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串联复合基础隔震装置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倪国葳 闫文赏 +1 位作者 李潇 刘波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8-170,共3页
阐述了基础隔震的基本原理与特性,分析了隔震体系的类型、特点及重要性。针对如何有效地降低地震灾害影响,减少建筑物倒塌的可能性,从建筑物消能隔震控制角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种串联复合基础隔震装置,并申请了串联复合基础隔... 阐述了基础隔震的基本原理与特性,分析了隔震体系的类型、特点及重要性。针对如何有效地降低地震灾害影响,减少建筑物倒塌的可能性,从建筑物消能隔震控制角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种串联复合基础隔震装置,并申请了串联复合基础隔震装置专利,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 串联复合基础隔震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联基础隔震结构的隔震特性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富有 魏良甲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5-318,共4页
由橡胶隔震支座与摩擦滑移隔震支座串联成组合支座,再与橡胶隔震支座并联形成的串联基础隔震结构,在地震时可以取得较好的隔震效果.根据串联基础隔震结构的特点,给出了该种隔震体系的等效阻尼、等效刚度的计算公式;将串联隔震支座设定... 由橡胶隔震支座与摩擦滑移隔震支座串联成组合支座,再与橡胶隔震支座并联形成的串联基础隔震结构,在地震时可以取得较好的隔震效果.根据串联基础隔震结构的特点,给出了该种隔震体系的等效阻尼、等效刚度的计算公式;将串联隔震支座设定为多个屈服剪力水平,得到了较好的等效阻尼.实例计算表明,选择合适的摩擦系数和2种支座的刚度比,可以得到性能较好的隔震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基础结构 橡胶垫 等效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隔震密肋复合墙结构的地震随机响应分析
3
作者 李云璋 姚谦峰 黄炜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7-101,共5页
在给出密肋复合墙结构弹性刚度的基础上,建立了基础隔震结构的运动方程,利用随机振动的理论,将地震波过滤白噪声地震动模型输入,运用状态空间法,得出了层间最大位移的概率统计特性,从而建立了其均值和均方差的计算公式。通过算例分析表... 在给出密肋复合墙结构弹性刚度的基础上,建立了基础隔震结构的运动方程,利用随机振动的理论,将地震波过滤白噪声地震动模型输入,运用状态空间法,得出了层间最大位移的概率统计特性,从而建立了其均值和均方差的计算公式。通过算例分析表明,增大上部结构自振频率与隔震结构的频率的比值可以增大隔震层最大位移的反应,提高隔震层的阻尼比可以降低隔震层最大位移的反应;对其参数进行合理的配置,可使该结构体系隔震效果达到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肋复合墙结构 基础 状态空间法 随机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MULINK的串联基础隔震体系地震反应研究
4
作者 张富有 常业军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4期462-465,共4页
分析了串联基础隔震结构隔震层的恢复力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SIMULINK的串联基础隔震体系仿真计算的新方法,将该种隔震结构的运动微分方程用状态空间法描述,在SIMULINK环境下建立了串联基础隔震体系的动力仿真程序,实例证明该动力仿真程... 分析了串联基础隔震结构隔震层的恢复力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SIMULINK的串联基础隔震体系仿真计算的新方法,将该种隔震结构的运动微分方程用状态空间法描述,在SIMULINK环境下建立了串联基础隔震体系的动力仿真程序,实例证明该动力仿真程序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基础结构 橡胶垫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建筑隔震系统新探——复合式基础隔震系统
5
作者 许富华 弓继光 周英才 《建筑技术开发》 1998年第2期42-44,共3页
本文通过对传统的抗震措施及中外隔震装置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摆动———滑移复合式基础隔震系统”。
关键词 复合基础 系统 高层建筑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水平—竖向复合隔震装置的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杨雅静 刘云涛 《山西建筑》 2010年第21期47-48,共2页
提出了一种水平—竖向复合隔震装置,以一栋四层框架结构为例,对其水平和竖向地震反应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复合隔震装置能简单有效地解决建筑结构的复合基础隔震问题,是一种理想的复合隔震装置。
关键词 水平—竖向 复合装置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滑移隔震房屋结构设计与工程应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熊仲明 俞茂宏 +3 位作者 王清敏 丰定国 税浩旭 税国斌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0-54,88,共6页
本文进行了隔震体系限位耗能元件的弹塑性分析 ,利用多层砖房的足尺结构进行了滑移结构动力特性试验。通过对隔震房屋有限位装置的恢复力特性的研究 ,提出了多层砖房隔震结构的恢复力计算模型 ,编制了隔震结构的分析程序 ,提出了基础滑... 本文进行了隔震体系限位耗能元件的弹塑性分析 ,利用多层砖房的足尺结构进行了滑移结构动力特性试验。通过对隔震房屋有限位装置的恢复力特性的研究 ,提出了多层砖房隔震结构的恢复力计算模型 ,编制了隔震结构的分析程序 ,提出了基础滑移隔震房屋结构设计的构造措施和减震效果试推检验方法。实际工程算例表明 ,滑移隔震结构较基础固定结构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在设计中可降低设计烈度二度进行隔震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滑移 房屋 结构设计 限位耗能元件 砖房 足尺结构 动力特性 有限位装置 恢复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镇建筑带限位装置摩擦隔震体系的参数影响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赵桂峰 马玉宏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48-152,共5页
针对村镇建筑带限位装置摩擦隔震技术,建立了隔震装置的综合恢复力模型和隔震体系的运动方程,编制了考虑摩擦效应的非线性分析程序,详细分析了隔震层摩擦系数、限位装置弹性刚度和屈服位移等因素对隔震体系的影响,最终通过大量计算给出... 针对村镇建筑带限位装置摩擦隔震技术,建立了隔震装置的综合恢复力模型和隔震体系的运动方程,编制了考虑摩擦效应的非线性分析程序,详细分析了隔震层摩擦系数、限位装置弹性刚度和屈服位移等因素对隔震体系的影响,最终通过大量计算给出了参数选取的合理取值范围,可为该隔震体系的简化设计和实际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镇建筑 限位装置 摩擦 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震规范中隔震装置的地震风险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熊焱 吴迪 崔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09-114,共6页
目前关于基础隔震结构抗震性能评价的研究主要针对隔震层以上的上部结构,对于隔震装置的地震风险分析仍有待完善。以隔震层水平位移与隔震装置尺寸(支座的有效直径)的比值作为结构需求,借鉴《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所规定的... 目前关于基础隔震结构抗震性能评价的研究主要针对隔震层以上的上部结构,对于隔震装置的地震风险分析仍有待完善。以隔震层水平位移与隔震装置尺寸(支座的有效直径)的比值作为结构需求,借鉴《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所规定的隔震支座的水平位移限值作为划分标准,初步建立基础隔震结构中隔震装置的概率地震需求模型,探索建立该地震风险分析方法。最后,以灾区已建成的一座七层混凝土框架基础隔震结构建筑作为算例,通过所提出的模型和方法对其隔震装置进行地震风险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 装置 概率地需求模型 结构需求 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竖向复合隔震墩 被引量:1
10
作者 尚守平 周可威 黄群堂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1-334,共4页
为满足广大农村地区推广复合隔震技术的需要,在钢筋-沥青复合隔震层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水平-竖向复合隔震墩,其能同时有效减轻水平地震作用和竖向地震作用对上部结构的影响。介绍了该隔震装置的构造、工作原理和设计理论,并以刚体质量... 为满足广大农村地区推广复合隔震技术的需要,在钢筋-沥青复合隔震层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水平-竖向复合隔震墩,其能同时有效减轻水平地震作用和竖向地震作用对上部结构的影响。介绍了该隔震装置的构造、工作原理和设计理论,并以刚体质量块代替刚度较大的砌体建筑物,对水平-竖向复合隔震墩进行振动台模拟地震试验。结果表明,此复合隔震装置吸收了大部分地震能量,减震效果明显且造价低廉,适合于广大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 复合 振动台试验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限位装置的摩擦隔震结构动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樊剑 唐家祥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00年第3期24-27,37,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基础隔震模型 ,即带限位装置的摩擦隔震系统 (S- L F) ;基于此隔震模型 ,利用 FGN法 ,并结合 Floquet理论研究了地面谐运动下 S- L F的主谐、次谐运动特性 ;通过与纯摩擦滑移隔震系统 (P- F)和恢复力摩擦隔震系统 (R- FBI... 提出了一种新型基础隔震模型 ,即带限位装置的摩擦隔震系统 (S- L F) ;基于此隔震模型 ,利用 FGN法 ,并结合 Floquet理论研究了地面谐运动下 S- L F的主谐、次谐运动特性 ;通过与纯摩擦滑移隔震系统 (P- F)和恢复力摩擦隔震系统 (R- FBI)的比较表明 ,S- LF的隔震性能优于 P- F和 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 限位装置 FGN法 摩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隔震加AMD混合控制结构的抗震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梁启智 丁海成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5年第1期83-90,共8页
考虑基底隔震、首层施控的混合控制结构的抗震性能,采用Y。K。Wen建议的滞回模型描述隔震装置的弹塑性特性,利用等效线性化方法形式上把结构振动方程简化为线性扩展状态方程。对平稳和非平稳过滤高斯白噪声激励进行了随机分析,... 考虑基底隔震、首层施控的混合控制结构的抗震性能,采用Y。K。Wen建议的滞回模型描述隔震装置的弹塑性特性,利用等效线性化方法形式上把结构振动方程简化为线性扩展状态方程。对平稳和非平稳过滤高斯白噪声激励进行了随机分析,并针对一个六层框架结构进行了数值计算,详尽地分析了基底隔震装置和调频质量阻尼器的参数对混合控制结构反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这种混合控制结构的抗震性能作出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控制 阻尼器 基底装置 基础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物基础隔震体系设计 被引量:9
13
作者 姚谦峰 《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54-59,共6页
简要介绍了几种隔震元件及限位消能元件的基本性能,探讨了影响其性能的主要因素。通过试验研究及计算机分析,就隔震体系的匹配关系及设计提出了简化计算方法。分析表明,只要合理地选用隔震元件及限位消能元件,体系的基底剪力完全可... 简要介绍了几种隔震元件及限位消能元件的基本性能,探讨了影响其性能的主要因素。通过试验研究及计算机分析,就隔震体系的匹配关系及设计提出了简化计算方法。分析表明,只要合理地选用隔震元件及限位消能元件,体系的基底剪力完全可以由设计者控制在某一个水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物 装置 基础 设计 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屋基础隔震的概念与设计方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文福 《石油规划设计》 1998年第3期42-44,共3页
基础隔震是一种结构抵抗环境荷载(如风和地震等)的方法。与传统的抗震结构体系相比较,该方法不但能保护建筑结构,还能保护结构内部的重要设备在强震冲击下免遭破坏。其抗震设计的对象也从整体结构转变为仅考虑隔震装置,大大简化了... 基础隔震是一种结构抵抗环境荷载(如风和地震等)的方法。与传统的抗震结构体系相比较,该方法不但能保护建筑结构,还能保护结构内部的重要设备在强震冲击下免遭破坏。其抗震设计的对象也从整体结构转变为仅考虑隔震装置,大大简化了建筑结构的设计与施工,降低了建设投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物 基础 设计 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架设备串联隔震振动台试验研究
15
作者 刘彦辉 杜永峰 +2 位作者 谭平 周福霖 闫维明 《低温建筑技术》 2011年第8期1-3,6,共4页
针对支架-设备串联隔震体系,设计了适用于支架-设备串联体系的隔震装置,该装置在水平向的刚度较小,而竖向的刚度较大,能够抵抗上部电气设备在隔震层产生的倾覆力矩。然后制作支架-设备串联隔震体系试验模型,进行扫频振动台试验。试验结... 针对支架-设备串联隔震体系,设计了适用于支架-设备串联体系的隔震装置,该装置在水平向的刚度较小,而竖向的刚度较大,能够抵抗上部电气设备在隔震层产生的倾覆力矩。然后制作支架-设备串联隔震体系试验模型,进行扫频振动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支架-设备串联体系隔震装置能延长串联体系的自振周期,有效地减小上部结构的响应,显示出良好的隔震性能,同时该装置无摇摆现象,能够抵御上部电气设备在隔震层产生的倾覆力矩,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装置 振动台试验 支架-设备串联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复合墙结构在土-桩-结构相互作用下隔震设计研究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薛伟伟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74-78,共5页
利用时程分析法对天然地基上带群桩基础的生态复合墙结构进行隔震设计研究分析。建立弹簧单元模拟群桩基础,采用Davies方法确定桩的刚度;利用SAP2000建立生态复合板隔震模型。用时程分析法进行地震反应分析,比较隔震结构和非隔震结构时... 利用时程分析法对天然地基上带群桩基础的生态复合墙结构进行隔震设计研究分析。建立弹簧单元模拟群桩基础,采用Davies方法确定桩的刚度;利用SAP2000建立生态复合板隔震模型。用时程分析法进行地震反应分析,比较隔震结构和非隔震结构时程反应分析结果,并找到其中规律,为隔震设计提供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复合墙结构 基础 土-桩-结构相互作用 时程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复合隔震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别慧中 王金光 黄宝平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9-61,共3页
在分析夹层橡胶垫隔震技术和摩擦滑移隔震技术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并联复合隔震体系。通过算例计算分析研究表明,这种体系充分融合了上述两种隔震方案的优点,同时又改善了采用单一隔震技术的缺点,大大提高了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关键词 基础 并联复合 摩擦滑移 夹层橡胶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震装置的分类和作用
18
作者 周星 《住宅科技》 1999年第5期37-40,共4页
隔震措施是建筑物结构抗震措施之一。文章通过现有各种隔震装置的评述,论述了基础和层间隔震的抗震原理及区别于其他抗震措施的特点。
关键词 结构抗 装置 基础 层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悬浮技术的建筑隔震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潘毅 周盟 +2 位作者 郭瑞 胡思远 林拥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75-482,共8页
隔震是在强烈地震中保护建筑物最有效的技术之一,采用磁悬浮技术对建筑结构进行隔震是结构工程的前沿研究领域,与采用传统橡胶隔震支座的技术相比,磁悬浮技术可以同时实现对隔震结构水平振动和竖向振动的主动控制,但基于磁悬浮技术的建... 隔震是在强烈地震中保护建筑物最有效的技术之一,采用磁悬浮技术对建筑结构进行隔震是结构工程的前沿研究领域,与采用传统橡胶隔震支座的技术相比,磁悬浮技术可以同时实现对隔震结构水平振动和竖向振动的主动控制,但基于磁悬浮技术的建筑隔震研究还相对比较薄弱.简要回顾了磁悬浮技术的发展历程,详细介绍了磁悬浮隔震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系统阐述了永磁体轨道-电磁铁、衔铁-电磁铁两种磁悬浮隔震体系的理论研究进展与隔震装置研发情况,指出了磁悬浮隔震技术在建筑结构的实际应用中还有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并对今后基于磁悬浮技术的建筑结构隔震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结构 基础 磁悬浮技术 永磁体轨道-电磁铁 衔铁-电磁铁 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隔震展馆水平限位设计与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齐菲 王玉静 +1 位作者 王亮 李鹏飞 《低温建筑技术》 2021年第2期74-77,共4页
限位装置能够降低隔震结构大震下倾覆概率。研究结合某4层框架展馆,进行水平隔震与限位设计;选取适用于隔震展馆的限位装置参数限位间距(D)、限位刚度(K),建立限位-隔震结构分析模型,结合顶层加速度峰值、层加速度、层位移、层剪力峰值... 限位装置能够降低隔震结构大震下倾覆概率。研究结合某4层框架展馆,进行水平隔震与限位设计;选取适用于隔震展馆的限位装置参数限位间距(D)、限位刚度(K),建立限位-隔震结构分析模型,结合顶层加速度峰值、层加速度、层位移、层剪力峰值等指标展开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限位隔震结构与传统结构相比能降低上部加速度、层剪力响应,限位隔震结构层剪力峰值较隔震结构有放大现象,限位装置工作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 限位装置 数值分析 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