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串珠藁本对小麦产量损失及防除指标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惠芳
张炳炎
+1 位作者
陈海贵
杨发荣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79-81,共3页
通过人工控制串珠藁本密度,研究了其在不同密度下对小麦造成的产量损失。当串珠藁本密度由0增至60万株/666.7m2时,小麦产量损失由0增至37.7%。根据经济损失水平计算,串珠藁本的防除指标为4.3万株/666.7m2。
关键词
串珠藁本
防除指标
小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串珠藁本生物学特性及其化学防除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炳炎
陈海贵
+1 位作者
张惠芳
杨发荣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5-9,共5页
调查了串珠藁本(ligusticummoniliformeZ.X.PengetB.Y.Zhangsp.nor)在甘肃高寒阴湿区的分布、危害情况。经室内外研究,摸清了其生育期、块茎状节休眠习性与抗逆能力、田间出苗规律及...
调查了串珠藁本(ligusticummoniliformeZ.X.PengetB.Y.Zhangsp.nor)在甘肃高寒阴湿区的分布、危害情况。经室内外研究,摸清了其生育期、块茎状节休眠习性与抗逆能力、田间出苗规律及开花、结实习性等生物学特性。通过不同药剂试验,筛选出了防除串珠藁本显著的绿磺隆、甲磺隆等除草剂。应用技术研究表明,小麦三叶期用15g/hm2喷雾效果好,方法简便、省工、省时,且对玉米、蚕豆、油菜等后茬作物安全;1993~1995年应用绿磺隆累计示范推广7.35万hm2,防除效果达92.23%。与人工除草比较,增产小麦382.95kg/hm2,副产物增加574.5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珠藁本
生物学特性
化学防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串珠藁本分布与危害的调查研究
3
作者
张炳炎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9-54,共6页
实地访问、调查表明,串珠藁本(LigusticummoniliformePengZXetZhangBY,sp.nov.)广布于甘肃南部与青海东部海拔2200m以上的高寒阴湿区,随海拔的升高,其发生危害也越重。在各类杂...
实地访问、调查表明,串珠藁本(LigusticummoniliformePengZXetZhangBY,sp.nov.)广布于甘肃南部与青海东部海拔2200m以上的高寒阴湿区,随海拔的升高,其发生危害也越重。在各类杂草中串珠藁本占61.0%~98.0%.还发现前茬是蚕豆、油菜的小麦田发生较轻,前茬是小麦、青稞的蚕豆、油菜田发生则较重。田间试验表明,串珠蒿本密度与小麦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当每公顷密度由0增至900万株时,小麦每公顷减产由0增至852.0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珠藁本
杂草分布
危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串珠藁本对小麦产量损失及防除指标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惠芳
张炳炎
陈海贵
杨发荣
机构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
出处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79-81,共3页
文摘
通过人工控制串珠藁本密度,研究了其在不同密度下对小麦造成的产量损失。当串珠藁本密度由0增至60万株/666.7m2时,小麦产量损失由0增至37.7%。根据经济损失水平计算,串珠藁本的防除指标为4.3万株/666.7m2。
关键词
串珠藁本
防除指标
小麦
产量
Keywords
Ligusticum moniliforme
Economic threshold
Control threshold
分类号
S512.105.3 [农业科学—作物学]
S451.221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串珠藁本生物学特性及其化学防除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炳炎
陈海贵
张惠芳
杨发荣
机构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出处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5-9,共5页
文摘
调查了串珠藁本(ligusticummoniliformeZ.X.PengetB.Y.Zhangsp.nor)在甘肃高寒阴湿区的分布、危害情况。经室内外研究,摸清了其生育期、块茎状节休眠习性与抗逆能力、田间出苗规律及开花、结实习性等生物学特性。通过不同药剂试验,筛选出了防除串珠藁本显著的绿磺隆、甲磺隆等除草剂。应用技术研究表明,小麦三叶期用15g/hm2喷雾效果好,方法简便、省工、省时,且对玉米、蚕豆、油菜等后茬作物安全;1993~1995年应用绿磺隆累计示范推广7.35万hm2,防除效果达92.23%。与人工除草比较,增产小麦382.95kg/hm2,副产物增加574.5kg/hm2。
关键词
串珠藁本
生物学特性
化学防除
Keywords
Ligusticum moniliforme
Biological characters
Chemical control
分类号
S451.2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串珠藁本分布与危害的调查研究
3
作者
张炳炎
机构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出处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9-54,共6页
基金
甘肃省串珠藁本生物学特性及其化学防除研究课题
文摘
实地访问、调查表明,串珠藁本(LigusticummoniliformePengZXetZhangBY,sp.nov.)广布于甘肃南部与青海东部海拔2200m以上的高寒阴湿区,随海拔的升高,其发生危害也越重。在各类杂草中串珠藁本占61.0%~98.0%.还发现前茬是蚕豆、油菜的小麦田发生较轻,前茬是小麦、青稞的蚕豆、油菜田发生则较重。田间试验表明,串珠蒿本密度与小麦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当每公顷密度由0增至900万株时,小麦每公顷减产由0增至852.0kg.
关键词
串珠藁本
杂草分布
危害
Keywords
Ligusticum moniliforme,weed distribution,harm
分类号
S451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串珠藁本对小麦产量损失及防除指标研究
张惠芳
张炳炎
陈海贵
杨发荣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199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串珠藁本生物学特性及其化学防除研究
张炳炎
陈海贵
张惠芳
杨发荣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199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串珠藁本分布与危害的调查研究
张炳炎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