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采样—数据模型方法的可控串联补偿系统对次同步振荡抑制作用的计算分析 被引量:32
1
作者 刘晓冬 杨煜 陈陈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共5页
采用TCSC的采样 数据模型 ,可方便地分析较大规模电力系统在不同TCSC控制策略下的动态特性。该模型考虑了晶闸管开关的非线性和时变因素 ,在汽轮发电机组轴系频率范围内足够精确。通过分析IEEE次同步振荡用的第一基准模型和伊敏 大庆 5... 采用TCSC的采样 数据模型 ,可方便地分析较大规模电力系统在不同TCSC控制策略下的动态特性。该模型考虑了晶闸管开关的非线性和时变因素 ,在汽轮发电机组轴系频率范围内足够精确。通过分析IEEE次同步振荡用的第一基准模型和伊敏 大庆 5 0 0kV带可控串联补偿的输电系统 ,用定量计算从理论上说明了只有当晶闸管导通角在一定范围内或大于一定的数值时 ,才能有效地抑制次同步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可控串联补偿系统 次同步振荡 采样-数据模型 交流输电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解法估算基于金属氧化物限压器保护的串联补偿系统三相短路电流 被引量:2
2
作者 陈葛松 蔡百凌 李柏青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30-33,71,共5页
提出了一种估算基于金属氧化物限压器(MOV)保护的串补系统三相短路电流的新方法——图解法。该方法借助于图形和网络等值技术来计算带非线性元件(如MOV)的电力系统短路电流,为系统规划工程师提供了计算短路电流和确定断路器等设备的电... 提出了一种估算基于金属氧化物限压器(MOV)保护的串补系统三相短路电流的新方法——图解法。该方法借助于图形和网络等值技术来计算带非线性元件(如MOV)的电力系统短路电流,为系统规划工程师提供了计算短路电流和确定断路器等设备的电流额定值的简单方法。并采用电磁暂态分析程序(EMTP)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结果也证实了上述图解法的有效性和较高的精度。文章还进一步讨论了计算短路故障时全网分支电流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氧化物限压器 图解法估算 电力系统 短路电流 串联补偿系统 三相短路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串联补偿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润添 郑祖平 +2 位作者 解大 赵春宇 陈陈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4-47,共4页
介绍了可控串联补偿装置的基本结构及其对控制系统的要求 ,设计并实现了符合控制要求的可控串联补偿控制系统 ,系统包括触发器和控制器的软硬件 ,TCSC控制系统的功能采用模块化设计 ,具有较高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设计实现了可控串联补... 介绍了可控串联补偿装置的基本结构及其对控制系统的要求 ,设计并实现了符合控制要求的可控串联补偿控制系统 ,系统包括触发器和控制器的软硬件 ,TCSC控制系统的功能采用模块化设计 ,具有较高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设计实现了可控串联补偿装置在 3种不同的工作模式下灵活快速地转换。给出了此控制器的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稳定性 可控串联补偿控制系统 设计 输电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型LADRC的STATCOM抑制双馈风电场次同步振荡策略 被引量:4
4
作者 刘亚锦 廖雨欣 +2 位作者 刘志坚 余成骏 段星桅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5-102,共8页
针对双馈风电场经串联补偿线路送出引发的次同步振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型线性自抗扰控制(LADRC)的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实现对系统次同步振荡的抑制.LADRC设计时考虑延时因素,在控制计算中消除由信号测量、传输等延时导致的... 针对双馈风电场经串联补偿线路送出引发的次同步振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型线性自抗扰控制(LADRC)的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实现对系统次同步振荡的抑制.LADRC设计时考虑延时因素,在控制计算中消除由信号测量、传输等延时导致的输入量之间时间轴上的不匹配.基于改进型LADRC设计了STATCOM的附加阻尼控制器、电压外环、电流内环控制器以及锁相环,使STATCOM为系统提供正阻尼,同时增强控制系统的速动性和抗干扰能力,以适应次同步振荡工况,并从阻抗角度分析了STATCOM抑制次同步振荡的作用机理.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了系统的时域仿真模型,实验结果证实了所提出的抑制策略在动态性能和抗干扰方面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自抗扰控制 STATCOM 双馈感应发电机 次同步振荡 串联补偿输电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