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tatic synchronous series compensator,SSSC)建立了可用输电能力计算的最优潮流模型,并在模型中引入了SSSC的功率注入模型进行优化,采用原-对偶内点法对优化后的模型进行求解,根据特征结构分析法确定SSSC的最...基于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tatic synchronous series compensator,SSSC)建立了可用输电能力计算的最优潮流模型,并在模型中引入了SSSC的功率注入模型进行优化,采用原-对偶内点法对优化后的模型进行求解,根据特征结构分析法确定SSSC的最佳安装位置。利用IEEE30节点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说明在电力系统的薄弱线路上配置SSSC,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可用输电能力。展开更多
串联变压器作为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系统中的关键设备,承担着换流器与交流系统交换功率的重要作用,一方面需要匹配交流系统电压与换流器直流电压,另一方面在电气结构上实现交流系统与换流器的隔离。UPFC用串联变压器在电气结构上不同...串联变压器作为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系统中的关键设备,承担着换流器与交流系统交换功率的重要作用,一方面需要匹配交流系统电压与换流器直流电压,另一方面在电气结构上实现交流系统与换流器的隔离。UPFC用串联变压器在电气结构上不同于常规电力变压器,其一次侧绕组(线路侧绕组)分相接入三相线路,变压器一次侧绕组每相的首尾端拆开,经6个端口接入线路;二次侧绕组(阀侧绕组)与换流器连接,采用常规的星型或者角型接法。串联变压器的绕组需要具备承受系统短路电流的能力,同时需要具备持续一定时间的4倍过激磁耐受能力,对变压器的电气、结构等方面的设计提出了严酷的要求。文中结合南京220 k V西环网统一潮流控制器工程,分析了串联变压器的运行工况,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串联变压器的关键设备参数,并对其恶劣工况下的耐受能力进行了仿真验证。展开更多
针对电力系统快速发展以及大规模新能源入网需要越来越多的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lexible alternative current transmission systems,FACTS)设备参与建设和运行成本高、不合理的容量配置导致可靠性和经济性失衡的问题,综合利用FACTS设备...针对电力系统快速发展以及大规模新能源入网需要越来越多的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lexible alternative current transmission systems,FACTS)设备参与建设和运行成本高、不合理的容量配置导致可靠性和经济性失衡的问题,综合利用FACTS设备和常规固定补偿设备(fixed series compensation,FSC)成为必然的选择,相应的效益评估也成为必要的环节,为此,提出一种针对FSC和可控串联补偿装置(thyr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ompensation,TCSC)联合补偿的综合效益评估方法,建立评估模型,给出相应的计算公式以及解决方法。最后结合大规模风电基地并网问题,验证综合效益评估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展开更多
针对如何选择分布式潮流控制器(Distributed Power Flow Controller,DPFC)安装位置的问题,通过分析DPFC的运行原理,建立了DPFC的等效模型。然后以输电断面潮流分布均衡性和DPFC装置全寿命周期收益率为目标,提出了DPFC的优化配置模型。...针对如何选择分布式潮流控制器(Distributed Power Flow Controller,DPFC)安装位置的问题,通过分析DPFC的运行原理,建立了DPFC的等效模型。然后以输电断面潮流分布均衡性和DPFC装置全寿命周期收益率为目标,提出了DPFC的优化配置模型。利用改进后的粒子群算法求解所提模型,能得到安装DPFC的最佳线路和输电断面潮流均衡度的提升率。通过IEEE39节点和某省级电网500 k V系统的仿真,结果证明DPFC装置能够重新均衡地分配断面联络线上的潮流,同样验证了等效模型和优化配置模型的合理性以及改进的粒子群算法的有效性。展开更多
文摘基于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tatic synchronous series compensator,SSSC)建立了可用输电能力计算的最优潮流模型,并在模型中引入了SSSC的功率注入模型进行优化,采用原-对偶内点法对优化后的模型进行求解,根据特征结构分析法确定SSSC的最佳安装位置。利用IEEE30节点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说明在电力系统的薄弱线路上配置SSSC,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可用输电能力。
文摘串联变压器作为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系统中的关键设备,承担着换流器与交流系统交换功率的重要作用,一方面需要匹配交流系统电压与换流器直流电压,另一方面在电气结构上实现交流系统与换流器的隔离。UPFC用串联变压器在电气结构上不同于常规电力变压器,其一次侧绕组(线路侧绕组)分相接入三相线路,变压器一次侧绕组每相的首尾端拆开,经6个端口接入线路;二次侧绕组(阀侧绕组)与换流器连接,采用常规的星型或者角型接法。串联变压器的绕组需要具备承受系统短路电流的能力,同时需要具备持续一定时间的4倍过激磁耐受能力,对变压器的电气、结构等方面的设计提出了严酷的要求。文中结合南京220 k V西环网统一潮流控制器工程,分析了串联变压器的运行工况,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串联变压器的关键设备参数,并对其恶劣工况下的耐受能力进行了仿真验证。
文摘针对电力系统快速发展以及大规模新能源入网需要越来越多的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lexible alternative current transmission systems,FACTS)设备参与建设和运行成本高、不合理的容量配置导致可靠性和经济性失衡的问题,综合利用FACTS设备和常规固定补偿设备(fixed series compensation,FSC)成为必然的选择,相应的效益评估也成为必要的环节,为此,提出一种针对FSC和可控串联补偿装置(thyr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ompensation,TCSC)联合补偿的综合效益评估方法,建立评估模型,给出相应的计算公式以及解决方法。最后结合大规模风电基地并网问题,验证综合效益评估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文摘针对如何选择分布式潮流控制器(Distributed Power Flow Controller,DPFC)安装位置的问题,通过分析DPFC的运行原理,建立了DPFC的等效模型。然后以输电断面潮流分布均衡性和DPFC装置全寿命周期收益率为目标,提出了DPFC的优化配置模型。利用改进后的粒子群算法求解所提模型,能得到安装DPFC的最佳线路和输电断面潮流均衡度的提升率。通过IEEE39节点和某省级电网500 k V系统的仿真,结果证明DPFC装置能够重新均衡地分配断面联络线上的潮流,同样验证了等效模型和优化配置模型的合理性以及改进的粒子群算法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