菜籽现货价格,我国油菜籽期货市场逐渐发挥其价格发现功能。最后,为促进我国油菜籽市场更好地发展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籽 期货价格 现货价格 国家油菜籽临储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政策变动下农户种植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以油菜临储政策取消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成 冯中朝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20期328-332,共5页
农业政策涉及农业诸多生产环节、多个品种以及多个经营主体,农业政策的制定不仅要考虑政策实施的预期效果,更要充分考量政策生命周期结束之后的影响。2015年底,中央提出着力推行农业供给侧改革,意味着农业政策变动在今后将更加频繁,而... 农业政策涉及农业诸多生产环节、多个品种以及多个经营主体,农业政策的制定不仅要考虑政策实施的预期效果,更要充分考量政策生命周期结束之后的影响。2015年底,中央提出着力推行农业供给侧改革,意味着农业政策变动在今后将更加频繁,而市场能否应对成为我国农业成功改革的关键,这也是评价政策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以我国油菜临储政策取消为例,探究农业政策变动背景下各种因素对农民种植意愿的影响机制,采用Logistic模型对1850份截面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农民来年油菜种植意愿影响不显著,油菜生产补贴政策以及收购补贴政策对农民种植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农民受教育程度、现有油菜种植面积以及人工成本投入对农民种植意愿具有正向影响,化肥投入以及耕地面积对农民种植意愿呈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政策变动 农民 种植意愿 临储政策 影响因素 LOGISTIC模型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储收购政策支撑吉林省玉米市场 被引量:1
3
作者 孟祥萍 张学锋 于伟 《农业展望》 2014年第8期4-7,共4页
2014年以来,在临储玉米收购数量持续增加和采购东北玉米费用补贴政策的支撑下,吉林省玉米市场价格整体波动幅度不大,但"政策市"特征较为明显。后市随着东北地区农户余粮逐渐减少,吉林省玉米价格将稳步趋涨,但需求不振及玉米... 2014年以来,在临储玉米收购数量持续增加和采购东北玉米费用补贴政策的支撑下,吉林省玉米市场价格整体波动幅度不大,但"政策市"特征较为明显。后市随着东北地区农户余粮逐渐减少,吉林省玉米价格将稳步趋涨,但需求不振及玉米抛储压力仍将影响其价格上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储收购政策 玉米市场 价格 农户 深加工企业 补贴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期货市场反观我国粮食政策的扭曲效应——基于结构突变的视角 被引量:5
4
作者 程琳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7-51,共5页
粮食临储政策实行之初有效地托住了市场价格,解决了国内粮食再平衡问题,但随后出现了很多负面的效应,托市收购的市场扭曲问题日趋凸现。本文以玉米期货为例,基于结构突变的视角对芝加哥期货价格与大连期货价格之间的联动关系进行考察后... 粮食临储政策实行之初有效地托住了市场价格,解决了国内粮食再平衡问题,但随后出现了很多负面的效应,托市收购的市场扭曲问题日趋凸现。本文以玉米期货为例,基于结构突变的视角对芝加哥期货价格与大连期货价格之间的联动关系进行考察后发现:玉米期货价格在2008年发生一次结构突变,说明临储政策实行后,我国玉米期货价格走势发生扭曲并开始与国际脱轨。为实现玉米期现货市场的健康发展,我们应该对现行收购政策进行调整和完善,探索和建立更符合市场化改革方向的农产品托市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储政策 期货价格 结构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储制度退出对玉米产业链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蔡鸿毅 彭家乐 刘合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8期221-222,255,共3页
2016年3月,饱受争议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终究退出历史舞台。在此背景下,通过对种植端、物流端的成本收益进行分析,玉米价格下跌为下游玉米深加工企业带来机遇;进一步分析玉米加工企业产能情况,得出玉米淀粉开机率开始复苏,利润率逐渐回... 2016年3月,饱受争议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终究退出历史舞台。在此背景下,通过对种植端、物流端的成本收益进行分析,玉米价格下跌为下游玉米深加工企业带来机遇;进一步分析玉米加工企业产能情况,得出玉米淀粉开机率开始复苏,利润率逐渐回暖。提出了玉米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建立玉米现代流通体系,完善物流市场监管体系,同时加强信息监测预警,完善综合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储政策 玉米价格 玉米加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对粮食收获质量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宋亮 朱强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3-49,共7页
增加高质量粮食供给满足消费者不断提升的需求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目标。2016年国家对玉米收储(最低价收购)制度实行“市场定价,价补分离”改革,本文在政策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实证检验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对粮食收获质量的影响。研究显示... 增加高质量粮食供给满足消费者不断提升的需求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目标。2016年国家对玉米收储(最低价收购)制度实行“市场定价,价补分离”改革,本文在政策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实证检验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对粮食收获质量的影响。研究显示: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后玉米收获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其政策的溢出效应使得非政策区玉米收获质量提升效应与政策实施区是一致的。说明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发挥了市场机制价格信号作用,通过优质优价效应调节了资源配置和生产结构,提高了玉米收获质量。但是基于对比的继续实行最低价收购托市政策的稻谷、小麦的收获质量出现了一定的下降,分析认为这是因为最低价收购保护政策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质量价格对收入的影响作用。因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一是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二是改变农业支持方式;三是建立一个相对“作物中立”的农业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储政策 价补分离政策 粮食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期国内棉花市场行情分析与展望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想 《农业展望》 2014年第5期17-20,共4页
受政策调整预期、植棉成本不断上升、种植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2014年中国棉花播种面积普遍下降。2014年以来,皮棉价格震荡下行,国内外价差缩小;棉花临储工作全部完成,收储630.7万t;棉花进口量大幅减少,国内纺纱量有所增长,纺织品服装... 受政策调整预期、植棉成本不断上升、种植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2014年中国棉花播种面积普遍下降。2014年以来,皮棉价格震荡下行,国内外价差缩小;棉花临储工作全部完成,收储630.7万t;棉花进口量大幅减少,国内纺纱量有所增长,纺织品服装出口略有恢复。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对市场影响尚未完全展现,未来市场不确定性仍然较大。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和储备棉投放新政实施等多种因素影响,预计短期内国内棉花价格将继续下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市场 价格 进口 临储政策 目标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13年度中国棉花市场回顾及2013/14年度展望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想 《农业展望》 2013年第10期16-18,共3页
2012/13年度,中国棉花市场总体平淡。棉花价格运行平稳,播种面积缩减6.8%,预计产量环比减1.4%,棉花进口趋势放缓,纺织品服装出口略有恢复,临时收储政策造成库存畸高。展望2013/14年度,棉花价格可能呈现先涨后跌走势,预计棉花产量下降,... 2012/13年度,中国棉花市场总体平淡。棉花价格运行平稳,播种面积缩减6.8%,预计产量环比减1.4%,棉花进口趋势放缓,纺织品服装出口略有恢复,临时收储政策造成库存畸高。展望2013/14年度,棉花价格可能呈现先涨后跌走势,预计棉花产量下降,库存继续增加。调控政策的调整将是2013/14年度最大的不确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市场 价格 播种面积 产量 需求 进口 出口 库存 临储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以来国内玉米市场形势分析与展望
9
作者 焦善伟 《种业导刊》 2015年第10期14-17,共4页
2015以来,国内玉米市场利空因素占据主导,临储玉米去库存化进度缓慢,再加上需求未见明显亮点,以及新产玉米陆续上市,玉米价格整体弱势运行。时至9月份,市场已经进入了政策出台的密集期,国家一方面限制谷物大量进口,另一方面临储玉米&qu... 2015以来,国内玉米市场利空因素占据主导,临储玉米去库存化进度缓慢,再加上需求未见明显亮点,以及新产玉米陆续上市,玉米价格整体弱势运行。时至9月份,市场已经进入了政策出台的密集期,国家一方面限制谷物大量进口,另一方面临储玉米"市场化"趋势明显,只是政策迟迟没有明确,使得市场一时传言四起。从市场多空因素博弈看,在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要求下,保证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就要保持国内粮食生产的稳定性,由此玉米临储政策的改革短期内仍难"到位",需要给予市场、农民、政府等时间和空间去缓冲。基于此,预计后期国内玉米价格回归市场的基调不会变化,但短期内临储政策将继续发挥相应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市场价格 临储政策 供需形势 进口 替代 后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